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6360U -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6360U
CN214836360U CN202120095111.0U CN202120095111U CN214836360U CN 214836360 U CN214836360 U CN 214836360U CN 202120095111 U CN202120095111 U CN 202120095111U CN 214836360 U CN214836360 U CN 214836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um
tunnel
edge
har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951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胥
吴波
孙文涛
黄仁
蒙国往
罗桂军
周志强
何彭
黄宗辉
邹广庚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0951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6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6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6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预计掘进隧道上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软质地层、位于预计掘进隧道下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边缘设置的若干个边缘孔,设置于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内部、且孔深与边缘孔相同的若干个内部孔,切割线;所述切割线与边缘孔、内部孔连接形成网格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盾构掘进过程中上下地层物理特性指标差别较大造成的刀盘、刀具磨损等问题,且节约了盾构掘进施工成本,能使工作环境更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掘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建造地下隧道最先进的施工方法之一。由此,盾构掘进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
盾构法一般只适应于较为均质的软土、软岩地层或砂层及其互层。在较为均质的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掘进方式及掘进模式相对简单、掘进方向容易控制、掘进参数相对稳定,因此盾构施工难度较低。但由于自然界地质构造的随机性,导致地质条件变化莫测,地层分界面起伏较大,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上软下硬等复合地层不可避免。在上软下硬地层中,坚硬岩层仅在隧道开挖面下半部分出露,下部分硬岩自稳性较好而上部软岩自稳性较差,软硬不均现象明显,局部存在不均匀风化夹层,给盾构施工造成极大困难,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比如: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困难、刀具偏磨严重、刀盘受力不均致使主轴承受损或主轴承密封被破坏、工况转换频繁造成较大地表变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解决了盾构掘进过程中上下地层物理特性指标差别较大造成的刀盘、刀具磨损等问题,节约了盾构掘进施工成本,使工作环境更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预计掘进隧道上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软质地层、位于预计掘进隧道下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边缘设置的若干个边缘孔,设置于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内部、且孔深与边缘孔相同的若干个内部孔,切割线;所述切割线与边缘孔、内部孔连接形成网格结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边缘孔、内部孔采用超前钻钻设。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孔、边缘孔的孔深为2~4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孔、边缘孔的孔径为0.05~0.2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孔之间的间距控制为0.3~0.6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线采用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而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线的深度小于等于边缘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沿切割区域的边缘设置边缘孔、于切割区域内部设置内部孔,并通过超高压磨料水射流使切割线与内部孔、边缘孔连接形成“棋盘”状网格结构进行预裂处理,可将盾构隧道掌子面中的硬质地层区域切割成岩土块体,从而降低了隧道硬质地层部分岩土体的强度,可便于盾构机切削,减少刀盘、刀具的磨损,同时可提高盾构掘进的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2)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结构,在盾构机掘进施工过程中,相比采用爆破处理和直接盾构掘进开挖,有效降低了隧道内粉尘浓度,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地质分层三维模型;
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1-隧道掘进方向盾构机上方地层;2-隧道掌子面前方软质地层;3-预计掘进隧道;4-地表;5-切割区域;6-内部孔;7-盾构机; 8-盾构管片;9-边缘孔;10-隧道边线;11-切割线;12-岩土块体;13-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4-填筑土层;15-微风化白云岩;16-强风化白云岩;17-红黏土层;18-中风化白云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请参阅图1、图2,包括位于预计掘进隧道3上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软质地层2、位于预计掘进隧道3下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沿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边缘设置的若干个边缘孔9,设置于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内部、且孔深与边缘孔9相同的若干个内部孔6,切割线11;切割线11与边缘孔9、内部孔6连接形成网格结构。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边缘孔9、内部孔6采用超前钻钻设。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孔6、边缘孔9的孔深为2~4m。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孔6、边缘孔9的孔径为0.05~0.2 m。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内部孔6之间的间距控制为0.3~0.6m。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切割线11采用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而成;超高压磨料水射流的水压为30~300MPa。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切割线11的深度小于等于边缘孔9的深度。
