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5973U -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5973U
CN214885973U CN202121636286.4U CN202121636286U CN214885973U CN 214885973 U CN214885973 U CN 214885973U CN 202121636286 U CN202121636286 U CN 202121636286U CN 214885973 U CN214885973 U CN 214885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
steel
slag
shaped steel
precas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62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胜
闫高闯
赵志祥
白永晓
时肖辉
徐姗姗
管正
向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1216362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5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5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5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通过设置预制混凝土板和工字钢组;工字钢组的第一工字钢的右端翼缘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定位设在第二工字钢的两翼缘的坐端;工字钢组沿长度方向竖直设在渣土坑的边角处;预制混凝土板的两端分别卡设在容置凹槽内。本申请采用一种装配式结构作为渣土坑的池体侧壁,通过工字钢连接可以快速有效的施工;且工字钢作为一种成型材料,在施工前期可以提前预制或租借,现场直接安装后便可使用,使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进一步的加快了渣土坑的建设效率;工字钢组之间形成的池体侧壁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渣土坑的建造时间,为建造工程施工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上的渣土存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设工地土方开挖期间场地内存土,渣土坑的位置很重要的一项,除了能存放渣土以外,渣土坑存放量也要根据当前施工情况定渣土坑大小,建设工地的围护结构到基坑开挖都需要临时弃土场。
目前渣土坑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现浇渣土坑,基坑内挖深坑等等,这几种种渣土坑多数为混凝土结构的,只能在其所在的工地使用,使用完之后进行破除、报废,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浪费,另外,这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渣土坑在不同位置多次浇筑,浪费材料,浪费混凝土,而市内施工场地往往较小,施工过程中渣土坑需进行改移位置,常规的渣土坑需进行破除后重新施作,这种做法浪费材料、且施工速度相对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洗渣土坑在施工场地使用完毕后,不能拆除转场循环利用而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和工字钢组;所述工字钢组包括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的右端翼缘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定位设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两翼缘的左端,用于实现两工字钢侧边槽口相互垂直地分别向外侧延伸;
所述工字钢组沿长度方向竖直设在所述渣土坑的边角处,用于实现在渣土坑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分别相对形成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匹配的容置凹槽;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容置凹槽内,从而在所述渣土坑内部形成首尾相连的围护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渣土坑为方体凹槽结构;所述工字钢组分别设在所述渣土池的四个边角处,且两两所述工字钢组分别相对设有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匹配的卡槽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接缝处采用砂浆抹缝连接,用于实现将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连接成一整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字钢组的下部预埋在渣土坑的边角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为方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上设有挂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上贯穿预埋有两根PVC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配筋为C16的钢筋,所述配筋之间的间距为300mm*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装配式结构作为渣土坑的池体侧壁,通过工字钢连接可以快速有效的施工;且工字钢作为一种成型材料,在施工前期可以提前预制或租借,现场直接安装后便可使用,使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进一步的加快了渣土坑的建设效率;工字钢组之间形成的池体侧壁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渣土坑的建造时间,为建造工程施工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板容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字钢组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字钢在渣土坑内竖向设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预制混凝土板;11、挂孔;2、工字钢组;21、第一工字钢;22、第二工字钢;3、渣土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洗渣土坑在施工场地使用完毕后,不能拆除转场循环利用而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包括预制混凝土板1和工字钢组2;所述工字钢组2包括第一工字钢21和第二工字钢22;所述第一工字钢21的右端翼缘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定位设在所述第二工字钢22的两翼缘的左端,用于实现两工字钢侧边槽口相互垂直地分别向外侧延伸;
所述工字钢组2沿长度方向竖直设在所述渣土坑3的边角处,用于实现在渣土坑3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分别形成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的容置凹槽;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容置凹槽内,从而在所述渣土坑3内部形成首尾相连的围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装配式结构作为渣土坑的池体侧壁,通过工字钢连接可以快速有效的施工;且工字钢作为一种成型材料,在施工前期可以提前预制或租借,现场直接安装后便可使用,使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进一步的加快了渣土坑的建设效率;工字钢组之间形成的池体侧壁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渣土坑的建造时间,为建造工程施工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绿色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工字钢及预制混凝土板的安装不易受恶劣的雨雪天气影响,所以这种装配式结构不仅解决了在传统混凝土式渣土坑建设中常出现的施工进度长,投入人力物力大的问题,还解决了在雨雪天气无法施工的问题,明显加快渣土坑建成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字钢组2的下部预埋在渣土坑3的边角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用于型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内配筋为C16的钢筋,所述配筋之间的间距为300mm*300mm,保证预制混凝土有一定的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字钢21和第二工字钢22接缝处采用砂浆抹缝连接,用于实现将所述第一工字钢21和第二工字钢22连接成一整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渣土坑3为方体凹槽结构;所述工字钢组2分别设在所述渣土池的四个边角处,且两两所述工字钢组2分别相对设有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匹配的卡槽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为方体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的板面上设有挂孔11。
