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2785U -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2785U
CN214942785U CN202120804772.6U CN202120804772U CN214942785U CN 214942785 U CN214942785 U CN 214942785U CN 202120804772 U CN202120804772 U CN 202120804772U CN 214942785 U CN214942785 U CN 214942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den
courtyard
living room
balcony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47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淞
欧阳唯志
舒凌
左林
张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injiang Ruita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injiang Ruita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injiang Ruita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injiang Ruita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47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2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2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第N层结构和第N+1层结构,其中N≥1,所述第N+1层结构包括上层客厅,所述第N层结构包括下层客厅,所述上层客厅与所述下层客厅对应设置,所述上层客厅外侧设置有阳台,所述阳台的一侧设置有院落花园一,所述院落花园一朝向所述阳台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方向延伸,所述院落花园一至少通过所述阳台与所述上层客厅相连通。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院落花园一对下层客厅的采光影响;而且下层住户在下层客厅内的压抑感大大减小,能提高下层住户的居住品质;并且使得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其每层都有院落花园,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于上述特点,现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但是在居住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大大降低住户的舒适体验:
1.由于花园内栽种植被,所以花园内具有覆土层,导致花园底板标高需降低,导致花园下方位置的净空高度较低,其会造成院落花园一对下层客厅有较大的采光影响,导致下层住户的客厅采光不足,同时使得下层住户在客厅内感觉较压抑;
2.花园的设置,会导致蚊虫较多,其会进入本层的客厅,使得本层客厅中有较多的蚊虫,蚊虫骚扰住户,使得住户的居住舒适度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花园设置于本层客厅外侧,其会导致下层住户的客厅采光不足,同时使得下层住户在客厅内感觉较压抑的问题,提供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第N层结构和第N+1层结构,其中N≥1,所述第N+1层结构包括上层客厅,所述第N层结构包括下层客厅,所述上层客厅与所述下层客厅对应设置,所述上层客厅外侧设置有阳台,所述阳台的一侧设置有院落花园一,所述院落花园一朝向所述阳台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方向延伸,所述院落花园一至少通过所述阳台与所述上层客厅相连通。
所述上层客厅与所述下层客厅对应设置,为上层客厅和下层客厅在竖向的投影上至少有部分区域重叠。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在上层客厅外侧设置普通住宅的阳台,在阳台的一侧设置院落花园一,阳台不需要设置覆土层,阳台不用降板太多,进而使得阳台下方的净空高度更高,从而大大减少了院落花园一对下层客厅的采光影响,而且下层住户在下层客厅内的压抑感大大减小,能提高下层住户的居住品质;
同时,所述院落花园一朝向所述阳台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方向延伸,使得院落花园一是向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外侧延伸出去,进而院落花园一不会对上层客厅旁侧的房间空间进行较大压缩,从而满足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户型使用需求。
最后,由于所述院落花园一朝向所述阳台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方向延伸,而阳台作为院落花园一与所述上层客厅之间的通道使用,使得其房屋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院落花园一对下层客厅的采光影响;而且下层住户在下层客厅内的压抑感大大减小,能提高下层住户的居住品质;并且使得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优选地,所述上层客厅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所述院落花园一位于所述房间一的外侧;
在沿所述上层客厅至阳台的方向上,所述阳台的宽度小于所述院落花园一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上层客厅与所述阳台之间通过第一竖墙隔开,所述第一竖墙上设置有第一过道门;
所述上层客厅与所述房间一之间通过第二竖墙隔开;
所述房间一与所述院落花园一之间通过第三竖墙隔开,所述第三竖墙上设置有第二过道门;
所述第一竖墙与所述第三竖墙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竖墙与所述第一竖墙和所述第三竖墙均连接。
所述第一竖墙与所述第三竖墙共面设置,为第一竖墙与第三竖墙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院落花园一的底部设置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支撑连接所述院落花园一。
由于所述院落花园一朝向所述阳台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方向延伸,使得院落花园一是向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外侧悬挑出去,为满足院落花园一的承力要求,故在院落花园一的底部设置悬臂梁,利用悬臂梁来支撑院落花园一。
同时,相比于现有的利用斜撑来支撑院落花园一的方式,利用悬臂梁来支撑院落花园一,能够大大增加院落花园一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而且更加美观。
优选地,所述悬臂梁沿所述院落花园一远离所述房间一的方向设置,所述悬臂梁远离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
