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6175U -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86175U CN214886175U CN202120663076.8U CN202120663076U CN214886175U CN 214886175 U CN214886175 U CN 214886175U CN 202120663076 U CN202120663076 U CN 202120663076U CN 214886175 U CN214886175 U CN 214886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rod
- pendulum rod
- groove
- sw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包括前固定座、后固定座、前把手和后把手,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分别转动设置有前摆杆和后摆杆,前摆杆和后摆杆呈上下交错设置;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上均设置有摆动孔,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转动设置于对应的摆动孔内,前摆杆的一端与前把手卡接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拨动件配合的拨动槽,后摆杆的一端与后把手卡接配合、另一端有与拨动件配合的拨动槽。本申请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转动连接,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往复摆动运动与对应的摆动孔内,拨动槽与拨动件卡接配合,开门时按压或者拉动把手带动前摆杆或后摆杆摆动,带动拨动件带动锁舌联动机构解锁,实现开启门开门,操作简单,使用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把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的门锁,通过手持门把手转动,门把手带动拨动件转动,拨动件带动锁舌联动结构使锁舌滑入锁体内,达到开启门开门的效果。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11286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门把手,其由金属板材经冲压成型,门锁底座具有多个沉头孔;一连接壳体,其连接于门锁底座之上,连接壳体具有向上敞开的分隔孔;一手柄,其具有接合头部,从接合头部延伸出柄部,接合头部具有用于嵌入分隔孔的突起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门把手需要使用者手持门把手将其转动才能解锁门锁,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使用不便,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门把手需要使用者手持门把手将其转动才能解锁门锁,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包括前固定座、后固定座、前把手和后把手,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分别转动设置有前摆杆和后摆杆,所述前摆杆和后摆杆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上均设置有摆动孔,所述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转动设置于对应的摆动孔内,所述前摆杆的一端与前把手卡接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拨动件配合的拨动槽,所述后摆杆的一端与后把手卡接配合、另一端有与拨动件配合的拨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转动连接,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往复摆动运动与对应的摆动孔内,拨动槽与拨动件卡接配合,开门时按压或者拉动把手带动前摆杆或后摆杆摆动,带动拨动件带动锁舌联动机构解锁,实现开启门开门,相比与转动门把手开锁,操作简单,使用省力。
可选的,所述前摆杆与后摆杆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梯形块,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梯形块配合的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槽的设置便于区分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同时梯形块与梯形槽的配合对前摆杆与后摆杆位于对应的摆动孔内的摆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各自相向的两侧面均间隔设置有铰接槽,相邻所述铰接槽间隔形成有锁孔,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锁轴,所述前摆杆和后摆杆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锁轴配合的铰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铰接槽间隔形成有锁孔,锁孔内的锁轴与对应的铰接孔配合,实现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
可选的,所述前把手和后把手相向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前摆杆和后摆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安装槽配合的安装柱,任一所述安装柱的四周侧壁设置有锁定槽,所述固定柱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穿过定位孔插入对应的锁定槽的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柱与安装槽插接配合,定位孔与对应的锁定槽对齐后将插销从外穿过定位孔插入锁定槽,实现安装柱与固定柱的固定,也实现前把手和后把手分别与前摆杆和后摆杆的固定。
可选的,任一所述安装柱上的锁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定槽相向设置于安装柱的四周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与不同锁定槽对齐并通过插销固定安装柱与固定柱,实现前把手和后把手朝向的改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装饰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环提高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安装在开启门上时的美观性,同时装饰环与前把手和后把手的配合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的周向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可形变的卡扣,任一所述装饰环的周向内侧壁设置有与对应的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与卡块的卡接配合,实现两个装饰环分别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的固定,结构简单。
