CN214948937U - 一种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8937U
CN214948937U CN202022709060.4U CN202022709060U CN214948937U CN 214948937 U CN214948937 U CN 214948937U CN 202022709060 U CN202022709060 U CN 202022709060U CN 214948937 U CN214948937 U CN 214948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vaporator body
module
condu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90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杰
依文斌
崔同敏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90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8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器本体和加热模块,所述蒸发器本体具有蒸发腔、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口,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其中还包括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且所述测温模块紧贴所述蒸发腔的底部外侧或侧壁外侧。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测温模块安装于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紧贴蒸发腔,保证测温模块直接固定在蒸发腔外并紧贴蒸发腔,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大多数产品为隐藏式蒸汽发生器,产品长时间使用后,蒸汽发生器内部会结有大量水垢,由于蒸汽发生器为隐藏式,无法有效的将蒸汽发生器内部水垢清洁干净,长时间使用该产品影响烹饪食物口感及用户体验感。并且蒸发腔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会有水珠直接喷入烹饪腔体内,导致水珠溅入食物影响食物口感。
另外,蒸发汽发生器本身结构复杂,现有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连接蒸发腔底部外侧的导热板上,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569844U和CN210930838U,温度传感器未与蒸发器蒸发腔直接接触,会存在温度误差现象,导致蒸发器中水不能完全蒸发为水蒸气。此外,温度传感器会受到导热板与蒸发腔底部连接性能的影响,两者出现粘结不良时会形成中空隔热层,进而导致温度传感器无法精准测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测温模块直接紧贴蒸发腔,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温度传感器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器本体和加热模块,所述蒸发器本体具有蒸发腔、进水口、出水口和出气口,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本体上,其中还包括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且所述测温模块紧贴所述蒸发腔的底部外侧或侧壁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导热板和加热管,所述导热板连接并覆盖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底面,在所述导热板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共同限定出安装槽,所述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紧贴所述蒸发腔的底部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导热板和加热管,所述导热板连接并覆盖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所述加热管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底面,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侧壁下端设有朝向所述蒸发腔内部凹陷的安装槽,所述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紧贴所述蒸发腔的侧壁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熔断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管上,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熔断器卡合于所述第一支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和扣合部,所述第二支架设有对应所述连接孔的开孔、及对应所述扣合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卡接所述扣合部,所述开孔与所述连接孔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部包括相互连通的拆卸孔和定位孔,所述卡扣部为T形卡勾,所述T形卡勾穿过所述拆卸孔后与所述定位孔的边缘相配合卡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T形卡勾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开孔的一侧一体成型,所述开孔呈椭圆形,并且所述开孔的长半轴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发腔的底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形状,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顶部并对应所述底面的高一侧,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或侧壁下端设有位于所述底面的低一侧的排水口,所述测温模块位于所述底面的低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为平行于所述蒸发器本体底部的平面,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以使所述底面与水平面成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为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的斜面,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底部平行于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测温模块安装于蒸发器本体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紧贴蒸发腔,保证测温模块直接固定在蒸发腔外并紧贴蒸发腔,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利于有效控制蒸汽生成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加热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蒸汽发生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图中省去了测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现有蒸汽发生器的温度传感器,一般通过导热板固定在蒸发器本体的底部外侧,即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导热板的底部,并未与蒸发腔直接接触。因此,温度传感器检测蒸温度时,需要通过导热板的媒介间接传递,这样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一方面使温度需要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存在温度误差现象,导致蒸发器中水不能完全蒸发为水蒸气;另一方面会受到导热板与蒸发腔底部的粘结性能影响,如果出现粘结不良时会形成中空隔热层,导致测温误差更大,甚至有可能检测不到蒸发腔温度。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用于为烹饪设备(如蒸箱、蒸烤箱、微蒸箱、微蒸烤箱、蒸烤组合机或其他设备)提供蒸汽。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和加热模块2,蒸发器本体1具有蒸发腔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和出气口14,蒸发腔11分别连通进水口12、出水口13和出气口14,加热模块2设置于蒸发器本体1上。其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测温模块3,测温模块3安装于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且测温模块3紧贴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或侧壁外侧。
