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5670U -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5670U
CN214875670U CN202120234374.5U CN202120234374U CN214875670U CN 214875670 U CN214875670 U CN 214875670U CN 202120234374 U CN202120234374 U CN 202120234374U CN 214875670 U CN214875670 U CN 214875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aircraft
extravehicular
gear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43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维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xingk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ixingk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ixingk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ixingk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43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5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5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5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外壳,所述对接外壳内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对接外壳正反面均设有提手,且提手和对接外壳正面和反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对接外壳一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机构,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不仅可以稳定的起到对接固定作用,同时对接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进一步的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方便拆卸更换,维护便捷,更进一步的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模拟舱,且可以做到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性高,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适合制造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飞行器(flight vehicle)是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和无人机等。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依靠惯性做与天体类似的轨道运动。
是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飞行物。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
船或飞机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的舱位,舱具有各自的功能性,其中飞船内设置有模拟舱,模拟舱是指用来研究载人飞船座舱压力制度的一种专用低压舱设备,也用来进行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再训练过程中会需要外接一些其他设备或者携带一些物品,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外接机构,传统的外接机构一般是和舱体外壁固定连接,不利于拆卸和更换使用,同时对接机构无法对应需要外接设备调节尺寸,适配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外壳,所述对接外壳内开设有方形通槽,所述对接外壳正反面均设有提手,且提手和对接外壳正面和反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对接外壳一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旋钮、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滑块和连接杆,所述旋钮一侧设有转轴、且转轴和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环设有丝杆,且丝杆和第二齿轮内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均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和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侧设有夹板,且夹板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一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夹板一侧且位于两个卡块之间设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方形通槽一侧内壁和夹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两两为一组,且每组底面均处于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不仅可以稳定的起到对接固定作用,同时对接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方便拆卸更换,维护便捷,更进一步的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模拟舱,且可以做到重复使用,实用性强。
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使用安全性高,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适合制造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对接外壳;2、提手;3、夹板;4、卡块;5、卡板;6、固定机构;61、旋钮;62、转轴;63、第一齿轮;64、第二齿轮;65、丝杆;66、滑块;67、连接杆;7、方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外壳1,所述对接外壳1内开设有方形通槽7,所述对接外壳1正反面均设有提手2,且提手2和对接外壳1正面和反面均通过铰链铰接,通过提手2可以更加方便的携带移动对接机构,所述对接外壳1一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机构6,通过固定机构6带动夹板3可以夹紧对接杆,从而完成模拟舱外对接。
同时,固定机构6包括旋钮61、转轴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丝杆65、滑块66和连接杆67,所述旋钮61一侧设有转轴62,且转轴62和旋钮61固定连接,通过旋钮61可以方便的使用人员转动转轴,省时省力,所述转轴62远离旋钮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3,所述第一齿轮63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4,所述第二齿轮64内环设有丝杆65,且丝杆65和第二齿轮64内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5上套设有滑块66,所述滑块66一侧均设有连接杆67,且连接杆67和滑块66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杆67远离滑块66的一侧设有夹板3,且夹板3和连接杆67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67可以带动夹板3互相靠近或者分离。
更进一步的,夹板3一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4,通过卡块4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接杆左右滑动,所述夹板3一侧且位于两个卡块4之间设有卡板5,卡板5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接杆上下滑动。