由于悬臂梁沿所述院落花园一远离所述房间一的方向设置,基于悬臂梁的受力特点,越向外侧,其弯矩越小,故将悬臂梁设置为变截面形式,所述悬臂梁远离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材料,从而节能环保,更加优化了院落花园一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使得在花园中看向外界时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进一步更加美观。
优选地,所述院落花园一下部连接有承重墙,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房间一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阳台底部靠外的一侧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竖墙平行设置,所述横梁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相连接。
将横梁、承重墙和悬臂梁连接为一体,使得阳台至院落花园一的结构更加牢固,使得该部分结构更加安全。
优选地,所述阳台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院落花园一底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房间一远离所述上层客厅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二,所述房间一与所述房间二通过侧墙隔开,所述承重墙与所述侧墙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阳台和所述院落花园一之间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防蚊门组件。
通过阳台和所述院落花园一设置防蚊门组件,来大大减少蚊虫到达上层客厅的数量,进而大大改善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具体地,所述防蚊门组件包括腔体,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阳台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蚊门,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蚊门,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驱蚊器。
阳台和所述院落花园一设置腔体,腔体内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驱蚊器,进而在腔体内营造强驱蚊虫的环境,使得当人通过腔体时,蚊虫不靠近腔体,进而达到降低阳台和上层客厅内蚊虫的目的,
同时,腔体也是为了不会有大量的驱蚊器的气味进入上层客厅,从而降低因驱蚊器的气味进入上层客厅,导致上层客厅的气味难闻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院落花园一内栽种有植被,所述植被包括草坪和景观植物。
优选地,所述院落花园一内设置有草坪区和沉箱,所述草坪栽种于所述草坪区内,所述景观植物栽种于所述沉箱内。
优选地,所述沉箱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至少两层防水层、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和覆土层。
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高效排水,避免积水;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材料H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其具有耐冲击特性。
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能够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对防水层及基层结构持久保护,可起到辅助阻根效果,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屋面载荷,耐腐蚀效果好,而且施工便捷。
优选地,所述沉箱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景观植物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所述第N层结构设置有院落花园二,所述院落花园二与所述院落花园一在竖向上错开设置。
所述院落花园二与所述院落花园一在竖向上错开设置,为所述院落花园二与所述院落花园一在竖向上的投影没有重叠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至少一个所述院落花园一内设置有用于浇灌植被的浇灌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相连通。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浇灌系统用于院落花园一内的植被的浇灌,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院落花园一对下层客厅的采光影响;而且下层住户在下层客厅内的压抑感大大减小,能提高下层住户的居住品质;并且使得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交通动线更加优化。森林花园式建筑物房屋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2、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相比于现有的利用斜撑来支撑院落花园一的方式,利用悬臂梁来支撑院落花园一,能够大大增加院落花园一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而且更加美观。
3、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由于悬臂梁沿所述院落花园一远离所述房间一的方向设置,基于悬臂梁的受力特点,越向外侧,其弯矩越小,故将悬臂梁变截面形式,所述悬臂梁远离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靠近所述房间一的一端的梁高。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材料,从而节能环保,更加优化了院落花园一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使得在花园中看向外界时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进一步更加美观。
4、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将横梁、承重墙和悬臂梁连接为一体,使得阳台至院落花园一的结构更加牢固,使得该部分结构更加安全。
