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1429U -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 Google Patents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1429U
CN214851429U CN202120421742.7U CN202120421742U CN214851429U CN 214851429 U CN214851429 U CN 214851429U CN 202120421742 U CN202120421742 U CN 202120421742U CN 214851429 U CN214851429 U CN 214851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ell
cameras
high pixel
vi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17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志
张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yu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17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1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1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1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包括外壳(1)、挡光罩(2)以及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且前端和后端伸出所述外壳(1),所述挡光罩(2)设置在所述外壳(1)前侧,所述外壳(1)中,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位于中间,从而可以缩小挡光罩(即黑区)的尺寸,以避免黑区遮挡驾驶员视野。

Description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驾驶安全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ADAS市场亦呈现爆发式增长。ADAS摄像头分为单目、双目以及多目。其中,多目摄像头可以通过不同的摄像头来覆盖不同的范围场景,既解决了单目和双目无法来回切换焦距的问题,也一次性解决不同距离下识别清晰度的问题。其不同角度的摄像头负责不同距离、角度范围的场景,各司其职,互补干扰。因此,多目摄像模组是未来ADAS发展的必然方向。
但是多目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多目摄像头相较于单目和双目而言,体积必然会增大,挡光区域(即黑区范围)面积也会随之成倍增大,故极大影响车辆整体美观效果,甚至可能会遮挡驾驶员视野。因此,如何将多目摄像头的体积减小,且尽可能缩小黑区面积,是当下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包括外壳、挡光罩以及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且前端和后端伸出所述外壳,所述挡光罩设置在所述外壳前侧,所述外壳中,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位于中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三个摄像头,且在所述外壳中处于同一水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中,在同一水平上至多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位于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三个摄像头,且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在所述外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四个摄像头,第一、第二摄像头呈水平布置,第三、第四摄像头呈竖直布置在第一、第二摄像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摄像头与车辆前挡玻璃的间隙为1mm-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各个摄像头的前端伸出所述外壳的尺寸适应于车辆前挡玻璃的与水平面的夹角;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摄像头前端与水平面垂直或与车辆前挡玻璃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挡光罩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连接板;
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侧板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与所述摄像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二者分别间隔设有用于使所述摄像头前端和后端伸出的孔;
所述外壳中还设有一块同时与各个所述摄像头连接的线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使模组中的各个摄像头(即子模块)中,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尽可能位于中间。这样,可以使得挡光罩的尺寸尽可能小,以避免黑区过大而遮挡驾驶员视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设置三个摄像头,使这三个摄像头按同一水平布置,其中视场角最大的摄像头位于中间。另外,设置三个摄像头的方式中,还可使这三个摄像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也使视场角最大的摄像头位于中间,能够在减小挡光罩尺寸的基础上,缩短模组的横向尺寸,从而提高其承受外力和温变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设置四个摄像头,这四个摄像头中的第一、第二摄像头水平布置,第三、第四摄像头竖直布置在前二者之间,从而使得同一水平上只包含两个摄像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组横向尺寸。这种方式中,中间两个竖直布置的摄像头之一或均具备最大的视场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安装状态下,摄像头与车辆前挡玻璃的间隙为1mm-3mm,并且,摄像头前端适应于车辆前挡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摄像头前端可以与水平面垂直,也可平行于车辆前挡玻璃。从而使摄像头前端尽可能的接近玻璃,以进一步压缩黑区面积,并能减少杂光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未设置挡光罩)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未设置挡光罩)的结构图;
