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1595U -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 Google Patents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1595U
CN211111595U CN201921956886.1U CN201921956886U CN211111595U CN 211111595 U CN211111595 U CN 211111595U CN 201921956886 U CN201921956886 U CN 201921956886U CN 211111595 U CN211111595 U CN 211111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urific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pipe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68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
王静
崔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68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1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1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1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和支撑座,净化槽为矩形状的箱体,在净化槽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在净化槽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净化槽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净化槽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净化槽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沉淀池和反应池,在分解池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在沉淀池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沉淀池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污水的初级处理,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阀门便于控制排污管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解决了沉淀物排放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家加大污染治理,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所有污水必须要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才能排放;由于生活污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污水处理价格也较高,造成处理成本大,增加支出,但是污水处理池使用时间过长后,池内会淤积大量的杂质,池体底部的杂质会降低污水净化的效果,且杂质不清理容易发臭和滋生有害细菌,影响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给工作人员使用污水处理池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用性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和支撑座,所述净化槽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在所述净化槽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净化槽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所述净化槽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净化槽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沉淀池和反应池,在所述分解池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在所述沉淀池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
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在所述过滤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的底端,所述第一配水管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的顶端连接有水泵的进液端,所述水泵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的顶面;所述水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搅拌叶、连接杆和刮板,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贯穿进沉淀池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搅拌杆,在所述搅拌杆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搅拌叶,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与横向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刮板。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的顶端与沉淀池的内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污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为圆锥状,所述刮板的底面搭接在沉淀池锥形底部的内壁表面,且所述刮板的形状与沉淀池锥形底部的内壁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净化槽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梯形状的防护罩,所述电机一侧的净化槽顶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水泵固定在电机另一侧的净化槽顶面,所述电机、水泵和蓄电池均位于防护罩内,在所述防护罩前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优选地,在所述净化槽前端面的中部固定有矩形状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在所述观察窗与净化槽接触端均安装有密封层。
优选地,在所述分解池的前端面的底部开设有清污口,在所述清污口处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与清污口的接处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橡胶密封层。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过滤格栅上均附着有厌氧性微生物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阀门便于控制排污管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方便使用者定期排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通过过滤格栅上的厌氧性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次分解过滤,便于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分解掉,通过设置支撑座,增加净化槽的整体稳定性;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第一配水管吸入沉淀池内的污水,再经过第二配水管输送到反应池内,便于沉淀池内的污水能够转移到反应池内,通过设置过滤罩,避免第一配水管底部的吸嘴吸入杂质堵塞住第一配水管,解决了配水管易堵塞的问题;通过刮板,在沉淀池内的污水抽走完后,电机转动轴带动搅拌杆旋转,通过搅拌杆底端的连接杆带动刮板在锥形的沉淀池底部旋转,通过刮板将沉淀池体底部的杂质刮除,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管排出,避解决了沉淀池长时间不清理造成杂质易滋生细菌的问题,从而保证能够正常的使用污水净化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排污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过滤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净化槽1、支撑座2、进水管3、出水管4、分解池5、沉淀池6、反应池7、过滤格栅8、搅拌组件9、电机10、搅拌杆11、搅拌叶12、连接杆13、刮板14、过滤罩15、第一配水管16、水泵17、第二配水管18、排污管19、电源20、防护罩21、阀门22、控制开关23、观察窗24、封闭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中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支撑座2,所述净化槽1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1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2;在所述净化槽1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槽1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在所述净化槽1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净化槽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5、沉淀池6和反应池7,在所述分解池5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8,在每个所述过滤格栅8上均附着有厌氧性微生物膜,通过过滤格栅8上的厌氧性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次分解过滤,便于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分解掉;在所述沉淀池6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9,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9,所述排污管19的顶端与沉淀池6的内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污管19的内部安装有阀门22,通过通过阀门22便于控制排污管19排放沉淀池6内的沉淀物,方便使用者定期排出沉淀池6内的沉淀物;
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5,在所述过滤罩15 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16的底端,在一配水管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吸嘴;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1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17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7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1的顶面;所述水泵17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8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18 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7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7的底部,通过水泵17的进液端通过第一配水管吸入沉淀池内的污水,再经过第二配水管输送到反应池内,便于沉淀池6内的污水能够转移到反应池7内,通过设置过滤罩15,避免第一配水管16底部的吸嘴吸入杂质堵塞住第一配水管16,解决了配水管易堵塞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组件9包括搅拌杆11、搅拌叶12、连接杆13 和刮板14,所述电机10的转动轴贯穿进沉淀池6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搅拌杆11,在所述搅拌杆11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搅拌叶12,在所述搅拌杆11的底端与横向设置的连接杆13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均连接有刮板14,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为圆锥状,所述刮板14的底面搭接在沉淀池6锥形底部的内壁表面,且所述刮板14 的形状与沉淀池6锥形底部的内壁相适配;通过电机10转动轴带动搅拌杆11 