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7509U - 外科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外科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7509U
CN214907509U CN202023276265.4U CN202023276265U CN214907509U CN 214907509 U CN214907509 U CN 214907509U CN 202023276265 U CN202023276265 U CN 202023276265U CN 214907509 U CN214907509 U CN 214907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ing
assembly
staple cartridge
block
sta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62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uchstone International Medical Science Co Ltd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62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7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7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7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窗口;钉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击发组件,位于所述钉砧的近端侧,所述击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吻合钉;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击发组件完成吻合器的闭合和击发,通过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处成型而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了组织的缝合或对组织开口的关闭,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外科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治疗时,常常需要对人体内的一些组织进行缝合或对组织开口进行闭合。例如,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首先将部分组织进行缝合,然后将这部分组织进行切除。又例如,在人体内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形成一些瘘道,瘘道指的是因脓肿引起的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的病理性排脓管道。例如,肛门直肠瘘是肛肠领域常见的良性疾病,在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最后医生需要手工操作关闭瘘口。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对组织进行缝合或组织开口进行处理的器械,然而,现有的器械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吻合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击发组件完成吻合器的闭合和击发,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
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窗口;
钉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击发组件,位于所述钉砧的近端侧,所述击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吻合钉;
驱动组件,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窗口的近端侧,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组件逐渐覆盖所述窗口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击发组件包括钉仓和击发块,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依次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从远端侧向近端侧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钉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击发块推动所述钉仓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继续推动所述击发块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所述击发块将所述钉仓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击发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钉仓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远端侧抵持所述钉仓的远端侧面,所述弹性件的近端侧抵持所述击发块的远端侧面;
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击发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钉仓的内部,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初始压缩量,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块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块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得所述击发块继续进入所述钉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击发块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钉仓的近端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中;
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的远端侧,所述钉仓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组件继续向远端侧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时,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行程槽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方向运动;
或,所述钉仓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击发块的远端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中;
