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60871U -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60871U
CN214860871U CN202120197008.7U CN202120197008U CN214860871U CN 214860871 U CN214860871 U CN 214860871U CN 202120197008 U CN202120197008 U CN 202120197008U CN 214860871 U CN214860871 U CN 214860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age
fixed
pressurization
aerif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70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洋
白钰冰
杨贤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1970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60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60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60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包括上衣、裤子和四个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衣包括两个袖部,所述裤子包括两个裤腿部,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肱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袖部可拆卸式固定,另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裤腿部可拆卸式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结构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和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加压训练又称血流限制训练,其原理是通过加压训练设备来限制四肢肌肉组织内的血流量与血流速度来达到增强训练负荷的作用,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最大重量固定不变时,使用其20%—30%的低强度加压阻力训练可以达到其60%—70%的中高强度阻力训练的效果,老年人群的肌肉含量逐年流失,伴随着近肌肉的流失会提高受伤的风险,大腿肌肉的萎缩使人体防侧倾倒的能力下降,易发生倾到,同时由于骨骼、关节僵硬,器官衰退不适合做大重量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健身人群往往需要提高运动负荷来达到提升肌肉围度与运动表现,在运动一段时间会出现训练的瓶颈期,大重量的力量训练是冲击训练瓶颈期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大重量的运动负荷伴随的是运动损伤风险的增加。现如今血流限制训练在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抗衰老、促进康复以及提升运动表现等方面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的加压训练设备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充气型加压训练设备与非充气型加压训练设备。而充气型加压训练设备主要由加压泵和压力带两部分构成,加压泵上有压力刻度方便使加压指标量化,精准的看到运动时的压力的大小并作出必要的反应;压力带本身宽度适中为充气式绑带,调节方式是魔术贴,此外还有一个气阀可供调节压强。此类设备具有精密、方便、快捷、耐用、可信度高等优点,但是此类加压训练设备在日常健身场所并不常见,多用于实验室的实验研究,有益于数据的记录。此类加压训练设备存在设备昂贵、不易携带、操作复杂等不便之处,并不适用于普通大众健身人群使用;而非充气加压训练带制作成本较低价格实惠,易于携带且操作简单,更易于大众健身人群提高健身效果的使用。但是其也存在误差和加压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和安全性好的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包括上衣、裤子和四个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衣包括两个袖部,所述裤子包括两个裤腿部,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肱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袖部可拆卸式固定,另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裤腿部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加压部的内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勾面的第三魔术贴,所述袖部在肱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四魔术贴,所述裤腿部在股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五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加压部包括充气件、泄气件、控制器、气压检测件和充气绑带,所述充气绑带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且所述充气绑带围设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充气绑带与所述袖部和所述裤腿部分别在肱动脉和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位置可调式固定,所述气压检测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内,所述气压检测件、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充气绑带分别与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可启闭式连通。
所述充气绑带与所述充气件通过连接管可启闭式连通。
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显示部、控制模块和操作部,所述充气件、所述泄气件和所述控制模块均容纳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操作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操作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操作部包括加压按键、降压按键和启停按键,所述加压按键、所述降压按键和所述启停按键均间隔嵌于所述外壳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操作部包括蓝牙按键,所述蓝牙按键嵌于所述外壳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后部可拆卸式固定有磁吸母口,所述充气绑带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磁吸公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气绑带通过所述磁吸母口和所述磁吸公口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磁吸公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磁吸公口等间隔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的外侧位置处。
