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2279U -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32279U
CN214832279U CN202121405570.0U CN202121405570U CN214832279U CN 214832279 U CN214832279 U CN 214832279U CN 202121405570 U CN202121405570 U CN 202121405570U CN 214832279 U CN214832279 U CN 214832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tank
water
chamber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55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杨
马春鹏
康学超
范大辉
成勇钢
王刚
靳晓波
王迎祥
孙磊
温中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u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ie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ie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ie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55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32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32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32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罐腔,所述罐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腔分隔成清水腔及污水垃圾腔,所述清水腔上设有加水口,所述污水垃圾腔内设有抽吸管,所述隔板包括竖向隔板及倾斜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的上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倾斜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竖向隔板及倾斜隔板将罐体分割成清水腔及污水垃圾腔,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布局合理,一方面充分利用清洁车的车体上及罐体内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增加清水腔的储水量,倾斜隔板配合罐体翻转在垃圾排出时可对污物进行导向,提高污物排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属于道路清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建设发展及现代化管理,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减少道路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道路清洁成为每天必须的工作。
清洁车已经是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清洁车具,相对于传统的清扫车作业,真空吸尘及湿式除尘相结合的清洁车更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扬尘污染。
但是现有的清洁车设有水箱及污水箱,水箱盛装清水通过喷嘴可对路面进行清洗,污水箱则用来盛装通过负压真空系统吸入到污水箱内的污物,待收集一定的污物后,污水箱则在液压缸的作用下翻转倾倒污物,这种清洁车往往水箱的空间有限,而清洁车在整个作业过程都需要清水进行清洁作业,独立设计的水箱由于安装空间有限所能盛装的清水有限,影响清洁车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能充分利用清洁车上的安装空间,储水量大,且不影响清水储存、污物抽吸及排出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罐腔,所述罐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腔分隔成清水腔及污水垃圾腔,所述清水腔上设有加水口,所述污水垃圾腔内设有抽吸管,所述隔板包括竖向隔板及倾斜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的上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倾斜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或侧部连接。或者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在位于所述倾斜隔板下方的所述竖向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或侧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竖向隔板及倾斜隔板将罐体分割成清水腔及污水垃圾腔,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布局合理,一方面充分利用清洁车的车体上及罐体内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增加清水腔的储水量,倾斜隔板配合罐体翻转在垃圾排出时可对污物进行导向,提高污物排出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垃圾腔的后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倾斜导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罐体后部两个角落的位置增设了倾斜导板,避免污物积聚在罐体的后角落的位置难以清理,倾斜导板的设计可对污物进行导向,便于污物的排出罐体,提升罐体清洁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离心式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抽真空管道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垃圾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设置在所述清水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式风机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离心式风机、抽真空管道对污水垃圾腔进行抽真空作业,过滤器可对污水垃圾腔内空气进行过滤,同时对离心式风机起保护作用;过滤器及抽真空管道在罐体内的布局充分且有效的利用罐体内的安装空间,布局合理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加水口,所述第一加水口上设有加水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打开加水盖可通过第一加水口从罐体的顶部给清水腔内进行加水,待加水完毕后可关闭加水盖。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盖驱动机构,所述加水盖在盖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自动开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盖驱动机构可实现加水盖的自动开合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盖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安装在所述罐体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加水盖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缸的活塞杆伸长可打开加水盖,活塞杆收缩可关闭加水盖,通过驱动缸的伸缩实现对加水盖开合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垃圾腔上还设有排水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污物排出前,先通过排水口将污水垃圾腔内的污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第二加水口,所述第二加水口处连接有底部加水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底部加水管通过罐体的底部对罐体进行加水。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加水管伸入所述罐体内并伸向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底部加水管的出水口为弯管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水也可以通过底部加水管进入到罐体的清水腔内,而弯管结构的设计则对由底部进入到清水腔内的水进行导向,避免水直接作用于罐体,减少对罐体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倾斜隔板伸入到所述污水垃圾腔内,下端伸出所述罐体与罩体组件连接,所述抽吸管的顶部设有导流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板可对由抽吸管抽吸到污水垃圾腔内的污水垃圾进行导向,使得污物顺利的进入到污水垃圾腔内,减少对罐体的冲击。抽吸管的下端与罩体组件的壳体连接,在负压系统作用下,罩体组件将污物吸入壳体,并通过抽吸管进入到罐体的污水垃圾腔内,实现污水垃圾的收集暂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水口或第二加水口或第一加水口及第二加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对所加的清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水泵内,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效果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水腔;2、污水垃圾腔;3、抽吸管;4、竖向隔板;5、倾斜隔板;6、倾斜导板;7、导流板;8、加水盖;9、驱动缸;10、加水管;11、抽真空管道;12、过滤器;13、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13内设有罐腔,所述罐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腔分隔成清水腔1及污水垃圾腔2,所述清水腔上设有加水口,所述污水垃圾腔内设有抽吸管3,所述隔板包括竖向隔板4及倾斜隔板5,所述竖向隔板的上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在位于所述倾斜隔板下方的所述竖向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或侧部连接。罐体截面呈矩形结构。