更进一步的,连接杆67贯穿方形通槽7一侧内壁和夹板3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夹板3两两为一组,且每组底面均处于同一平面,使对接机构的结构更加的合理。
使用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常规操作使用该对接机构,首先将需要对接的设备移动至模拟舱对接处,随后取出对接机构,将对接机构内的方型通槽7对准模拟舱外壁上设置的对接杆,随后将对接杆插入方形通槽7内设置的两个夹板3之间,随后通过对应组的固定机构6带动夹板3夹紧对接杆,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转动旋钮61,通过旋钮61转动带动转轴62转动,由于转轴62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3,通过第一齿轮63转动可以带动其两侧啮合连接的同型号第二齿轮64转动,第二齿轮64转动可以带动丝杆65转动,通过丝杆65转动可以带动丝杆65上套设的滑块66移动,由于滑块66通过连接杆67固定连接有夹板3,所以滑块66相向运动互相靠近,从而将对接杆固定,对接杆外壁上设置有和夹板3一侧面上固定安装的卡板5对应卡槽,使夹板3固定的更加牢靠,同时夹板3两侧上设置的卡块4和对接杆两侧外壁贴合,可以防止对接杆滑动吗,随后重复以上操作将需要对接的设备上的对接杆用另一组固定机构固定,从而实现模拟舱外对接,当不要对接时可以反向转动旋钮61,从而将两者脱离并取下对接机构,实现对接机构重复多飞行器使用,且可以适配多种型号模拟舱和设备对接杆。
综上所述,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不仅可以稳定的起到对接固定作用,同时对接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进一步的该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方便拆卸更换,维护便捷,更进一步的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模拟舱,且可以做到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性高,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适合制造推广和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外壳(1),所述对接外壳(1)内开设有方形通槽(7),所述对接外壳(1)正反面均设有提手(2),且提手(2)和对接外壳(1)正面和反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对接外壳(1)一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固定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旋钮(61)、转轴(62)、第一齿轮(63)、第二齿轮(64)、丝杆(65)、滑块(66)和连接杆(67),所述旋钮(61)一侧设有转轴(62),且转轴(62)和旋钮(6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2)远离旋钮(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3),所述第一齿轮(63)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64),所述第二齿轮(64)内环设有丝杆(65),且丝杆(65)和第二齿轮(64)内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65)上套设有滑块(66),所述滑块(66)一侧均设有连接杆(67),且连接杆(67)和滑块(6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7)远离滑块(66)的一侧设有夹板(3),且夹板(3)和连接杆(67)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一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4),所述夹板(3)一侧且位于两个卡块(4)之间设有卡板(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7)贯穿方形通槽(7)一侧内壁和夹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两两为一组,且每组底面均处于同一平面。
CN202120234374.5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Active CN214875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4374.5U CN2148756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4374.5U CN2148756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5670U true CN214875670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4374.5U Active CN2148756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5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7362A (zh) * 2023-06-29 2023-10-24 南通飞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控制按钮防护锁定功能的控制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7362A (zh) * 2023-06-29 2023-10-24 南通飞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控制按钮防护锁定功能的控制柜
CN116937362B (zh) * 2023-06-29 2024-04-09 南通飞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控制按钮防护锁定功能的控制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7588B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海陆空潜四栖航行器
CN112758314B (zh) 一种可变形复合翼跨介质飞行潜水航行器
US10875626B2 (en) Foldable wings for UAS having a geared interface
CN104627342A (zh) 一种滑翔机器海豚
CN103204237B (zh) 一种适用于跨海空两栖无人机的空中推进装置
US6845942B2 (en) Omni-directional air vehicle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10861454B (zh) 一种可重构空潜两栖机器人
CN214875670U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模拟舱外对接机构
WO2022222238A1 (zh) 一种跨介质无人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74612U (zh) 小型无人机
CN110194259B (zh) 一种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
Tan et al.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rial–aquatic hybrid vehicles
CN214727996U (zh) 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
CN105460204A (zh) 便携式联结翼军用无人飞行器
CN110722941A (zh) 一种旋翼型水空跨越两栖航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05371B (zh) 差分直驱全动三舵面无人机
US8181907B2 (en) Wing-drive mechanism and vehicle employing same
CN205554630U (zh) 一种智能便捷安全的航天器
CN106839898A (zh) 火箭助推式智能悬浮弹系统
CN203666970U (zh) 一种无人机副翼驱动连接结构
CN106516079A (zh) 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的组合体式飞行器
CN205113707U (zh) 一种无人机垂直起降机构
CN205499331U (zh) 便携式联结翼军用无人飞行器
CN204586397U (zh) 一种水陆两用飞行器
CN209833987U (zh) 一种兼具变形和壁面着陆功能的四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