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7597U -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87597U CN214887597U CN202121323955.2U CN202121323955U CN214887597U CN 214887597 U CN214887597 U CN 214887597U CN 202121323955 U CN202121323955 U CN 202121323955U CN 214887597 U CN214887597 U CN 2148875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pump
- pump shell
- air
- shell cover
- inf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该充气泵本体包括气泵壳体和气泵壳盖,所述气泵壳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沿纵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条,所述气泵壳体两侧的内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气泵壳体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半圆形状的绕线盘;本申请能够有效的通过散热风扇来实现对充气泵本体的内腔中进行吹风,从而实现对充气组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在垫板底部设计的减震弹簧,又能够对与垫板相贴合充气组件实现减震的效果,进而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了对充气组件散热和减震的效果,能够大大的延长该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充气泵,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马达运转,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轮胎中。
现有的充气泵在使用时,由于内置的马达会高速运作,在运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抖动力,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充气泵在内部组件减震方面和散热方面的改进显得较为薄弱,导致充气泵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需要定期的拆开外壳进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该设计方案具备减震散热效果好,并且也方便后期的拆装维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充气泵减震散热效果较差且不方便后期拆装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该充气泵本体包括气泵壳体和气泵壳盖,所述气泵壳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沿纵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条,所述气泵壳体两侧的内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气泵壳体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半圆形状的绕线盘,绕线盘能够方便对充气泵本体上的导线进行缠绕,从而方便充气泵本体的运输和转移,所述气泵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气泵壳盖的边框且与每个螺纹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对接孔,所述气泵壳盖内腔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弹簧,四个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放置有一块垫板,所述垫板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穿孔,且该穿孔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滤网,该穿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该穿孔的内腔且位于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口靠近气泵壳盖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壳盖通过限位条活动插接在气泵壳体的内腔中,且当所述气泵壳盖插接在气泵壳体的内腔时,所述限位条限位卡合住气泵壳盖、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螺纹对接孔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通过将气泵壳盖稳定的卡合固定在气泵壳体上,并且该种对接方式拆装较为简单,不需要使用到过多的工具就能实现二者的拆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板的表面与所述气泵壳盖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垫板底部的四角且与每个减震弹簧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插柱,所述插柱插接在减震弹簧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通过使垫板稳定的支撑在气泵壳盖的内部,并受到震动时能够平稳的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壳盖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制成的垫脚,所述气泵壳盖通过垫脚远离地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避免充气泵本体直接接触地面,能够避免地面的水进入到充气泵本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泵壳盖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方便穿线的过线孔,所述气泵壳盖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通气网,该通气网的位置与第二滤网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设计的过线孔,能够方便充气泵本体内部组件的导线连接,通过设计的通气网,则是能够方便实现充气泵本体内部的空气对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泵本体还包括有安装于气泵壳体内腔的充气组件和变压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将变压器内置安装于充气泵本体内部,则是能够提升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板的顶部均匀的固定有橡胶制成的垫高凸起,且所述充气组件的底部贴合在垫板顶部的垫高凸起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避免充气组件直接接触垫板,从而能够方便对充气组件进行吹风散热,并且软质的垫高凸起,也能够对充气组件起到保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泵壳体中设计的垫板、在垫板中设计的散热风扇、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等结构,能够有效的通过散热风扇来实现对充气泵本体的内腔中进行吹风,从而实现对充气组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在垫板底部设计的减震弹簧,又能够对与垫板相贴合充气组件实现减震的效果,进而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了对充气组件散热和减震的效果,能够大大的延长该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气泵本体拆分为气泵壳体和气泵壳盖,能够有效且方便的将二者拆分开来,且拆装方式较为简单快捷,从而能够方便的对气泵壳体内部的组件进行维护,方便了后期的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泵壳体和气泵壳盖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泵壳盖侧视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泵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气泵本体;2、气泵壳体;201、充气组件;202、螺纹通孔;203、限位条;204、出气孔;205、变压器;3、绕线盘;4、气泵壳盖;401、螺纹对接孔;5、过线孔;6、通气网;7、垫板;701、第一滤网;702、第二滤网;703、垫高凸起;8、垫脚;9、散热风扇;10、插柱;11、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1,该充气泵本体1包括气泵壳体2和气泵壳盖4,气泵壳体2两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沿纵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条203,气泵壳体2两侧的内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202,气泵壳体2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半圆形状的绕线盘3,绕线盘3能够方便对充气泵本体1上的导线进行缠绕,从而方便充气泵本体1的运输和转移,气泵壳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204;气泵壳盖4的边框且与每个螺纹通孔20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对接孔401,气泵壳盖4内腔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弹簧11,四个减震弹簧11的顶部放置有一块垫板7,垫板7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穿孔,且该穿孔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滤网701,该穿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702,该穿孔的内腔且位于第一滤网701与第二滤网702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9,散热风扇9的进风口靠近气泵壳盖4的底部。