可选的,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锁孔连通的凹槽,所述装饰环上设置有与对应的凹槽插接配合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凹槽的插接配合,凸块覆盖对应的锁孔,将锁轴限制在锁孔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与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转动连接,前摆杆和后摆杆分别往复摆动运动与对应的摆动孔内,拨动槽与拨动件卡接配合,开门时按压或者拉动把手带动前摆杆或后摆杆摆动,带动拨动件带动锁舌联动机构解锁,实现开启门开门,相比与转动门把手开锁,操作简单,使用省力;
2、梯形槽的设置便于区分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同时梯形块与梯形槽的配合对前摆杆与后摆杆位于对应的摆动孔内的摆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前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装饰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固定座;11、摆动孔;12、梯形槽;13、铰接槽;14、锁孔;15、卡扣;16、凹槽;17、拨动件;2、后固定座;3、前把手;31、固定柱;32、安装槽;33、定位孔;4、后把手;5、前摆杆;51、拨动槽;52、梯形块;53、铰接孔;54、安装柱;55、锁定槽;6、后摆杆;7、锁轴;8、插销;9、装饰环;91、卡块;9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包括分别安装于开启门两侧的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还包括与前固定座1配合的前把手3和与后固定座2配合的后把手4,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分别转动连接有前摆杆5和后摆杆6,前摆杆5和后摆杆6呈上下交错分布。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相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摆动孔11,前摆杆5和后摆杆6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摆动孔11内,前摆杆5远离后摆杆6的端部与前把手3卡接配合,后摆杆6远离后摆杆6的端部与后把手4卡接配合,前摆杆5和后摆杆6交错的端部均开设有与拨动件17卡接配合的拨动槽51,拨动槽51呈U型设置。前摆杆5和后摆杆6分别往复摆动运动与对应的摆动孔11内,拨动槽51与拨动件17卡接配合,开门时按压或者拉动把手带动前摆杆5或后摆杆6摆动,带动拨动件17带动锁舌联动机构解锁,实现开启门开门,相比与转动门把手开锁,操作简单,使用省力。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对前摆杆5和后摆杆6的摆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前摆杆5和后摆杆6相背的侧壁分别一体成型有梯形块52,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相向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梯形块52配合的梯形槽12,梯形块52与梯形槽12的配合对前摆杆5与后摆杆6位于摆动孔11内的摆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同时梯形槽12起到便于对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进行区分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各自相向的两侧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铰接槽13,相邻 的铰接槽13间隔形成有锁孔14,锁孔14内插接配合有锁轴7,前摆杆5和后摆杆6上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锁轴7配合的铰接孔53,铰接孔53与对应的锁孔14对齐后插入锁轴7,实现前摆杆5和后摆杆6分别与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
参照图2和图3,前把手3和后把手4相向的侧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固定柱31,两个固定柱31相向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32,前摆杆5和后摆杆6相背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与对应的安装槽32插接配合的安装柱54,安装槽32为方形槽,安装柱54为方形柱。安装柱54的四周侧壁相向开设有两个锁定槽55,固定柱31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32连通的定位孔33,定位孔33内插接配合有插销8,插销8穿过定位孔33插入对应的锁定槽55内,实现安装柱54与固定柱31的固定。同时,由于两个锁定槽55相向分布,定位孔33与不同的锁定槽55对齐插入插销8,实现实现前把手3和后把手4朝向的改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参照图3和图4,为了提高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安装与开启门上时的美观性,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相背的一侧分别安装有装饰环9,同时两个装饰环9与前把手3和后把手4的配合对前摆杆5和后摆杆6的转动连接处进行覆盖,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的周向侧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由塑料制成的卡扣15,装饰环9的周向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与对应的卡扣15卡接配合的卡块91,卡扣15与卡块91卡接配合实现装饰环9与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的固定。
