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7211U -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7211U
CN214907211U CN202120366350.5U CN202120366350U CN214907211U CN 214907211 U CN214907211 U CN 214907211U CN 202120366350 U CN202120366350 U CN 202120366350U CN 214907211 U CN214907211 U CN 214907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ultrasonic device
lateral
imaging catheter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63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胡军
何精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emi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osemi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emi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osemi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63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7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7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7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导管包括:鞘管(10);设于鞘管(10)外侧面的导丝腔(20);柔性驱动轴(30),第一端用于电连接驱动装置(100),以使其驱动柔性驱动轴(20)在鞘管(10)内旋转;换能器模块,设于柔性驱动轴(20)的第二端,包括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侧向、前向超声波器件均用于电连接超声主机(200)以向其输送获得的成像电信号或者接收其输送的激励电信号。本申请解决了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指引导丝穿透时可能会造成内膜下血肿或夹层、被严重钙化病变影响其指引作用以及指引导丝穿透的操作繁琐耗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声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背景技术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多指原位冠状动脉(冠脉)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完全闭塞。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技术复杂且要求高,其中导丝穿透技术是成功的关键。理想情况下,在CTO导丝操作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导丝不进入内膜下腔隙,而是始终在血管腔内(或称为真腔)前行。这对于闭塞残端清晰、闭塞段较短(小于20mm)的CTO病变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由于缺少有效鉴别血管真、假腔及其位置的影像手段,对于钙化、迂曲的闭塞段病变,要想保证导丝始终在血管腔内穿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近年来将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应用于指导CTO病变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超声影像的指引,操纵导丝穿刺CTO入口,提高导丝通过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根据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判断CTO起始部斑块的硬度,辅助选择导引导丝,使得导丝穿透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得到提高。
但是,传统的血管内超声技术应用于指导CTO病变介入治疗亦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包括(1)通过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检查寻找和确认真腔,可能造成较大的内膜下血肿或夹层;(2)严重钙化病变会影响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通过性、图像质量及导丝操作,使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优势难以发挥;(3)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和穿刺导丝难以同时进入闭塞的血管,而且6F导管也不能同时容纳微导管及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因此需要频繁交换导管、导丝和球囊扩张,操作相对繁琐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解决了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指引导丝穿透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内膜下血肿或夹层、被严重钙化病变影响其指引作用以及指引导丝穿透的操作繁琐耗时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
导丝腔,所述导丝腔设于所述远端部分的外侧面上;
柔性驱动轴,所述柔性驱动轴设于所述鞘管内,且第一端用于电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柔性驱动轴在所述鞘管内旋转;
换能器模块,所述换能器模块设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第二端,所述换能器模块包括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
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均用于电连接超声主机以将获得的成像电信号输送到所述超声主机或者接收所述超声主机输送的激励电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设置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可以使本申请的导管同时对导管侧向的血管和导管前向的血管进行扫描和成像,便于更好的寻找和确认真腔,并且多方向的扫描成像也能够提升图像的质量,使得本申请的导能可以更好的指导导丝穿透;将导丝腔设置在鞘管远端部分的外侧面可以使导丝腔与本申请的导管形成一个整体,以便与本申请的导管同时进入闭塞的血管,使得导丝穿透的操作变得简单快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能器模块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第二端;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背衬,所述背衬分别固定在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的底面,用于消除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的底面传导出的超声干扰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背衬的表面具有锯齿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与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的超声信号发射接收面相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丝腔包括近端段和远端段;
所述近端段和所述远端段之间为成像窗,所述成像窗用于减小血管内超声成像伪影;
所述远端段上设有显影标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均为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
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柔性驱动轴的一端为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轴向呈45度角;
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的斜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换能器模块还包括:
模拟前端收发芯片,所述模拟前端收发芯片分别与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通过三维集成或者晶圆级扇出封装工艺封装为一个整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还包括:
导线,所述导线用于电连接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超声主机,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超声主机;
所述柔性驱动轴具有内部腔体,所述导线沿着所述内部腔体布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包括:
上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驱动轴在所述鞘管内沿垂直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直线方向旋转;
超声主机,所述超声主机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向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输送激励电信号,以驱动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向垂直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直线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驱动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向与所述柔性驱动轴的轴向夹角为45度的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或者用于接收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发送的其获得的成像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能够分别向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的侧向和前向发射超声波,以便对导管侧向和前向的血管进行扫描成像,便于更好的寻找和确认真腔,引导导丝穿透,而且对血管的侧向和前向均进行扫描成像也会使成像的图像范围更广,使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更好的通过血管的病变处,从而提升了导丝穿透的能力;此外,将导丝腔设置在鞘管远端部分的外侧面可以使导丝腔与本申请的导管形成一个整体,以便与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同时进入闭塞的血管,使得导丝穿透的操作变得简单快速;此外,设置表面为锯齿状的背衬可以消除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的底面传导出的超声干扰信号;由于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为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因此将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分别与模拟前端收发芯片集成在一起,有利于对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包含的多个换能阵元分别进行收发控制,使得侧向超声波器件和前向超声波器件获得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电信号的信噪比得到提升进而提升血管内超声成像电信号处理得到的实时性和分辨率,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更好的引导导丝穿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鞘管的远端部分和导丝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模拟前端收发芯片与侧向超声波器件集成在一起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是模拟前端收发芯片与前向超声波器件集成在一起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10、鞘管;11、近端接口;13、管体;101、冲洗口;131、近端管;132、远端管;
20、导丝腔;21、近端段;22、远端段;23、成像窗;24、显影标记;
30、柔性驱动轴;31、内部腔体;
41、侧向超声波器件;42、前向超声波器件;43、固定件;430、开口;44、背衬;45、模拟前端收发芯片;
50、导线;
100、驱动装置;
200、超声主机;
300、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解决了传统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指引导丝穿透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内膜下血肿或夹层、被严重钙化病变影响其指引作用以及指引导丝穿透的操作繁琐耗时的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包括鞘管10、导丝腔20、柔性驱动轴30和换能器模块;
鞘管10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导丝腔20设于远端部分的外侧面上;柔性驱动轴30设于鞘管10内,且第一端用于电连接驱动装置100,驱动装置100被配置为驱动柔性驱动轴30在鞘管10内旋转;换能器模块设于柔性驱动轴30的第二端,换能器模块包括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均用于电连接超声主机200以将获得的成像电信号输送到超声主机200或者接收超声主机200输送的激励电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设置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可以使本申请的导管同时对导管侧向的血管和导管前向的血管进行扫描和成像,便于更好的寻找和确认真腔,并且多方向的扫描成像也能够提升图像的质量,使得本申请的导管可以更好的指导导丝穿透;将导丝腔20设置在鞘管10远端部分的外侧面可以使导丝腔20与本申请的导管形成一个整体,以便与本申请的导管同时进入闭塞的血管,使得导丝穿透的操作变得简单快速。
可选的,鞘管10用于建立血管介入通道,同时保护柔性驱动轴30在血管中高速旋转。鞘管10的内壁具有润滑层,可以减少柔性驱动轴30旋转时与鞘管10内壁的摩擦,有利于柔性驱动轴30均匀旋转进而有利于设置在柔性驱动轴30第二端的换能器模块均匀旋转,其中润滑层可以是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多种。鞘管10可以为多层结构,其中内层采用PTFE(聚四氟乙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材料制作。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鞘管10的近端部分设有近端接口11,远端部分为管体13;近端接口11与驱动装置100连接,柔性驱动轴30、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导电信号都是从近端接口输入的;柔性驱动轴30设于管体13内以使管体13对柔性驱动轴30形成保护。
进一步的,由于空气的存在会影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成像效果以及病人的安全,因此鞘管10的近端接口11上设有冲洗口101,冲洗口101带有鲁尔接头,用于手术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冲洗排气。
需要说明的是,管体13包括近端管131和远端管132,其中近端管131与近端接口11连接,近端管131的直径大于远端管132的直径,同时近端管131的硬度也大于远端管132的硬度,以便实现更好的推送能力。导丝腔20设于远端管132的外侧面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近端管131的不同位置处可以有不同的直径,靠近近端接口11的一端直径较大,靠近远端管132的一端直径较小;或者从靠近近端接口11的一端到靠近远端管132的一端,直径递减,整个近端管131属于锥形;或者近端管131的部分区域是直管,部分区域是锥管。远端管132的不同位置处可以有不同的直径,靠近近端管131的一端直径较大,远离近端管131的一端直径较小;或者从靠近近端管131的一端到远离近端管131的一端,直径递减,整个远端管132属于锥形;或者远端管132的部分区域是直管,部分区域是锥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近端管131的不同位置处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靠近近端接口11的一端硬度较大,靠近远端管132的一端硬度较小,或者从靠近近端接口11的一端到靠近远端管132的一端,硬度递减。远端管132的不同位置处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靠近近端管131的一端硬度较大,远离近端管131的一端硬度较小,或者从靠近近端管131的一端到远离近端管131的一端,硬度递减。
