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2450U -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2450U
CN214892450U CN202120261953.9U CN202120261953U CN214892450U CN 214892450 U CN214892450 U CN 214892450U CN 202120261953 U CN202120261953 U CN 202120261953U CN 214892450 U CN214892450 U CN 214892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air
side wall
section
box bod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19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洪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Haid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Haid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Haid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Haid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19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2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2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2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塔体、热风通道和排气通道;塔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为依次相连的干燥段、缓苏段和冷却段;所述干燥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干燥段的另一侧开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连通于排气通道;所述缓苏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缓苏段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有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所述缓苏段的热风进口所在一侧开有循环热风出口;所述冷却段的一侧开有冷风进口;冷却段的另一侧开有冷风出口;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连通于负压通道,负压通道上开有混风出口,混风出口上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负压一侧连通于负压通道,风机的另一侧连通于热风通道;干燥段的热风进口和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连接于热风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烘干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续式谷物烘干塔,是在烘干塔主体的一侧设加热风机、塔体底部设置冷却风机。热风机对塔内潮湿的谷物进行烘干降水(份)作业,冷却风机对烘干塔底部烘干后的较热的谷物进行冷却处理(吹冷风),冷却至接近常温再排出烘干塔。
在上述烘干过程中,加热风机和冷却风机吹向塔内谷物后产生的湿热尾气和大量粉尘混合在一起直接排放。湿热尾气中的空气温度较高,但其空气湿度已处于饱和状态,想要回收这部分余热通常要增设除尘、换热设备及大功率的循环风机。这带来使用成本高,尤其对于很多农业装备用户来说,无法接受这种投资大且使用成本高的方式,所以,现在多见的是把尾气直接排放入大气。
如果可以以低成本回收余热再利用,则可以解决污染以及节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额外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不增加设备、不增加电耗的情况下,巧妙实现余热循环利用。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塔体、热风通道和排气通道;塔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为依次相连的干燥段、缓苏段和冷却段。
所述干燥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干燥段的另一侧开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连通于排气通道;
所述缓苏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缓苏段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有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所述缓苏段的热风进口所在一侧开有循环热风出口;
所述冷却段的一侧开有冷风进口;冷却段的另一侧开有冷风出口;
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连通于负压通道,负压通道上开有混风出口,混风出口上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负压一侧连通于负压通道,风机的另一侧连通于热风通道;
干燥段的热风进口和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连接于热风通道。
作为具体工程中的优化设计:
所述塔体的截面为矩形;塔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湿冷空气排放箱体,湿冷空气排放箱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湿冷空气排放箱的第一侧壁;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废气出口位于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其它侧壁开有排风口;湿冷空气排放箱体内腔构成所述排气通道;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干热空气循环箱体;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第一侧壁;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都位于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冷却进风箱体;冷却进风箱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冷却进风箱体的第一侧壁;冷却进风箱体的顶面是封闭的,所述冷却进风箱体的底面是敞开的;所述冷风进口位于冷却进风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所述湿冷空气排放箱体、干热空气循环箱体和冷却进风箱体的截面相同,它们都是由金属板材(镀锌钢板)拼接构成;
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底面和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底面和冷却进风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所述负压通道的截面是矩形,负压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负压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
负压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负压通道的顶面和底面是封闭的;所述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
所述热风通道的截面是矩形,热风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热风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热风通道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段;