5、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通过阳台和所述院落花园一设置防蚊门组件,来大大减少蚊虫到达上层客厅的数量,进而大大改善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6、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高效排水,避免积水;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材料H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其具有耐冲击特性,而且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能够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对防水层及基层结构持久保护,可起到辅助阻根效果,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屋面载荷,耐腐蚀效果好,而且施工便捷。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至少一个所述院落花园一内设置有用于浇灌植被的浇灌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相连通;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浇灌系统用于院落花园一内的植被的浇灌,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结构三维示意图(斜俯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结构三维示意图(斜仰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悬臂梁的结构配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另一种形式,带院落花园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另一种形式,带院落花园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蚊门组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沉箱内景观植物的设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浇灌系统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根管单元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标:1-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1-上层客厅;111-第一竖墙;112-第一过道门;113-第二竖墙;12-阳台;13-院落花园一;14-悬臂梁;15-承重墙;16-横梁;17-房间一;171-第三竖墙;172-侧墙;18-房间二;19-围栏;2-防蚊门组件;21-腔体;22-第一防蚊门;23-第二防蚊门;24-驱蚊器;3-沉箱;31-景观植物;34-防水层;36-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7-覆土层;38-草坪区;4-浇灌系统;41-滴灌系统;410-滴灌管;411-管单元;412-快速接头;42-入户管;421-总管;422-滴灌分支管;423-喷灌分支管;43-灌溉控制器;44-电磁阀二;45-电磁阀三;46-水流量计;47-固定装置;471-斜向拉力结构;472-连接结构;5-院落花园二;6-雨水收集系统;60-雨水收集池;61-检修孔;62-出水管;621-电磁阀;622-过滤器;63-雨水进水口;64-沉淀池;65-清水池;66-挡坎;67-溢流管;68-放空管;69-排水通道;7-喷灌系统;71-通水管;72-喷头;8-补水系统;81-补水管;82-液位阀;9-下层客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第N层结构和第N+1层结构,其中N≥1,所述第N+1层结构包括上层客厅11,所述第N层结构包括下层客厅9,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下层客厅9对应设置,所述上层客厅11外侧设置有阳台12,所述阳台12的一侧设置有院落花园一13,所述院落花园一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方向延伸,所述院落花园一13至少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上层客厅11相连通,所述上层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17,所述院落花园一13位于所述房间一17的外侧,在沿所述上层客厅11至阳台12的方向上,所述阳台12的宽度小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宽度。
所述上层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17,所述院落花园一13位于所述房间一17的外侧,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阳台12之间通过第一竖墙111隔开,所述第一竖墙111上设置有第一过道门112;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房间一17之间通过第二竖墙113隔开;所述房间一17与所述院落花园一13之间通过第三竖墙171隔开,所述第三竖墙171上设置有第二过道门172,所述第一竖墙111与所述第三竖墙171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竖墙113与所述第一竖墙111和所述第三竖墙171均连接。在上层客厅11外侧设置普通住宅的阳台12,在阳台12的一侧设置院落花园一13,阳台12不需要设置覆土层,阳台12不用降板太多,进而使得阳台12的净空高度更高,从而大大减少了院落花园一13对下层客厅9的采光影响,而且,住户在下层客厅9内感觉的压覆感大大减小,也更符合住户的居住习惯;
同时,所述院落花园一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方向延伸,使得院落花园一13是向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外侧延伸出去,进而院落花园一13不会对上层客厅旁侧的房间空间进行较大压缩,从而满足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的户型使用需求。
最后,由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方向延伸,而阳台12作为院落花园一13与所述上层客厅11之间的通道使用,使得其房屋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院落花园一13至少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上层客厅11相连通,其至少包含两种情况:
1.所述院落花园一13不仅仅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上层客厅11相连通,其还有其他的连通方式;
2.所述院落花园一13仅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上层客厅11相连通。
由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方向延伸,使得院落花园一13是向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外侧悬挑出去,为满足院落花园一13的承力要求,故在院落花园一13的底部设置悬臂梁14,利用悬臂梁14来支撑院落花园一13,悬臂梁14根据院落花园一13面积和形状设置,至少为1根,一般选择2根。
如图3所示,悬臂梁14内的钢筋穿入承重墙15,使得悬臂梁14与承重墙15制成一体,其结构更加牢固。
同时,相比于现有的利用斜撑来支撑院落花园一13的方式,利用悬臂梁14来支撑院落花园一13,能够大大增加院落花园一13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而且更加美观。