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的近端侧,所述钉仓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组件继续向远端侧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时,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行程槽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所述驱动把手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把手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把手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把手包括依次排列的击发配合部、枢转部和握持部,所述枢转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击发配合部与所述击发组件可旋转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击发组件的近端侧和所述驱动把手的击发配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钉砧和所述击发组件均贴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击发组件与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壳体中心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近端侧还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把手的枢转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枢转部可在所述安装槽中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险销,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保险销穿过所述通孔而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保险销可从所述通孔中拔出;
所述保险销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时,所述保险销位于所述驱动把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路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依次套设于所述导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所述导轨,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的两侧分别沿从远段侧到近端侧方向套设于所述导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导轨定位孔,所述固定夹固定于所述导轨定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包括套设部和与所述套设部相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臂,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导轨的外部,所述弹性臂卡入所述导轨定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近端侧开设有近端开口,所述击发组件从所述近端开口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击发组件的近端侧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远端侧表面为用于导向的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的远端侧表面开设有远端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科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组织缝合或对组织开口进行关闭的器械,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击发组件完成吻合器的击发,通过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处成型而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了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关闭,使用过程中将外科吻合器放置于病变位置,将需要吻合的组织拉入到钉砧和击发组件之间,操作驱动组件闭合和击发吻合器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初始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钉砧在初始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击发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击发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击发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击发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钉砧在击发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钉砧在击发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在击发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钉砧配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在击发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吻合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组件和钉砧配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中A1-A1方向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击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壳体和驱动把手配合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和图21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壳体和驱动把手配合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的外科吻合器的保险销拔出时的示意图;
图23和图2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壳体 43 固定夹
11 壳体的远端侧 431 弹性臂
111 远端开口 432 套设部
12 固定把手 5 击发块
121 安装槽 51 击发片
1211 第三通孔 52 击发引导部
122 第一通孔 53 行程槽
13 窗口 54 第一枢转轴
14 导轨定位孔 55 让位槽
15 近端开口 56 导槽
16 导块安装槽 57 止挡部
2 钉砧 6 传动件
21 钉砧引导部 61 第一枢转孔
22 钉砧面 62 第二枢转孔
3 钉仓组件 63 挂钩部
31 钉仓 7 驱动组件
311 钉仓引导部 71 驱动把手
312 钉仓面 711 击发配合部
3121 钉孔 7111 第二枢转轴
313 凸块 712 枢转部
32 弹性件 7121 第二通孔
33 吻合钉 713 握持部
331 固定端 72 连接销
332 尖刺端 74 保险销
4 导轨 741 凸出部
41 导轨的远端侧 742 阻挡部
