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3226U - 强制对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制对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3226U
CN214843226U CN202120516277.5U CN202120516277U CN214843226U CN 214843226 U CN214843226 U CN 214843226U CN 202120516277 U CN202120516277 U CN 202120516277U CN 214843226 U CN214843226 U CN 21484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ree
centering device
centering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62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钢
黄彦然
焦宝文
文选跃
赵笠
喻崇湖
温槟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62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一伸缩机构以及对中件。其中,第一伸缩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自由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基座连接,第一自由部能作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的运动,并且第一自由部连接对中件,从而驱动对中件座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的运动,对中件用于安装全站仪等检测仪器。上述强制对中装置能适应不同的隧道结构,提高了强制对中装置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强制对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制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精密工程测量操作时,由于其精度要求特别高,采用垂球对中,光学对中或激光对中时对中误差在总体误差中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精密工程测量时常采用设置强制对中装置的方法,有效改善仪器设备对中误差对控制网整体精度的影响。
在隧道洞内精密工程测量中,在保证隧道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强制对中装置只能设置于隧道两侧。不同的隧道因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隧道侧墙与隧道的限界距离是不同的,传统的强制对中装置无法适应各种情况的隧道,缺乏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强制对中装置的通用性问题,提供一种强制对中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制对中装置,包括:
第一基座;
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自由部能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运动;以及,
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制对中装置包括: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间隔设置;
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自由部能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自由部与所述对中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机的伸缩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下方或上方,并且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呈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螺纹连接,转动所述第一自由部能驱使所述第一自由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运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自由部螺纹连接,转动所述第二自由部能驱使所述第二自由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自由部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以锁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自由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自由部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锁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自由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平行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制对中装置还包括水平检测件,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对中件上,所述水平检测件用于检测对中件的水平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水平检测件沿所述对中件的边缘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水平检测件中的一个水平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水平检测件中的另一个水平检测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检测仪器的安装孔。
上述强制对中装置通过第一基座可固定至墙壁或隧道壁上,并且通过第一伸缩机构能驱动对中件做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的运动,从而强制对中装置能根据隧道的侧墙与隧道的限界的距离适应性地调整对中件到第一基座的距离,进而使得强制对中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隧道结构,提高了强制对中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强制对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强制对中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基座;20、第一伸缩机构;21、第一固定部;22、第一自由部; 30、对中件;31、安装孔;40、水平检测件;50、第二基座;60、第二伸缩机构;61、第二固端;62、第二自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强制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一实施例的强制对中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0、第一伸缩机构20以及对中件30。其中,第一伸缩机构20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基座10连接,第一自由部22能作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10的运动,并且第一自由部22连接对中件30,从而驱动对中件30座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10的运动,对中件30用于安装全站仪等检测仪器。
进一步地,第一基座10用于固定到墙壁或隧道壁上。较佳地,可通过碰撞螺丝将第一基座10固定到墙壁或隧道壁。第一伸缩机构20沿水平方向设置,从而驱动对中件30靠近或远离隧道壁,进而确保对中件30上全站仪等检测设备的通视条件。对中件30为圆盘状钣金或方形钣金,对中件30上开设有用于检测仪器的安装孔31,进一步地,安装孔31用于穿设螺栓等连接件,检测仪器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连接固定至对中件30上。值得说明的是,对中件30除了可安装全站仪,还设用于安装其他检测仪器。
上述强制对中装置通过第一基座10可固定至墙壁或隧道壁上,并且通过第一伸缩机构20能驱动对中件30做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10的运动,从而强制对中装置能根据隧道的侧墙与隧道的限界的距离适应性地调整对中件30到第一基座10的距离,进而使得强制对中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隧道结构,提高了强制对中装置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2,强制对中装置还包括第二基座50以及第二伸缩机构 60,其中,第二基座50与第一基座10间隔设置。第二伸缩机构60,第二伸缩机构60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62,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基座 50连接,第二自由部62能作靠近或远离第二基座50的运动,并且第二自由部与对中件30连接。通过第二基座50与第二伸缩机构60对对中件30进行辅助支撑,加强了对中件30的稳固性,提高了强制对中装置的承载能力。
较佳地,如图2所示,第一伸缩机的伸缩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基座 50设置在第一基座10的下方,第二伸缩机构6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基座50与对中件30,并且第二伸缩机构60的伸缩方向与第一伸缩机构20的伸缩方向呈夹角,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机构20、第二伸缩机构60与隧道壁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强制对中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值得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座50也可设置在第一基座10的上方,此时第二伸缩机构 60对对中件30施加朝向斜上方的拉力,也同样能提高强制对中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伸缩机构2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伸缩机构20 平行设置,并且至少两个第一伸缩机构20的两端均分别连接第一基座10与对中件30,从而提高对中件30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例如,在本申请的强制对中装置中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机构20,两个第一伸缩机构20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基座10上,两个第一伸缩机构20的第一自由部22 均与对中件30连接,从而提高对对中件30的支撑强度。
类似地,第二伸缩机构6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伸缩机构60平行设置,并且至少两个第二伸缩机构60的两端均分别连接第二基座50与对中件30,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中件30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例如,在本申请的强制对中装置中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机构60,两个第二伸缩机构60均沿倾斜方向延伸并且间隔地设置在第二基座50上,两个第二伸缩机构60的第二自由部62均与对中件30连接,从而提高对对中件30的支撑强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为依次嵌套的套管,并且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转动第一自由部22能驱使第一自由部22作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部21的运动,进而实现驱动对中件30做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10的运动。
