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8520U - 刷头组件及牙刷 - Google Patents

刷头组件及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8520U
CN214908520U CN202120829057.8U CN202120829057U CN214908520U CN 214908520 U CN214908520 U CN 214908520U CN 202120829057 U CN202120829057 U CN 202120829057U CN 214908520 U CN214908520 U CN 214908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ircumferential
groove
hand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90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杨跃武
张远平
孟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90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8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8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8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刷头组件及牙刷,涉及个人护理技术领域。该刷头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柄部超声熔接,该柄部外侧包覆有软性件,避免使用时柄部直接碰触牙龈和牙齿,利用软性件具有弹性缓冲的特点,避免损伤牙龈和打伤牙齿;同时,软性件上设有通槽能将柄部具有的露设部露设于通槽,从而在连接件与柄部超声熔接时超声波能量能够通过露设部传递到连接件与柄部之间,达到较佳的超声熔接效果,避免柄部包覆软性件后软性件吸收超声波,导致连接件和柄部超声波传递失效不能有效连接,造成连接件易脱落。

Description

刷头组件及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刷头组件及牙刷。
背景技术
现有通过无铜植毛技术制成的刷头组件中硬胶刷柄和植毛件为同种材质,两者采用超声波高频振动的超声技术超声熔接在一起。该超声工艺使得硬胶刷柄前端入口腔部分不能二次包软胶,用户在使用时牙刷头外表面容易因为过硬而损伤牙龈或打伤牙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刷头组件及牙刷,旨在解决现有刷头组件中由于硬胶刷柄和植毛件采用超声熔接无法对硬胶刷柄前端入口腔部分进行二次包软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一种刷头组件,包括:
柄部;
连接件,与所述柄部超声熔接连接;及
软性件,包覆于所述柄部的外侧,所述软性件上设有通槽,所述柄部具有露设于所述通槽的露设部。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露设部向所述通槽延伸并收容于所述通槽内。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露设部能够将所述通槽部分填充,形成以所述露设部为槽底的沉槽。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清洁件,所述软性件上设有通孔,所述清洁件能够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通槽位于所述软性件背离所述通孔一侧;和/或
所述柄部和所述露设部的材质为硬胶。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柄部包括底面和环形壁,所述底面与所述环形壁围设形成安装槽,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设有周向壁,所述周向壁与所述环形壁超声熔接连接。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熔接能够在所述环形壁上形成环形槽和第一熔合料,并在所述周向壁上形成第一周向面和第二熔合料,所述第一熔合料和所述第二熔合料在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周向面之间熔合形成熔合件并将所述周向壁与所述环形壁超声熔接连接。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壁包括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的口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环形面自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弯折,所述第一周向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周向段及自所述第一周向段向所述第一环形面弯折的第二周向段,所述第一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周向段和所述第二周向段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熔合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安装槽同轴设置。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纳腔同轴设置;或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通槽的分布区域与所述容纳腔同轴设置。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面包括第一环形段和第二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自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弯折并将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第二环形段连接,所述第二周向段与所述第一环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段正对所述口部。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口部之间的第三环形面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段与所述底面之间的第四环形面,所述第三环形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周向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面靠近所述口部一侧的第二周向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面靠近所述底面一侧的第三周向面,所述第二周向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三环形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环形面与所述第三周向面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
