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2153U -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2153U
CN214872153U CN202120366676.8U CN202120366676U CN214872153U CN 214872153 U CN214872153 U CN 214872153U CN 202120366676 U CN202120366676 U CN 202120366676U CN 214872153 U CN214872153 U CN 214872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system
heating device
rolling mill
metal
composi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66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学峰
孙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ngsheng Sliding Bear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ngsheng Sliding Bear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ngsheng Sliding Bear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ngsheng Sliding Bear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66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2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2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2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和轧机,其中,牵引装置设置在生产系统的端部、用于牵引金属复合板先后通过加热装置和轧机,加热装置用于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挤出机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轧机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将树脂组合物通过挤出机直接挤出到金属复合板表面,再经过轧制而制成复合板材。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轴瓦(bearing shell)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陶瓷等耐磨材料制成。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起润滑作用的油膜。如果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以将其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导致滑动轴承损坏。因此,轴瓦材料要求具有低的摩擦系数、高的耐磨性、足够的疲劳强度、良好的跑合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
汽车转向器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是一种最常见的转向器,其基本结构是一对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齿条,转向轴带动小齿轮旋转时,齿条便做直线运动。汽车转向器的齿条由设置在汽车转向器支撑座上的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衬片轴瓦支撑。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衬片轴瓦对材料有以下要求:1、良好的抗磨性和自润滑性;2、由于载荷较高,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承载能力;3、良好的耐震动和耐冲击载荷性能,需要较厚的耐磨层带来良好的噪音消除特性,以适应较大范围的配合间隙;4、由于轴瓦有一个拉伸凸台(这个凸台是用于轴瓦和支撑座定位安装的),在加工这个凸台时对材料有一定延展性要求,否则容易开裂。
传统的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衬片轴瓦采用铜合金材料,但是铜合金材料在润滑不充分时摩擦系数偏高,无自润滑性能,磨损严重,运动过程中产生噪音。后来出现了采用具有聚四氟乙烯(PTFE)塑料层的轴瓦。虽然PTFE轴瓦具有自润滑性,摩擦系数降低了,但是传统的PTFE塑料层较薄,一般不超过0.03mm,而且由于轴瓦承受的载荷较高,又有震动工况,在这种工况下PTFE塑料层磨损严重,往复运动中抖动明显,噪音明显。
制备具有塑料层的复合板材的传统方法是将混合均匀的树脂组合物(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中先挤出造粒,得到粒料,再将粒料通过手工方式铺到金属粉金属基板复合板或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上,加热使粒料熔化后轧制得到复合板材。但是这种方法由于粒料的流动性差,铺展性差,表面会形成花纹状,而且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手工板制作,效率低。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适合流水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改善材料的自润滑性、耐磨性、延展性、防噪音性、防抖动性、跑合性和/或承载能力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和轧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能够实现将混合均匀的树脂组合物直接挤出到加热的金属粉金属基板复合板或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统称金属复合板)表面,然后对负载了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在金属复合板表面形成滑动层,从而得到复合板材。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制备得到的复合板材自润滑性、耐磨性和抗承载性优异、面料层较厚、有弹性层、延展性好,适用于油脂润滑高载低速下的往复、旋转、摇摆运动,例如应用于汽车转向器轴瓦、座椅调角器衬套系统等。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适用于制备PVDF复合板材,特别是具有金属基板、弹性层和滑动层的PVDF复合板材。该PVDF复合板材可用于制造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轴瓦。