而所述悬臂梁14沿所述院落花园一13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方向设置,所述悬臂梁14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14靠近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由于悬臂梁14沿所述院落花园一13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方向设置,基于悬臂梁14的受力特点,越向外侧,其弯矩越小,故将悬臂梁14变截面形式,所述悬臂梁14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14靠近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材料,从而节能环保,更加优化了院落花园一13下层住户的采光和房屋的通透性,使得在花园中看向外界时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进一步更加美观。
所述院落花园一13外侧端设置有围栏19,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有植被。
具体地,为了更进一步美观,可以将悬臂梁14的底面做成弧形面。
所述院落花园一13下部连接有承重墙15,所述悬臂梁14靠近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相连接。
而所述阳台12底部靠外的一侧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与所述第一竖墙111平行设置。
如图1-2所示,所述横梁16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不直接与所述承重墙15相连接。
同时,相比于现有的院落花园直接在客厅外侧的设计,院落花园的树也会对自己的客厅的采光造成影响,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即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一种形式如图3至4所示,所述横梁16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相连接,将横梁16、承重墙15和悬臂梁14连接为一体,使得阳台12至院落花园一13的结构更加牢固,使得该部分结构更加安全;所述横梁16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直接连接,或者所述横梁16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通过墙或横梁来连接。
在实验过程中,以现有的客厅外直接设置花园的户型中客厅的日照采光与本实施例的森林花园式房屋户型的日照采光做了理论分析,结果如下:
分析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成都,时间:2020.1.20(大寒),08:00~16:00,计算间隔:1分钟。
表1为本实施例的森林花园式房屋户型的日照分析表:
Figure BDA0003027801860000111
表2为现有的客厅外直接设置花园的户型的日照分析表:
Figure BDA0003027801860000121
由表1和表2可得出:在客厅11外侧设置普通住宅的阳台12,在阳台12的一侧设置院落花园一13,从而大大增加对客厅11的日照量,进而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院落花园一13对客厅11的采光影响。
所述房间一17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二18,所述房间一17与所述房间二18通过侧墙172隔开,所述承重墙15与所述侧墙172相连接。
房间二18与院落花园一13通过门或窗相连通。
上述方案中,房间一17可以作为卧室、书房、茶室或卫生间等用途;房间二18也可以作为卧室、书房、茶室或卫生间等用途。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森林花园式建筑物所述第N+1层结构上设置有院落花园二5,所述院落花园二5与所述院落花园一13在竖向上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大大减少或者避免了院落花园一13对下层客厅(9)的采光影响;而且下层住户在下层客厅(9)内的压抑感大大减小,能提高下层住户的居住品质;并且使得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实施例2
如图4和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阳台12和所述院落花园一13之间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防蚊门组件2。
具体地,所述防蚊门组件2包括腔体21,所述腔体21靠近所述阳台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蚊门22,所述腔体21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蚊门23,所述腔体21内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驱蚊器24,第一防蚊门22和第二防蚊门23均优选推拉门,不会占过多的空间。
更具体地,驱蚊器24设置于腔体21内侧的底部两侧,以避免人通过时踩到。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阳台12和所述院落花园一13设置腔体21,腔体21内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驱蚊器24,进而在腔体21内营造强驱蚊虫的环境,使得当人通过腔体时,蚊虫不靠近腔体21,进而达到降低阳台12和上层客厅11内蚊虫的目的,
同时,腔体21也是为了不会有大量的驱蚊器24的气味进入上层客厅11,从而降低因驱蚊器24的气味进入上层客厅11,导致上层客厅11的气味难闻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如图4和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1,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栽种有植被,所述植被包括草坪和景观植物31,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设置有草坪区38和沉箱3,所述草坪栽种于所述草坪区38内,所述景观植物31栽种于所述沉箱3内。
所述沉箱3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所述沉箱(3)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至少两层防水层(34)、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和覆土层(37)。
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高效排水,避免积水;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材料H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其具有耐冲击特性。
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对防水层34及基层结构持久保护,可起到辅助阻根效果,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屋面载荷,耐腐蚀效果好,而且施工便捷。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沉箱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景观植物31的固定装置47。
具体地,固定装置47具体为斜向拉力结构471和连接结构472,所述连接结构472为中间设置有树干穿过的通孔,斜向拉力结构471设置有至少三根,且需要固定的树干周向设置,所述连接结构472与所有所述斜向拉力结构471相连接。