在所述刷头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环形面包括第三环形段和第四环形段,所述第三环形段和所述第四环形段围设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三环形段向所述口部倾斜设置,所述第四环形段正对所述口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三周向段,所述第三周向段与所述第三环形段之间形成有夹角,且所述第三周向段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环形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一种牙刷,包括:
手柄;
颈部;及
如上所述的刷头组件,所述柄部位于所述颈部一端并通过所述柄部与所述手柄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刷头组件应用装备于牙刷中,除了使牙刷具备极佳的清洁口腔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过硬而损伤牙龈或打伤牙齿。具体而言,该刷头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柄部超声熔接,该柄部外侧包覆有软性件,避免使用时柄部直接碰触牙龈和牙齿,利用软性件具有弹性缓冲的特点,避免损伤牙龈和打伤牙齿;同时,软性件上设有通槽能将柄部具有的露设部露设于通槽,从而在连接件与柄部超声熔接时超声波能量能够通过露设部传递到连接件与柄部之间,达到较佳的超声熔接效果,避免柄部包覆软性件后软性件吸收超声波,导致连接件和柄部超声波传递失效不能有效连接,造成连接件易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刷头组件与颈部装配后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和清洁装配后及柄部、软性件和颈部装配后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刷头组件与颈部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刷头组件与颈部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牙刷,为一种口腔清洁装置。该牙刷包括手柄(未示出)、颈部10及刷头组件20。根据手柄种类的不同,牙刷可为手动式牙刷和电动式牙刷。本实施例中,牙刷为电动式牙刷,其手柄设有振动电机,该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能够经颈部10传递至刷头组件20,以对口腔进行清洁。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柄里还可设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能够驱动刷头组件20中的清洁件23旋转,以对口腔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刷头组件20包括柄部21、连接件22、清洁件23及软性件24。该柄部21位于颈部10的一端并通过柄部21与手柄连接。该连接件22与柄部21超声熔接连接。超声熔接也称超声波焊接,通常用于熔接热塑性塑料制品。通过其中一个焊件把超声波能量传送到焊区,利用两个焊件的焊接交界面处声阻大而产生局部高温使两个焊件熔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清洁件23设于连接件22。软性件24包覆于柄部21的外侧,软性件24上设有通孔241和通槽242,清洁件23能够从通孔241伸出,柄部21具有露设于通槽242的露设部211。
综上,上述方案的刷头组件20应用装备于牙刷中,除了使牙刷具备极佳的清洁口腔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过硬而损伤牙龈或打伤牙齿。具体而言,该刷头组件20通过连接件22与柄部21超声熔接将用于清洁口腔的清洁件23连接在柄部21,该柄部21外侧包覆有软性件24,避免使用时柄部21直接碰触牙龈和牙齿,利用软性件24具有弹性缓冲的特点,避免损伤牙龈和打伤牙齿;同时,软性件24上设有通槽242能将柄部21具有的露设部211露设于通槽242,从而在连接件22与柄部21超声熔接时超声波能量能够通过露设部211传递到连接件22与柄部21之间,达到较佳的超声熔接效果,避免柄部21包覆软性件24后软性件24吸收超声波,导致连接件22和柄部21超声波传递失效不能有效连接,造成连接件22易脱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软性件24可通过二次注塑包弹性体软胶包覆在柄部21外侧,或通过双色注塑包弹性体软胶包覆在柄部21外侧或通过二次包液态硅胶包覆在柄部21外侧或通过粘结、焊接等方式包覆在柄部21外侧。柄部21和露设部211的材质为硬胶。
软性件24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橡胶料,硅胶或液态硅胶材质。另外,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可为植毛件,而清洁件23可为刷毛,植毛件和刷毛之间通过无铜植毛工艺互相熔接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植毛件和刷毛之间还可以通过有铜植毛或注塑成型等工艺方式连为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露设部211向通槽242延伸并收容于通槽242内。如此通过将露设部211延伸至通槽242内形成收容于通槽242内的凸起部2213结构,能够增强柄部21与软性件24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软性件24相对柄部21移动,影响牙刷整体美观。露设部211可与通槽242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位于通槽242周向的软性件24部分能够将露设部211夹持固定。另外,露设部211还可以为多个,各露设部211按通槽242的轮廓分布并分别通过位于通槽242周向的软性件24部分夹持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露设部211能够将通槽242部分填充,形成以露设部211为槽底的沉槽。如此能够保证使用时牙龈和牙齿无法触碰到露设部211,避免牙龈和牙齿受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通槽242位于软性件24背离通孔241一侧。由于软性件24背离通孔241一侧对应柄部21的背侧,均具有较大的面积,且该处的软性件24和柄部21之间的连接面积也相对较大,在此处开设通槽242能够较小的降低软性件24和柄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使用过程中软性件24相对柄部21移动的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柄部21包括底面212和环形壁213,底面212与通孔241相对设置,环形壁213自底面212的周向向通孔241延伸,底面212与环形壁213围设形成安装槽,连接件22至少部分收容于安装槽,连接件22的周向设有周向壁221,周向壁221与环形壁213超声熔接连接,以将连接件22悬置于底面212上方。如此连接件22能够悬置于安装槽内,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能够经颈部10传递至刷头组件20,并通过柄部21传递至连接件22,以使连接件22能够相对底面212移动,增加连接件22的振动幅度,从而提高清洁件23对口腔清洁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超声熔接能够在环形壁213上形成环形槽和第一熔合料,并在周向壁221上形成第一周向面2211和第二熔合料,第一熔合料和第二熔合料在环形槽与第一周向面2211之间熔合形成熔合件25并将周向壁221与环形壁213超声熔接连接。