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和轧机,其中,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生产系统的端部、用于牵引金属复合板先后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所述挤出机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所述挤出机包括下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之间,所述轧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金属复合板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放卷机,所述放卷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轧制后形成的金属复合板的放卷。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收卷机,所述收卷机设置在所述轧机的下游、用于复合板材的收卷。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控制金属复合板的运动方向。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控制金属复合板进入所述加热装置时的方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放卷机,所述放卷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金属复合板的放卷,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放卷机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支持金属复合板和轧制后形成的复合板材,所述传送装置连通所述牵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轧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牵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和/或所述轧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牵引装置,2为加热装置,3为挤出机,31为挤出机的下料口,32为挤出机的出料口,4为轧机,5为第二牵引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本文描述和公开的理论或机制,无论是对或错,均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内容可以在不为任何特定的理论或机制所限制的情况下实施。本文中,所有以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形式界定的特征如数量、含量与浓度仅是为了简洁及方便。据此,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的描述应视为已涵盖且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次级范围及范围内的个别数值(包括整数与分数)。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比例是指质量比,百分比是指质量百分比,份是指质量份。
本文中,为使描述简洁,未对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因此,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为了提供一种适合流水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改善材料的自润滑性、耐磨性、延展性、防噪音性、防抖动性、跑合性和/或承载能力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和轧机,其中,牵引装置用于牵引金属复合板先后通过加热装置和轧机,加热装置用于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挤出机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挤出机包括下料口和出料口,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轧机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
牵引装置通常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的端部,例如设置在生产系统的头部(即最前端)和/或尾部(即末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牵引装置。牵引装置通常包括驱动装置,用于提供金属复合板运动的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常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的端部(头部和/或尾部),例如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上游和/或轧机的下游。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放卷机和/或收卷机。放卷机和收卷机分别用于金属复合板的放卷和复合板材的收卷,分别设置于加热装置的上游和轧机的下游。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放卷机和收卷机可以是常规的放卷机和收卷机。本文中,上、下游相对于板材的运动方向而言。本文中,板材的运动方向是由加热装置向轧机运动。
优选地,牵引装置可以包括导向装置,用于控制金属复合板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向装置。可以在加热装置和位于生产系统头部的牵引装置之间设置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可以包括导向辊。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辊可以是常规的导向辊。导向辊通常成对设置。导向辊可以设置在支撑装置上,例如可以设置在起固定作用的框架结构或框体结构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加热装置的上游(例如加热装置的入口附近)设置至少一对导向辊,以控制板材进入加热装置时的方位。在生产系统包括放卷机的实施方案中,导向辊可以设置在放卷机和加热装置之间。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可以是各种能够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加热装置和电磁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入口和出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炉,可对金属复合板进行感应加热。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加热炉可以是常规的感应加热炉。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装置要求能够将金属复合板加热至210℃以上,例如210-225℃、220±5℃。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挤出机可以是各种能够对树脂组合物的原料进行混合、塑化和挤出的挤出机,例如螺杆挤出机。挤出机具有下料口(也称进料口、加料口)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中,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使挤出机将树脂组合物直接挤出到位于加热装置和轧机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挤出机的出料口优选靠近轧机、特别是轧机的辊筒入口处,以使得挤出到金属复合板上的树脂组合物在接受轧制时保持较好的塑性。本实用新型中,挤出机要求能够实现挤出温度在210℃以上,例如210-225℃、220±5℃。