图5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未设置挡光罩)在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前端两种排列形式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单目摄像模组的安装示意图(左)及结构图(右);
图9是现有技术中的三目摄像模组(未设置挡光罩)的组装图(上)及拆解图(下);
图10是现有技术中的三目摄像模组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包括外壳1、挡光罩2以及摄像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为多摄(即多目)模组,因此摄像头的数量应至少为三个。摄像头间隔的设置在外壳1中,且前端和后端伸出外壳1。挡光罩2则设置在外壳1前侧,用以形成黑区,从而可以达到美化外观、减小杂光对摄像头成像的影响的作用。黑区的大小与摄像头视场角的排布有关,视场角范围越大,黑区的面积也就越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在外壳1中并非随机排列,而是使视场角度最大的摄像头位于中间。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遮光区域(黑区)的需求面积,以缩小挡光罩2的尺寸,防止车辆黑区过大影响驾驶员视野,影响车辆外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1(或称支架)包括前盖11和后盖12,二者分别间隔设有用于使摄像头前端和后端伸出的孔(图中未示出)。其中,前盖11和后盖12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挡光罩2包括底板21、两个侧板22和连接板23。底板21为一块梯形平板,侧板22则设置在底板21形成的梯形的两腰部位,使得两块侧板22之间的距离向着远离外壳1的方向逐渐增大。连接板23位于两侧板22之间,具体处在底板21形成的梯形的上底部位,其作用在于与摄像头的前端连接。连接板23与摄像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套设,也可直接与外壳1和/或摄像头一体成型。另外,外壳1中还设有一块同时与各个摄像头连接的线路板(图中未示出),其形状应根据摄像头的排布方式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线路板(即多块合一的PCB板)空间利用率最大,以达到最佳的成本、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在安装时,可先将摄像头按照预设的位置与前盖11固定,在固定时避免摄像头视场与挡光罩2干涉,最后再盖上后盖12,同时需要保证各个摄像头的前端面与车辆前挡玻璃的间隙尽可能小,再打上螺钉即可完成组装。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模组包括三个摄像头,分别为第一摄像头3a、第二摄像头3b和第三摄像头3c。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三个摄像头处于同一水平。并且,位于中间的第二摄像头3b的视场角最大,以实现减小挡光罩2尺寸的目的。
结合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模组包括三个摄像头,分别为第一摄像头3a、第二摄像头3b和第三摄像头3c。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三个摄像头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在外壳1中,形成了堆叠式的布置形式,以实现小型化(小体积)的模组结构,便于车辆前挡位置其余功能件(雨量感应器等)的布置及安装,即避免较大体积影响干扰车辆前挡区域其他功能件的排布。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缩小黑区面积的构思,位于上方中间的第二摄像头3b的视场角应为最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布置方式,外壳1的形状可以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从而使得中间纵向尺寸较大,而水平方向较短。即,使得模组中部较宽,以使得模组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和温变,能够有效防止因温变、震动导致的形变,以提高外壳1的可靠性。
参见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模组包括四个摄像头,分别为第一摄像头3a、第二摄像头3b、第三摄像头3c和第四摄像头3d。如果摄像头分别具备不同的视场角,例如,第三摄像头3c和第四摄像头3d的视场角为100°、第一摄像头3a和第二摄像头3b的视场角为60°。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应使第一摄像头3a和第二摄像头3b呈水平布置,第三摄像头3c和第四摄像头3d位于第一摄像头3a和第二摄像头3b之间,且呈竖直布置以形成堆叠式结构。这样,使得最大视场角(即100°)摄像头尽可能位于中间。当然,若只有一个摄像头的视场角最大,则应保证其位于第三摄像头3c的位置(即位于上方)。这种实施方式虽然第三、第四摄像头位于第一、第二摄像头之间,但不处于同一水平,因此,模组的水平尺寸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另外,第三、第四摄像头呈竖直布置的方式使得模组中部纵向尺寸较大,因此也能增强模组承受外力和温变的能力,从而避免其出现变形。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合理设置摄像头前端伸出外壳1的尺寸,从而可以使得模块中的每个摄像头的前端面按照自身结构及光学特性尽可能的靠近前档玻璃B,以进一步压缩黑区的面积,从而减小杂光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中,摄像头前端伸出外壳1的尺寸适应于车辆前挡玻璃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5所示,车辆前挡玻璃一般倾斜布置,则各个摄像头的前端也应适应于前挡玻璃的倾斜角度形成阶梯状。当然,一些车辆的前挡玻璃为竖直,例如公交车等。这时,各个摄像头的前端也可在同一竖直平面。另外,如图6所示,摄像头的前端可保持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这样能够保留原始的模组安装形式,降低设计难度。还可如图7所示,使得摄像头的前端与前挡玻璃平行,从而进一步缩小摄像头与玻璃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中,在模组安装到车辆上后,每个摄像头与玻璃之间的间隙(即图5中L1和L2)在1-3mm之间,这样能使摄像头更加贴近于玻璃,但不接触玻璃。从而尽可能的减小了摄像头与车辆前挡玻璃的间隙,以进一步压缩黑区面积,美化内饰面,并能减少杂光的产生,以减弱杂光对后续成像质量的影响。
