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7983U -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7983U
CN214857983U CN202121173340.6U CN202121173340U CN214857983U CN 214857983 U CN214857983 U CN 214857983U CN 202121173340 U CN202121173340 U CN 202121173340U CN 214857983 U CN214857983 U CN 214857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t
plate
groove
fixing device
sp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33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昶
胡胜利
朱凌
谢维
吉璐宏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672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thopaedic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672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thopaedic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672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thopaedic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bei 672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thopaedic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1733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7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7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7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后夹板、侧插板,后夹板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分别与前夹板和侧插板连接,前夹板远离连接绳的一端开设有插槽,侧插板远离连接绳一端的端部插设在插槽内,且侧插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卡槽,前夹板前侧表面远离连接绳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并设有和卡槽相对应的卡板;本方案所提出的脊柱固定装置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病人无法自行穿戴的缺陷,有利于病人脊柱固定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以及椎间盘连接而成,其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目前因为骨折、病变等原因造成人体脊柱变形后,若症状较轻则通过按摩、针灸以及外夹式固定装置进行脊柱矫正固定,若症状较为严重则通过骨科手术帮助病人的脊柱恢复正常,但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的病人,在术后依然要使用外夹式脊柱固定装置,以便其脊柱恢复效果更好;
但是现有的对病人腰部脊柱进行固定使用的,外夹式脊柱固定装置普遍为穿戴式,前后两个夹板之间通过绑带交叉缠腰连接,进而病人在使用时无法便捷的自行穿戴,使得病人还需额外聘请护理人员帮助穿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后夹板、侧插板,所述后夹板的两端通过连接绳分别与前夹板和侧插板连接;
所述前夹板远离连接绳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侧插板远离连接绳一端的端部插设在插槽内,且所述侧插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前夹板前侧表面远离连接绳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并设有和卡槽相对应的卡板,所述前夹板的前侧表面对应限位槽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卡板的前侧板体贯穿至安装座的外部,所述卡板位于安装座内部的板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弹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延伸至安装座外部的板体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拉环,且所述卡板靠近卡槽的一端呈锯齿状并与卡槽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使得病人可通过拉环便捷的拉动卡板,病人可通过卡板和侧插板便捷的穿戴或脱下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夹板两端连接的连接绳设置有多组,且所述连接绳的绳体共同设置有若干相间隔的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的设置,使得病人在使用时固定安可对病人的腰部起到约束的作用,极强了病人腰部脊柱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夹板和固定板的表面共同设置有缓冲棉垫,所述后夹板对应缓冲棉垫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棉垫的设置,使得病人在使用时腰部具有较好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上侧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并共同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共同安装有软质的阻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和阻拦垫的设置,使得病人在对腰部的脊柱进行固定时还可以对胸部的脊柱进行矫正,使得装置也适用于脊柱侧弯的病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通过安装槽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调节孔,所述支撑架对应调节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对应螺纹孔设有相匹配的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的螺纹端通过螺纹孔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孔和内六角螺栓的设置,使得装置可调节阻拦垫的位置,进而可使用不同身高体重的病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病人手持前夹板和侧插板,进而控制侧插板的端部插在插槽内,而卡板则在弹片的顶动下通过卡槽与侧插板啮合,此时侧插板在卡槽和卡板的配合下与前夹板呈固定连接状态,即完成了装置的穿戴,而插槽、卡槽和卡板的设置,使得本方案所提出的固定装置相比较传统的装置而言,无需繁琐的绑带捆绑便可进行前夹板和后夹板的固定连接;
当病人需要脱下固定装置时,仅需通过拉环拉动卡板,而卡板脱离卡槽后便可轻松抽出侧插板,此时病人便脱下了装置,在侧插板抽出后卡板在弹片的作用下复位,以便进行下次的穿戴;
因此,本方案所提出的脊柱固定装置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病人无法自行便捷穿戴的缺陷,有利于病人脊柱固定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的前视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的后视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的安装座内部零件拆分示意图。