所述污水垃圾腔的后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倾斜导板6。在罐体后部两个角的位置增设了倾斜导板,避免污物积聚在罐体的后角落的位置难以清理,倾斜导板的设计可对污物进行导向,便于污物的排出罐体,提升罐体清洁效果。
还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离心式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抽真空管道11及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垃圾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设置在所述清水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式风机连接。
所述加水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加水口,所述第一加水口上设有加水盖8。打开加水盖可通过第一加水口从罐体的顶部给清水腔内进行加水,待加水完毕后可关闭加水盖。
还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盖驱动机构,所述加水盖在盖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自动开合。通过盖驱动机构可实现加水盖的自动开合控制。
所述盖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9,所述驱动缸安装在所述罐体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加水盖连接。驱动缸采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可打开加水盖,活塞杆收缩可关闭加水盖,通过驱动缸的伸缩实现对加水盖开合自动控制。
所述加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第二加水口,所述第二加水口处连接有底部加水管10。可通过底部加水管通过罐体的底部对罐体进行加水
所述底部加水管伸入所述罐体内并伸向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底部加水管的出水口为弯管结构。清水也可以通过底部加水管进入到罐体的清水腔内,而弯管结构的设计则对由底部进入到清水腔内的水进行导向,避免水直接作用于罐体,减少对罐体的冲击。
所述抽吸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倾斜隔板伸入到所述污水垃圾腔内,下端伸出所述罐体与罩体组件连接,所述抽吸管的顶部设有导流板7。导流板可对由抽吸管抽吸到污水垃圾腔内的污水垃圾进行导向,使得污物顺利的进入到污水垃圾腔内,减少对罐体的冲击。抽吸管的下端与罩体组件的壳体连接,在负压系统作用下,罩体组件将污物吸入壳体,并通过抽吸管进入到罐体的污水垃圾腔内,实现污水垃圾的收集暂存。
所述第一加水口或第二加水口或第一加水口及第二加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可对所加的清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到水泵内,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倾斜隔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或侧部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多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罐腔,所述罐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罐腔分隔成清水腔及污水垃圾腔,所述清水腔上设有加水口,所述污水垃圾腔内设有抽吸管,所述隔板包括竖向隔板及倾斜隔板,所述竖向隔板的上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倾斜隔板的一端连接,或者所述竖向隔板的下部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在位于所述倾斜隔板下方的所述竖向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倾斜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或侧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垃圾腔的后部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倾斜导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真空结构,所述抽真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离心式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抽真空管道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污水垃圾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设置在所述清水腔内,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式风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第一加水口,所述第一加水口上设有加水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盖驱动机构,所述加水盖在盖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自动开合;所述盖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安装在所述罐体上,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加水盖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垃圾腔上还设有排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第二加水口,所述第二加水口处连接有底部加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水管伸入所述罐体内并伸向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底部加水管的出水口为弯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倾斜隔板伸入到所述污水垃圾腔内,下端伸出所述罐体与罩体组件连接,所述抽吸管的顶部设有导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水口或第二加水口或第一加水口及第二加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CN202121405570.0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Active CN214832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570.0U CN2148322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570.0U CN2148322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32279U true CN21483227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5570.0U Active CN214832279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32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5691Y (zh) 家用干湿两用中央吸尘器
CN214832279U (zh) 一种道路清洁车的组合罐体
CN214208244U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116715028B (zh) 一种气力输送的吸料斗
CN210857071U (zh) 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08917748U (zh) 风机后置式真空吸尘车
CN209480027U (zh) 投料仓粉尘收集回收装置
CN209302455U (zh) 吸污车进排气过滤系统
CN215367035U (zh) 一种电动清洁车
CN208701577U (zh) 一种纯吸式吸尘车车厢
CN207073306U (zh) 装配式移动洗手间
CN218204121U (zh) 一种用于路面清扫车的垃圾抽吸排放系统
CN210417884U (zh) 一种垃圾压缩车
CN213571736U (zh) 一种具有无残留倾卸垃圾功能的扫路车车箱
CN216970760U (zh) 一种垃圾桶用可升降式地吸结构
CN214737700U (zh) 一种环卫洗扫车
CN210762396U (zh) 一种垃圾箱体
CN215052542U (zh) 一种多功能吸尘车
CN215210780U (zh) 一种洗吸一体式路面深度洗吸装置
CN215923751U (zh) 一种垃圾输送用室外进气口
CN111643940B (zh) 一种隧道清洗车用污物箱组件及隧道清洗车
CN112538834B (zh) 一种洗扫车污水箱
CN213856206U (zh) 一种市政监控管理用电子监控设备
CN214874628U (zh) 一种车载式真空马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8

Address after: 264000 No. 1301, zone 1, No. 10, No. 300, Changjiang Road,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err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0 No.27, Jierui Road, Laishan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tai Jie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1

Address after: 264003 No. 7 AUCMA street, Laishan District, Shandong, Yantai

Patentee after: Yantai jeru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4000 No. 1301, zone 1, No. 10, No. 300, Changjiang Road,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err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