轧机又称为压延机、辊压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轧机可以是各种能够实现板材轧制的轧机。轧机通常包括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轧机包括入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中,轧机的入口与加热装置的出口对齐,使得从加热装置出来的金属复合板能够顺利进入轧机。本实用新型中,轧机要求能够将实现轧制温度在165℃以上,例如165-180℃、170±5℃,并实现轧制压力在60MPa以上,例如60-100MPa、80±10MPa。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还可以包括传送装置和/或支撑装置。传送装置用于支持金属复合板和轧制后形成的复合板材。传送装置可以连通加热装置上游的牵引装置、加热装置、轧机和/或轧机下游的牵引装置。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连接和/或固定其他装置。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轧机和/或传送装置可以由支撑装置相互连接。传送装置和支撑装置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常规的。例如,传送装置可以是传送带,传送带可以穿过所述加热装置和轧机。支撑装置可以是机架、机座等,例如支撑装置可以是连接牵引装置(例如收卷机、导向辊和放卷机)、加热装置和轧机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以用于制备具有滑动层(又称树脂层、塑料层)、且以金属复合板为基材的复合板材,例如PVDF复合板材。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复合板包括金属粉金属基板复合板和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金属粉、金属网可以通过粘结或烧结工艺连接到金属基板上,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复合板。通常,本实用新型将金属复合板中具有金属粉或金属网的表面称为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通过轧制使树脂聚合物填充到金属粉之间的间隙或金属网的网孔中,并在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层滑动层,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板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复合板材可实现流水线生产,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可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加热的金属复合板的金属网或金属粉层表面,然后进行轧制,得到复合板材。本文中,PVDF复合板材是指包括金属基板和树脂组合物、且树脂组合物包括PVDF的复合材料。PVDF复合板材所含的树脂组合物中PVDF的含量优选为树脂组合物总重的30wt%以上,例如40wt%以上、50wt%以上、60wt%以上、65wt%以上。PVDF复合板材可以包括金属基板、弹性层和滑动层,滑动层由树脂组合物组成,滑动层中的树脂组合物包括PVDF。弹性层位于金属基板和滑动层之间。弹性层可以包括金属网或填充于金属网网孔中的树脂组合物,或者包括金属粉和树脂组合物。PVDF复合板材的弹性层中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包括PVDF,更优选与滑动层的材质相同。滑动层可以与弹性层中的树脂组合物一体成型,或分开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对金属基板与金属网进行烧结形成冶金结合得到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通过采用淋膜工艺(将树脂组合物、例如改性PVDF材料通过挤出机直接挤出到预热的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上再进行轧制),得到复合板材、例如改性PVDF复合板材。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制备得到的PVDF复合板材自润滑性、耐磨性和抗承载性优异、面料层较厚、有弹性层、跑合性好、延展性好,适用于油脂润滑高载低速下的往复、旋转、摇摆运动,特别适合用于制造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轴瓦。
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板材包括金属基板、金属网层或金属粉层、和滑动层,或由金属基板、金属网层或金属粉层、和滑动层组成。其中,金属网层和金属粉层、位于金属基板和滑动层之间。金属网层包括金属网和填充于金属网网孔中的滑动层材料,或由金属网和填充于金属网网孔中的滑动层材料组成。金属粉层包括金属粉和填充于金属粉之间的间隙中的滑动层材料,或由金属网和填充于金属粉之间的间隙中的滑动层材料组成。金属网或金属粉通过粘结或烧结而连接到金属基板上。滑动层包括滑动层材料,或由滑动层材料组成。本文中,滑动层也称作塑料层、树脂层。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基板包括但不限于钢板、铝板、不锈钢板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金属基板为钢板。钢板优选为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或钢带,牌号例如可以是SPCC、SAE1010。钢板优选为钝化的钢板。金属基板的厚度可以为0.5-2.5mm。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的型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编织网、冲孔网、拉伸网。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优选为铜网。本文中,铜网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铜合金网。