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4943U -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4943U
CN214824943U CN202120784377.6U CN202120784377U CN214824943U CN 214824943 U CN214824943 U CN 214824943U CN 202120784377 U CN202120784377 U CN 202120784377U CN 214824943 U CN214824943 U CN 21482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ing
wing unit
unit
creas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43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璘珊
曾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qu Food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qu Food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qu Food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qu Food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43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4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包装盒,包括:底板部;侧翼部,包括:第一侧翼板、第二侧翼板、第三侧翼板、第四侧翼板;第一侧翼板包括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第二侧翼板包括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第三侧翼板包括第五折痕、第六折痕和第七折痕;第四侧翼板包括第八折痕、第九折痕和第十折痕;第三侧翼板和第四侧翼板的端部伸入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的端部处,以固定侧翼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受温度影响的物理性能变化较小,可承受高克重的冷冻内装物的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容纳产品以防止产品损伤,并用于装饰效果。随着在工业发展的同时生产各种产品,各种包装盒被制造。
大量冷冻纸品或食用物品所需的包装盒主要为,使用纸材料制成的折叠式包装盒。这种包装盒能够以折叠式组装以便于储存和组装。然而,由于在现有的包装盒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容纳空间,因此仅能将产品容纳在内部,使用时比较繁琐。
此外,纸包装在遇水后易破烂,寄送到消费者手上后,包装盒的形状已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可折叠包装盒,提供了极佳的承重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包装盒,受温度影响的物理性能变化较小,可承受高克重的冷冻内装物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包装盒,包括:
底板部,平面成型以形成承托产品的承托面;
侧翼部,向底板部折叠以形成容纳产品的容置空间,其中侧翼部包括:
第一侧翼板,沿底板部的长度方向自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二侧翼板,相对于第一侧翼板,沿底板部的长度方向自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三侧翼板,沿底板部的宽度方向自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四侧翼板,相对于第一侧翼板,沿底板部的宽度方向自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一侧翼板包括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第一侧翼板沿第一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异面,第一侧翼板沿第二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相对而设;
第二侧翼板包括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第二侧翼板沿第三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异面,第二侧翼板沿第四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相对而设;
第三侧翼板包括第五折痕、第六折痕和第七折痕,第三侧翼板沿第五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异面,第三侧翼板沿第六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相对而设,第三侧翼板沿第七折痕翻折后向远离于底板部的方向延伸;
第四侧翼板包括第八折痕、第九折痕和第十折痕,第四侧翼板沿第八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异面,第四侧翼板沿第九折痕翻折后与底板部相对而设,第四侧翼板沿第十折痕翻折后向远离于底板部的方向延伸;
第三侧翼板和第四侧翼板的端部伸入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的端部处,以固定侧翼部。
优选地,第一侧翼板包括第一侧翼单元、第二侧翼单元和第三侧翼单元,第一侧翼单元与底板部相接,第二侧翼单元与第一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一折痕,第三侧翼单元与第二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二折痕;
第二侧翼板包括第四侧翼单元、第五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第四侧翼单元与底板部相接,第五侧翼单元与第四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三折痕,第六侧翼单元与第五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四折痕;
第三侧翼板包括第七侧翼单元、第八侧翼单元、第九侧翼单元、第十侧翼单元,第七侧翼单元与底板部相接,第八侧翼单元与第七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五折痕,第九侧翼单元与第八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六折痕,第十侧翼单元与第九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七折痕;
