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2282U - 一种氧气湿化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气湿化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2282U
CN214912282U CN202023333152.3U CN202023333152U CN214912282U CN 214912282 U CN214912282 U CN 214912282U CN 202023333152 U CN202023333152 U CN 202023333152U CN 214912282 U CN214912282 U CN 214912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bottle
humidifying
cavity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31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子晗
夏翔
蒋政昆
邱京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Zho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Zho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Zho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Zhongshe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31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2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2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2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湿化芯体,设于瓶体内部,并将瓶体的内部腔体分隔成储液腔与湿化腔;盖体,盖体上设有连通于储液腔的进气管,及连通于湿化腔的出气管,进气管包括露出于盖体的接口部及至少部分伸入湿化腔内的雾化部;开关组件,包括筒体及滑设于筒体内的活塞件,筒体连接于接口部与雾化部之间,活塞件朝向出气管的一侧延伸出一盖板;当活塞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塞件封堵接口部,同时盖板封堵出气管的氧气出口;当氧气推动活塞件到达第二位置时,活塞件开启接口部,且盖板开启氧气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氧气湿化瓶因压力累积容易爆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氧气湿化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吸氧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医用氧气极其干燥,如果患者直接吸入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湿化成为氧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氧气湿化瓶也就成为输氧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
为保证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在使用前和停止吸氧期间不被院内空气所污染,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氧气进出口处安装密封装置和在氧出气口处加装空气逆流装置的方式来阻止外来细菌的入侵。
然而,采用上述空气逆流装置后,空气逆流装置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氧气的流量,且增加了氧气排出的阻力,从而使湿化瓶内的压力增加;且当空气防逆流装置发生机械故障或氧气出口处的密封装置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的疏忽未开启时,极容易由于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而引起湿化瓶内的压力累积或急剧增加,导致氧气湿化瓶爆瓶,故存在一定的临床使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湿化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氧气湿化瓶内部压力累积容易导致爆瓶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
瓶体;
湿化芯体,设于所述瓶体内部,并将所述瓶体的内部腔体分隔成储液腔与湿化腔;
盖体,盖设于所述瓶体之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进气管,及连通于所述湿化腔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露出于所述盖体的接口部及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湿化腔内的雾化部;
开关组件,包括筒体及滑设于所述筒体内的活塞件,所述筒体连接于所述接口部与所述雾化部之间,且所述筒体的通道大于所述接口部与所述雾化部的通道,所述活塞件朝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延伸出一盖板;
其中,当所述活塞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件封堵所述接口部,同时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出气管的氧气出口;当氧气推动所述活塞件到达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件开启所述接口部,且所述盖板开启所述氧气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通过一开关组件,在初始状态下,筒体内部的活塞件封堵接口部,活塞件延伸出的盖板封堵出气管的氧气出口,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细菌的侵入;向湿化腔内通入待湿化氧气时,氧气推动活塞件及盖板移动,氧气经接口部、筒体及雾化部进入湿化腔内,经过湿化后的湿化态氧气能够自湿化腔流动至氧气出口以排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通过协同控制氧气的进入与排出,能够有效避免氧气湿化瓶内压力累积导致爆瓶的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筒体内设有将活塞件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筒体内在远离所述活塞件的一端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盖设于所述雾化部的一端,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活塞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透气板包括安装环与支撑平台,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若干筋条,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筋条之间形成通气孔以便氧气进入所述雾化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复位件的一端抵靠所述支撑平