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优选为铜合金网,例如由QSn6.5-0.1或QSn8-0.3铜合金制成的铜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使用QSn6.5-0.1或QSn8-0.3材质的冲孔拉伸铜网或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优选为0.1-0.35mm,例如0.1-0.3mm、0.15±0.05mm、0.25±0.05mm、0.3±0.05mm。铜网的目数可以为40±10目、40±5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使用丝径为0.1-0.35mm、例如0.1-0.3mm、0.15±0.05mm、0.25±0.05mm,目数为40±5目的编织铜网。金属网的网孔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菱形孔、方形孔、圆形、半圆形等。菱形孔对角线长度尺寸可以分别为950±50mm和650±50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使用丝径为0.1-0.35mm、例如0.3±0.05mm,菱形孔对角线长度尺寸分别为950±50mm和650±50mm的冲孔拉伸铜网。金属网层中,滑动层材料的含量(体积百分比)优选为40%-70%。金属网层的厚度可以为0.2-0.5mm。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网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升金属加强复合板材的耐冲击性,因此金属网层也称弹性层。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粉例如可以是铜粉,包括铜合金粉。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网层中的金属网通过烧结连接到金属基板上,得到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可对金属网(例如铜网)和金属基板(例如钢板)进行层叠,例如将金属网(例如铜网)铺在金属基板(例如钢板)上,然后烧结成整体,得到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例如铜网钢板复合板)。烧结可以在烧结炉中进行。烧结温度可以为800-1000℃,例如900±50℃、900±20℃。烧结时间可以为10-30分钟,例如15±5分钟、15±2分钟。烧结过程中优选用惰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例如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惰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还原性气体(例如氢气)和惰性气体(例如氮气)的体积比优选为5:1到2:1,例如3:1左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将金属网(例如铜网)铺在金属基板(例如钢板,优选为经过钝化的钢板)上,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烧结时用氢氮混合气氛保护,以免氧化,烧结温度为900±20℃,烧结时间为15±5分钟。烧结后,金属网和金属基板之间形成冶金结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层中的滑动层材料和填充于金属网网孔中的滑动层材料材质相同,且一体成型。因此,文本中,若无特别说明,对于“滑动层材料”的描述同时适用于滑动层中的滑动层材料和填充于金属网网孔中的滑动层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层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增强纤维和固体润滑剂,或由热塑性树脂、增强纤维和固体润滑剂组成。本文中,含PVDF的滑动层材料也称作改性PVDF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滑动层材料中,树脂组合物(例如PVDF)的含量为65-85wt%,增强纤维的含量为2-15wt%,固体润滑剂的含量为5-20wt%。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组合物而言,组合物中所有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应等于100wt%。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是常用于制备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各种热塑性树脂,特别是常用于制备滑动材料或耐磨材料的热塑性树脂,例如PVDF、PTFE、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砜、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甲醛树脂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热塑性树脂为PVDF。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PVDF可以是三爱富公司的FR906型PVDF。滑动层材料中,热塑性树脂、例如PVDF的含量可以为65wt%、70wt%、75wt%、76wt%、77wt%、78wt%、79wt%、80wt%、81wt%、82wt%、85wt%或这些含量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内。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纤维可以是常用于制备滑动材料或耐磨材料的增强纤维,包括但不限于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钛酸钾晶须、硫酸钙晶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碳纤维。碳纤维的单丝直径可以为5-10μm、例如7±1μm,长度可以为70-150μm、例如80±10μm。碳纤维例如可以是德国西格里公司的CM80-3.0/200-UN。滑动层材料中,增强纤维的含量可以为2wt%、3wt%、4wt%、5wt%、6wt%、7wt%、8wt%、10wt%、15wt%或在这些含量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内。增强纤维的添加有助于提高滑动层材料的承载和耐磨性能。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固体润滑剂可以是常用于制备滑动材料的固体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选自PTFE、石墨、MoS2、炭黑、氟化钙、硫酸钡、二氧化硅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滑动层材料中,固体润滑剂的含量可以为5wt%、10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或在这些含量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内。