形成的环形槽能够收容部分熔合件25,防止熔合件25凝固过程中随意流动而无法在预设位置凝固。熔合件25可为一体结构并位于环形槽与第一周向面2211之间。或熔合件25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环形槽分布于环形槽与第一周向面2211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环形壁213包括第一环形面2131和第二环形面2132,第一环形面2131和第二环形面2132围设形成环形槽,第一环形面2131向安装槽的口部倾斜设置,第二环形面2132自第一环形面2131向安装槽弯折。如此能够对熔合件25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高柄部21与连接件2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第一周向面2211包括与第一环形面2131相对设置的第一周向段22111及自第一周向段22111向第一环形面2131弯折的第二周向段22112。如此在清洁件23受力驱动连接件22向底面212移动时,第一周向面2211能够将熔合件25抵接在第一环形面2131和第二环形面2132上,利用第一环形面2131和第二环形面2132的形状特点防止上述连接件22向底面212移动过程中位移量过大,造成熔合件25与柄部21之间以及熔合件25与连接件22之间产生裂纹,进而提高柄部21与连接件2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第一环形面2131、第二环形面2132、第一周向段22111和第二周向段22112围设形成用于收容熔合件25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安装槽同轴设置。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柄部21与连接件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力能够更均匀的分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4所示,通槽2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槽242的分布区域与容纳腔同轴设置。如此能够使露设部211的分布接近待熔合区域,即更接近容纳腔的分布,从而缩短超声波传递距离,方便超声波经露设部211传递至待熔合区域将柄部21与连接件22超声熔接。同时,相邻通槽242之间具有部分软性件24,从而能够增加软性件24的强度。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槽24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从而能够形成多个位于相邻通槽242之间的部分软性件24,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软性件24的强度。此外,通槽242的数量为一个且与容纳腔同轴设置。为了提高软性件24与柄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除了将软性件24包覆与柄部21外还可通过胶体将两者连接,或者在柄部21和/或软性件24上设置凹凸部,以增强软性件24和柄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柄部21与颈部10之间通过缩颈部11连接,软性件24上设有套设于缩颈部11的套件243,该套件243能够互补于缩颈部11,在保证软性件24和柄部21及颈部10连接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牙刷美观,使得该牙刷具有流线型的外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环形面2132包括第一环形段21321和第二环形段21322,第一环形段21321自第一环形面2131向安装槽弯折并将第一环形面2131与第二环形段21322连接,第二周向段22112与第一环形段21321相对设置,第二环形段21322正对口部。如此通过第一环形段21321和第二环形段21322的多段弯折能够进一步降低熔合件25移出环形槽的风险,进一步加强连接件22与柄部21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环形段21322除正对口部外,还可以偏离正对位置,过度弯折或位于正对位置和第一环形段21321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环形壁213还包括位于第一环形面2131与口部之间的第三环形面及位于第二环形段21322与底面212之间的第四环形面2133,第三环形面设有容纳槽2134,周向壁221还包括位于第一周向面2211靠近口部一侧的第二周向面及位于第一周向面2211靠近底面212一侧的第三周向面2212,第二周向面上设有凸起部2213,凸起部2213插设于容纳槽2134。凸起部2213与容纳槽2134配合能够起到定位作用,并且由于容纳槽2134的存在,第三环形面还能够对凸起部2213进行支撑,进一步防止连接件22与柄部21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过大,而发生熔合件25与连接件22之间以及熔合件25与柄部21之间发生断裂。进一步地,凸起部2213与第三环形面之间留有间隙,第四环形面2133与第三周向面2212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件22的振动幅度,提高清洁件23清洁口腔的效果。
具体地,第三环形面包括第三环形段21341和第四环形段,第三环形段21341和第四环形段围设形成容纳槽2134,第三环形段21341向口部倾斜设置,第四环形段正对口部,凸起部2213上设有第三周向段22131,第三周向段22131与第三环形段21341之间形成有夹角,且第三周向段22131能够抵接于第三环形段21341。由于第三周向段22131与第三环形段21341之间形成有夹角,第三周向段22131靠近第三环形段21341的尖端能够首先抵接在第三环形段21341上,进而造成第三周向段22131变形,从而使连接件22的振动强度随着第三周向段22131变形而发生改变,以产生不同大小的力对口腔进行清洁。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软性件24背离通孔241的一侧还设有凸起面244。该凸起面244能够对位于口腔内的舌部进行清理。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柄部;
连接件,与所述柄部超声熔接连接;及
软性件,包覆于所述柄部的外侧,所述软性件上设有通槽,所述柄部具有露设于所述通槽的露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露设部向所述通槽延伸并收容于所述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露设部能够将所述通槽部分填充,形成以所述露设部为槽底的沉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清洁件,所述软性件上设有通孔,所述清洁件能够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通槽位于所述软性件背离所述通孔一侧;和/或