所述加压部包括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的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的两端位置可调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弹力绑带分别在所述袖部和所述裤腿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上衣和所述裤子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包括上衣、裤子和四个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衣包括两个袖部,所述裤子包括两个裤腿部,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肱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袖部可拆卸式固定,另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裤腿部可拆卸式固定。这样,老年人群具有肌肉组织流失、骨质疏松、骨硬度大弹性差等特点,在运动训练中不能像青年人一样进行大重量训练。老年人肌肉流失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关节不稳定已发生脱臼,对骨骼的保护性减弱,腿部肌肉的减少也会增加老年人摔倒的概率,一旦摔倒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为预防老年人肌肉流失应加强抗阻训练,但是低强度的抗阻训练不能产生很好地效果,加压训练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肌肉的增长,以很小的重量很低的风险提升老年人群的肌肉含量提高身体素质。当训练人员换上所述上衣和所述裤子后,在进行热身活动之后正式运动开始之前,由于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围设于肱动脉对应位置处,另两个所述加压部围设于髂动脉对应位置处,所述加压部的宽度尽可能的覆盖肱动脉和股动脉的位置,而肱动脉和股动脉分别为上肢和下肢的主要供血动脉,当操作所述加压部对肱动脉进行轻度压迫感的加压,在进行二头弯举或窄距杠铃卧推运动等小重量的动作训练后,显著性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同时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引起机体缺氧和产生酸性环境,导致乳酸的大量堆积,手臂肌肉会产生明显的肿胀感与麻木感,从而在抑制慢肌纤维收缩的同时动员大量额外的快肌纤维,以维持机体运动的需求,促使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增加,肌肉围度的到提升。还可以是操作所述加压部对股动脉进行轻度压迫感的加压,在进行下坡行走或自重深蹲等小重量的动作训练后,显著性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同时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引起机体缺氧和产生酸性环境,导致乳酸的大量堆积,大腿肌肉也会产生明显的肿胀感与麻木感,从而在抑制慢肌纤维收缩的同时动员大量额外的快肌纤维,以维持机体运动的需求,促使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增加,肌肉围度的到提升。针对各类适用人群的身材划分,可以将所述上衣和所述裤子分别对应身材胖瘦高矮进行划分,相应的将所述加压部固定在各类人群的肱动脉和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使得在选择本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所述加压部可以更加精准的覆盖于各类人群的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对应位置处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进而在操作简单方便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长此以往并做好每次训练的记录,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比对观察机体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和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一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一的加压部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一的加压部正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充气绑带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二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号说明
1…上衣 2…裤子 3…加压部
4…袖部 5…裤腿部 6…第一魔术贴
7…第二魔术贴 8…磁吸公口 9…刻度
10…弹力绑带 11…充气绑带 12…控制器
13…连接管 14…外壳 15…显示部
16…加压按键 17…启停按键 18…降压按键
19…蓝牙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是以右臂的加压训练装置进行举例说明的。其中,穿戴者面部朝向为前侧,穿戴者背部朝向为后侧,左手为左侧,右手为右侧,头顶为上侧,足部为下侧,远离人体的方向为外侧,靠近人体的方向为内侧,并以此确定“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包括上衣1、裤子2和四个加压部3,所述加压部3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衣1包括两个袖部4,所述裤子2包括两个裤腿部5,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3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肱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袖部4可拆卸式固定,另两个所述加压部3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裤腿部5可拆卸式固定。这样,老年人群具有肌肉组织流失、骨质疏松、骨硬度大弹性差等特点,在运动训练中不能像青年人一样进行大重量训练。老年人肌肉流失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关节不稳定已发生脱臼,对骨骼的保护性减弱,腿部肌肉的减少也会增加老年人摔倒的概率,一旦摔倒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为预防老年人肌肉流失应加强抗阻训练,但是低强度的抗阻训练不能产生很好地效果,加压训练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肌肉的增长,以很小的重量很低的风险提升老年人群的肌肉含量提高身体素质。当训练人员换上所述上衣1和所述裤子2后,在进行热身活动之后正式运动开始之前,由于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3围设于肱动脉对应位置处,另两个所述加压部3围设于髂动脉对应位置处,所述加压部3的宽度尽可能的覆盖肱动脉和股动脉的位置,而肱动脉和股动脉分别为上肢和下肢的主要供血动脉,当操作所述加压部3对肱动脉进行轻度压迫感的加压,在进行二头弯举或窄距杠铃卧推运动等小重量的动作训练后,显著性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同时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引起机体缺氧和产生酸性环境,导致乳酸的大量堆积,手臂肌肉会产生明显的肿胀感与麻木感,从而在抑制慢肌纤维收缩的同时动员大量额外的快肌纤维,以维持机体运动的需求,促使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增加,肌肉围度的到提升。还可以是操作所述加压部3对股动脉进行轻度压迫感的加压,在进行下坡行走或自重深蹲等小重量的动作训练后,显著性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同时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引起机体缺氧和产生酸性环境,导致乳酸的大量堆积,大腿肌肉也会产生明显的肿胀感与麻木感,从而在抑制慢肌纤维收缩的同时动员大量额外的快肌纤维,以维持机体运动的需求,促使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增加,肌肉围度的到提升。针对各类适用人群的身材划分,可以将所述上衣1和所述裤子2分别对应身材胖瘦高矮进行划分,相应的将所述加压部3固定在各类人群的肱动脉和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使得在选择本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所述加压部3可以更加精准的覆盖于各类人群的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对应位置处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进而在操作简单方便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长此以往并做好每次训练的记录,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比对观察机体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加压位置与精准度、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和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加压部3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有魔术贴勾面的第一魔术贴6,所述加压部3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二魔术贴7,所述加压部3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7粘接固定。