42 导轨的近端侧 8 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窗口;钉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击发组件,位于所述钉砧的近端侧,所述击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吻合钉;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该外科吻合器可以用于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的关闭。在采用该吻合器对外科进行吻合时,首先将外科吻合器放置于病变位置,将需要吻合的组织通过所述侧壁的窗口拉入到所述壳体内部,使得所述组织位于所述钉砧和所述击发组件之间,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击发组件朝向吻合器的远端侧运动而与钉砧夹紧组织,实现吻合器闭合,并通过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处成型而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了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关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此处,对于组织缝合来说,需要吻合的组织即为需要切除的部分组织,对于组织开口闭合来说,需要吻合的组织即为开口周围的组织。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驱动组件既可以实现钉砧和击发组件之间的闭合以夹紧组织,又可以实现驱动吻合钉推出成型,即采用一套驱动组件即可以实现吻合器闭合和击发,结构更加精简。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各个具体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具体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科吻合器,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窗口13;钉砧2,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窗口13的远端侧;击发组件,位于所述钉砧2的近端侧,所述击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吻合钉;以及驱动组件7,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7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2推出。
在采用该吻合器对组织进行缝合或对组织开口进行吻合时,首先将外科吻合器放置于病变位置,以关闭瘘口为例,将外科吻合器经肛门放入到直肠内部,以对直肠中的组织进行缝合或组织开口进行关闭。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科吻合器也可以用于消化道其他位置的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关闭,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外科吻合器放置到位之后,可以使用手术钳等工具将需要吻合的组织通过侧壁所述窗口13拉入到所述壳体1内部,使得所述组织进入到所述钉砧2和所述击发组件之间,然后通过驱动组件7驱动击发组件朝向吻合器的远端侧运动而与钉砧2夹紧组织,即实现了吻合器的闭合,然后继续驱动组件7可以进一步驱动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处成型而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了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闭合。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套驱动组件即可以实现吻合器闭合和击发,结构更加精简。所述壳体1为管状或近似于管状的形状,所述窗口13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且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钉砧2和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窗口13的两端,这样,在消化道组织的吻合过程中,吻合器贴合组织的自然生长形态,所述窗口13贴近待吻合的组织,更易于把待吻合的组织拉入位于所述壳体1侧壁的所述窗口13中,在吻合过后的组织更接近于人体组织的自然形态,不会造成术后的异物感等不适。
在该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窗口13的近端侧,所述驱动组件7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组件逐渐靠近所述钉砧2,并且逐渐覆盖所述窗口13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2推出。
如图3所示,所述击发组件包括钉仓组件3和击发块5,所述钉仓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吻合钉的钉仓31,从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到近端侧方向,所述钉砧2、所述钉仓31和所述击发块5依次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排列,而且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设有与吻合钉对应的击发片,所述击发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钉仓31中,所述吻合钉位于所述击发片的远端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为轴向,即从吻合器的远端侧到近端侧的方向,或从吻合器的近端侧到远端侧的方向。在图1的视角中,壳体1的远端侧11即为壳体1的左端一侧,而壳体1的固定把手12位于壳体1的近端侧。图1中S1方向即为由近端侧至远端侧方向,S2方向即为由远端侧至近端侧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方向是以图1的视角中上下方向来定义的,即在图1中,D1方向为向上的方向。在图11的视角中,导轨4的远端侧41为其左端一侧,导轨4的近端侧42为其右端一侧。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一个部件来说,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于该部件的轴心来说的,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把手71,所述驱动把手71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驱动把手7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把手71推动所述击发块5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把手71包括依次排列的击发配合部711、枢转部712和握持部713,所述枢转部712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1,所述击发配合部711与所述击发块5的近端侧可旋转地连接。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吻合器还包括一传动件6,所述传动件6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击发块5的近端侧和所述驱动把手71的击发配合部711。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钉砧2和所述击发组件均贴近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设置,以增大所述壳体1内的视野和操作空间。所述击发组件与所述枢转部712位于所述壳体1中心线的两侧,以获得更高的击发力传递效率。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中心线的上侧,所述枢转部712位于所述壳体1中心线的下侧。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中心线的下侧,所述枢转部712位于所述壳体1中心线的上侧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传动件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枢转孔61和第二枢转孔62。击发块5的近端侧设置有第一枢转轴54,所述传动件6通过第一枢转孔61套设于第一枢转轴54上,且所述传动件6可绕所述第一枢转轴54旋转。击发配合部711设置有第二枢转轴7111,所述传动件6通过第二枢转孔62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转轴7111,且所述传动件6可绕所述第二枢转轴7111旋转。