具体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的板面上贯穿预埋有两根PVC管;等强度达到设计时方便起吊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板1与地面基本切合底部采用砂浆抹缝,保证泥水不外流。
具体实施时,地面基本平整,工字钢组2下端锚入地面300mm,施工时采用水平尺确定工字钢垂直度;相邻连接采用工字钢连接,再板面埋设2根Ф50PVC管吊装安放于工字钢组2相对设置的容置凹槽内;该渣土坑3的拆除工作量比较小,整体来说,可以重复利用反复拆卸,其搭建、拆除的工作量都比较小,减少材料的使用,安全环保。
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可重复利用,经济实用,使用灵活,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合广泛推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闲置时,将装置拆分开,便于收纳和运输,使用时可携带至工作现场进行装配,而且整个装配过程作业范围很小,工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整个安装和使用过程安全性高,而且省时省力、非常方便,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或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本领域或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和工字钢组;所述工字钢组包括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工字钢的右端翼缘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定位设在所述第二工字钢的两翼缘的左端,用于实现两工字钢侧边槽口相互垂直地分别向外侧延伸;
所述工字钢组沿长度方向竖直设在所述渣土坑的边角处,用于实现在渣土坑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分别相对形成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匹配的容置凹槽;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容置凹槽内,从而在所述渣土坑内部形成首尾相连的围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坑为方体凹槽结构;所述工字钢组分别设在所述渣土池的四个边角处,且两两所述工字钢组分别相对设有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匹配的卡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接缝处采用砂浆抹缝连接,用于实现将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连接成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组的下部预埋在渣土坑的边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为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上设有挂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上贯穿预埋有两根PVC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配筋为C16的钢筋,所述配筋之间的间距为300mm*300mm。
CN202121636286.4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Active CN214885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6286.4U CN21488597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6286.4U CN21488597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5973U true CN21488597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6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6286.4U Active CN214885973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59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074A (zh) * 2022-09-06 2022-11-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坑便捷式挡泥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074A (zh) * 2022-09-06 2022-11-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坑便捷式挡泥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14154U (zh) 一种用于建造地下污水池的装配式沉井
CN213836667U (zh) 一种基坑工程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
CN214885973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渣土坑系统
CN112177012A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1694098B (zh) 可回收软土支护预应力锚索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84168B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CN110725309A (zh) 处理基桩顶部缩颈问题的护筒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009473U (zh) 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
CN212534139U (zh) 一种地铁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113235645B (zh) 一种塔吊基础预留插筋装配式胎模施工方法
CN214834809U (zh) 一种模板免开孔夹具
CN111980039B (zh) 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13836666U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
CN213015397U (zh) 一种可周转后浇带支设装置
CN211948372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混凝土板桩加固装置
CN113585336A (zh) 软弱地基环境中下沉式混凝土拌合站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7211302B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导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27155U (zh) 榫槽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16891934U (zh) 一种用于海域潮汐区硬质地层的钢栈桥锚固桩
CN219547855U (zh) 一种用于逆作法高水位地质条件的承台预制钢模结构
CN218028146U (zh) 一种基础工程使用的预制装配式模板
CN213417833U (zh) 一种基坑组合支护挡墙
CN220599801U (zh) 一种适用于竖井掘进机的井筒支护结构
CN217378913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基坑边坡钢筋土钉支护结构
CN219992481U (zh) 一种适用于明挖地铁车站装配式支撑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