所述柄部和所述露设部的材质为硬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底面和环形壁,所述底面与所述环形壁围设形成安装槽,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设有周向壁,所述周向壁与所述环形壁超声熔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熔接能够在所述环形壁上形成环形槽和第一熔合料,并在所述周向壁上形成第一周向面和第二熔合料,所述第一熔合料和所述第二熔合料在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周向面之间熔合形成熔合件并将所述周向壁与所述环形壁超声熔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壁包括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围设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的口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环形面自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弯折,所述第一周向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周向段及自所述第一周向段向所述第一环形面弯折的第二周向段,所述第一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周向段和所述第二周向段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熔合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安装槽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纳腔同轴设置;或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通槽的分布区域与所述容纳腔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面包括第一环形段和第二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自所述第一环形面向所述安装槽弯折并将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第二环形段连接,所述第二周向段与所述第一环形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段正对所述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口部之间的第三环形面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段与所述底面之间的第四环形面,所述第三环形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周向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面靠近所述口部一侧的第二周向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周向面靠近所述底面一侧的第三周向面,所述第二周向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三环形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环形面与所述第三周向面相对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面包括第三环形段和第四环形段,所述第三环形段和所述第四环形段围设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三环形段向所述口部倾斜设置,所述第四环形段正对所述口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三周向段,所述第三周向段与所述第三环形段之间形成有夹角,且所述第三周向段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环形段。
12.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颈部;及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刷头组件,所述柄部位于所述颈部一端并通过所述柄部与所述手柄连接。
CN202120829057.8U 2021-04-20 2021-04-20 刷头组件及牙刷 Active CN214908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9057.8U CN214908520U (zh) 2021-04-20 2021-04-20 刷头组件及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9057.8U CN214908520U (zh) 2021-04-20 2021-04-20 刷头组件及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8520U true CN21490852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9057.8U Active CN214908520U (zh) 2021-04-20 2021-04-20 刷头组件及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8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9900B2 (en) Brush head for an electrically driven toothbrush
AU2007202870B2 (en) Toothbrush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uch a toothbrush
RU247923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KR101189210B1 (ko) 치간칫솔
EP1844677A1 (en) Toothbrush
US20230097383A1 (en) Electric toothbrush head and electric toothbrush
CA2323509A1 (en) Cleaning brush, especially a toothbrush
KR100758553B1 (ko) 수지 트위스팅 브러시
TW200911165A (en) Toothbrush
CN214908520U (zh) 刷头组件及牙刷
JP2007037791A (ja) 歯間ブラシ
CN211407994U (zh) 刷头
CN214908509U (zh) 刷头组件及牙刷
CN211882695U (zh) 一种新结构牙刷头
CN209983699U (zh) 硅胶咬合式儿童电动牙刷头
JP3453028B2 (ja) 歯刷子
CN209862674U (zh) 电动牙刷头及电动牙刷
JPH09182626A (ja) 歯ブラシ
CN216933571U (zh) 电动牙刷头以及电动牙刷
WO2023050674A1 (zh) 电动牙刷头以及电动牙刷
CN214904505U (zh) 刷头组件及牙刷
CN217828138U (zh) 电动牙刷头和具有其的电动牙刷
JP2002051835A (ja) 歯ブラシ
JP2006181190A (ja) 歯ブラシ
CN114098274A (zh) 牙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