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固体润滑剂包括PTFE和石墨,或由PTFE和石墨组成。可以理解的是,固体润滑剂通常为粉末状,例如作为固体润滑剂的PTFE和石墨为PTFE粉和石墨粉。滑动层材料中,PTFE的含量可以为6wt%、7wt%、8wt%、10wt%、13wt%、14wt%、15wt%、16wt%、17wt%或在这些含量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内。滑动层材料中,石墨的含量可以为1wt%、2wt%、3wt%、4wt%、5wt%、6wt%、7wt%、8wt%、9wt%、10wt%或在这些含量中任意两个组成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滑动层材料的组分及其配比进行优选和调配,使得改性PVDF材料具有优秀的自润滑性、耐磨性、延展性、防噪音性、防抖动性、跑合性和/或承载能力。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滑动层材料包括:75-82wt%、例如77-80wt%、79±1wt%的PVDF,2-10wt%、例如2-8wt%、3±1wt%的增强纤维,和13-20wt%、例如15-20wt%、18±2wt%的固体润滑剂,或由上述成分组成。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滑动层材料包括:75-82wt%、例如77-80wt%、79±1wt%的PVDF,2-10wt%、例如2-8wt%、3±1wt%的碳纤维,6-18wt%、例如8-16wt%、15±1%的PTFE,和1-10wt%、例如2-8wt%、3±1%的石墨,或由上述成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层材料由与滑动层材料成分相同的树脂组合物制备得到。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制备滑动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中的热塑性树脂(例如PVDF)、增强纤维、固体润滑剂及其含量可以是前文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滑动层材料中的热塑性树脂(例如PVDF)、增强纤维和固体润滑剂及其含量,在此不一一赘述。
制备滑动层材料的传统方法是将混合均匀的树脂组合物(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中先挤出造粒,得到滑动层材料粒料,再将粒料通过手工方式铺到金属粉金属基板复合板或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例如铜网钢板复合板)上,加热使粒料熔化后轧制得到复合板材。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树脂组合物(例如改性PVDF材料)的流动性差,铺展性差,表面会形成花纹状,而且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手工板制作,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混合均匀后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加热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然后对负载了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形成滑动层和填充于金属网网孔或金属粉之间的间隙中的滑动层材料,从而得到复合板材。本实用新型中,挤出温度可以为210-230℃、例如225±5℃。金属复合板的加热温度可以为210-225℃、例如220±5℃。加热金属复合板的方式可以是感应加热。轧制温度可以为165-180℃、例如170±5℃。轧制压力可以为60-100MPa、例如80±10MPa。可以理解的是,挤出到金属复合板上的树脂组合物的量应使轧制后在金属复合板上形成一层位于金属网或金属粉层表面的滑动层,且金属网的网孔或金属粉之间的间隙中填满滑动层材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板材的滑动层较厚,厚度可以达到0.08-0.2mm、例如0.08-0.15mm、0.1±0.02mm;滑动层致密性优秀,具有很好的抗承载性;滑动层与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的结合力强,使得复合板材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不容易发生脱层开裂。本实用新型采用淋膜工艺制备填充于金属网网孔或金属粉间隙中的滑动层材料和滑动层,改善了复合板材的自润滑性、耐磨性、延展性、防噪音性、防抖动性、跑合性和/或承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复合板材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800-1000℃,例如900±50℃、900±20℃,烧结时间为10-30分钟,例如15±5分钟、15±2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5:1到2:1、例如3:1左右的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例如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将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挤出到加热的铜网钢板复合板的铜网表面,进行轧制,得到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10-230℃、例如225±5℃,铜网钢板复合板的加热温度为210-225℃、例如220±5℃,加热金属网金属基板复合板的方式优选感应加热,轧制温度为165-180℃、例如170±5℃,轧制压力为60-100MPa、例如80±10MPa。
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板材中的滑动层材料经挤出机直接吐出、经过轧制而成型,材料致密,适合流水线生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的复合板材(例如PVDF复合板材)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的PVDF复合板材在试样尺寸为Φ42×Φ40×30mm、载荷为60MP、速度为1.5m/min、润滑条件为3号锂基脂、对磨件为粗糙度Ra=0.4μm的45号钢的条件下测试8小时后的摩擦系数≤0.027,例如≤0.026、≤0.025、≤0.024、≤0.023、≤0.022、≤0.02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的PVDF复合板材在试样尺寸为Φ42×Φ40×30mm、载荷为60MP、速度为1.5m/min、润滑条件为3号锂基脂、对磨件为粗糙度Ra=0.4μm的45号钢的条件下测试8小时后的磨损量≤0.025mm,例如优选≤0.022mm、≤0.020mm、≤0.019mm、≤0.018mm、≤0.017mm、≤0.016mm、≤0.015mm、≤0.014mm、≤0.013mm、≤0.012mm、≤0.011mm、≤0.010mm、≤0.009mm。