进一步的,气泵壳盖4通过限位条203活动插接在气泵壳体2的内腔中,且当气泵壳盖4插接在气泵壳体2的内腔时,限位条203限位卡合住气泵壳盖4、螺纹通孔202与螺纹对接孔401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该设计的出现,能够通过将气泵壳盖4稳定的卡合固定在气泵壳体2上,并且该种对接方式拆装较为简单,不需要使用到过多的工具就能实现二者的拆装。
进一步的,垫板7的表面与气泵壳盖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垫板7底部的四角且与每个减震弹簧1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插柱10,插柱10插接在减震弹簧11中;该设计的出现,能够通过使垫板7稳定的支撑在气泵壳盖4的内部,并受到震动时能够平稳的滑动。
进一步的,气泵壳盖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制成的垫脚8,气泵壳盖4通过垫脚8远离地面;该设计的出现,能够避免充气泵本体1直接接触地面,能够避免地面的水进入到充气泵本体1中。
进一步的,气泵壳盖4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方便穿线的过线孔5,气泵壳盖4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通气网6,该通气网6的位置与第二滤网702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计的过线孔5,能够方便充气泵本体1内部组件的导线连接,通过设计的通气网6,则是能够方便实现充气泵本体1内部的空气对流。
进一步的,充气泵本体1还包括有安装于气泵壳体2内腔的充气组件201和变压器205;通过将变压器205内置安装于充气泵本体1内部,则是能够提升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垫板7的顶部均匀的固定有橡胶制成的垫高凸起703,且充气组件201的底部贴合在垫板7顶部的垫高凸起703上;该设计的出现,能够避免充气组件201直接接触垫板7,从而能够方便对充气组件201进行吹风散热,并且软质的垫高凸起703,也能够对充气组件201起到保护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原理),安装气泵壳体2和气泵壳盖4时,将气泵壳盖4对准气泵壳体2的侧面,使气泵壳盖4沿着气泵壳体2内壁的限位条203,向气泵壳体2的内侧滑动,当推动一段距离后,垫板7接触到充气组件201,且垫板7上的垫高凸起703紧密贴合在充气组件201上,此时,气泵壳体2侧面的螺纹通孔202与气泵壳盖4侧面的螺纹对接孔401对准在一起,最后工作人员可使用螺丝从螺纹通孔202拧入至螺纹对接孔401中,实现气泵壳体2和气泵壳盖4的稳定连接;
而当充气泵本体1在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启动散热风扇9,通过散热风扇9能够实现将外界的冷风导入至充气泵本体1的内腔中并从出气孔204排出,实现对充气组件201以及变压器205的散热,而充气组件201中在运作时会产生抖动,与充气组件201贴合的垫板7以及垫板7下方的减震弹簧11则能够给充气组件201一个良好的缓冲力,保证充气组件201的正常运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包括充气泵本体(1),该充气泵本体(1)包括气泵壳体(2)和气泵壳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壳体(2)两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沿纵向一体成型有限位条(203),所述气泵壳体(2)两侧的内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通孔(202),所述气泵壳体(2)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半圆形状的绕线盘(3),所述气泵壳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204);
所述气泵壳盖(4)的边框且与每个螺纹通孔(20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对接孔(401),所述气泵壳盖(4)内腔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弹簧(11),四个所述减震弹簧(11)的顶部放置有一块垫板(7),所述垫板(7)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穿孔,且该穿孔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滤网(701),该穿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702),该穿孔的内腔且位于第一滤网(701)与第二滤网(702)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9),所述散热风扇(9)的进风口靠近气泵壳盖(4)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壳盖(4)通过限位条(203)活动插接在气泵壳体(2)的内腔中,且当所述气泵壳盖(4)插接在气泵壳体(2)的内腔时,所述限位条(203)限位卡合住气泵壳盖(4)、所述螺纹通孔(202)与所述螺纹对接孔(401)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7)的表面与所述气泵壳盖(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垫板(7)底部的四角且与每个减震弹簧(1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插柱(10),所述插柱(10)插接在减震弹簧(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壳盖(4)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制成的垫脚(8),所述气泵壳盖(4)通过垫脚(8)远离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壳盖(4)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方便穿线的过线孔(5),所述气泵壳盖(4)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通气网(6),该通气网(6)的位置与第二滤网(702)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本体(1)还包括有安装于气泵壳体(2)内腔的充气组件(201)和变压器(2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7)的顶部均匀的固定有橡胶制成的垫高凸起(703),且所述充气组件(201)的底部贴合在垫板(7)顶部的垫高凸起(70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23955.2U CN214887597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23955.2U CN214887597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87597U true CN214887597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9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23955.2U Active CN214887597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87597U (zh) |
-
2021
- 2021-06-15 CN CN202121323955.2U patent/CN2148875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36129B2 (ja) |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 |
CN214887597U (zh) | 一种绕线车载高压充气泵 | |
CN207763227U (zh) | 空调设备 | |
CN21169678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压力传感器防尘保护外壳 | |
CN205980232U (zh) | 一种具有压管和挡水功能的电机防护盖 | |
CN214850575U (zh) | 一种带有充气功能的应急启动电源 | |
CN212691499U (zh) | 一种充气控制器及充气床垫 | |
CN212454758U (zh) | 电动气泵 | |
CN213116589U (zh) | 充气装置 | |
US20220136524A1 (en) | Internal and External Dual-Purpose Air Pump, Inflatable Product and Lifting Handle Device | |
CN212339441U (zh) | 风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 |
CN211397798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空压机 | |
CN210977976U (zh) | 电动泵单元风罩结构及清洁设备 | |
CN111963900A (zh) | 一种充气控制器及充气床垫 | |
CN209137476U (zh) | 一种新型车载香薰 | |
CN113014712A (zh) | 多用途智能手机外接手柄 | |
CN212862516U (zh) | 一种空调结构件的包装泡沫结构 | |
CN215370160U (zh) | 车载充气泵 | |
CN220319917U (zh) | 一种具有导流冷却结构的智能气泵 | |
CN213205906U (zh) | 多功能动力工具 | |
CN219282842U (zh) | 一种固定支架 | |
CN221569643U (zh) | 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气阀 | |
CN209431198U (zh) | 一种防尘散热led灯具壳 | |
CN209896132U (zh) | 一种用于机箱外接的电池盒 | |
CN215119596U (zh) | 一种可移动开关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