这样,所述第一魔术贴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7均具有一定的宽度,当所述第一魔术贴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7进行粘合固定时,可以根据训练人员的高矮胖瘦情况,将所述第一魔术贴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7错开贴合,以达到所述加压部3分别围设于四肢上且与四肢紧密贴合,进而避免所述加压部3从需要加压的位置滑落或发生位移而造成不能对肱动脉和股动脉进行精准加压的问题。当然,所述第一魔术贴6也可以是魔术贴毛面,对应的所述第二魔术贴7也可以是魔术贴勾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加压部3的内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勾面的第三魔术贴,所述袖部4在肱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四魔术贴,所述裤腿部5在股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五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第三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而肱二头肌的延伸方向沿上臂延伸,因此所述加压部3环设于整个上臂均可,但是肱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臂的顶部向手掌方向流入,将所述第四魔术贴设置于肱动脉对应位置处,当所述加压部3对肱动脉进行加压时,所述第三魔术贴和所述第四魔术贴紧密贴合并固定,使得所述加压部3能持续对肱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上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同理,将所述第五魔术贴设置于股动脉对应位置处,股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至下流动,当所述加压部3对股动脉进行加压时,所述第三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紧密贴合并固定,使得所述加压部3能持续对股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下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四魔术贴设置于距离所述袖部4顶端三分之一处,所述第五魔术贴设置于距离所述裤腿部5顶端三分之一处。这样,肱动脉沿上臂延伸,并且肱动脉越接近心脏的位置越粗,因此将所述第四魔术贴设置在距离所述袖部4顶端三分之一处,所述加压部3在方便对肱动脉的起始位置处加压的地方对肱动脉进行加压,经过上肢训练动作后,使得整个上肢的肌肉均可以产生明显的肿胀感和麻木感。同理,股动脉沿下肢延伸,股动脉内的血流由上至下流动,并且股动脉越接近心脏的位置越粗,因此将所述第五魔术贴设置在距离所述裤腿部5顶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加压部3在方便对股动脉的起始位置处加压的地方对股动脉进行加压,经过下肢训练动作后,使得整个下肢的肌肉可以产生明显的肿胀感和麻木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加压部3包括充气件、泄气件、控制器12、气压检测件和充气绑带11,所述充气绑带11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且所述充气绑带11围设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充气绑带11与所述袖部4和所述裤腿部5分别在肱动脉和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位置可调式固定,所述气压检测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11内,所述气压检测件、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充气绑带11分别与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可启闭式连通。这样,所述充气绑带11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后,使得整个所述充气绑带11围设形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所述充气绑带11内侧分别与所述袖部4和所述裤腿部5可拆卸式固定,训练人员穿上所述上衣1和所述裤子2后,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调整后可以与上肢和下肢紧密贴合,所述袖部4夹设于所述充气绑带11和上肢之间,所述裤腿部5夹设于所述充气绑带11和下肢之间,所述充气绑带11与所述充气件可启闭式连通,所述气压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充气绑带11内,所述气压检测件和所述充气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12所述充气件开启并和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进而控制所述充气件对所述充气绑带11进行充气,当所述气压检测件检测到所述充气绑带11内的气压达到目标压力后所述控制器12控制所述充气件对所述充气绑带11停止充气,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内的压力保持,进而保证在训练过程中所述充气绑带11对肱动脉或股动脉的压力值恒定,所述泄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可启闭式连通,所述泄气件与所述控制器12电连接,训练完毕后,使用所述控制器12控制所述泄气件开启,所述充气绑带11与所述泄气件连通,进而控制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所述泄气件释放压力,进而使得对肱动脉或股动脉的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当然,所述充气件可以是电子加压泵,所述泄气件可以是排气阀,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也可以是合二而一的进气排气两用泵,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的加压或泄压均通过两用泵进行。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魔术贴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11的内侧表面,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所述第三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粘接固定在所述袖部4和所述裤腿部5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第三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而肱二头肌的延伸方向沿上臂延伸,因此所述充气绑带11环设于整个上臂任意位置均可,但是肱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臂的顶部向手掌方向流入,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四魔术贴粘接固定后,当所述充气绑带11对肱动脉进行加压,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能持续对肱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上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同理,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五魔术贴粘贴固定后,股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至下流动,当所述充气绑带11对股动脉进行加压时,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能持续对股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下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气绑带11与所述充气件通过连接管13可启闭式连通。