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的复合板材、例如PVDF复合板材可应用于卡车或商用车的车轴、制动器、空压机、座椅调角器、悬挂系统等,液压元件如柱塞泵、液压马达、回转马达等,以及农用机械、森林机械、物流设备等一般工业用滑动轴承,特别是汽车转向器齿条支撑轴瓦。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材生产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的复合板材、例如PVDF复合板材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耐磨性、延展性、防噪音性、防抖动性、跑合性和承载能力;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可以将复合板材、例如PVDF复合板材的滑动层做到0.1mm以上甚至更高,不会起泡,能适应较大范围的配合间隙;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生产复合板材可实现流水线生产,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被下列实施例的内容所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省略、替换或修改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本领域常规的仪器设备。下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下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各种原料,除非另作说明,都使用常规市售产品。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表示重量百分比,“份”表示重量份,比例表示重量比。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用到的原料说明如下:(1)PVDF:三爱富公司的FR906;(2)碳纤维:德国西格里公司的CM80-3.0/200-UN(单丝直径7μm,长度80μm);(3)固体润滑剂:市售石墨粉、PTFE细粉、MoS2粉;(4)铜网:QSn6.5-0.1铜合金网;(5)钢板:SPCC冷轧钢板;(6)铜粉:QFQSn8-3气雾化球形铜粉;(7)聚苯酯:中昊晨光Ekonol;(8)PTFE悬浮粉:山东东岳DF-102悬浮粉;(9)PTFE分散液:中昊晨光SFN-1。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生产系统包括第一牵引装置1、加热装置2、挤出机3、轧机4和第二牵引装置5。第一牵引装置1和第二牵引装置5分别位于加热装置2的上游和轧机4的下游,用于牵引金属复合板先后通过加热装置2和轧机4。加热装置2用于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挤出机3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加热装置2和轧机4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金属网表面。挤出机3包括下料口31和出料口32,挤出机3的出料口32设置在加热装置2和轧机4之间、并靠近轧机4。轧机4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该生产系统还可以包括连通第一牵引装置1、加热装置2、轧机4和/或第二牵引装置5的传送装置。该生产系统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牵引装置1、加热装置2、挤出机3、轧机4、第二牵引装置5和/或任选的传送装置的支撑装置。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生产系统包括放卷机、导向辊、感应加热率、挤出机、轧机和收卷机。放卷机和收卷机分别位于生产系统的头部和尾部,用于牵引钢带铜网复合板材先后通过感应加热炉和轧机。感应加热炉和放卷机之间设置一对导向辊,用于控制钢带铜网复合板材进入感应加热炉时的方向。导向辊设置在起固定作用的框架结构上。感应加热炉用于对钢带铜网复合板材进行加热。挤出机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感应加热炉和轧机之间的钢带铜网复合板材的金属网表面。挤出机包括下料口和出料口,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感应加热炉和轧机之间、并靠近轧机的滚筒。轧机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钢带铜网复合板材进行轧制。该生产系统还可以包括连通放卷机、导向辊、感应加热炉、轧机和/或收卷机的传送装置。该生产系统还包括连接放卷机、导向辊、感应加热炉、轧机和收卷机的底座。
应用例1
本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79wt%PVDF、3wt%碳纤维、15wt%PTFE细粉、3wt%石墨粉。
本应用例使用实施例2的生产系统采用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25mm,铜网的目数为40目,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已经感应加热的钢带铜网复合板的铜网表面,经过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25℃,钢带铜网复合板感应加热温度为220℃,轧制温度为170℃,轧制压力为80MPa,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应用例2
本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80wt%PVDF、5wt%碳纤维、10wt%PTFE细粉、5wt%石墨粉。
本应用例使用实施例2的生产系统采用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25mm,铜网的目数为40目,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已经感应加热的钢带铜网复合板的铜网表面,经过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25℃,钢带铜网复合板感应加热温度为220℃,轧制温度为170℃,轧制压力为80MPa,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应用例3
本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77wt%PVDF、7wt%碳纤维、8wt%PTFE细粉、8wt%石墨粉。
本应用例使用实施例2的生产系统采用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25mm,铜网的目数为40目,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已经感应加热的钢带铜网复合板的铜网表面,经过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25℃,钢带铜网复合板感应加热温度为220℃,轧制温度为170℃,轧制压力为80MPa,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应用例4
本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79wt%PVDF、3wt%碳纤维、15wt%PTFE细粉、3wt%石墨粉。
