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6901U -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6901U
CN214886901U CN202121144214.8U CN202121144214U CN214886901U CN 214886901 U CN214886901 U CN 214886901U CN 202121144214 U CN202121144214 U CN 202121144214U CN 214886901 U CN214886901 U CN 214886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setting
barrel
side wall
sliding sleev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42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全枝
张晓斌
李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42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6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6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6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包括本体及依次设置在本体内部的沉砂筒及滑套筒,本体左端设有上接头,右端设有下接头;沉砂筒与本体之间滑动连接,与滑套筒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沉砂筒沿其侧壁上开设有沉砂腔,其侧壁上设有圆柱型键,圆柱型键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沉砂筒中心设有沉砂筒流道,所述沉砂腔的长度与沉砂筒的侧壁相同,沉砂腔的深度与沉砂筒侧壁的厚度相同;所述滑套筒上端设有坐封座,侧壁朝向沉砂筒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中心设有中心流道;所述中心流道与沉砂筒流道的直径相同;所述本体上与沉砂腔对应处还设有吸液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起钻清除岩屑的短节及钻柱组合。
背景技术
钻井过程中井眼中的固体微粒受重力、粘滞阻力、冲击力、浮力作用影响,当岩屑浓度大于这些作用力的工作能力时,岩屑就会沉降产生岩屑床,岩屑床严重影响了机械钻速,钻进是阻力增加,尤其是定向井、水平井时易形成井下的脱压现象,导致钻头处没有钻压,长时间没有进尺,工程进度缓慢,增加钻井成本;岩屑床导致钻柱扭矩增大,严重时甚至扭断井内钻柱,产生严重的井下事故;岩屑床还是钻具粘卡产生的主要原因,岩屑床的存在使测试工具下方受阻。
目前清除岩屑床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提高返速法;②改善泥浆性能法;③机械清除法。现场施工中,通常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虽然对清岩很有利,但却造成钻井工艺的复杂,特别是机械清除法短时间内必须起下钻,严重影响了钻井的效率。现在常用的钻柱式岩屑床清除工具大都是纯机械式的,通过钻柱旋转带动外表结构破坏岩屑床,并改善钻井液流动状态,从而清除岩屑。当钻柱处于滑动钻进状态时,钻柱式岩屑床清除工具在滑动刮切岩屑床,同时增大了钻柱滑动摩阻力,从而影响了钻井效率的提高。而且现有清除岩屑床的方式只是单纯的破坏,而破坏之后的岩屑必然会在井眼其他地方沉降,形成新的岩屑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可在起钻过程中将井下岩屑收集到短节内,从根本上清除井内岩屑,消除岩屑床,从而减少钻柱摩阻,提高机械钻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包括本体及依次设置在本体内部的沉砂筒及滑套筒,本体左端设有上接头,右端设有下接头;沉砂筒与本体之间滑动连接,与滑套筒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沉砂筒沿其侧壁上开设有沉砂腔,其侧壁上设有圆柱型键,圆柱型键靠近本体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沉砂筒中心设有沉砂筒流道,所述沉砂腔的长度与沉砂筒的侧壁相同,沉砂腔的深度与沉砂筒侧壁的厚度相同;
所述滑套筒上端设有坐封座,侧壁朝向沉砂筒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中心设有中心流道;所述中心流道与沉砂筒流道的直径相同;
所述本体上与沉砂腔对应处还设有吸液孔。
所述沉砂筒外径与本体内径相同,内径与滑套筒外径相同。
所述沉砂筒与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滑套筒与沉砂筒通过剪切销钉相连于沉砂筒的左端。
所述固定凹槽的直径大于圆柱型键直径,固定凹槽的深度小于圆柱形键长度。
所述上接头为钻杆母扣扣型,下接头为钻杆公扣扣型。
(二)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在起钻清除岩屑短节两端分别连接稳定器。
所述稳定器的稳定条为直棱或螺旋棱。
(三)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的使用方法。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具体使用过程为:
S1:当要起钻时,从井口向钻杆内投入坐封工具,坐封工具由引导头引导,在钻井液带动下达到坐封座坐封,此时橡胶密封体堵塞中心流道,本体内憋压,剪切销钉剪断,滑套筒沿沉砂筒右移,直到滑套筒右端端面与沉砂筒右端面接触,此时圆柱形键与固定凹槽中心相对,压缩弹簧伸长,圆柱形键卡入固定凹槽中,滑套筒与沉砂筒形成固定,此时,吸液孔与沉砂腔以及本体内部形成开环;
S2:此时转换地面流程,开启钻井液泵,低排量从钻杆内抽取钻井液,同时开动转盘让钻柱慢速转动钻柱,环空内的岩屑通过钻井液带动,经过吸液孔进入沉砂筒并沉降在沉砂筒内,从而将井眼内的岩屑床破坏后的岩屑在起钻过程中彻底清除。
所述钻井液泵的排量小于等于20L/min,钻柱转速10r/min。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起钻过程中将井下岩屑收集到短节内,从根本上清除井内岩屑,消除岩屑床,从而减少钻柱摩阻,提高机械钻速。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结构示意图(正常钻进时)。
图2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结构剖面图(正常钻进状态)。
图3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A-A剖面图。
图4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B-B剖面图。
图5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结构示意图(起钻清岩屑时)。
图6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结构剖面图(起钻清岩屑时)。