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复位件选用金属复位弹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湿化芯体呈筒状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湿化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瓶体内设有压合件以将所述湿化芯体抵压至所述瓶体内部,所述压合件贯穿设有一连通口,所述雾化部穿过所述连通口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湿化腔内,所述湿化腔内的湿化态氧气经所述连通口流动至所述氧气出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压合件的周向表面抵靠至所述瓶体的内表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压合件在朝向所述湿化芯体的一侧设有一环形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活塞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氧气湿化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活塞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元器件符号说明:
瓶体10、盖体20、进气管30、接口部31、雾化部32、开关组件40、筒体41、通气板42、安装环420、支撑平台421、筋条422、通气孔423、弹性件43、活塞件44、盖板440、出气管50、氧气出口51、湿化芯体60、储液腔61、湿化腔62、湿化液63、压合件64、连通口6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气湿化瓶,该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0、湿化芯体60、盖体20、进气管30、开关组件40、出气管50。
其中,瓶体10为上端具有开口的容器,例如可以由医用塑料制成,无毒无刺激性,以保证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湿化芯体60设于瓶体10内部,并将瓶体10的内部腔体分隔成储液腔61与湿化腔62;湿化芯体60例如由聚乙烯醇、聚氨酯海绵、天然植物纤维、合成纤维、无纺布等材料通过交联发泡、水刺、模压等工艺制成;储液腔61内盛放的湿化液63(例如纯净水)与湿化芯体60接触并浸润湿化芯体60,以使湿化芯体60的内部及表面均具有明显水汽,该水汽能够有效提升湿化腔62内的湿度,从而提升导入至湿化腔62内氧气的湿度,从而得到湿化态氧气供患者吸入。
盖体20盖设于瓶体10之上,盖体20上设有连通于储液腔61的进气管30,及连通于湿化腔62的出气管50,进气管30用于将待湿化氧气导入湿化腔62内,出气管50用于将湿化腔62内的湿化态氧气导出供患者吸入;其中,进气管30包括露出于盖体20的接口部31及至少部分伸入湿化腔62内的雾化部32,上述接口部31用于连接氧气供应设备(例如高压氧罐的分流器),雾化部32用于将待湿化氧气导入湿化腔62内。
上述雾化部32的表面设有若干微孔结构,该微孔结构用于将待湿化氧气分隔成若干组,被分隔后的待湿化氧气能够与湿化腔62内的含有湿化液63的湿气充分接触,能够有效提升待湿化氧气的湿化效果。
本实施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是这样方式爆瓶的:氧气湿化瓶还包括一开关组件40,该开关组件40包括筒体41及滑设于筒体41内的活塞件44,筒体41连接于接口部31与雾化部32之间,筒体41的通道大于接口部31与雾化部32的通道,也即筒体41能够用于输送待湿化氧气;为了同步控制出气管50的启闭,活塞件44朝向出气管50的一侧延伸出一盖板440。
其中,当活塞件44处于第一位置(即初始位置,待湿化氧气未通入时所处的位置)时,活塞件44封堵接口部31,同时盖板440封堵出气管50的氧气出口51,活塞件44处于该位置时,活塞件44及盖板440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细菌侵入;当需要使用该氧气湿化瓶时,通过氧气供应设备向该氧气湿化瓶内通入待湿化氧气,待湿化氧气经接口部31进入,并推动活塞件44到达第二位置(即活塞件44远离接口部31所处的位置)时,活塞件44开启接口部31,且盖板440开启氧气出口51,活塞件44处于该位置时,待湿化氧气能够依次经接口部31、筒体41及雾化部32进入湿化腔62内,待湿化氧气在湿化腔62内湿化后重新组团并流动至氧气出口51处,通过氧气出口51排出至氧气面罩以供患者吸入。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通过一开关组件40,在初始状态下,筒体41内部的活塞件44封堵接口部31,活塞件44延伸出的盖板440封堵出气管50的氧气出口51,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细菌的侵入;向湿化腔62内通入待湿化氧气时,氧气推动活塞件44及盖板440移动,氧气经接口部31、筒体41及雾化部32进入湿化腔62内,经过湿化后的湿化态氧气能够自湿化腔62流动至氧气出口51以排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通过协同控制氧气的进入与排出,能够有效避免氧气湿化瓶内压力累积导致爆瓶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活塞件44在筒体41内部松动错位,筒体41内设有将活塞件44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件43,例如,复位件43选用金属复位弹簧或其它具有弹性性能的元件;并且筒体41内在远离活塞件44的一端设有透气板,透气板盖设于雾化部32的一端,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抵靠透气板与活塞件44。本实施例当中通过透气板与复位件43的支撑,活塞件44将具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即,在初始状态下,活塞件44及盖板440在复位件43的驱动下处于筒体41内部的第一位置,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细菌的侵入;在待湿化氧气的通入过程中,待湿化氧气的压力克服复位件43的弹性支撑力,以将活塞件44驱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保证了待湿化氧气的通入与湿化态氧气的排出。
在本实施例当中,通气板42包括安装环420与支撑平台421,安装环420的底部抵靠雾化部32的端面,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抵靠支撑平台421与活塞件44,通过设置通气板42,能够将复位件43、活塞件44精准的固定至筒体41内部以避免其沿轴向松动。由于本实施例当中通气板42是设置于筒体41与雾化部32之间的,为了保证待湿化氧气的流通,通气板42还包括连接于安装环420与支撑平台421之间的若干筋条422,相邻设置的两条筋条422之间形成通气孔423以便氧气进入雾化部32,待湿化氧气经过接口部31进入筒体41后,能经通气孔423进入雾化部32,并最终进入湿化腔62内。
请再次参阅图2、图4,本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瓶,本实施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与第一实施例所示的氧气湿化瓶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当中,湿化芯体60呈筒状设置并围合形成湿化腔62,因此,湿化芯体60外表面至瓶体10内表面之间的腔体即为储液腔61。
为了将湿化芯体60固定在瓶体10内部,瓶体10内设有压合件64以将湿化芯体60抵压至瓶体10内部,压合件64的周向表面抵靠至瓶体10的内表面,压合件64贯穿设有一连通口640,雾化部32穿过连通口640且至少部分伸入湿化腔62内,湿化腔62内的湿化态氧气经连通口640流动至氧气出口51。