本应用例使用实施例2的生产系统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15mm,铜网的目数为40目,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已经感应加热的钢带铜网复合板的铜网表面,经过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25℃,钢带铜网复合板感应加热温度为220℃,轧制温度为170℃,轧制压力为80MPa,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应用例5
本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79wt%PVDF、3wt%碳纤维、15wt%PTFE细粉、3wt%石墨粉。
本应用例使用实施例2的生产系统采用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冲孔拉伸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3mm,铜网菱形孔对角线长度尺寸分别为950mm和650mm,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直接挤出到已经感应加热的钢带铜网复合板的铜网表面,经过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挤出温度为225℃,钢带铜网复合板感应加热温度为220℃,轧制温度为170℃,轧制压力为80MPa,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对比应用例1:采用传统手工铺设方法制备PVDF复合板材
本对比应用例的树脂组合物的配方为:79wt%PVDF、3wt%碳纤维、15wt%PTFE细粉、3wt%石墨。
采用以下工艺制备PVDF复合板材:
(1)将铜网铺在钝化的钢板上,铜网采用编织铜网,铜网的丝径为0.25mm,铜网的目数为40目,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整体,得到铜网钢板复合板,其中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15分钟,烧结过程中采用体积比3:1的氢氮混合气氛保护;
(2)混合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将粒料通过手工方式铺设到铜网钢板复合板的铜网层表面,其中挤出造粒温度为225℃;
(3)对负载有粒料的铜网钢板复合板进行加热,加热到260℃以上,使粒料熔化,再进行轧制得到PVDF复合板材,其中轧机是常温、不加热,轧制后树脂层厚度为0.1mm。
测试例1:摇摆摩擦试验
采用自制的摇摆摩擦试验仪(型号:YBJ-C-18)考察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制备得到的板材的摩擦磨损性能。
测试条件:试验件尺寸:Φ42×Φ40×30mm;对磨件:45#钢,硬度43~47HRC,Ra0.4μm;载荷:60MPa;速度:1.5m/min;润滑条件:3#锂基脂;测试时间:8小时。
摇摆摩擦试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的板材的摇摆摩擦试验结果
摩擦系数 磨损量(mm)
应用例1 0.021 0.009
应用例2 0.022 0.011
应用例3 0.023 0.013
应用例4 0.022 0.010
应用例5 0.022 0.011
对比应用例1 0.026 0.020
由表1可知,应用例1-5的PVDF复合板材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很低,表明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性,其中应用例1的配方和工艺均最佳,性能最好。
对比应用例1的PVDF复合板材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高于应用例1,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有利于改善PVDF复合板材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性。
测试例2:弯曲试验
通过弯曲试验考察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制备得到的板材的延展性。
试样尺寸:120mm*20mm*1mm。试验方法:将试样夹紧,首先朝塑料面按60°弯曲、再朝钢背弯曲60°为一次,重复进行5次,每次观察试样状态,是否有开裂脱层现象。
弯曲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的板材的弯曲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941411890000181
Figure BDA0002941411890000191
由表2可知,应用例1-5的PVDF复合板材没有开裂脱层现象,具有优良的延伸性。
对比应用例1的PVDF复合板材稍有开裂,而应用例1的PVDF复合板材没有开裂脱层现象,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有利于改善PVDF复合板材的延展性。
测试例3:台架试验
将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的板材制备成轴瓦,进行台架试验考察板材的噪音、抖动和磨损情况。
试验条件:次数:15000次;载荷:8000N;往复运动幅度:±250mm;速度:0.064m/s;试验时间:32h;润滑条件:一次性涂脂;试验温度:室温;对磨轴:37CrS4,淬火后硬度HV 780~930,
Figure BDA0002941411890000192
粗糙度≤Ra0.8。
台架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应用例和对比应用例的板材的台架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描述 磨损量(mm)
应用例1 试验平稳,试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 0.02
应用例2 试验平稳,试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 0.03
应用例3 试验平稳,试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 0.05
应用例4 试验平稳,试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 0.04
应用例5 试验平稳,试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 0.04
对比应用例1 试验过程中有噪音和抖动 0.08