这样,所述充气件可以设置于所述控制器12的内部,随着所述控制器12的拆卸或固定而同时被拆卸或固定,进而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所述控制器12外再没有其他零部件与其连接,使得本装置更加简洁美观,更加便于携带,所述连接管13一端与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所述连接管13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控制器12内且与所述充气件连通,所述连接管13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在不方便调整所述控制器12时,将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充气绑带11解除固定后拿在手中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控制器12包括外壳14、显示部15、控制模块和操作部,所述充气件、所述泄气件和所述控制模块均容纳在所述外壳14内,所述显示部15和所述操作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14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显示部15和所述操作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这样,通过所述显示部15可以将所述气压检测件所测得的压力值显示出来供训练人员参考,还可以对训练时间进行显示,进而提高训练的精确度,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4的下部,方便训练人员进行操作,所述操作部、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开始进行训练时,对所述操作部进行开启操作,所述操作部对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充气件发出信号,所述充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以对所述充气绑带11进行充气加压,达到训练所需的压力值后,操作所述操作部发出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充气件发出信号,所述充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断开连通,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的压力得以保持,进而训练人员的上肢或下肢所受到的压力可以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训练完成后,操作所述操作部对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泄气件发出信号,所述泄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所述泄气件进行压力释放,直到所述充气绑带11对上肢或下肢的压力逐渐减少为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操作部包括加压按键16、降压按键18和启停按键17,所述加压按键16、所述降压按键18和所述启停按键17均间隔嵌于所述外壳14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这样,开始进行训练时,按下所述启停按键17,所述控制器12开始工作进入准备状态,再次按下所述加压按键16,所述加压按键16对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充气件发出信号,所述充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以对所述充气绑带11进行充气加压,达到训练所需的压力值后,操作所述启停按键17发出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充气件发出信号,所述充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断开连通,使得所述充气绑带11的压力得以保持,进而训练人员的上肢或下肢所受到的压力可以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训练完成后,按下所述降压按键18对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泄气件发出信号,所述泄气件与所述充气绑带11连通,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所述泄气件进行压力释放,直到所述充气绑带11对上肢或下肢的压力逐渐减少为零,再次按下所述启停按键17,所述控制器12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操作部包括蓝牙按键19,所述蓝牙按键19嵌于所述外壳14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这样,所述蓝牙按键19嵌于所述外壳14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按下所述蓝牙按键19,将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开启蓝牙模块,还可以与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蓝牙配对,进而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对本装置进行增压或者减压操作,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变得更加简单。所述蓝牙按键19、所述加压按键16、所述降压按键18和所述启停按键17可以等间隔嵌入所述外壳14的下部且在按下的时候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而触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控制器12的后部可拆卸式固定有磁吸母口,所述充气绑带11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磁吸公口8,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充气绑带11通过所述磁吸母口和所述磁吸公口8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在所述充气绑带11便于操作的位置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磁吸公口8,所述控制器12的后部设置所述磁吸母口,当所述磁吸母口和所述磁吸公口8因为异性相吸而吸附在一起时,所述磁吸母口便带着所述控制器12同时固定到所述充气绑带11的外侧,防止在训练过程中,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充气绑带11之间的连接零件在训练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阻碍训练的现象。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磁吸公口8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磁吸公口8等间隔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11的外侧位置处。这样,所述充气绑带11围设于上臂,三个所述磁吸公口8分别设置于上臂的前侧、外侧和后侧,当做二头弯举等动作时可以将所述控制器12固定于上臂后侧,使得前臂在弯举时不会受到所述控制器12的干涉,做不涉及到上肢弯曲时,则可以将所述控制器12固定到上臂前侧方便对所述控制器12进行操作。同理,当做深蹲等动作的过程中,几乎只有在所述控制器12设置于大腿外侧侧面时,才可能不会影响到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8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加压部3包括外表面设置有刻度9的弹力绑带10,所述弹力绑带10的两端位置可调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弹力绑带10分别在所述袖部4和所述裤腿部5对应位置处与所述上衣1和所述裤子2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即便是老年群体或是伤病人群同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述弹力绑带10的两端固定并使用,只需要将所述弹力绑带10的一端与所述袖部4固定,然后将所述弹力绑带10的另一端拉开一定的距离使所述弹力绑带10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后,将所述弹力绑带10的两端进行固定,如果在训练初期对压力比较敏感的人群可以在魔术贴固定在同一个所述刻度9的情况下将衣物脱下,方便在下次使用时仍采用上次的压力大小,即将所述弹力绑带10的两端固定在同样的所述刻度9对应位置处,后期可以分梯度的减小所述刻度9的长度值进而加大所述弹性绑带带来的压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魔术贴设置于所述弹力绑带10的内侧表面,所述弹力绑带10通过所述第三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粘接固定在所述袖部4和所述裤腿部5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第三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均具有一定的宽度,肱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而肱二头肌的延伸方向沿上臂延伸,因此所述弹力绑带10环设于整个上臂任意位置均可,但是肱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臂的顶部向手掌方向流入,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四魔术贴粘接固定后,当所述弹力绑带10对肱动脉进行加压,使得所述弹力绑带10能持续对肱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上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同理,所述第三魔术贴与所述第五魔术贴粘贴固定后,股动脉内的血液是由上至下流动,当所述弹力绑带10对股动脉进行加压时,使得所述弹力绑带10能持续对股动脉进行加压,保证下肢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加压而达到训练目的。