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6790U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6790U
CN214936790U CN202022866807.7U CN202022866807U CN214936790U CN 214936790 U CN214936790 U CN 214936790U CN 202022866807 U CN202022866807 U CN 202022866807U CN 214936790 U CN214936790 U CN 214936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filtering
sludge
water
fl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68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成飞
梁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eep Blue Vessel Breed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eep Blue Vessel Bree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eep Blue Vessel Breed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eep Blue Vessel Bree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668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6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6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6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污泥过滤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和排污机构,养殖污水输入至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输出过滤水至净化机构并输出过滤污水以及污泥至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排出污泥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并输出冲洗水至过滤机构、排污机构以及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对过滤机构输出的过滤水进行净化;本申请公开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排污机构可输出冲洗水以对过滤机构以及排污机构内的污泥进行冲刷,可分散污泥,分解后的污泥的体积变小,使污泥可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此外,净化机构可大大提高过滤水的洁净程度,从而提高养殖水的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产养殖方式普遍为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单一,随着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水体中自然生态体系的平衡被打破,自身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养殖污水;养殖污水中含有氨氮、污泥以及污染生物等,若水产养殖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容易使天然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天然水体的生态系统失衡。
现有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在对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抽离污泥,且现有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采用生物膜硝化池把养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毒性相对较低的硝酸盐,但过量的硝酸盐反过来会影响养殖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即现有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满足污水处理需求。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排污机构可输出冲洗水对过滤机构以及排污机构内的污泥进行冲刷,可分散污泥,体积变小的污泥可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且净化机构可进一步提高过滤水的洁净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污泥过滤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和排污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过滤水至净化机构;所述排污机构用于对过滤机构所排出的过滤污水进一步过滤并将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所述排污机构还用于返回冲洗水至过滤机构以及排污机构以对污泥进行冲刷;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排污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以及所述排污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过滤机构输出的净化水作净化处理;所述排污机构分别与过滤机构以及净化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排污机构以及净化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滤网、第一内筒和若干第一冲洗管,所述第一内筒贯设于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若干所述第一冲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围设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所述第一内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孔板,所述第一滤网内填充有若干第一摩擦球;所述第一内筒用于输送养殖污水并输出污泥,所述第一冲洗管用于输出冲洗水。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内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内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内筒旋转。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所述第一排污桶用于过滤过滤桶所排出的过滤污水,所述第二排污桶用于排出过滤桶所排出的污泥;所述第一排污桶和第二排污桶连通,所述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对过滤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冲洗水,所述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用于将过滤后的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排污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滤网以及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排污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内筒贯设于第二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内筒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冲洗孔,所述第二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输出污泥,所述第二内筒用于输出冲洗水。