如图7所示,所述壳体1的近端侧开设有近端开口15,所述击发组件从所述近端开口15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操作者也可以通过近端开口15看到吻合器的内部,以及使用手术钳等外科工具,对待吻合的组织进行操作。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钉砧2和所述钉仓组件3均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的上方,所述窗口13开设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且所述窗口13的位置与所述钉砧2的位置相对应,方便将所述需要吻合的组织通过所述窗口13拉入到所述钉砧2与所述钉仓组件3之间。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窗口13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的其他位置,而不限于图7中示出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远端侧表面开设有远端开口111,所述远端开口111避免在所述吻合器放置入组织时,吻合器的远端与组织腔体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避免消化道内部正常的分泌的气体液体及内容物造成的影响此外,由于所述钉砧2和所述钉仓组件3均靠近所述壳体1的内侧上表面设置,而且所述钉砧2和所述钉仓组件3均为占位很小的壁状结构更方便操作者观察壳体1的内部,以及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远端开口111位于所述壳体1的远端侧表面的中部,即所述远端开口111与所述吻合器的轴心对齐,且为一个圆形的开口。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端开口111也可以开设于其他位置,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所述远端开口111为设置在远端侧壁的至少两个贯通远端侧壁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开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远端侧表面可以为用于导向的弧形表面,即所述壳体1的远端侧直径小于其主体部分的直径,而使得其远端侧形成一个近似圆锥形的导向部,可以更方便地引导壳体1穿过肛门插入到直肠的内部,或引导壳体1更容易地进入消化道的其他病变部位,同时保护粘膜层不受到损伤。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操作者观察壳体1的内部,所述外科吻合器还包括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发光部件可以是夜光涂层,涂覆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表面,在黑暗的环境中会自然发光。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涂覆或者嵌置有夜光涂层的发光块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1~9对外科吻合器的击发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外科吻合器在初始状态下(即未击发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9所示,为该实施例中外科吻合器在击发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在不同的状态下,所述钉仓3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远端侧。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窗口13的近端侧。此时,所述钉仓31可以完全位于所述窗口13的近端侧即不与所述窗口13重合,或者,所述钉仓31部分位于所述窗口13的近端侧即部分与所述窗口13重合,但整体位于所述窗口13的相对近端侧,所述钉仓3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钉仓31逐渐覆盖所述窗口13。所述击发块5具有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远端侧,所述第五位置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远端侧。如图1~3所示,初始状态下,驱动把手71未被握持,所述钉仓31处于初始的第一位置,所述击发块5位于初始的第三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沿第一方向(即图4中的S3方向)握持驱动把手71时,驱动把手71沿第一方向旋转,击发配合部711向远端侧方向(即图4中S1方向)推动击发块5,使得击发块5从所述第三位置运动向远端侧方向至所述第四位置,即到达如图8所示的位置,在击发块5从第三位置运动到第四位置的过程中,击发块5和钉仓31是联动的,即击发块5和钉仓31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击发块5和钉仓31同步在击发块5的推动作用下向远端侧运动至第二位置,此处第二位置即为钉砧2和钉仓31夹紧组织的手术位置,即实现了吻合器的闭合。
击发块5在第四位置时,继续沿第一方向握持驱动把手71,驱动把手71驱动击发块5继续向远端侧方向运动至第五位置,即如图9所示的击发块5的位置。在所述击发块5从第四位置向第五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击发块5与钉仓31不再联动,钉仓31的位置保持在第二位置不变,击发块5继续向远端侧运动进入到钉仓31的内部,而使得击发块3的远端侧的击发片51可以将钉仓31内部的吻合钉朝向钉砧2方向推出,实现吻合器的击发。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驱动把手71即可以实现吻合器的闭合和击发。
图10中示出了该实施例中驱动把手71与壳体1配合的结构。如图10所示,所述壳体1的近端侧设置有固定把手12。所述固定把手12中开设有安装槽121,所述驱动把手71的枢转部712位于所述安装槽121中,且所述枢转部712可在所述安装槽121中旋转。具体地,所示安装槽12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22,所述驱动把手71的枢转部712开设有第二通孔7121,所述驱动组件7还包括连接销72,所述连接销72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22和所述枢转部712中,所述枢转部712可以绕所述连接销72旋转。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把手12与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成一定角度,方便操作者握持,也不会对壳体1的近端开口15形成遮挡,操作者可以更方便地从近端开口15处观察壳体1的内部。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把手12也可以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或采用其他的形状和/或其他的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把手12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安装槽,所述驱动把手71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把手12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或者在所述驱动把手71中设置安装槽,所述固定把手12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9~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吻合器还包括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导轨4,所述钉砧2、所述钉仓组件3和所述击发块5从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到近端侧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导轨4上。所述导轨4可以对所述钉仓组件3和所述击发块5轴向方向运动进行引导和限定,保持所述钉仓组件3和所述钉砧2在轴向方向对齐,从而保证所述钉仓组件3中的吻合钉推出后能够在钉砧2的钉砧面22上的对应位置成型。