斜向拉力结构471可以为硬杆,也可以是软绳索。连接结构472也可以由软锁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景观植物31包括红枫、幸福树等较高的树,其不超过2.5m,其分布在拐角处,其余位置的景观植物31包括海桐球,黄树球,金禾女贞球等较矮的植被。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实验发现:利用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节约覆土植被底部的防水、耐根穿刺的成本,以表3为例:
Figure BDA0003027801860000151
由上方实验表3验证,利用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节约覆土植被底部的防水、耐根穿刺的成本。
实施例4
如图1-5和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还包括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6,至少一个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设置有用于浇灌植被的浇灌系统4,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4相连通。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6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浇灌系统4用于院落花园一13内的植被的浇灌,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雨水收集系统6在雨水多的地方非常适用,具体地,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包括雨水收集池60和出水管62,所述雨水收集池60的顶部设置有雨水进水口63,所述雨水收集池60包括沉淀池64和清水池65,所述沉淀池64的底部与清水池65通过挡坎66相隔开,所述沉淀池64的顶部与清水池65相连通,所述沉淀池64位于所述雨水进水口63的下方,所述清水池65通过出水管62与至少一层住户的所述浇灌系统4相连通,所述出水管62设置有过滤器622,所述出水管6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出水管62通断的电磁阀621,所述雨水收集池60顶部设置有检修孔61,人可以通过检修孔61进入沉淀池64进行清污作业。
上述方案中,雨水进水口63上方可以利用张拉膜来做成漏斗状或碗状的结构,用来增大雨水收集的面积,进而更好的保证雨水收集系统6所需的雨水。
所述出水管62设置有用于过滤出水管62管内杂物的过滤器622,优选Y型过滤器,其过滤的杂物大多数为小石渣,小塑料片等。
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还包括溢流管67,所述溢流管67的上游端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池60内,所述溢流管67的下游端与排水通道69相连通,当雨水收集池60内收集的水液太多,到达溢流管67的入水水位溢流水位时,水液进入溢流管67,并从排水通道69排出,进而避免雨水收集池60顶部溢出,进而保证雨水收集池60的正常使用。
排水通道69一般选择房屋的下水管道。
所述清水池65下部连通有放空管68,所述放空管68与排水通道69相连通,具体地,放空管68可以设置在清水池65的底部,也可以设置于清水池65侧壁的下方。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还包括补水系统8,所述补水系统8包括补水管81,所述补水管81上设置有液位阀82,所述补水管81与所述清水池65相连通,所述液位阀82位于所述清水池65内,在旱季时,由于雨量不足,雨水收集池60采用补水管81补水,以保证雨水收集池60拥有充足的水流,满足浇灌系统4的用水需求。
本方案采用屋顶的雨水收集池60,将水源通过建筑物的花园水井引流至各户院落花园一13,供其内植被的浇灌,节能环保,做法新颖。具体工作原理为:雨水通过屋顶的雨水收集池60上的水池水槽进入雨水收集池60蓄水,初期雨水通过池底的挡坎66过滤污泥或渣物,待水量漫过挡坎时,进入清水池。雨季时,雨量充沛,当水位达到最高报警水位时,出水管62上的电磁阀621联动关闭;旱季时,雨量不足,水位到达最低报警水位时,水池的补水管81联动补水,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时,停止补水,到达最低报警水位时,液位阀82自动开启。
补水管81的水可以来源于其他水箱的水液。
所述浇灌系统4包括滴灌系统41和喷灌系统7,所述滴灌系统41的一部分位于沉箱3内,所述喷灌系统7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草坪区38内,所述喷灌系统7用于浇灌草坪,所述滴灌系统41用于浇灌景观植物31。
所述入户管42包括总管421、滴灌分支管422和喷灌分支管423,所述总管421的上游端与所述出水管62相连通,所述总管421的下游端分别与所述滴灌分支管422和所述喷灌分支管423相连通,所述滴灌分支管422与所述滴灌系统41相连通,所述喷灌分支管423与所述喷灌系统7相连通。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还包括灌溉控制器43,所述滴灌分支管422上设置有电磁阀二44,所述喷灌分支管423上设置有电磁阀三45,所述灌溉控制器43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二44和电磁阀三45通断。
具体地,灌溉控制器43可以选用汉轩牌灌溉控制器,其可以为有线或者无线模式控制电磁阀二44和电磁阀三45定时通断,其灌溉频率:每天浇水1-8次,每次浇水1分钟-9小时59分钟,适合水压:1-8kg,适合水温:0-60摄氏度。
所述总管421上设置有水流量计46,具体为HC流量计。
如图9所示,所述滴灌系统41包括与滴灌分支管422相连通的滴灌管410,所述滴灌管410包括至少两根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管单元411,相邻管单元411通过快速接头412螺纹连接,通过将滴灌管410分割为至少两个管单元411,相邻管单元411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当其中一根管单元411损坏时,可以只更换该管单元411,而不是将滴灌管410全部更换。
滴灌管410具体可以用PE滴灌管,其安装压力补偿式滴头,PE滴灌管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能力,压力等级1.0MPa,滴头流量可选2、4、8、15、23L/h,滴头间距500mm。
所述喷灌系统7包括与喷灌分支管423相连通的通水管71,通水管71上连接有喷头72。
通水管71具体可以用PE给水支管,喷头72选用伞状散射微喷头,伞状水毯形,喷洒直径:0~3.4m,流量范围:0-74L/h。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第N层结构和第N+1层结构,其中N≥1,所述第N+1层结构包括上层客厅(11),所述第N层结构包括下层客厅(9),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下层客厅(9)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客厅(11)外侧设置有阳台(12),所述阳台(12)的一侧设置有院落花园一(13),所述院落花园一(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上层客厅(11)的方向延伸,所述院落花园一(13)至少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上层客厅(11)相连通,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栽种有植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17),所述院落花园一(13)位于所述房间一(17)的外侧;