参照图3和图4,装饰环9的周向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92,凸块92与卡扣15相向分布,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的周向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对应的凸块92插接配合的凹槽16,凹槽16与锁孔14连通。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分别安装上装饰环9时,凸块92与凹槽16配合,覆盖锁孔14限制锁轴7的滑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的实施原理为:
开启门开启时,按压或拉拔前把手3或后把手4,摆动前摆杆5或后摆杆6,前摆杆5或后摆杆6再带动拨动件17滑动,从而带动锁舌联动机构解锁,实现开启门的开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包括前固定座(1)、后固定座(2)、前把手(3)和后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分别转动设置有前摆杆(5)和后摆杆(6),所述前摆杆(5)和后摆杆(6)呈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上均设置有摆动孔(11),所述前摆杆(5)和后摆杆(6)分别转动设置于对应的摆动孔(11)内,所述前摆杆(5)的一端与前把手(3)卡接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拨动件(17)配合的拨动槽(51),所述后摆杆(6)的一端与后把手(4)卡接配合、另一端有与拨动件(17)配合的拨动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杆(5)与后摆杆(6)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梯形块(52),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梯形块(52)配合的梯形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各自相向的两侧面均间隔设置有铰接槽(13),相邻所述铰接槽(13)间隔形成有锁孔(14),所述锁孔(14)内设置有锁轴(7),所述前摆杆(5)和后摆杆(6)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锁轴(7)配合的铰接孔(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把手(3)和后把手(4)相向的端部均设置有固定柱(31),所述固定柱(3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槽(32),所述前摆杆(5)和后摆杆(6)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安装槽(32)配合的安装柱(54),任一所述安装柱(54)的四周侧壁设置有锁定槽(55),所述固定柱(31)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33),所述定位孔(33)内设置有穿过定位孔(33)插入对应的锁定槽(55)的插销(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安装柱(54)上的锁定槽(5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定槽(55)相向设置于安装柱(54)的四周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相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装饰环(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的周向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可形变的卡扣(15),任一所述装饰环(9)的周向内侧壁设置有与对应的卡扣(15)卡接配合的卡块(9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锁孔(14)连通的凹槽(16),所述装饰环(9)上设置有与对应的凹槽(16)插接配合的凸块(9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3076.8U CN214886175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3076.8U CN214886175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86175U true CN214886175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7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63076.8U Active CN214886175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86175U (zh)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20663076.8U patent/CN2148861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77969U (zh) | 电控锁执行机构 | |
CN214886175U (zh) | 一种带有开锁结构的门把手 | |
CN109209060A (zh) | 一种带助力功能的机箱上盖锁装置 | |
CN111894349B (zh) | 锁具 | |
CN209908141U (zh) | 杠杆式防撬叶片锁 | |
CN215803820U (zh) | 一种滚轮密码平面锁 | |
CN203201279U (zh) | 叶片曲线槽锁具 | |
CN215978847U (zh) | 带安全锁无基座执手 | |
CN214498654U (zh) | 一种推拉式门把手组件 | |
CN2635839Y (zh) | 一种双向执手锁 | |
CN211448132U (zh) | 推钮式海关箱锁 | |
CN203347343U (zh) | 新型的隐形门窗锁 | |
CN201818111U (zh) | 一种把手结构 | |
CN201661136U (zh) | 双排按键机械密码锁 | |
CN202249303U (zh) | 收缩式撞击锁 | |
CN216588159U (zh) | 一种新型带密码锁门扣 | |
CN219034338U (zh) | 一种新型推拉式门锁 | |
CN201190482Y (zh) | 一种月牙锁 | |
CN2412073Y (zh) | 改进的插芯门锁锁头 | |
CN205713515U (zh) | 一种易于把手左右互换的带面板离合器的电子锁 | |
CN2419326Y (zh) | 可变匙隐芯轴向弹子暗锁 | |
CN215332005U (zh) | 一种新型插芯锁 | |
CN110118026B (zh) | 一种插芯门锁 | |
CN213175162U (zh) | 一种内藏式多点旋转面板锁 | |
CN220667227U (zh) | 一种杠杆结构多点锁锁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