所述导轨4的远端侧41可以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钉砧2的上部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而保持所述导轨4和所述钉砧2相对于壳体1的位置稳定性,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如图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吻合器包括两个所述导轨4,所述钉砧2、所述钉仓31和所述击发块5的两侧沿吻合器轴向方向依次分别套设于所述导轨4。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4也不限于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钉砧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钉砧引导部21,套设于两个导轨4上,两个钉砧引导部21之间为钉砧面22。如图11和图13所示,所述钉仓31包括两个钉仓引导部311,分别套设于两个导轨4上,两个钉仓引导部311之间为钉仓面312,钉仓面312中设置有多个钉孔3121,所述钉孔3121可以排成一排或排成多排,当所述钉孔3121为至少两排时,可以彼此交错设置,即在内圈的所述钉孔3121与在外圈的所述钉孔3121沿直径方向的投影有重合。如图14所示的吻合钉33设置于所述钉仓31的钉孔3121的内侧。在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击发块5推动所述吻合钉33从所述钉仓31的钉孔3121中推出。如图11所示,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侧设置有击发片51,用于在吻合器击发时将所述吻合钉33从所述钉仓31中推出,所述击发块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击发引导部52。如图14所示,所述吻合钉33包括固定端331和尖刺端332,所述吻合钉33的固定端331固定于所述钉仓31的内侧。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击发块5的击发片51推动所述吻合钉33的尖刺端332穿过钉孔3121,刺破组织后到达钉砧2,在钉砧2的钉砧面22成型,且所述固定端311从所述钉仓31脱离而固定在组织上,实现对组织的吻合。图14中的吻合钉的形状和结构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吻合钉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和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吻合钉为“B”字形钉,所述吻合钉包括两侧的两个可刺破组织的钉脚,吻合钉在钉砧上成型时,吻合钉的两个钉腿抵压在钉砧的钉槽上弯曲变形使吻合钉成类“B”字形状。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了进一步对导轨4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吻合器使用过程中导轨4发生不希望的位移,所述导轨4上设置有固定夹43,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导轨定位孔14,所述固定夹43固定于所述导轨定位孔14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43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导轨定位孔14中。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夹43包括套设部432和与所述套设部432相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臂431,所述套设部432套设于所述导轨4的外部,所述弹性臂431卡入所述导轨定位孔14中。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弹性臂431向内侧弯折时,所述弹性臂431的整体宽度变小,可以进入到所述导轨定位孔14中,释放外力,所述弹性臂431在其本身弹性力作用下向外侧扩张,与所述导轨定位孔14形成相对稳定的配合。所述固定件43可以采用金属固定件43或塑料固定件43,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采用其他材质也是可以的。
如图9~11所示,所述击发块5的两侧与所述导轨4的固定夹43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让位槽55,该让位槽55沿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具体地,由于固定夹43是相对于壳体1不动的,而击发块5在吻合器击发时会沿吻合器轴向方向运动,因此,该让位槽沿吻合器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让位槽55从所述第三位置(即图2中示出的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五位置(即图9中示出的位置)的运动距离,从而可以保证所述击发块5在被驱动向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不会被固定夹43阻碍。此外,固定夹43和让位槽55的配合结构也可以对击发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例如,所述固定夹43设置于所述让位槽55的最远端,固定夹43的远端面抵持于所述让位槽55的远端面,限定击发块5在初始的第三位置时不会向吻合器的近端侧运动,同时,限定击发块5到达第五位置后不会继续向吻合器的远端侧运动,即到达第五位置后,所述击发块5的近端面抵持于所述让位槽55的近端面,从而保证了击发块5的位置稳定性。在所述固定夹43为可拆卸地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固定夹43移除后,所述击发块5沿吻合器轴向方向的运动不会再受到固定夹43的限制。
如图12~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击发组件还包括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钉仓31和所述击发块5。所述弹性件32位于所述钉仓31的内部,所述弹性件32的远端侧抵持所述钉仓31的远端侧面,所述弹性件32的近端侧抵持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侧面。
如图12~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2包括两个压簧,所述两个压簧分别设置于所述钉仓31的两个钉仓引导部311中,并且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导轨4上。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侧设置有用于击发吻合钉33的击发片51,击发片51的两侧为击发引导部52的远端侧面,所述击发引导部52的远端侧面和所述钉仓31的远端侧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件32。
初始状态下(即图3的状态),所述钉仓3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击发块5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此时,所述弹性件32可以处于未被压缩的状态,也可以处于具有一定初始压缩量的状态,此时握持所述驱动把手71,所述驱动把手71给所述击发块5的推力不足以克服所述弹性件32抵抗变形的力,因此所述钉仓31与所述击发块5通过所述弹性件32实现联动,所述击发块5推动所述钉仓31同步向钉砧2侧运动,所述击发块5运动至第四位置,所述钉仓31运动至第二位置(即图8的状态)。此时,由于所述钉仓31和所述钉砧2一起夹紧组织,继续握持驱动把手71时,会受到组织对钉仓31继续向远端侧方向运动的阻力,因此,需要增大驱动把手71的握持力,驱动把手71给击发块5的推力变大而克服所述弹性件32抵抗变形的力,压缩所述弹性件32变形,此时所述钉仓31不再向远端侧方向运动,而所述击发块5继续向远端侧运动至第五位置(即图9的状态)。所述击发块5的击发片51突出于所述击发引导部52的远端侧面,因此,所述击发片51与所述钉仓31中的吻合钉接触并将所述吻合钉朝向钉砧2推出,实现吻合器的击发。