在沿所述上层客厅(11)至阳台(12)的方向上,所述阳台(12)的宽度小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阳台(12)之间通过第一竖墙(111)隔开,所述第一竖墙(111)上设置有第一过道门(112);
所述上层客厅(11)与所述房间一(17)之间通过第二竖墙(113)隔开;
所述房间一(17)与所述院落花园一(13)之间通过第三竖墙(171)隔开;
所述第一竖墙(111)与所述第三竖墙(171)共面设置,所述第二竖墙(113)与所述第一竖墙(111)和所述第三竖墙(171)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底部设置有悬臂梁(14),所述悬臂梁(14)支撑连接所述院落花园一(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14)沿所述院落花园一(13)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方向设置,所述悬臂梁(14)远离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小于所述悬臂梁(14)靠近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的梁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院落花园一(13)下部连接有承重墙(15),所述悬臂梁(14)靠近所述房间一(17)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12)底部靠外的一侧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与所述第一竖墙(111)平行设置,所述横梁(16)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墙(1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12)和所述院落花园一(13)之间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防蚊门组件(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蚊门组件(2)包括腔体(21),所述腔体(21)靠近所述阳台(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防蚊门(22),所述腔体(21)靠近所述院落花园一(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蚊门(23),所述腔体(21)内设置有用于防蚊虫的驱蚊器(24)。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包括草坪和景观植物(31),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设置有草坪区(38)和沉箱(3),所述草坪栽种于所述草坪区(38)内,所述景观植物(31)栽种于所述沉箱(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3)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至少两层防水层(34)、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和覆土层(37)。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景观植物(31)的固定装置(47)。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结构设置有院落花园二(5),所述院落花园二(5)与所述院落花园一(13)在竖向上错开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6),至少一个所述院落花园一(13)内设置有用于浇灌植被的浇灌系统(4),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4)相连通。
CN202120804772.6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Active CN21494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4772.6U CN21494278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4772.6U CN21494278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2785U true CN21494278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4772.6U Active CN214942785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2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9344Y (zh) 模块式花盆及屋顶绿化自循环灌溉种植系统
KR100725029B1 (ko) 옥상녹화 시스템
CN109267772B (zh) 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及其工作流程
CN104652598A (zh) 生态建筑及其工作方法
CN1844611A (zh) 盆式生态庭院及其建造方法
CN104831873B (zh) 一种复合蓄排水智能倒置式刚性屋面
CN106088305A (zh) 带有地下蓄水池的绿地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67812A (zh) 水平面地下车库种植顶板的排水装置
CN210395880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的绿化屋顶结构
CN210247639U (zh) 一种自灌溉生态外墙
CN208905310U (zh) 一种活动房装配式绿化装置
CN213268306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屋顶
CN214942785U (zh) 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
CN214758395U (zh) 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及建筑物
CN213463116U (zh) 一种绿化建筑屋顶
CN106034784B (zh) 一种中高层建筑的攀援植物垂直绿化系统
CN211210685U (zh) 一种建筑室外自动灌溉的空中绿化种植构架系统
CN211241000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113982201A (zh) 一种基于雨水净化利用的栖息生境绿色屋顶设计系统
JP2012023992A (ja) 建築物に敷設する立体庭園
CN208128967U (zh) 道路用生态立体绿化隔音墙
CN202627630U (zh) 生态建筑
CN205894257U (zh) 带有地下蓄水池的绿地
CN214834154U (zh) 一种多功能雨水收集与处理回用系统
CN219364229U (zh) 一种园林建设用生态透水型道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