旋转,通过拌杆11转动带动底端的连接杆13、刮板14和杆体上的搅拌叶12 转动,此时搅拌叶12、连接杆13和刮板14旋转会使得污水中杂质由无规则运动转向定向的运动,当电机10停止工作后,污水中的杂质在定向旋转的情况下,杂质能够快速的沉淀到池底,通过电机10和刮板14,在沉淀池6内的污水抽走完后,电机10的转动轴带动搅拌杆11旋转,通过搅拌杆11底端的连接杆13带动刮板14在锥形的沉淀池6底部旋转,通过刮板14将沉淀池6 体底部的杂质刮除,通过沉淀池6底部的排污管19排出,避解决了沉淀池6 长时间不清理造成杂质易滋生细菌的问题,从而保证能够正常的使用污水净化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净化槽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梯形状的防护罩21,所述电机10一侧的净化槽1顶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0,且所述水泵17固定在电机10另一侧的净化槽1顶面,所述电机10、水泵17和蓄电池 20均位于防护罩21内,在所述防护罩21前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23,所述电机10和水泵17分别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3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23上的电机开关和水泵开关便于控制电机10和水泵17的运行;在所述净化槽1前端面的中部固定有矩形状的观察窗24,在观察窗24的一侧设有水位刻度表,所述观察窗24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在所述观察窗24与净化槽1接触端均安装有密封层,通过观察窗便于观察到沉淀池内的搅拌状况,以及观察到污水水位的高低,;在所述分解池5的前端面的底部开设有清污口,在所述清污口处铰接有封闭门25,所述封闭门 25与清污口的接处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橡胶密封层,通过封闭门25便于清理分解池5底部的残留物,通过橡胶密封层增加封闭门25与净化槽1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净化槽1底部两侧的支撑座2稳固在地面上,然后将污水通过进水管3流入净化槽1内,通过分解池5内的过滤格栅8 过滤污水中的杂质,通过滤格栅8上的厌氧性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次分解过滤,便于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分解掉,当污水通过第一隔板底部的连接管流入沉淀池6内,然后打开控制开关23上的电机开关控制电机10转动,通过电机10转动轴带动搅拌杆11旋转,通过拌杆11转动带动底端的连接杆13、刮板14和杆体上的搅拌叶12转动,此时搅拌叶12、连接杆13和刮板14旋转会使得污水中杂质由无规则运动转向定向的运动,当电机10停止工作后,污水中的杂质在定向旋转的情况下,杂质能够快速的沉淀到池底,然后打开控制开关23上的水泵开关控制水泵17启动,水泵17通过第一配水管16和吸嘴抽动沉淀池内的污水,再通过第二配水管18输送到反应池7内,当沉淀池6内的污水抽走完后,通过电机10和刮板14,电机10 转动轴带动搅拌杆11旋转,通过搅拌杆11底端的连接杆13带动刮板14在锥形的沉淀池6底部旋转,通过刮板14将沉淀池6体底部的杂质刮除,通过沉淀池6底部的排污管19排出,避解决了沉淀池6长时间不清理造成杂质易滋生细菌的问题,从而保证能够正常的使用污水净化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污水的初级处理,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1)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2);在所述净化槽(1)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槽(1)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在所述净化槽(1)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净化槽(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5)、沉淀池(6)和反应池(7),在所述分解池(5)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8);在所述沉淀池(6)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9),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9);
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5),在所述过滤罩(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16)的底端,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1)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17)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7)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1)的顶面;所述水泵(17)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8)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7)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9)包括搅拌杆(11)、搅拌叶(12)、连接杆(13)和刮板(14),所述电机(10)的转动轴贯穿进沉淀池(6)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搅拌杆(11),在所述搅拌杆(11)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搅拌叶(12),在所述搅拌杆(11)的底端与横向设置的连接杆(13)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均连接有刮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9)的顶端与沉淀池(6)的内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污管(19)的内部安装有阀门(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为圆锥状,所述刮板(14)的底面搭接在沉淀池(6)锥形底部的内壁表面,且所述刮板(14)的形状与沉淀池(6)锥形底部的内壁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梯形状的防护罩(21),所述电机(10)一侧的净化槽(1)顶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0),且所述水泵(17)固定在电机(10)另一侧的净化槽(1)顶面,所述电机(10)、水泵(17)和蓄电池(20)均位于防护罩(21)内,在所述防护罩(21)前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净化槽(1)前端面的中部固定有矩形状的观察窗(24),所述观察窗(24)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在所述观察窗(24)与净化槽(1)接触端均安装有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解池(5)的前端面的底部开设有清污口,在所述清污口处铰接有封闭门(25),所述封闭门(25)与清污口的接处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橡胶密封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过滤格栅(8)上均附着有厌氧性微生物膜。
CN201921956886.1U 2019-11-13 2019-11-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Active CN211111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6886.1U CN21111159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6886.1U CN21111159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1595U true CN21111159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7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6886.1U Active CN21111159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1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3700A (zh) * 2021-04-28 2021-08-06 集美大学 一种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高效除磷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3700A (zh) * 2021-04-28 2021-08-06 集美大学 一种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高效除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606A (zh) 一种高效环保式污水处理净化设备
CN210521940U (zh) 一种具备自动清洗的污水过滤装置
CN2127410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环保设备
CN211419816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847503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113562880B (zh) 一种垃圾渗透液废水处理装备及处理工艺
CN208933147U (zh) 一体化电絮凝洗车废水处理装置
CN212655585U (zh)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11595U (zh)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CN211644923U (zh) 一种铝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10313893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11039458A (zh) 一种高原湖泊渔业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106007100A (zh)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14735066U (zh) 一种去除污水中淤泥的装置
CN209778554U (zh) 一种具有除污垢功能的船用污水净水设备
CN211921218U (zh) 一种农村建设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12640207U (zh) 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罐
CN210030343U (zh) 一种污水在线监控给排水装置
CN106865915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088560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消毒除臭装置
CN208747855U (zh) 一种化工厂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85718U (zh) 一种双净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939289A (zh) 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632080Y (zh) 电凝聚集成式生活供水便携设备
CN213327033U (zh) 智能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tank for househol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Pledgee: Weifang Bank Co.,Ltd. Weifang High tech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47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Pledgee: Weifang Bank Co.,Ltd. Weifang High tech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47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tank for household sewage treat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Pledgee: Weifang Bank Co.,Ltd. Weifang High tech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WALTER HUAYU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