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紫外消毒装置和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过滤机构输出过滤水至紫外消毒装置,过滤水经紫外消毒后输入至微生物培养装置进行进一步净化;所述排污机构输出冲洗水至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以及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培养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连接;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微生物附着物、第二冲洗管、排污管、出水管以及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污管的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微生物附着物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底部,所述微生物附着物上附着有用于分解氨氮的微生物;所述第二冲洗管上开设有若干冲洗口,所述第二冲洗管与所述排污机构连接;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以及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培养箱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冲洗管位于所述排污管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冲洗管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培养箱的出水管用于将水排至相邻的培养箱内,位于最下方的培养箱的出水管用于将净化水排出壳体。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采光窗,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反光板。
所述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境调整机构,所述环境调整机构用于确保壳体内的温度适宜且通风效果良好,所述环境调整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机构、排污机构以及净化机构,过滤机构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再经过净化机构对过滤水作进一步的净化,可有效过滤养殖污水中的污泥并去除水中的细菌、氨氮等物质,提高养殖水的水质;排污机构排出污泥并返回冲洗水,冲洗水对过滤机构以及排污机构内的污泥进行冲刷,可分解污泥,使污泥体积变小,降低出现污泥堵塞问题的可能性,且体积变小的污泥可被有效地排出污泥过滤装置,提高了污泥过滤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级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排污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生物养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过滤机构、11-过滤桶、12-第一固定板、13-第一内筒、131-第一孔板、14-第一冲洗管、15-第一连接轴、16-第一污水进水口、17-第一过滤水排出口、18-第一污泥输出口、2-排污机构、21-第一排污桶、22-第二固定板、221-第一通孔、23-第二内筒、231-第一冲洗孔、24-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5-第二污泥输出口、3-紫外消毒装置、4-微生物培养装置、41-壳体、411-采光窗、42-培养箱、421-微生物附着物、422-第二冲洗管、423-排污管、424-出水管、431-制冷设备、432-保温棒、433-通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中”、“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污泥过滤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1和排污机构2,所述过滤机构1用于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过滤水至净化机构;所述排污机构2用于对过滤机构1所排出的过滤污水进一步过滤并将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所述排污机构2还用于返回冲洗水至过滤机构1以及排污机构2以对污泥进行冲刷;所述过滤机构1与所述排污机构2连接,所述过滤机构1以及所述排污机构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过滤机构1输出的净化水作净化处理;所述排污机构2分别与过滤机构1以及净化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1、排污机构2以及净化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包括STM32系列控制芯片中的任一控制芯片的控制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机构1、排污机构2以及净化机构,过滤机构1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净化机构对过滤水作进一步的净化,可大大降低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所排出的养殖水中的污泥含量以及细菌、氨氮等物质的含量,提高养殖水的水质,从而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排污机构2排出污泥并返回冲洗水,冲洗水对过滤机构1以及排污机构2内的污泥进行冲刷,可分解污泥,使污泥体积变小,体积变小的污泥可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降低出现污泥堵塞问题的可能性,提高污泥过滤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过滤机构1包括过滤桶11,所述过滤桶1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滤网、第一内筒13和若干第一冲洗管14,所述第一内筒13贯设于第一固定板12的中部,若干所述第一冲洗管1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外侧,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14围设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所述第一内筒1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孔板131,所述第一滤网内填充有若干第一摩擦球;所述第一内筒13用于输送养殖污水并输出污泥,所述第一冲洗管14用于输出冲洗水;输出至净化机构的过滤水以及输出至排污机构2的过滤污水从第一滤网的外侧输出;所述第一摩擦球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板131上的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冲洗管1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冲洗喷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球为塑料球;所述过滤桶11内从上往下依次焊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冲洗管14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焊接。