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裤子和四个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上衣包括两个袖部,所述裤子包括两个裤腿部,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肱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袖部可拆卸式固定,另两个所述加压部分别围设于左右两侧的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且与所述裤腿部可拆卸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的内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勾面的第三魔术贴,所述袖部在肱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四魔术贴,所述裤腿部在股动脉对应位置处的外侧表面固定有魔术贴毛面的第五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分别与所述第四魔术贴和所述第五魔术贴可拆卸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包括充气件、泄气件、控制器、气压检测件和充气绑带,所述充气绑带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且所述充气绑带围设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充气绑带与所述袖部和所述裤腿部分别在肱动脉和股动脉对应位置处位置可调式固定,所述气压检测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内,所述气压检测件、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充气绑带分别与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可启闭式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绑带与所述充气件通过连接管可启闭式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显示部、控制模块和操作部,所述充气件、所述泄气件和所述控制模块均容纳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操作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操作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充气件和所述泄气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加压按键、降压按键和启停按键,所述加压按键、所述降压按键和所述启停按键均间隔嵌于所述外壳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蓝牙按键,所述蓝牙按键嵌于所述外壳的下部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后部可拆卸式固定有磁吸母口,所述充气绑带的外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磁吸公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气绑带通过所述磁吸母口和所述磁吸公口可拆卸式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公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磁吸公口等间隔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充气绑带的外侧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包括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的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的两端位置可调式固定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弹力绑带分别在所述袖部和所述裤腿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上衣和所述裤子可拆卸式固定。
CN202120197008.7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Active CN214860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7008.7U CN2148608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7008.7U CN2148608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60871U true CN21486087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2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7008.7U Active CN214860871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60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4653A (ja) 適応型圧迫治療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A2714159A1 (en) Noninvasiv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N102065955A (zh) 训练装置、训练用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2007050127A5 (zh)
CN109199390A (zh) 一种胸廓和腹腔压力检测系统
US9901769B2 (en) Plural parallel cuff for muscle training by pressurizing limb
US7182717B2 (en) Therapy cushion for use with blood pressure cuff
CN201179297Y (zh) 全方位健身带
CN214860871U (zh) 一种四肢加压训练装置
US20200246659A1 (en) Respiratory training system
CN210302222U (zh) 一种膝关节锻炼器材
WO2023109656A1 (zh) 一种气动康复辅助手套
CN215538103U (zh) 一种呼吸操锻炼辅助拉伸器
CN109350070A (zh) 一种具备呼吸采集及提示功能的舞蹈动作捕捉系统
CN108578968A (zh) 一种健身安全辅助系统
CN211157113U (zh) 牵拉鞋
CA3207149A1 (en) Hemo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harness for same
CN209252870U (zh) 一种胸廓和腹腔压力检测系统
CN112999612A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患者手指锻炼装置
CN111616711A (zh) 呼吸检测及反馈控制系统
CN206454201U (zh) 手臂康复装置以及康复床
CN208678273U (zh)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器
CN210784311U (zh) 一种智能人体监测内衣
CN215136602U (zh) 一种瘫痪患者用的手指锻炼装置
CN212547593U (zh) 一种屈髋辅助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