图中:1、前夹板;2、后夹板;3、侧插板;4、连接绳;5、插槽;6、卡槽;7、限位槽;8、安装座;9、卡板;10、拉环;11、弹片;12、固定板;13、缓冲棉垫;14、支撑架;15、阻拦垫;16、内六角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侧插板3,后夹板2的两端通过连接绳4分别与前夹板1和侧插板3连接,前夹板1远离连接绳4的一端开设有插槽5,侧插板3远离连接绳4一端的端部插设在插槽5内,且侧插板3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卡槽6,前夹板1前侧表面远离连接绳4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7并设有和卡槽6相对应的卡板9。
前夹板1的前侧表面对应限位槽7固定有安装座8,卡板9的前侧板体贯穿至安装座8的外部,卡板9延伸至安装座8外部的板体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拉环10,且卡板9靠近卡槽6的一端呈锯齿状并与卡槽6相配合,卡板9位于安装座8内部的板体与安装座8之间设有弹片11。
后夹板2两端连接的连接绳4设置有多组,且连接绳4的绳体共同设置有若干相间隔的固定板12,后夹板2和固定板12的表面共同设置有缓冲棉垫13,后夹板2对应缓冲棉垫13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透气孔。
前夹板1和后夹板2上侧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并共同安装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上端共同安装有软质的阻拦垫15,前夹板1和后夹板2通过安装槽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调节孔,支撑架14对应调节孔开设有螺纹孔,前夹板1和后夹板2对应螺纹孔设有相匹配的内六角螺钉16,内六角螺钉16的螺纹端通过螺纹孔延伸至支撑架14的内部。
使用原理及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病人手持前夹板1和侧插板3,进而控制侧插板3的端部插在插槽5内,而卡板9则在弹片11的顶动下通过卡槽6与侧插板3啮合,此时侧插板3在卡槽5和卡板9的配合下与前夹板1呈固定连接状态,即完成了装置的穿戴,而插槽5、卡槽6和卡板9的设置,使得本方案所提出的固定装置相比较传统的装置而言,无需繁琐的绑带捆绑便可进行前夹板1和后夹板2的固定连接;
当病人需要脱下固定装置时,仅需通过拉环10拉动卡板9,而卡板9脱离卡槽6后便可轻松抽出侧插板3,此时病人便脱下了装置,在侧插板3抽出后卡板9在弹片11的作用下复位,以便进行下次的穿戴;
因此,本方案所提出的脊柱固定装置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病人无法自行便捷穿戴的缺陷,有利于病人脊柱固定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侧插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2)的两端通过连接绳(4)分别与前夹板(1)和侧插板(3)连接;
所述前夹板(1)远离连接绳(4)的一端开设有插槽(5),所述侧插板(3)远离连接绳(4)一端的端部插设在插槽(5)内,且所述侧插板(3)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卡槽(6),所述前夹板(1)前侧表面远离连接绳(4)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7)并设有和卡槽(6)相对应的卡板(9),所述前夹板(1)的前侧表面对应限位槽(7)固定有安装座(8),所述卡板(9)的前侧板体贯穿至安装座(8)的外部,所述卡板(9)位于安装座(8)内部的板体与安装座(8)之间设有弹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9)延伸至安装座(8)外部的板体上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拉环(10),且所述卡板(9)靠近卡槽(6)的一端呈锯齿状并与卡槽(6)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2)两端连接的连接绳(4)设置有多组,且所述连接绳(4)的绳体共同设置有若干相间隔的固定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2)和固定板(12)的表面共同设置有缓冲棉垫(13),所述后夹板(2)对应缓冲棉垫(13)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1)和后夹板(2)上侧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并共同安装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上端共同安装有软质的阻拦垫(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1)和后夹板(2)通过安装槽开设有若干相间隔的调节孔,所述支撑架(14)对应调节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前夹板(1)和后夹板(2)对应螺纹孔设有相匹配的内六角螺钉(16),所述内六角螺钉(16)的螺纹端通过螺纹孔延伸至支撑架(14)的内部。
CN202121173340.6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7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3340.6U CN214857983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3340.6U CN214857983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7983U true CN21485798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3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334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7983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7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9182U (zh) 颈腰椎牵引装置
WO2013115615A1 (ko) 경추 견인치료기
US20140207190A1 (en) Spinal three-dimensional orthopedic equipment
CN202665763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
US20080203249A1 (en) Arm support device
CN110037842A (zh) 可调节式胸腰椎牵引矫形固定器
CN108210275A (zh) 一种治疗医院骨科颈椎患者病症的全方位辅助治疗仪器
NO317824B1 (no) Justerbar ryggstotte
CN105434019A (zh) 体外式肋骨及胸骨骨折复位加压固定器
CN106963462A (zh) 用于脊椎手术的外固定装置
CN214857983U (zh) 一种骨科脊柱固定装置
CN208065315U (zh) 一种骨外科整形固定结构
CN209984389U (zh)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
CN213606988U (zh) 一种胸腰椎后路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CN212234864U (zh) 一种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固定器
CN109730815A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
CN208876715U (zh) 一种脊柱固定复位装置
CN111529168A (zh) 一种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固定器
CN213788061U (zh) 一种骨科颈部固定架
CN113425482A (zh) 一种骨科用牵引治疗设备
CN205758930U (zh) 颈椎减压治疗气囊装置
CN109846586A (zh) 一种脊柱侧弯组合治疗器
CN217696774U (zh) 一种骨牵引固定支架
CN215535384U (zh) 一种可微动的寰枢椎支具
CN111658264B (zh) 一种自助式颈椎保健、治疗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