在实际使用时,所述过滤桶11用于过滤养殖污水,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带有污泥的养殖污水从第一连接口进入第一内筒13内,养殖污水中的污泥通过第一孔板131上的孔流至第一滤网内,在第一摩擦球的摩擦力作用下以及第一冲洗管14所喷出的水的冲击力作用下,污泥被分解,体积变小的污泥在水泵的吸力作用下返回至第一内筒13内,并从第一内筒13的底部排至排污机构2内;污泥难以通过第一滤网,因此,从第一滤网的外侧输出过滤水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所述过滤水的出水口位于过滤桶11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1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内筒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内筒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内筒13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连接轴15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接轴15带动第一内筒13旋转,在第一内筒1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摩擦球从多种角度挤压第一孔板131上的孔,即第一摩擦球从多种角度挤压污泥,可进一步提高污泥被分解的均匀度,且可提高污泥被研磨的程度,从而进一步分解污泥,降低出现污泥堵塞问题的概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过滤桶11上开设有第一污水进水口16、第一冲洗水进水口、第一过滤水排出口17、第二过滤水排出口以及第一污泥输出口18;所述第一污水进水口16以及第一冲洗水进水口分别设置于过滤桶11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水排出口17设置于过滤桶11的中部,所述第一污泥输出口18设置于过滤桶11的底部,所述第二过滤水排出口设置于第一过滤水排污孔以及第一污泥输出口18之间;所述第一污水进水口16用于输入养殖污水,所述第一过滤水排出口17用于将过滤水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所述第一冲洗水进水口、第二过滤水排出口以及第一污泥输出口18分别与排污机构2连接。
通过过滤机构1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并对养殖污水中的污泥进行研磨,使污泥过滤装置所输出的过滤水中的污泥含量大大降低,且污泥被研磨分解,体积变小的污泥难以堵塞过滤桶11,污泥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延长了污泥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所述排污机构2包括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所述第一排污桶21用于过滤过滤桶11所排出的过滤污水,所述第二排污桶用于排出过滤桶11所排出的污泥;所述第一排污桶21和第二排污桶连通,所述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对过滤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冲洗水,所述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用于将过滤后的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外部可以是养殖田地或用于收集污泥的排污池。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排污桶21包括第二固定板22、第二滤网以及第二内筒23,所述第二固定板22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第二固定板22分别设置于第一排污桶2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内筒23贯设于第二固定板22的中部,所述第二内筒2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冲洗孔231,所述第二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2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一通孔221用于输出污泥,所述第二内筒23用于输出冲洗水以对第一排污桶21内部的污泥进行冲刷,所述冲洗水从第二滤网的外侧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筒23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焊接,所述第二滤网为目数较大的金属滤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排污桶21上开设有第二污水进水口、第二冲洗水进水口、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以及第二污泥输出口25,所述第二冲洗水进水口设置于第一排污桶21的顶部,所述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设置于第一排污桶21的中部,所述第二污泥输出口25设置于第一排污桶21的底部,所述第二污水进水口设置于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以及第二污泥输出口25之间;所述第二污水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水排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分别与第一冲洗水进水口、第二冲洗水进水口以及净化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污泥输出口25用于输出污泥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污桶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三滤网以及第三内筒,所述第三固定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排污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三内筒贯设于第三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三内筒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冲洗孔,所述第三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输出污泥,所述第三内筒用于输出冲洗水以对第二排污桶内部的污泥进行冲刷,所述冲洗水从第三滤网的外侧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内筒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焊接,所述第三滤网为目数较大的金属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污桶上开设有污泥输入口、第三冲洗水进水口、第二冲洗水输出口以及第三污泥输出口,所述第三冲洗水进水口设置于第二排污桶的顶部,所述第二冲洗水输出口设置于第二排污桶的中部,所述第三污泥输出口设置于第二排污桶的底部,所述污泥输入口设置于第二冲洗水输出口以及第三污泥输出口之间;所述污泥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污泥输出口18连接,所述第一冲洗水进水口、第二冲洗水进水口、第三冲洗水进水口以及净化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以及第二冲洗水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污泥输出口用于输出污泥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通过所述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以及所述第二冲洗水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冲洗水进水口、第二冲洗水进水口、第三冲洗水进水口以及净化机构通过水泵与第一冲洗水输出口24以及第二冲洗水输出口连通的管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桶11、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的下表面位于过滤桶11的下表面的下方。
在实际使用时,过滤机构1将所排出的过滤污水以及污泥分别输入至第一排污桶21以及第二排污桶内;对于第一排污桶21而言,过滤桶11排出的过滤污水通过第二污水进水孔进入第一排污桶21内,由于第二滤网以及污泥自身的重力作用,污泥难以进入第二内筒23内,在抽水泵的作用力下,污泥从第一排污桶21上的第二污泥输出口25排出,此外,在第二内筒23输出的冲洗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过滤污水携带的、沉积于第二内筒23内的污泥被有效分解,体积变小的污泥从第二固定板22上的第一通孔221中排出,且通过冲洗水的冲洗,可降低污泥在第一排污桶21内积累残留的可能性,即污泥可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提高了污泥过滤装置的排污效果;对于第二排污桶而言,过滤桶11排出的污泥通过污泥输入口输入至第二排污桶内,由于第三滤网以及污泥自身的重力作用,污泥难以进入第三内筒内,在抽水泵的作用力下,污泥从第二排污桶上的第三污泥输出口排出,此外,在第三内筒输出的冲洗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过滤污水携带的、沉积于第三内筒内的污泥被有效分解,体积变小的污泥从第三固定板上的第二通孔中排出,且通过冲洗水的冲洗,可降低污泥在第二排污桶内积累残留的可能性,即污泥可被有效排出污泥过滤装置,提高了污泥过滤装置的排污