近端管131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尼龙12,尼龙11,Pebax(嵌段聚醚酰胺树脂)等。远端管132的管材特性可以允许侧向超声波器件41与血管组织之间以及前向超声波器件42与血管组织之间分别经鞘管10的成像窗口传导超声波时具有最少能量的衰减、反射或折射,比如,远端管132的管材可以是PE(聚乙烯)、Pebax(嵌段聚醚酰胺树脂)、TPU(热塑性聚氨酯)等。
由于导丝腔20设于远端管132的外侧面上,因此本申请的导丝腔20在工作时,导引导丝可以从导丝腔20的导丝口伸出,从而使远端管132可以带动近端管131沿着导引导丝进入体内。这里的导引导丝是医用导丝,在使用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进入血管时,可以先利用穿刺针或其他穿刺装置刺破血管,接着将引导导丝沿着刺破的位置推送进入血管直至病变血管区域。由于导丝腔20穿接着导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可以顺着引导导丝平稳的进入血管。
远端管132和导丝腔20外部具有润滑涂层,如PVP(聚吡咯烷酮),润滑涂层可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导管与血管之间的摩擦,也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更好地通过血管迂曲病变位置。
本申请的柔性驱动轴30是双层或者多层反向螺旋结构,具有足够柔软性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旋转所需要的刚性,在高速旋转时可以保持柔性驱动轴30的紧密性。
如图1所示,换能器模块还包括:固定件43和背衬44,固定件43连接于柔性驱动轴30的第二端;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固定在固定件43上;背衬44分别固定在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底面,用于消除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底面传导出的超声干扰信号。
以上设置中,固定件43可以是固定壳,并且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壳呈圆柱形,且固定壳的壁厚超薄,其外径略大于柔性驱动轴30的直径,更贴合鞘管10,以减少不均匀转动的情况;固定壳中具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相配,将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安装在安装槽中以使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固定在固定壳中,这样可以当柔性驱动轴30高速旋转带动固定壳旋转时,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不会脱离固定壳,确保其工作性能的稳定。
如图1所示,背衬44的表面具有锯齿状结构。
通过以上设置,背衬44的表面具有锯齿状结构可以消除从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底面传导出来的超声干扰信号,背衬44表面的锯齿状结构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背衬44是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侧向超声波器件41底面与固定壳内表面之间以及固定在前向超声波器件42底面与固定壳内表面之间。
如图1所示,固定件43上设有开口430,开口430分别与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超声信号发射接收面相对。
以上设置中,固定壳上的开口430略小于固定壳的截面直径,超声波信号从固定壳的开口430处发出,并从开口430处接收超声回波信号。
如图3所示,导丝腔20包括近端段21和远端段22;近端段21和远端段22之间为成像窗23,成像窗23用于减小血管内超声成像伪影;远端段22上设有显影标记24。
以上设置中,导丝腔20的远端段22上设置的显影标记24用于对导丝进行显影定位,具体的,显影标记24可以是在导丝腔20管壁内嵌入的铂环、钽环等定位环,也可以是掺杂在导丝腔20管材中的显影材料,如掺杂三氧化二铋、钨等,掺杂量为30~80%。
可选的,导丝腔20的远端段22的长度为5-20毫米,成像窗23的长度为1-10厘米。
如图1所示,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均为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固定件43远离柔性驱动轴30的一端为斜面,且该斜面与柔性驱动轴30的轴向呈45度角;前向超声波器件42安装在固定件43的斜面上。
本申请的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是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呈矩形或者圆形,可与液体直接耦合,通过微机电超声波换能器PMUT制造工艺在硅基上制备而成。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超声波频率低于侧向超声波器件41的超声波频率,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超声波频率为10-30MHz,侧向超声波器件41的超声波频率为30-70MHz,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包括多个呈线状或者呈环状的换能阵元,但是所有换能阵元共享一个控制端口,该控制端口通过金属导线与超声主机200电连接,换能阵元包括多个依次并联的换能器单元。
如图5-6所示,换能器模块还包括: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分别与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通过三维集成或者晶圆级扇出封装工艺封装为一个整体。
以上设置中,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发射电路模块、接收电路模块、模数转换电路模块、BGR电路模块和Buffer电路模块;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分别与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集成在一起,有利于采用超声合成孔径控制算法对侧向超声波器件41包括的多个换能阵元分别进行收发控制,以及有利于采用超声合成孔径控制算法对前向超声波器件42包括的多个换能阵元分别进行收发控制,同时接收电路模块与换能阵元直接集成将使超声成像电信号获得更高的信噪比,进而提升了超声图像的实时性和分辨率。
如图1所示,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还包括:导线50,导线50用于电连接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超声主机200,以及用于电连接前向超声波器件42和超声主机200;柔性驱动轴30具有内部腔体31,导线50沿着内部腔体31布置。
以上设置中,导线50是金属导线,为了减少信号的干扰,导线50是带屏蔽层的同轴线。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包括上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驱动装置100,驱动装置100与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连接,用于驱动柔性驱动轴30在鞘管10内沿垂直于柔性驱动轴30的直线方向旋转;超声主机200,超声主机200与驱动装置100电连接,用于通过驱动装置100向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输送激励电信号,以驱动侧向超声波器件41向垂直于柔性驱动轴30的直线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驱动前向超声波器件42向与柔性驱动轴30的轴向夹角为45度的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或者用于接收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发送的其获得的成像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导丝经血管刺穿位置进入血管目标区域例如病变区,接着在导丝的带动下将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推送至血管目标区域,同时确保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的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在血管目标区域的远端。这样,可以保证对血管目标区域的完整检测。然后在超声主机200上核对血管目标区域的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10),所述鞘管(10)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
导丝腔(20),所述导丝腔(20)设于所述远端部分的外侧面上;
柔性驱动轴(30),所述柔性驱动轴(30)设于所述鞘管(10)内,且第一端用于电连接驱动装置(100),所述驱动装置(10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柔性驱动轴(30)在所述鞘管(10)内旋转;