上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干燥段的热风进口以及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位于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上段热风通道的顶面是封闭的;
下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构成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下段热风通道的底面是敞开的,构成系统热风总进口;
所述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风机直接安装于混风出口;
上、下段热风通的连接段的底面与负压通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所述风机是具有多翼式离心叶轮的多翼式离心风机。
所述混风出口高度接近循环热风出口所在高度。有利于冷热风混合。
通过上述优化设计,使本系统的工程应用更为合理。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翼式离心风机作为冷却循环风机,内置于烘干塔主体底部一侧的负压风道,紧挨着它的是热风通道,冷却风机与热风通道采用隔板隔开,在隔板上设置冷却风机出风口与热风通道相通。在烘干塔主体底部另一侧从低到高依次为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干热空气循环箱体2、冷却进风箱体3。
在烘干过程中,塔顶部进入潮料,在热风的作用下逐渐降低水分,粮温也逐渐升高。
顶部最潮湿的谷物与热风热交换后的尾气通过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排放,因为这部分尾气温度较低、湿度饱和、含尘最多,所以直接排放不予利用。
与干热空气循环箱体2对应的塔内物料为最高粮温区间,在此区间的粮食本身已接近成品干料水分,热风经过该区间谷物后排出的尾气温度最干、最热、也最干净,这部分的热风在(负压通道6内的)冷却循环风机5的负压作用下被吸回并送入热风通道4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冷却循环风机5引入自然风将谷物逐渐冷却至常温,冷却过程将谷物粮温转化为干热空气也送入热风通道5循环利用。
本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节能换热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可行的烘干余热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烘干成本。经试验及试用中,较之原有设备,可节能10~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心箭头所指为冷风,实心箭头所指为热风。
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干热空气循环箱体2、冷却进风箱体3、热风通道4、风机5、负压通道6、塔体7、排风口8、热风出口9、循环热风进口10、冷风进口11、冷风出口12、干燥段的热风进口13、缓苏段的热风进口14、系统热风总进口15、废气出口16、循环热风出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进一步说明:
一、总体设计框架: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塔体7、热风通道4和排气通道;塔体7的内腔自上而下分为依次相连的干燥段、缓苏段和冷却段。
所述干燥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干燥段的另一侧开有废气出口16,废气出口16连通于排气通道;
所述缓苏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缓苏段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有热风出口9和循环热风进口10;所述缓苏段的热风进口14所在一侧开有循环热风出口17;
所述冷却段的一侧开有冷风进口11;冷却段的另一侧开有冷风出口12;
循环热风出口17和冷风出口12连通于负压通道6,负压通道6上开有混风出口,混风出口上连接有风机5,风机5的负压一侧连通于负压通道6,风机5的另一侧连通于热风通道4;
干燥段的热风进口13和缓苏段的热风进口14都连接于热风通道。
二、具体工程实施:
请参考图1:
所述塔体7的截面为矩形;塔体7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湿冷空气排放箱的第一侧壁;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废气出口16位于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的其它侧壁开有排风口8;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内腔构成所述排气通道;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干热空气循环箱2;干热空气循环箱2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干热空气循环箱2的第一侧壁;干热空气循环箱2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都位于干热空气循环箱2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冷却进风箱体3;冷却进风箱体3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冷却进风箱体3的第一侧壁;冷却进风箱体3的顶面是封闭的,所述冷却进风箱体3的底面是敞开的;所述冷风进口11位于冷却进风箱体3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所述湿冷空气排放箱体、干热空气循环箱体和冷却进风箱体的截面相同,它们都是由金属板材(镀锌钢板)拼接构成;
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底面和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底面和冷却进风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所述负压通道的截面是矩形,负压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负压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
负压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负压通道的顶面和底面是封闭的;所述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
所述热风通道的截面是矩形,热风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热风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热风通道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段;
上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干燥段的热风进口以及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位于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上段热风通道的顶面是封闭的;
下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构成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下段热风通道的底面是敞开的,构成系统热风总进口15;
所述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风机直接安装于混风出口;
上、下段热风通的连接段的底面与负压通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所述风机是具有多翼式离心叶轮的多翼式离心风机。
所述混风出口高度接近循环热风出口所在高度。
本例中:
内置冷却循环风机:
本例采用多翼离心风机,由于该类风机的叶轮为多翼式离心(不锈钢材质)叶轮,其噪音小、叶轮不易积尘、耐磨损。本方案中,电机外置不与含尘气体(干燥段的排气)接触,特别适用于本方案的含有粉尘的风网系统中使用,运行可靠,不必经常清理叶轮积尘。
余热选择性回收:
分别设计冷却进风箱体3、干热空气循环箱体2、湿冷空气排放箱体1。选择性回收最干、最热、相对洁净的热空气循环利用。