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6至图8,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用于杀灭过滤水中的细菌的紫外消毒装置3以及用于去除过滤水中的氨氮等物质的微生物培养装置4,所述过滤机构1输出过滤水至紫外消毒装置3,过滤水经紫外消毒后输入至微生物培养装置4进行进一步净化;所述排污机构2输出冲洗水至微生物培养装置4;所述紫外消毒装置3以及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4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6至图8,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培养箱42,所述壳体41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3连接;所述培养箱42内设置有微生物附着物421、第二冲洗管422、排污管423、出水管424以及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污管423的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微生物附着物421设置于所述培养箱42的底部,所述微生物附着物421上附着有用于分解氨氮的微生物;所述第二冲洗管422上开设有若干冲洗口,所述第二冲洗管422与所述排污机构2连接;所述排污管423的一端以及出水管424的一端分别与培养箱42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冲洗管422位于所述排污管423的上方,所述出水管42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冲洗管422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培养箱42的出水管424用于将水排至相邻的培养箱42内,位于最下方的培养箱42的出水管424用于将净化水排出壳体41;所述排污管423设置于第二冲洗管422的下方,可使微生物残骸在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被有效排出培养箱42。
本申请公开的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装置4,微生物培养装置4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培养箱42,培养箱42内设置有附着有氨氮微生物的微生物附着物421,经紫外消毒后的过滤水在培养箱42之间流动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物421可确保微生物不会随着水流流出培养箱42,多个上下设置的培养箱42可对养殖污水中的氨氮进行多次分解,使水中的氨氮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改善所输出的养殖水的水质;此外,培养箱42内还设置有排污管423、第二冲洗管422和封闭机构,控制装置控制封闭机构定期开启,在第二冲洗管422所输出的冲洗水的冲力下,漂浮在微生物附着物421表面的微生物残骸从排污管423排出培养箱42,即培养箱42内的微生物残骸可被定期清理,提高了培养箱42内部的洁净程度,为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合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从而提高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以及养殖需求,在微生物附着物421上培养多种微生物,以分解养殖污水中的其他物质,从而提高微生物培养装置4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及提高微生物培养装置4的使用灵活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424的高度等于培养箱42高度的一半;出水管424的高度较高,可避免在排水过程中,微生物随着水流排出培养箱42,且可提高养殖污水在培养箱42内的流动时间,使微生物可有效分解过滤水中的氨氮,提高培养箱42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附着物421为塑料草,所述塑料草上的草叶可使微生物有效附着,且塑料草对水流起一定缓冲作用,避免有活性的微生物在排污过程中被排出培养箱42,确保培养箱42内的微生物含量充足,以确保培养箱42对过滤水的净化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气缸和封闭塞,所述气缸固设于壳体41内,所述气缸与所述封闭塞传动连接,所述封闭塞与所述排污管423配合连接,所述封闭塞用于实现排污管423的导通和关闭,所述气缸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气缸定时工作,以控制排污管423定时开启与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最上方的培养箱42,其封闭机构的气缸与壳体41的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培养箱42,其封闭机构的气缸与位于其上方的培养箱42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壳体41上设置有采光窗411,所述壳体4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采光窗411与反光板配合,确保壳体41内的各个培养箱42均可被阳光照射,即培养箱42内的微生物均可被阳光照射,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壳体41内还设置有环境调整机构,所述环境调整机构用于确保壳体41内的温度适宜且通风效果良好,所述环境调整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环境调整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41内的制冷设备431和若干保温棒432,所述制冷设备431和所述保温棒432用于调整壳体41的内部温度,使壳体41内部温度适宜,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培养装置4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所述制冷设备431与所述保温棒43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431可以为立式空调设备或挂式空调设备,当制冷设备431为挂式空调设备时,所述制冷设备431与所述壳体41螺钉连接,所述保温棒432与所述壳体41螺钉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环境调整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通风扇433,两个所述通风扇433设置于壳体41的侧壁上且两个所述通风扇433相对设置,所述通风扇433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通风扇433定期开启;所述通风扇433用于保持壳体41内空气流通,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培养装置4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壳体41上设置有四个通风扇433,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风扇433为一组,两组通风扇433上下设置,确保壳体41内部空间各个位置的空气流动效果均较佳。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污泥过滤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和排污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养殖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过滤水至净化机构;所述排污机构用于对过滤机构所排出的过滤污水进一步过滤并将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所述排污机构还用于返回冲洗水至过滤机构以及排污机构以对污泥进行冲刷;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排污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以及所述排污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过滤机构输出的净化水作净化处理;所述排污机构分别与过滤机构以及净化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排污机构以及净化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滤网、第一内筒和若干第一冲洗管,所述第一内筒贯设于