由表3可知,应用例1-5的板材制成的轴瓦在实验过程中无噪音和抖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噪音消除特性和跑合性,磨损量很小,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对比应用例1的板材制成的轴瓦有噪音和抖动,出现了一定的磨损,而应用例1的板材制成的轴瓦无噪音和抖动且磨损量很小,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系统有利于改善PVDF复合板材的防噪音、防抖动、跑合性、稳定性、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牵引装置、加热装置、挤出机和轧机,其中,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生产系统的端部、用于牵引金属复合板先后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金属复合板进行加热,所述挤出机用于将树脂组合物挤出到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之间的金属复合板的上表面,所述挤出机包括下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之间,所述轧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游、用于对负载有树脂组合物的金属复合板进行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金属复合板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放卷机,所述放卷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金属复合板的放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收卷机,所述收卷机设置在所述轧机的下游、用于轧制后形成的复合板材的收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控制金属复合板的运动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控制金属复合板进入所述加热装置时的方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金属复合板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轧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放卷机,所述放卷机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游、用于金属复合板的放卷,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放卷机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支持金属复合板和轧制后形成的复合板材,所述传送装置连通所述牵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轧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连接所述牵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和/或所述轧机。
CN202120366676.8U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214872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676.8U CN2148721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676.8U CN2148721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2153U true CN21487215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6676.8U Active CN214872153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2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091C (zh) 一种聚合物自润滑薄层复合轴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325676C (zh) 无铅铜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
CN101074702B (zh) 无铅自润滑轴承及其制作方法
US6528143B1 (en) Multilayer material for plain bear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2568186A1 (en) Three-layer composite self-lubricating sliding bearing with modified polyimide wear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054528B (zh) 一种发动机轴瓦涂覆专用润滑耐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376031B1 (de) Verstellbare rotationspumpe mit verschleissminderung
CN1884362A (zh) 桥梁支座滑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087250B1 (en) Bearing having improved consume resistiv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057578B2 (ja) 斜板式コンプレッサ用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CN101629601B (zh) 高分子耐磨轴瓦
EP2995827A1 (en) Sliding member
KR20130061195A (ko) 복층 슬라이딩 부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자동차의 랙 피니언식 조타 장치에서의 랙 가이드
WO2012067378A2 (ko) 윤활 특성이 향상된 슬라이딩 베어링
AT501811B1 (de) Lagerelement
CN1884865A (zh) 一种具有高孔隙度的多层复合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184121A1 (en) Multi-layered sintered slide member
CN1978523A (zh) 改性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7464A (zh) 一种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1087821A1 (de) Gleitelement
JPH04131345A (ja) 複合摺動材料
CN214872153U (zh) 一种复合板材的生产系统
CN109294696B (zh) 自润滑材料、汽车座椅调角器自润滑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801108A (zh) 一种高耐磨pvdf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KR100286246B1 (ko) 미끄럼베어링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