换能器模块,所述换能器模块设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第二端,所述换能器模块包括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
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前向超声波器件(42)均用于电连接超声主机(200)以将获得的成像电信号输送到所述超声主机(200)或者接收所述超声主机(200)输送的激励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模块还包括:
固定件(43),所述固定件(43)连接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第二端;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固定在所述固定件(43)上;
背衬(44),所述背衬(44)分别固定在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底面,用于消除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底面传导出的超声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44)的表面具有锯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3)上设有开口(430),所述开口(430)分别与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的超声信号发射接收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腔(20)包括近端段(21)和远端段(22);
所述近端段(21)和所述远端段(22)之间为成像窗(23),所述成像窗(23)用于减小血管内超声成像伪影;
所述远端段(22)上设有显影标记(2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均为单片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芯片;
所述固定件(43)远离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一端为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轴向呈45度角;
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安装在所述固定件(43)的斜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模块还包括:
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所述模拟前端收发芯片(45)分别与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通过三维集成或者晶圆级扇出封装工艺封装为一个整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还包括:
导线(50),所述导线(50)用于电连接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超声主机(200),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和所述超声主机(200);
所述柔性驱动轴(30)具有内部腔体(31),所述导线(50)沿着所述内部腔体(31)布置。
9.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
驱动装置(100),所述驱动装置(100)与所述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30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驱动轴(30)在所述鞘管(10)内沿垂直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直线方向旋转;超声主机(200),所述超声主机(200)与所述驱动装置(100)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00)向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输送激励电信号,以驱动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向垂直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直线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驱动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向与所述柔性驱动轴(30)的轴向夹角为45度的方向发射超声波信号;或者用于接收所述侧向超声波器件(41)和所述前向超声波器件(42)发送的其获得的成像电信号。
CN202120366350.5U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Active CN214907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350.5U CN21490721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350.5U CN21490721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7211U true CN21490721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6350.5U Active CN21490721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7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0808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0808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3315A (zh)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US8303509B2 (en) Echogenic needle catheter configured to produce an improved ultrasound image
US8449468B2 (en) Opto-acoustic imaging devices and methods
JP4065167B2 (ja) カテーテル
JP4519648B2 (ja) 注入穴を備えた血管内を撮像するための装置
US11779307B2 (en) Intravascular device with captively-held filling
CN112826536A (zh) 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US9492140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ward looking imaging
US20140257102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ual Image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N214907211U (zh) 一种具有前视能力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US11129592B2 (en) Image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JP4624019B2 (ja) カテーテル
CN215306087U (zh) 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及系统
KR20170110478A (ko) 영상 처리를 위한 풀백시스템
KR20170110480A (ko) 의료 영상 획득 장치
CN219896739U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导丝及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CN108670307B (zh) 血管内超声导管、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219896738U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导丝及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CN220159001U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导丝及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JP5889748B2 (ja) 医療用デバイス
CN110882005A (zh) 血管内超声系统
CN117257422A (zh) 穿刺装置及介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