可见,本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测温模块3安装于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紧贴蒸发腔11,保证测温模块3直接固定在蒸发腔11外并紧贴蒸发腔11,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3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利于有效控制蒸汽生成率。
参见图3-4,优选地,蒸发腔11的底面110呈一侧高一侧低形状,进水口 12和出气口14分别设置于蒸发器本体1的顶部并对应底面110的高一侧,这样,当蒸发腔11内有一定水后,由于出气口13的位置距离水位较高,可以避免沸腾水通过出气口14溅出,使得从出气口14流出的蒸汽的含水量更低。排水口设置于蒸发器本体1的侧壁下端并位于底面110的低一侧,以便于将蒸发腔11 内部的残留水全部排空,当然为便于排水,也可以将排水口设置于蒸发器本体1 的底部并位于底面110的低一侧。
更优选地,本实施例蒸发腔11的底面110为平行于蒸发器本体1底部的平面,在蒸发器本体1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连接有支撑脚5,支撑脚5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而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即蒸发器本体1设计由倾斜角度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底面110与水平面成锐角。由此,当冲洗蒸发腔11时,由于底面110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从进水口12注入蒸发腔11的清洗水依靠水流向下原理带走附着在蒸发腔11的水垢,提高对蒸汽发生装置内的污染物冲刷清洁能力,达到深度清洁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如下变形:将蒸发腔11的底面110设计为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的斜面,即蒸发腔11的底面110与水平面成锐角,而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平行于水平面。
优选地,在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形成有朝向蒸发器11内部凹陷的安装槽4,测温模块3安装于安装槽4内并紧贴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这样,安装槽4的设置,为测温模块3提供了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使得测温模块3直接固定在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并更加贴近蒸发腔11,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3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
参见图1-2和图4,进一步地,加热模块2包括导热板21和加热管22,导热板21连接并覆盖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以增大传热面积,保证加热效率。加热管22连接导热板21的底面110,用于通过导热板21对蒸发腔1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在导热板21上设有缺口221,缺口221与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共同限定出安装槽4,测温模块3安装于安装槽4内并紧贴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这样,缺口221和安装槽4的设置,为测温模块3提供了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使得测温模块3能够避开导热板21而直接固定在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使得测温模块3更加贴近蒸发腔11,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3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此外,即使导热板21与蒸发器本体1底部连接时,因材质不同在冷热交替中两种材质收缩率不同而粘结不良,中间形成中空隔热层而造成加热效率差,但是不会影响到测温准确性,消除了精准测温的干扰因素。
优选地,缺口221设置于导热板21靠近底面110低一侧的一端,以使所限定出的安装腔4位于底面110的低一侧,进而使测温模块3位于底面110的低一侧,有效保证测温模块3能够实时监测蒸发腔11内部的水温。
更进一步地,加热模块2还包括熔断器23、第一支架24和第二支架25,第一支架24固定连接于加热管22上,第二支架25将熔断器23卡合于第一支架24。具体地,在第一支架2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241和扣合部(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架25设有对应连接孔241的开孔251、及对应扣合部的卡扣部252,安装时,第一支架24固定连接于加热管22上,熔断器23放置于第一支架24与第二支架25之间,第二支架25的一侧通过卡扣部252与扣合部配合与第一支架2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采用锁紧件(图中未示出),如螺钉,依次穿设于开孔251和连接孔241,从而实现第二支架25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架24 的另一侧的可拆卸连接。由此可见,相比于现有第二支架25与第一支架24通过两个螺钉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案,本专利不仅能够实现固定熔断器23,还可以使第一支架24和第二支架25的拆卸更加简便、快捷,同时可避免多次拆装后螺钉或孔磨损而导致熔断器23固定不牢。
优选地,扣合部包括相互连通的拆卸孔242和定位孔243,卡扣部252为T 形卡勾,安装时,将T形卡勾穿过拆卸孔242后推向定位孔243,以使T形卡勾与定位孔243的边缘相配合卡接,实现快速简易连接。拆卸时,将T形卡勾推向拆卸孔242使T形卡勾与定位孔243的边缘的卡接关系解除,此时可以将T 形卡勾拆离开扣合部的拆卸孔242,实现快速拆卸。
更优选地,T形卡勾与第二支架25远离开孔251的一侧一体成型,以便于 T形卡勾快速加工成型,并且保证T形卡勾的强度。开孔251呈椭圆形,并且开孔251的长半轴朝向第二支架25的中部布置,这样,不仅使得开孔251能够相对螺钉滑动,保证在不完全拆除螺钉的情况下,通过开孔251与螺钉的相对运动,可以实现将T形卡勾拆离扣合部而解除卡接卡关系,或者将T形卡勾卡合于扣合部上实现稳固可靠连接。
实施例2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测温模块3的安装位置不同。具体地,加热模块2的导热板21连接并覆盖蒸发器本体1的全部底部,在蒸发器本体1侧壁下端设有朝向蒸发腔11内部凹陷的安装槽4,测温模块3安装于安装槽4内并紧贴蒸发腔11的侧壁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设计在蒸发器本体1靠近底面110低一侧的侧壁上,以使安装槽4位于底面110的低一侧,其它部位均与实施例1相同。
可见,通过在蒸发器本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朝向蒸发腔11内部凹陷的安装槽4,并且将测温模块3安装于安装槽4内并紧贴蒸发腔11的侧壁外侧,不仅为测温模块3的安装创造足够大的空间,更加便于测温模块3的安装,同时保证测温模块3直接接触蒸发腔11,避免温度通过其他媒介间接传递,有效降低测温模块3识别温度误差,显著提升测温精准度。