优选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件32处于具有一定初始压缩量的状态,可以更好地限定所述击发块5和所述钉仓31的初始位置,并且在所述钉仓31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击发块5和所述钉仓31稳定地配合。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击发块5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钉仓31的内部,所述弹性件32具有一初始压缩量。结合图8和图9可以看出,至所述钉仓31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驱动把手71继续推动所述击发块5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块5可以压缩所述弹性件32以使得所述击发块5继续进入所述钉仓31的内部。
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地对所述钉仓31和所述击发块5的初始配合关系进行限定。所述击发块5的上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53,所述钉仓31的近端侧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凸块313,所述凸块313位于所述行程槽53中。为了不对所述击发块5沿吻合器轴向方向的运动形成阻碍,所述行程槽53沿吻合器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击发块5从所述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五位置的运动距离。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313位于所述行程槽53的远端侧(即如图3所示的状态),所述钉仓31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把手71继续向远端侧方向推动所述击发块5时,所述行程槽53继续向远端侧方向运动,而所述凸块313位置是不动的,也即所述凸块313相对于所述行程槽53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方向运动(即运动至图9所示的状态)。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所述钉仓31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中。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的近端侧,所述钉仓31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把手71继续向远端侧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时,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行程槽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
为了保持初始状态下所述凸块313在所述行程槽53内部的稳定性,保证初始状态下所述凸块313不会从所述行程槽53的远端侧脱出,所述凸块313的远端侧面为垂直面,且所述行程槽53的远端侧面为垂直面。所述凸块313的远端侧面与所述行程槽53的远端侧面形成止挡结构。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凸块313在所述行程槽53中运动的顺畅性,所述凸块313的近端侧面为从上方到下方朝向远端侧方向倾斜的引导面。进一步地,所述行程槽53的近端侧面也可以形成为从上方到下方朝向远端侧方向倾斜的引导面。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32可以是弹簧、金属弹片等结构,也可以是受到外力后可以压缩的柔性材料块,例如橡胶块、硅胶块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该弹性件32,而是在击发块5的远端侧外壁和所述钉仓31的近端侧内壁之间设置摩擦阻尼机构(例如在钉仓31的近端侧内壁或所述击发块5的远端侧外壁设置有橡胶颗粒的摩擦阻尼层),在初始状态下,握持所述驱动把手71,所述驱动把手71给所述击发块5的推力不足以克服所述摩擦阻尼机构的摩擦力,因此所述钉仓31与所述击发块5通过所述摩擦阻尼机构实现联动,所述击发块5推动所述钉仓31同步向钉砧2侧运动,所述击发块5运动至第四位置,所述钉仓31运动至第二位置(即图8的状态)。此时,由于所述钉仓31和所述钉砧2一起夹紧组织,继续握持驱动把手71时,会受到组织对钉仓31继续向远端侧方向运动的阻力,因此,需要增大驱动把手71的握持力,驱动把手71给击发块5的推力变大而克服所述摩擦阻尼机构的摩擦力,此时所述钉仓31在组织的反作用力下不再向远端侧方向运动,而所述击发块5继续向远端侧运动至第五位置(即图9的状态)。所述击发块5的击发片51突出于所述击发引导部52的远端侧面,因此,所述击发片51与所述钉仓31中的吻合钉接触并将所述吻合钉朝向钉砧2推出,实现吻合器的击发。
在以上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击发完成后,松开所述驱动把手71,所述弹性件32不再受到外力作用,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下,使得所述击发片51回退到初始状态的所述钉仓31内部位置。
如图18和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壳体和驱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1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图1~17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图18和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表面为与壳体1的其他部位为一体的弧面。该实施例与图1~1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操作者可以有更好的操作视野,更方便从近端开口15处观察壳体1的内部操作。
如图20~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与图1~1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所述驱动组件7还包括保险销74,用于在外科吻合器未到达手术位置时,限定初始位置时驱动把手71的位置,防止出现误击发。
如图20~22所示,所述安装槽121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1211,所述保险销74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211而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安装槽121中,且所述保险销74可从所述第三通孔1211中拔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保险销74包括凸出部741和阻挡部74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阻挡部742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211而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安装槽121中,所述凸出部741位于所述安装槽121的侧壁的外侧,且所述凸出部74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1211的内径。所述阻挡部742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三通孔1211的内径,从而使得需要击发吻合器时,所述阻挡部742可以从所述第三通孔1211中拔出。
如图21所示,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外科吻合器未到达手术位置时,所述保险销74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211而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安装槽121中,所述保险销74位于所述驱动把手7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路径上。此时如果握持所述驱动把手71,则所述驱动把手71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运动会被所述保险销74所阻挡,也就不会驱动所述击发组件,不会实现吻合器的误击发。如图22所示,在所述外科吻合器到达手术位置,需要击发吻合器时,可以将所述保险销74从所述安装槽121的第三通孔1211中拔出,此时所述保险销74不会再阻挡所述驱动把手71沿第一方向的旋转运动,握持所述驱动把手71,可以实现吻合器的击发。