类似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62为依次嵌套的套管,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62螺纹连接,从而转动第二自由部62能驱使第二自由部62作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部的运动,进而使得第二伸缩机构60能根据第一伸缩机构20的伸出长度调整自身长度,以保证对对中件30的支撑力。为了保证第二伸缩机构 60的调整灵活性,第二基座50与第二固定部可设置为转动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1沿第一伸缩机构20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自由部22设有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第一连接孔内以锁定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从而通过将第一锁紧件插设在不同的第一连接孔内,即可调整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整第一伸缩机构20的整体长度,最终实现驱动现驱动对中件30做靠近或远离第一基座10的运动。值得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自由部22沿第一伸缩机构20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第一固定部21设有第一锁紧件,也同样能实现上述目的,在此不做赘述。较佳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一锁紧件为螺钉,此外,第一连接孔还可以为销孔,此时第一锁紧件为销轴。
类似地,第二固定部沿第二伸缩机构60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自由部62设有第二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第二连接孔内以锁定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62,从而通过将第二锁紧件插设在不同的第二连接孔内,即可调整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62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调整第二伸缩机构60的整体长度。值得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自由部62沿第二伸缩机构60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第二固定部设有第二锁紧件,也同样能实现上述目的,在此不做赘述。较佳地,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二锁紧件为螺钉,此外,第二连接孔还可以为销孔,此时第二锁紧件为销轴。为了保证第二伸缩机构60的调整灵活性,第二基座50 与第二固定部可设置为转动连接。
此外,第一伸缩机构20和/或第二伸缩机构60还可以为电动推杆或气缸或丝杠螺母等,只要能实现伸缩功能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强制对中装置还包括水平检测件40,水平检测件40设置在对中件 30上,水平检测件40用于检测对中件30的水平度,通过在对中件30上设置水平检测件40,能检测检测对中件30的水平度,通过水平检件的检测结果来调整第二伸缩机构60的伸缩长度,进而实现对对中件30调平,以避免对中件30安装过于倾斜导致全站仪无法平整的问题。较佳地,水平检测为气泡水平仪,通过观察气泡水平仪内的汽包,即可确定对中件30是否水平。
进一步地,水平检测件4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水平检测件40沿对中件30的边缘间隔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对中件30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水平检测件40,从而通过观察两个水平检测件40的检测结果,以提高对对中件 30的调平准确度。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水平检测件40设置于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上,另一个水平检测件40设置于与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从而通过垂直布置的两个水平检测件40,进一步提高对对中件30的调平准确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为X轴方向,那么设置在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上的水平检测件40用于检测对中件30在X 轴方向上的水平度,通过该水平检测件40能调平对中件30在X轴方向上的水平度。则另一个水平检测件40用于检测对中件30在Y轴方向上的水平度,通过该水平检测件40能调平对中件30在Y轴方向上的水平度。通过两个水平检测件40相互配合,即可同时调平对中件30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上的水平度,提高了对中件30的调平的精确度。
上述强制对中装置一实施例的安装方法为:先通过膨胀螺丝将第一基座10 固定在墙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第一伸缩机构20的长度,并锁紧第一固定部21与第一自由部22。最后根据第一伸缩机构20的长度以及水平检测件40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二伸缩机构60的长度以及第二基准的固定位置,通过膨胀螺丝将第二基座50固定在墙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座;
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自由部能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运动;以及,
对中件,所述对中件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对中装置包括: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一基座间隔设置;
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自由部能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自由部与所述对中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下方或上方,并且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螺纹连接,转动所述第一自由部能驱使所述第一自由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运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自由部螺纹连接,转动所述第二自由部能驱使所述第二自由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自由部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以锁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自由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自由部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插设于任一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锁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自由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平行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对中装置还包括水平检测件,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对中件上,所述水平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对中件的水平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水平检测件沿所述对中件的边缘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水平检测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水平检测件中的其中另一个所述水平检测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检测仪器的安装孔。
CN202120516277.5U 2021-03-11 2021-03-11 强制对中装置 Active CN21484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6277.5U CN214843226U (zh) 2021-03-11 2021-03-11 强制对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6277.5U CN214843226U (zh) 2021-03-11 2021-03-11 强制对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3226U true CN21484322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952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6277.5U Active CN214843226U (zh) 2021-03-11 2021-03-11 强制对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3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0851B (zh) 一种管桩测斜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019627U (zh) 一种监测变形缝两侧主体结构的三向变形的装置
CN106168478A (zh) 一种监测变形缝两侧主体结构的三向变形的方法
CN211312122U (zh) 新旧路面差异沉降监测装置
CN214843226U (zh) 强制对中装置
CN106225761A (zh) 一种监测变形缝两侧主体结构的三向变形的装置
CN214200014U (zh) 一种墙体垂直度检测仪器
CN112695816A (zh) 一种基桩水平载荷试验检测方法
CN106595590B (zh) 一种基于平衡杆原理的双向测斜仪
CN214702092U (zh) 用于平尺检测的调整装置
CN215261789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垂直检测装置
CN210242768U (zh) 一种自调平水准尺固定基座装置
CN209342097U (zh) 一种建筑安装用坡度校准装置
CN213956231U (zh) 一种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9550134U (zh) 一种全站仪测量支架
CN215064481U (zh) 一种建筑物墙体沉降水准测量尺垫
CN2206495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3209721U (zh) 一种多标距大变形引伸计
CN2169543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1291453U (zh) 一种可快速整平的棱镜杆
CN215215590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支架
CN114909572B (zh) 可折叠式多角度调节的位移传感器安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69192U (zh) 建筑工程水准仪用便于调节水平的支架
CN21872413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检测装置
CN212871238U (zh) 一种架桥机支腿垂直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