另外,将测温模块3安装于蒸发器本体1的侧壁上,可以避免测温模块3 抢占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使得导热板21能够覆盖蒸发器本体1的全部底部,进一步增大导热面积,使得加热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和加热模块(2),所述蒸发器本体(1)具有蒸发腔(11)、进水口(12)、出水口(13)和出气口(14),所述加热模块(2)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模块(3),所述测温模块(3)安装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并且所述测温模块(3)紧贴所述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或侧壁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导热板(21)和加热管(22),所述导热板(21)连接并覆盖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所述加热管(22)连接所述导热板(21)的底面(110),在所述导热板(21)上设有缺口(221),所述缺口(221)与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共同限定出安装槽(4),所述测温模块(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内并紧贴所述蒸发腔(11)的底部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包括导热板(21)和加热管(22),所述导热板(21)连接并覆盖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所述加热管(22)连接所述导热板(21)的底面(110),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侧壁下端设有朝向所述蒸发腔(11)内部凹陷的安装槽(4),所述测温模块(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内并紧贴所述蒸发腔(11)的侧壁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还包括熔断器(23)、第一支架(24)和第二支架(25),所述第一支架(24)固定连接于所述加热管(22)上,所述第二支架(25)将所述熔断器(23)卡合于所述第一支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2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241)和扣合部,所述第二支架(25)设有对应所述连接孔(241)的开孔(251)、及对应所述扣合部的卡扣部(252),所述卡扣部(252)卡接所述扣合部,所述开孔(251)与所述连接孔(241)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相互连通的拆卸孔(242)和定位孔(243),所述卡扣部(252)为T形卡勾,所述T形卡勾穿过所述拆卸孔(242)后与所述定位孔(243)的边缘相配合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卡勾与所述第二支架(25)远离所述开孔(251)的一侧一体成型,所述开孔(251)呈椭圆形,并且所述开孔(251)的长半轴朝向所述第二支架(25)的中部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11)的底面(110)呈一侧高一侧低形状,所述进水口(12)和所述出气口(14)分别设置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顶部并对应所述底面(110)的高一侧,在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或侧壁下端设有位于所述底面(110)的低一侧的排水口,所述测温模块(3)位于所述底面(110)的低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10)为平行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底部的平面,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以使所述底面(110)与水平面成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10)为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的斜面,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平行于水平面。
CN202022709060.4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蒸汽发生器 Active CN214948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9060.4U CN21494893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蒸汽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9060.4U CN21494893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蒸汽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8937U true CN21494893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3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9060.4U Active CN214948937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蒸汽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8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2796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1494893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A2589712A1 (en) A steam generator with external probe housing unit
CN110338641B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5077655U (zh) 接水盘、排水结构、蒸箱及集成灶
CN213309075U (zh) 一种出水安全的饮水机
CN212346208U (zh) 一种蒸箱及具有该蒸箱的集成灶
CN209984000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箱
CN217610512U (zh) 蒸箱以及集成灶
CN219775701U (zh) 蒸汽发生器及家用电器
CN213605905U (zh) 一种用于蒸柜的冷凝水箱
US8631738B2 (en) Boiler assembly for a griddle
CN213309076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饮水机
CN211609296U (zh) 一种发热杯组件及咖啡机
CN216962178U (zh) 一种蒸汽冷凝系统及烹饪设备
CN22038491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8791834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KR200400868Y1 (ko) 스팀발생장치의 가열탱크
CN214157075U (zh) 加湿组件及烤箱
CN219763153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发热管固定结构
CN218955204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6876091U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料理机
CN114903337B (zh) 水汽分离装置、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14180087U (zh) 一种蒸烤箱及集成灶
CN218565766U (zh) 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