进一步的,压合件64在朝向湿化芯体60的一侧设有一环形限位槽,湿化芯体60靠近压合件64的一端卡入环形限位槽内,以避免湿化芯体60在瓶体10内部松动错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
湿化芯体,设于所述瓶体内部,并将所述瓶体的内部腔体分隔成储液腔与湿化腔;
盖体,盖设于所述瓶体之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于所述储液腔的进气管,及连通于所述湿化腔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露出于所述盖体的接口部及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湿化腔内的雾化部;
开关组件,包括筒体及滑设于所述筒体内的活塞件,所述筒体连接于所述接口部与所述雾化部之间,且所述筒体的通道大于所述接口部与所述雾化部的通道,所述活塞件朝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延伸出一盖板;
其中,当所述活塞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件封堵所述接口部,同时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出气管的氧气出口;当氧气推动所述活塞件到达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件开启所述接口部,且所述盖板开启所述氧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有将活塞件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复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在远离所述活塞件的一端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盖设于所述雾化部的一端,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活塞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板包括安装环与支撑平台,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环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若干筋条,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筋条之间形成通气孔以便氧气进入所述雾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的一端抵靠所述支撑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选用金属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芯体呈筒状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湿化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设有压合件以将所述湿化芯体抵压至所述瓶体内部,所述压合件贯穿设有一连通口,所述雾化部穿过所述连通口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湿化腔内,所述湿化腔内的湿化态氧气经所述连通口流动至所述氧气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的周向表面抵靠至所述瓶体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在朝向所述湿化芯体的一侧设有一环形限位槽。
CN202023333152.3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氧气湿化瓶 Active CN214912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152.3U CN21491228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氧气湿化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152.3U CN21491228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氧气湿化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2282U true CN21491228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3152.3U Active CN214912282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氧气湿化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2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5318B2 (ja) 呼気ガスを供給する装置、加湿装置、呼吸用チューブ接続デバイス、呼吸用チューブ及び接続構造
JP5571687B2 (ja) 呼吸保護装置
CN211268753U (zh) 一种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的电子口罩
US9504799B2 (en) Humidifier bypass valve
US201002429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water damage in a breathing assistance system
CN109821127B (zh) 一种智能呼吸过滤装置
CN208492769U (zh) 一种呼吸科防感染护理装置
CN114558207A (zh) 一种雾化结构
CN206995584U (zh) 一种医疗用氧气加湿器
CN214912282U (zh) 一种氧气湿化瓶
US6050552A (en) Humidifier assembly
WO2006044927A1 (en) Humidifier for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humidifying a breathing apparatus gas strem
CN112618885A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麻醉科用麻醉雾化器
WO2023103842A1 (zh) 湿化器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6908874U (zh) 湿化器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11962838U (zh) 一种定时自消毒式医用防毒头罩
CN211536054U (zh) 一种呼吸治疗设备
CN111729159A (zh) 一种一体式雾化吸入治疗仪
CN108478915B (zh) 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
CN214970786U (zh) 一种双腔氧气湿化瓶
CN111617352A (zh) 一种呼吸科用移动式医用雾化机
CN217429250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756773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套舱
CN213158741U (zh) 一种无气泡噪音的湿化瓶
CN211751653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急救呼吸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