实施例2
以某市城市公共交通配套工程一期土建施工03标某盾构区间为例,采用本实用新型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进行施工,请参阅图1、图 2、图3,包括如下步骤:
1)地质概况探测
在盾构区间开挖前,采用地面钻孔探测或盾构掘进隧道掌子面超前地质探测,对掘进范围内盾构隧道掌子面中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即盾构隧道掌子面上部为软质地层,盾构隧道掌子面下部为硬质地层的区间地段)的区间地段进行地质勘测,以获得该区间地段的地质勘测数据,具体见表1和图3;
表1盾构区间不良地质段勘察结果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08217590000041
2)确定切割区域
根据步骤(1)获得的地质勘测数据,确定盾构隧道掌子面中的硬质地层区域,将盾构隧道掌子面中的硬质地层区域作为切割区域5;
3)切割区域成孔
采用超前钻沿切割区域的边缘钻设若干个边缘孔9,于切割区域内部钻设与边缘孔9的孔深相同的若干个内部孔6,并控制边缘孔9、内部孔6的位置,使边缘孔9、内部孔6呈网格点状分布;其中,内部孔6、边缘孔9的孔深为3m、孔径为0.1m,内部孔6之间的间距控制为0.5m;
4)钻孔连线切割
采用超高压磨料水射流沿内部孔6、边缘孔9进行切割,控制切割深度为 0.5~1.0m,使切割线11与内部孔6、边缘孔9连接形成网格结构,以将盾构隧道掌子面中的硬质地层区域切割成岩土块体12;
5)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掘进
利用盾构机刀盘切削步骤(4)处理后的隧道掌子面前方岩土块体,直至切削到边缘孔9与内部孔6的底部,使盾构机掘进到未处理的隧道硬质岩土体处,之后再循环往复步骤(2)、(3)、(4),直至盾构机通过上软下硬复合层。

Claims (7)

1.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包括位于预计掘进隧道(3)上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软质地层(2)、位于预计掘进隧道(3)下部的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隧道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边缘设置的若干个边缘孔(9),设置于掌子面前方硬质地层(13)内部、且孔深与边缘孔(9)相同的若干个内部孔(6),切割线(11);所述切割线(11)与边缘孔(9)、内部孔(6)连接形成网格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孔(9)、内部孔(6)采用超前钻钻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孔(6)、边缘孔(9)的孔深为2~4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孔(6)、边缘孔(9)的孔径为0.05~0.2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孔(6)之间的间距控制为0.3~0.6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线(11)采用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而成。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线(11)的深度小于等于边缘孔(9)的深度。
CN202120095111.0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Active CN214836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5111.0U CN214836360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95111.0U CN214836360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6360U true CN21483636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95111.0U Active CN214836360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63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315A (zh) * 2022-01-11 2022-04-12 湖南省通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施工中的预裂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315A (zh) * 2022-01-11 2022-04-12 湖南省通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施工中的预裂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5880B (zh) 一种多维度水力压裂煤层顶板优化停采线的方法
CN105952460A (zh) 一种城市硬岩隧道非爆施工方法
CN103234403A (zh) 一种公路隧道静态爆破施工方法
CN109236297B (zh) 裂充结合上行复采刀柱残采区遗留煤层的采煤方法
CN108343455A (zh) 双通道地下硐室施工方法
CN108729924A (zh) 一种城市硬岩隧道机械开挖快速施工方法
CN112096380A (zh) 一种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
CN103982137B (zh) 一种煤矿井下水力压裂钻孔方位角设计方法
CN108361011B (zh) 从井下巷道定向水力压裂控制采动影响范围的方法
CN107313783A (zh) 沟槽预裂冲击式破岩方法
CN109209474A (zh) 一种双分支井抽取下煤层及上部多采空区瓦斯与积水的方法
CN214836360U (zh)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结构
CN110984132B (zh)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的施工方法
CN110374091A (zh) 一种矩形抗滑桩机械成孔施工方法
CN103147759B (zh) 一种倾斜小矿体探矿—浅孔留矿采矿方法
CN110965964B (zh) 一种特厚煤层瓦斯抽采方法
RU2441167C1 (ru) Способ дегазации сближенного пласта
CN107514263A (zh) 冲击式tbm
CN112282802A (zh) 一种大跨径地下洞室无爆破切割开挖施工方法
CN112832795B (zh) 一种富水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CN106948860B (zh) 基于u型井与定向钻孔协同递进抽采煤层瓦斯的方法
CN215804545U (zh) 一种待掘进体
CN108343400B (zh) 一种利用定向钻孔顺层抽采煤层群瓦斯的方法
CN114215066B (zh) 一种明挖基坑侧壁防坍塌开挖施工方法
CN217380545U (zh) 高压气体致裂辅助机械法的硬岩隧道开挖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