如此,结合图8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模组结构可知,单目摄像模组也包含壳体101、挡光罩102和子模块103(即摄像头)。但是由其子模块的视场角A可知,单目摄像模组的覆盖场景较为单一,且无法切换不同距离下的识别度。另外,结合图9和图10可知,现有技术中将视场角最大的摄像头202设在外壳体201侧边,因此使得挡光罩的尺寸较大,这样及其影响驾驶员的实现,并较易出现杂光。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使视场角最大的摄像头位于中间,还采取了堆叠式的摄像头布局,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挡光罩尺寸较大以及模组横向尺寸较大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可以用于各种多摄模组中,实用性较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包括外壳(1)、挡光罩(2)以及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且前端和后端伸出所述外壳(1),所述挡光罩(2)设置在所述外壳(1)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位于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摄像头(3a,3b,3c),且在所述外壳(1)中处于同一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在同一水平上至多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拥有最大视场角的摄像头位于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摄像头(3a,3b,3c),且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在所述外壳(1)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摄像头(3a,3b,3c,3d),第一、第二摄像头(3a,3b)呈水平布置,第三、第四摄像头(3c,3d)呈竖直布置在第一、第二摄像头(3a,3b)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摄像头与车辆前挡玻璃的间隙为1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各个摄像头的前端伸出所述外壳(1)的尺寸适应于车辆前挡玻璃的与水平面的夹角;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摄像头前端与水平面垂直或与车辆前挡玻璃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4、7、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罩(2)包括底板(21)、两个侧板(22)和连接板(23);
两个所述侧板(2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两侧,所述侧板(22)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外壳(1)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连接板(23)位于两个所述侧板(22)之间,并与所述摄像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7、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前盖(11)和后盖(12),二者分别间隔设有用于使所述摄像头前端和后端伸出的孔;
所述外壳(1)中还设有一块同时与各个所述摄像头连接的线路板。
CN202120421742.7U 2021-02-25 2021-02-25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Active CN214851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1742.7U CN214851429U (zh) 2021-02-25 2021-02-25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1742.7U CN214851429U (zh) 2021-02-25 2021-02-25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1429U true CN21485142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1742.7U Active CN214851429U (zh) 2021-02-25 2021-02-25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1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9998B2 (en) Terminal device
CN107402453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01833157A (zh) 相机模组
CN106231018A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及终端、双摄像头模组的装配方法
CN207968590U (zh) 摄像头模组及全面屏移动终端
CN102955216A (zh) 镜头模组
CN211744556U (zh) 摄像头模组及采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终端
CN107407855A (zh) 车载摄像机
KR100360322B1 (ko) 다방향 촬영카메라장치
CN214851429U (zh)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CN107395937A (zh) 带红外夜视功能的车载摄像头及360°全景智能泊车系统
CN107589509A (zh) 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摄像系统的装配方法
WO20020505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istortion in a head up display
CN11051948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6353235U (zh) 摄像模组及其应用的全景双摄模组
CN112866537A (zh) 高像素前视多摄模组
CN208780896U (zh) 一种杂散光线消除成像镜头
US11546495B2 (en) Camera module with a reflector mounted in a display device
CN212694146U (zh) 一种基于折反射式结构的双波带车载全景镜头
CN105445936A (zh) 光学成像装置
CN110324440A (zh) 摄像头模组、全面屏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US20120140114A1 (en) Housing structure and imaging device
JP2023532031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6646906A (zh) 一种降低3d串扰的裸眼显示面板、显示器及光学组件
CN203883913U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