第四侧翼板包括第十一侧翼单元、第十二侧翼单元、第十三侧翼单元、第十四侧翼单元,第十一侧翼单元与底板部相接,第十二侧翼单元与第十一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八折痕,第十三侧翼单元与第十二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九折痕,第十四侧翼单元与第十三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十折痕。
优选地,第三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口,第一插接口沿第三侧翼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六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二插接口,第二插接口沿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十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一拿取口,第一拿取口沿第十侧翼单元的轴向贯穿;
第十四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二拿取口,第二拿取口沿第十四侧翼单元的轴向贯穿;
当第十侧翼单元和第十四侧翼单元沿第七折痕和第十折痕翻折时,第十侧翼单元和第十四侧翼单元伸入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且第一拿取口和第二拿取口露出于第七折痕和第十折痕。
优选地,第二侧翼单元和第五侧翼单元的长度与第八侧翼单元和第十二侧翼单元的宽度相同;
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小于底板部的长度,且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和大于底板部的长度;
当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沿第二折痕和第四折痕翻折时,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互相对应。
优选地,第九侧翼单元和第十三侧翼单元的宽度和等于底板部的宽度。
优选地,第八侧翼单元和第十二侧翼单元的长度等于底板部的长度,使得容置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
优选地,可折叠包装盒由涂布牛卡制成,且可折叠包装盒还包括防水光油层,涂覆于可折叠包装盒的表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承重性能符合使用要求,在长时间的冷冻和运输测试后,仍能能保持良好的物理特性;
2.对产品包装时易操作,且产品部分外露,符合用户的感官要求;
3.纸包装遇水后维持原型,当可折叠包装盒具有可爱的形状时,消费者拿到后仍可具有良好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可折叠包装盒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可折叠包装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可折叠包装盒;
110-底板部;
120-第一侧翼板、121-第一折痕、122-第二折痕、123-第一侧翼单元、124-第二侧翼单元、125-第三侧翼单元;
130-第二侧翼板、131-第三折痕、132-第四折痕、133-第四侧翼单元、134-第五侧翼单元、135-第六侧翼单元;
140-第三侧翼板、141-第五折痕、142-第六折痕、143-第七折痕、144-第七侧翼单元、145-第八侧翼单元、146-第九侧翼单元、147-第十侧翼单元;
150-第四侧翼板、151-第八折痕、152-第九折痕、153-第十折痕、154-第十一侧翼单元、155-第十二侧翼单元、156-第十三侧翼单元、157-第十四侧翼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包装盒100,依据不同的折痕,可对包装盒折叠使用。在该实施例中,可折叠包装盒100具体包括:底板部110,平面成型以形成承托产品的承托面;侧翼部,向底板部110折叠以形成容纳产品的容置空间,也就是说,底板部110和侧翼部共同围设形成的空间即为该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中,侧翼部包括:第一侧翼板120,沿底板部110的长度方向自底板部110的一端向外延伸;第二侧翼板130,相对于第一侧翼板120,沿底板部110的长度方向自底板部110的一端向外延伸;第三侧翼板140,沿底板部110的宽度方向自底板部110的一端向外延伸;第四侧翼板150,相对于第一侧翼板120,沿底板部110的宽度方向自底板部110的一端向外延伸;第一侧翼板120包括第一折痕121和第二折痕122,第一侧翼板120沿第一折痕12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一侧翼板120沿第二折痕122翻折后与底板部110相对而设;第二侧翼板130包括第三折痕131和第四折痕132,第二侧翼板130沿第三折痕13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二侧翼板130沿第四折痕132翻折后与底板部110相对而设;第三侧翼板140包括第五折痕141、第六折痕142和第七折痕143,第三侧翼板140沿第五折痕14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三侧翼板140沿第六折痕142翻折后与底板部110相对而设,第三侧翼板140沿第七折痕143翻折后向远离于底板部110的方向延伸;第四侧翼板150包括第八折痕151、第九折痕152和第十折痕153,第四侧翼板150沿第八折痕15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四侧翼板150沿第九折痕152翻折后与底板部110相对而设,第四侧翼板150沿第十折痕153翻折后向远离于底板部110的方向延伸;第三侧翼板140和第四侧翼板150的端部伸入第一侧翼板120和第二侧翼板130的端部处,以固定侧翼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翼板120沿第一折痕12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二侧翼板130沿第三折痕13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三侧翼板140沿第五折痕14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第四侧翼板150沿第八折痕151翻折后与底板部110异面,是指,第一侧翼板120、第二侧翼板130、第三侧翼板140、第四侧翼板150折叠后,可与底板部110垂直,或是与底板部110呈一倾斜角度分布,使得容置空间呈长方体或多边形体。