图7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接头;2、本体;3、坐封座;4、剪切销钉;5、沉砂筒;6、滑套筒;7、中心流道;8、固定凹槽;9、压缩弹簧;10、圆柱形键;11、沉砂筒流道;12、下接头;13、沉砂腔;14、吸液孔;15-橡胶密封体;16-引导头;17-稳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包括本体2及依次设置在本体2内部的沉砂筒5及滑套筒6,本体2左端设有上接头1,右端设有下接头12;沉砂筒5与本体2之间滑动连接,与滑套筒6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沉砂筒5沿其侧壁上开设有沉砂腔13,其侧壁上设有圆柱型键,圆柱型键靠近本体2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9,沉砂筒5中心设有沉砂筒5流道,所述沉砂腔13的长度与沉砂筒5的侧壁相同,沉砂腔13的深度与沉砂筒5侧壁的厚度相同; 所述滑套筒6上端设有坐封座3,侧壁朝向沉砂筒5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8,中心设有中心流道7;所述中心流道7与沉砂筒5流道的直径相同; 所述本体2上与沉砂腔13对应处还设有吸液孔。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所述沉砂筒5外径与本体2内径相同,内径与滑套筒6外径相同。所述沉砂筒5与本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滑套筒6与沉砂筒5通过剪切销钉4相连于沉砂筒5的左端。所述固定凹槽8的直径大于圆柱型键直径,固定凹槽8的深度小于圆柱形键10长度。所述上接头1为钻杆母扣扣型,下接头12为钻杆公扣扣型。
实施例3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在起钻清除岩屑短节两端分别连接稳定器17。所述稳定器17的稳定条为直棱或螺旋棱。
实施例4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具体使用过程为: S1:当要起钻时,从井口向钻杆内投入坐封工具,坐封工具由引导头16引导,在钻井液带动下达到坐封座3坐封,此时橡胶密封体15堵塞中心流道7,本体2内憋压,剪切销钉4剪断,滑套筒6沿沉砂筒5右移,直到滑套筒6右端端面与沉砂筒5右端面接触,此时圆柱形键10与固定凹槽8中心相对,压缩弹簧9伸长,圆柱形键10卡入固定凹槽8中,滑套筒6与沉砂筒5形成固定,此时,吸液孔与沉砂腔13以及本体2内部形成开环; S2:此时转换地面流程,开启钻井液泵,低排量从钻杆内抽取钻井液,同时开动转盘让钻柱慢速转动钻柱,环空内的岩屑通过钻井液带动,经过吸液孔进入沉砂筒5并沉降在沉砂筒5内,从而将井眼内的岩屑床破坏后的岩屑在起钻过程中彻底清除。
所述钻井液泵的排量小于等于20L/min,钻柱转速10r/min。

Claims (7)

1.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包括本体(2)及依次设置在本体(2)内部的沉砂筒(5)及滑套筒(6),本体(2)左端设有上接头(1),右端设有下接头(12);沉砂筒(5)与本体(2)之间滑动连接,与滑套筒(6)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砂筒(5)沿其侧壁上开设有沉砂腔(13),其侧壁上设有圆柱型键,圆柱型键靠近本体(2)的一端设有压缩弹簧(9),沉砂筒(5)中心设有沉砂筒(5)流道,所述沉砂腔(13)的长度与沉砂筒(5)的侧壁相同,沉砂腔(13)的深度与沉砂筒(5)侧壁的厚度相同; 所述滑套筒(6)上端设有坐封座(3),侧壁朝向沉砂筒(5)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8),中心设有中心流道(7);所述中心流道(7)与沉砂筒(5)流道的直径相同; 所述本体(2)上与沉砂腔(13)对应处还设有吸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筒(5)外径与本体(2)内径相同,内径与滑套筒(6)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筒(5)与本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滑套筒(6)与沉砂筒(5)通过剪切销钉(4)相连于沉砂筒(5)的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8)的直径大于圆柱型键直径,固定凹槽(8)的深度小于圆柱形键(10)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为钻杆母扣扣型,下接头(12)为钻杆公扣扣型。
6.一种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在起钻清除岩屑短节两端分别连接稳定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起钻清除岩屑钻柱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17)的稳定条为直棱或螺旋棱。
CN202121144214.8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Active CN214886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4214.8U CN2148869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4214.8U CN2148869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6901U true CN21488690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3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4214.8U Active CN2148869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6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1824U (zh) 一种液压平行滑移扩张式随钻扩眼器
CN101191405A (zh) 旋挖钻机射流反循环钻进岩石新工艺
CN111021964A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钻孔的潜孔锤反循环跟管钻头
CN105156035A (zh) 一种活齿pdc钻头
CN212130440U (zh) 一种井下套管多级锻铣工具
CN105525868B (zh) 一种脉动式双向冲击器
CN104563873B (zh) 一种井下套管动力导向装置
CN214886901U (zh)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及钻柱组合
WO1983000183A1 (en) Hydraulic down-the-hole rock drill
CN110984891A (zh) 一种水平井井下节流工艺管柱及方法
CN113187413A (zh) 一种起钻清除岩屑短节、钻柱组合及使用方法
CN109025897B (zh) 一种井内发泡式体积堵漏装置
CN111894496A (zh) 钻压控制式井下循环短接及连续管钻塞动态冲洗工艺
RU131061U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разбуривания и депрессионной очистки песчаной пробки
CN216240402U (zh) 一种水力复合振动冲击器
CN115711100A (zh) 利用尖钻头铣锥完成井筒处理的方法
CN201544128U (zh) 水力喷砂切割器
CN106593306A (zh) 一种多维冲击器
CN211038584U (zh) 一种钻井用井下液动井眼修复清洁工具
CN210564438U (zh) 一种锻铣器
CN109915028B (zh) 电池式电机驱动的双速pdc钻头
CN106368630A (zh) 一种冲砂方法及专用工具
CN205277313U (zh) 一种反循环防堵高效钻头
CN203452701U (zh) 钻、扩、固一体化下套管动力牵引器
CN216767265U (zh) 一种基于粘滑振动自适应带侧水眼的复合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