一体化送风通道:
负压风道6紧挨着热风通道4,一体化设计不必再增加管道及相关管道的保温。循环风机的余热风直接与上升的热风混合后进入烘干塔,增加了烘干所需的总风量,提高了烘干效率。

Claims (6)

1.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塔体、热风通道和排气通道;塔体的内腔自上而下分为依次相连的干燥段、缓苏段和冷却段,其特征是
干燥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干燥段的另一侧开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连通于排气通道;
缓苏段的一侧开有热风进口;缓苏段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有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缓苏段的热风进口所在一侧开有循环热风出口;
冷却段的一侧开有冷风进口;冷却段的另一侧开有冷风出口;
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连通于负压通道,负压通道上开有混风出口,混风出口上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负压一侧连通于负压通道,风机的另一侧连通于热风通道;
干燥段的热风进口和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连接于热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塔体的截面为矩形;塔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湿冷空气排放箱体,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湿冷空气排放箱的第一侧壁;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废气出口位于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其它侧壁开有排风口;湿冷空气排放箱体内腔构成所述排气通道;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干热空气循环箱体;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第一侧壁;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封闭的;所述热风出口和循环热风进口都位于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还包括截面为矩形的冷却进风箱体;冷却进风箱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二侧壁,塔体的第二侧壁构成冷却进风箱体的第一侧壁;冷却进风箱体的顶面是封闭的,所述冷却进风箱体的底面是敞开的;所述冷风进口位于冷却进风箱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二侧壁上;
所述湿冷空气排放箱体、干热空气循环箱体和冷却进风箱体的截面相同,它们都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
湿冷空气排放箱体的底面和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干热空气循环箱体的底面和冷却进风箱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负压通道的截面是矩形,负压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负压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
负压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负压通道的顶面和底面是封闭的;所述循环热风出口和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
所述热风通道的截面是矩形,热风通道的第一、二侧壁相互平行;热风通道是由金属板材拼接构成;热风通道分为相互连通的上下两段;
上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塔体的第一侧壁,塔体的第一侧壁构成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干燥段的热风进口以及缓苏段的热风进口都位于上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亦即塔体的第一侧壁上;上段热风通道的顶面是封闭的;
下段热风通道直接连接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构成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下段热风通道的底面是敞开的,构成系统热风总进口;
所述混风出口位于负压通道的第一侧壁上,亦即下段热风通道的第二侧壁上;风机直接安装于混风出口;
上、下段热风通的连接段的底面与负压通道的顶面共用一块金属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风机是具有多翼式离心叶轮的多翼式离心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混风出口高度接近循环热风出口所在高度。
CN202120261953.9U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14892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953.9U CN21489245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953.9U CN21489245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2450U true CN21489245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1953.9U Active CN21489245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2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29307Y (zh) 一种节能烘干机
CN201752623U (zh) 一种节能除湿机
CN102603150A (zh) 密闭空气循环污泥干燥机
CN101769675A (zh) 回热式热泵稻谷干燥机
CN109269245A (zh) 一种光伏能源全环保型常温节能干燥房
CN202340783U (zh) 一种箱式太阳能果蔬干燥设备
CN214892450U (zh) 一种连续式谷物烘干塔对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CN101940867A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201207888Y (zh) 小型粮食保质烘干机
CN213388303U (zh) 一种基于水循环系统的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CN201293521Y (zh) 可将热能再利用的顺逆流粮食烘干机
CN112960997A (zh) 一种高效节能制肥机
CN109485222B (zh) 一种热泵型分温区干燥系统
CN207540336U (zh) 一种空气能开式排湿与闭式除湿双模式的烘干热泵系统
CN205167860U (zh) 一种印刷复合涂布机的多节能烘干系统
CN113566552A (zh) 一种热回收烘干气流风道结构
CN209279529U (zh) 一种光伏能源全环保型常温节能干燥房
CN104126660A (zh) 一种全天候流化床法谷物干燥机
CN210220227U (zh) 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及烘干房
CN211400737U (zh) 一种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氢钙干燥成品冷却装置
CN210425815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除湿烘干机
CN113776318A (zh) 一种绿色节能燃气直燃干燥系统
CN202938612U (zh) 全封闭式热能循环烘干系统
CN203969080U (zh) 节能型流化床法谷物连续干燥机
CN209210613U (zh) 高效低温的热泵干化污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