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若干所述第一冲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洗管围设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所述第一内筒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孔板,所述第一滤网内填充有若干第一摩擦球;所述第一内筒用于输送养殖污水并输出污泥,所述第一冲洗管用于输出冲洗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内筒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内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内筒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包括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所述第一排污桶用于过滤过滤桶所排出的过滤污水,所述第二排污桶用于排出过滤桶所排出的污泥;所述第一排污桶和第二排污桶连通,所述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对过滤污水进行过滤并输出冲洗水,所述第一排污桶以及第二排污桶用于将过滤后的污泥排出至污泥过滤装置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滤网以及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两块,两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排污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内筒贯设于第二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二内筒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冲洗孔,所述第二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输出污泥,所述第二内筒用于输出冲洗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紫外消毒装置和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过滤机构输出过滤水至紫外消毒装置,过滤水经紫外消毒后输入至微生物培养装置进行进一步净化;所述排污机构输出冲洗水至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以及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培养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连接;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微生物附着物、第二冲洗管、排污管、出水管以及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污管的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微生物附着物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底部,所述微生物附着物上附着有用于分解氨氮的微生物;所述第二冲洗管上开设有若干冲洗口,所述第二冲洗管与所述排污机构连接;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以及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培养箱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冲洗管位于所述排污管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冲洗管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培养箱的出水管用于将水排至相邻的培养箱内,位于最下方的培养箱的出水管用于将净化水排出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采光窗,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反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境调整机构,所述环境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壳体内部环境温度以及通风效果,所述环境调整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CN202022866807.7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4936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6807.7U CN2149367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6807.7U CN2149367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6790U true CN21493679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3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6807.7U Active CN2149367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6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8945B (zh) 一种利用双循环亲虾培育的水处理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CN106082533B (zh) 一种景观鱼池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585935A (zh) 一种高效安全城市污水环保处理装置
CN212306533U (zh) 一种鲈鱼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13562880A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废水处理装备及处理工艺
CN106614228B (zh) 一种生化棉碎片化的低频清污节能鱼缸
CN214853716U (zh)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109851164A (zh)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养护的有机物净化装置
CN213214919U (zh) 一种优化管道的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
CN205953659U (zh) 一种地埋式除臭净化冲厕污水处理槽
CN214936790U (zh)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479504A (zh)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796170U (zh) 一种鱼池养鱼鱼粪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
CN115104569A (zh) 一种涡流式循环水养殖设备
CN209931253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用集污排污装置
KR101074481B1 (ko) 토출박스를 이용한 생태연못 수질 정화 시스템
CN109566523B (zh) 鱼池过滤装置及方法
CN210103647U (zh) 一种应用于农村生活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0620547U (zh) 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21218U (zh) 一种农村建设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10796171U (zh) 循环水养鱼鱼粪污水浓缩装置及粪污水浓缩回用系统
CN211111595U (zh)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CN211861518U (zh) 鱼池过滤装置
CN214936427U (zh) 一种用于净化水体的微生物养殖设备
CN209914798U (zh) 一种集装箱式集污排污水产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