如图23和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外科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1~17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吻合器还包括导块8,所述导块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所述导块8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击发块5表面开设的导槽56中,且所述导块8可以在所述导槽56中沿吻合器的轴向方向运动。因此,所述导槽56和导块8配合的结构可以对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击发块5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保持击发组件沿吻合器轴向方向运动。所述导槽56可以是开设于所述击发块5表面的通槽,也可以是未连通至所述击发块5的下表面的槽。在所述击发块5为通槽时,所述导块8也可以为工字型结构,即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连接部的宽度,所述导块8的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导槽56中,且所述导块8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导槽56的上下两侧。所述导块8的两端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导槽56的宽度,从而避免所述导块8从所述导槽56中意外分离,并且形成所述导槽56与所述导块8之间稳定的配合。
如图24所示,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导块安装槽16,所述导块8固定于所述导块安装槽16中。所述导块安装槽16可以是贯通所述壳体1的侧壁的通槽,也可以是只开设在所述壳体1内侧壁而不连通至壳体1外侧壁的槽。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块8和所述壳体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例如螺接、铆接等,或者所述壳体1上设置导块连接部(如采用凸块、梁等结构),所述导块8与所述导块连接部连接。
如图2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6的一端为挂钩63,挂钩63可旋转地挂在击发块5的近端侧的第一枢转轴54上,且所述挂钩部6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54旋转一定角度而脱离所述第一枢转轴54。为了保持在吻合器使用过程中挂钩63与击发块5配合的稳定性,所述击发块5的近端侧进一步设置一止挡部57,该止挡部57阻挡所述挂钩63从所述第一枢转轴54中意外脱出。
上述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可以进一步进行组合,例如图20~图22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科吻合器的壳体1的上表面可以为如图1~17所示的平面,也可以为图18和图19所示的弧面。图18~22的实施例中,所述击发组件的结构、所述击发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的配合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壳体的配合方式、所述击发组件和所述壳体的配合方式等均可以采用图1~17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可替换的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图23和图24中的导块和导槽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结构进行组合,例如在图1~17的实施例中增加导块和导槽的结构,图23和图24中的挂钩和止挡部的结构也可以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结构进行组合,得到新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科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组织进行缝合或对组织开口进行关闭的器械,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击发组件完成吻合器的击发,通过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在钉砧处成型而对组织进行吻合,实现了组织缝合或组织开口关闭,使用过程中将外科吻合器放置于病变位置,将需要吻合的组织拉入到钉砧和击发组件之间,操作驱动组件闭合和击发吻合器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窗口;
钉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击发组件,位于所述钉砧的近端侧,所述击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吻合钉;
驱动组件,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击发组件位于所述窗口的近端侧,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组件逐渐覆盖所述窗口并将所述击发组件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组件包括钉仓和击发块,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依次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从远端侧向近端侧的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初始状态下,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吻合器击发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击发块推动所述钉仓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继续推动所述击发块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所述击发块将所述钉仓中的吻合钉朝向所述钉砧推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钉仓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远端侧抵持所述钉仓的远端侧面,所述弹性件的近端侧抵持所述击发块的远端侧面;
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击发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钉仓的内部,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初始压缩量,所述钉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驱动组件继续推动所述击发块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时,所述击发块压缩所述弹性件以使得所述击发块继续进入所述钉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块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钉仓的近端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中;
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的远端侧,所述钉仓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组件继续向远端侧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时,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行程槽向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方向运动;
或,所述钉仓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行程槽,所述击发块的远端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中;
所述钉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行程槽的近端侧,所述钉仓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驱动组件继续向远端侧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时,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行程槽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所述驱动把手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把手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把手推动所述击发组件朝向所述吻合器的远端侧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把手包括依次排列的击发配合部、枢转部和握持部,所述枢转部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击发配合部与所述击发组件可旋转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击发组件的近端侧和所述驱动把手的击发配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砧和所述击发组件均贴近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击发组件与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壳体中心线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近端侧还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把手的枢转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枢转部可在所述安装槽中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销,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保险销穿过所述通孔而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保险销可从所述通孔中拔出;
所述保险销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时,所述保险销位于所述驱动把手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路径上。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依次套设于所述导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导轨,所述钉砧、所述钉仓和所述击发块的两侧分别沿从远段侧到近端侧方向套设于所述导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导轨定位孔,所述固定夹固定于所述导轨定位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包括套设部和与所述套设部相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臂,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导轨的外部,所述弹性臂卡入所述导轨定位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近端侧开设有近端开口,所述击发组件从所述近端开口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击发组件的近端侧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远端侧表面为用于导向的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的远端侧开设有远端开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CN202023276265.4U 2020-12-29 2020-12-29 外科吻合器 Active CN214907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265.4U CN214907509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外科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265.4U CN214907509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外科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7509U true CN21490750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6265.4U Active CN214907509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外科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7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721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科吻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721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科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29561B2 (ja) 小径内視鏡部分を有する外科手術用ステープラ
JP6346358B2 (ja) 内視鏡巾着縫合糸外科用デバイス
EP0140552B1 (en) Disposable linear surgical stapler
JP4703978B2 (ja) 閉じていないアンビルに対する発射ロックアウトを備えた外科用ステープラ
JP4606795B2 (ja) 発射バーの通路を確保する関節動作接続部を備えた外科用ステープラ
US7722640B2 (en) Surgical grasping instrument
US5782397A (en) Stapling device
JP2020508128A (ja) 挿入可能な遠位アンビル先端部を有する外科用ステープラ
JP2021512755A (ja) リニア外科用ステープラの近位部分用の解放可能な連結機構
JP2015180306A (ja) 外科手術用ステープラー
JP2022530460A (ja) 外科用ステープラカートリッジ用のステープルリテーナ
EP3586769A1 (en) Stapling device with selectively advanceable alignment pin background
CN214907509U (zh) 外科吻合器
CN214907508U (zh) 外科吻合器
CN214907505U (zh) 外科缝切装置
CN214907506U (zh) 外科吻合器
CN214907507U (zh) 击发组件及外科吻合器
CN114680977A (zh) 外科吻合器
CN214966105U (zh) 外科吻合器
CN214907504U (zh) 外科缝切装置
WO2022143721A1 (zh) 外科吻合器
CN219461268U (zh) 外科吻合器
CN114680974A (zh) 外科缝切装置
CN114680976A (zh) 外科吻合器
CN114680973A (zh) 击发组件及外科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