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侧翼板120包括第一侧翼单元123、第二侧翼单元124和第三侧翼单元125,第一侧翼单元123与底板部110相接,第二侧翼单元124与第一侧翼单元123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一折痕121,第三侧翼单元125与第二侧翼单元124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二折痕122;第二侧翼板130包括第四侧翼单元133、第五侧翼单元134和第六侧翼单元135,第四侧翼单元133与底板部110相接,第五侧翼单元134与第四侧翼单元133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三折痕131,第六侧翼单元135与第五侧翼单元134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四折痕132。则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侧翼单元124、第三侧翼单元125、第五侧翼单元134、第六侧翼单元135分别形成了容置空间的侧边部分。另一方面,第三侧翼板140包括第七侧翼单元144、第八侧翼单元145、第九侧翼单元146、第十侧翼单元147,第七侧翼单元144与底板部110相接,第八侧翼单元145与第七侧翼单元144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五折痕141,第九侧翼单元146与第八侧翼单元145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六折痕142,第十侧翼单元147与第九侧翼单元146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七折痕143;第四侧翼板150包括第十一侧翼单元154、第十二侧翼单元155、第十三侧翼单元156、第十四侧翼单元157,第十一侧翼单元154与底板部110相接,第十二侧翼单元155与第十一侧翼单元154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八折痕151,第十三侧翼单元156与第十二侧翼单元155相接,相接处形成第九折痕152,第十四侧翼单元157与第十三侧翼单元156相接,相接处形成第十折痕153。其中第十侧翼单元147和第十四侧翼单元157分别用作为可折叠包装盒100折叠后,用户可握持的部分,因此,相对于第一侧翼板120和第二侧翼板130仅用作形成容置空间外,第三侧翼板140和第四侧翼板150还具有提取的功能。
参阅图2,更进一步地,第三侧翼单元125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口,第一插接口沿第三侧翼单元12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六侧翼单元135上开设有第二插接口,第二插接口沿第六侧翼单元13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十侧翼单元147上开设有第一拿取口,第一拿取口沿第十侧翼单元147的轴向贯穿;第十四侧翼单元157上开设有第二拿取口,第二拿取口沿第十四侧翼单元157的轴向贯穿;当第十侧翼单元147和第十四侧翼单元157沿第七折痕143和第十折痕153翻折时,第十侧翼单元147和第十四侧翼单元157伸入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且第一拿取口和第二拿取口露出于第七折痕143和第十折痕153。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侧翼单元125和第六侧翼单元135折叠时,两者可互相对称,且折叠至期望位置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优选地可位于面向底板部110中部的位置。
另一方面,第二侧翼单元124和第五侧翼单元134的长度与第八侧翼单元145和第十二侧翼单元155的宽度相同;第三侧翼单元125和第六侧翼单元135的长度小于底板部110的长度,且第三侧翼单元125和第六侧翼单元135的长度和大于底板部110的长度,使得容置空间整体呈长方体架构,可折叠包装盒100可用于收容冷冻食物等。当第三侧翼单元125和第六侧翼单元135沿第二折痕122和第四折痕132翻折时,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互相对应,形成单一的供第十侧翼单元147和第十四侧翼单元157贯穿的空间。
优选地,第九侧翼单元146和第十三侧翼单元156的宽度和等于底板部110的宽度,使得第九侧翼单元146和第十三侧翼单元156在翻折后,第十侧翼单元147和第十四侧翼单元157恰可互相贴合。
优选地,第八侧翼单元145和第十二侧翼单元155的长度等于底板部110的长度,在第一侧翼单元123和第四侧翼单元133在旁侧帮助底板部110延伸的情况下,使得容置空间利用第八侧翼单元145和第十二侧翼单元155旁侧的缝隙,与外部空间连通。
优选地,可折叠包装盒100由涂布牛卡制成,且可折叠包装盒100还包括防水光油层,涂覆于可折叠包装盒100的表面,经长时间,例如72小时的冷冻和运输测试下,可折叠包装盒100的物理性能变化较小,可承受如2560g冷冻内装物的重量。
某些实施例中,第八侧翼单元可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形象,例如小象型,在可折叠包装盒折叠后,将赋予用户除可折叠包装盒的运输作用外,还提供了美观的观感。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部,平面成型以形成承托产品的承托面;
侧翼部,向所述底板部折叠以形成容纳产品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侧翼部包括:
第一侧翼板,沿所述底板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二侧翼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翼板,沿所述底板部的长度方向自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三侧翼板,沿所述底板部的宽度方向自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第四侧翼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翼板,沿所述底板部的宽度方向自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所述第一侧翼板包括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所述第一侧翼板沿所述第一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异面,所述第一侧翼板沿所述第二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相对而设;
所述第二侧翼板包括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所述第二侧翼板沿所述第三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异面,所述第二侧翼板沿所述第四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相对而设;
所述第三侧翼板包括第五折痕、第六折痕和第七折痕,所述第三侧翼板沿所述第五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异面,所述第三侧翼板沿所述第六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相对而设,所述第三侧翼板沿所述第七折痕翻折后向远离于所述底板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四侧翼板包括第八折痕、第九折痕和第十折痕,所述第四侧翼板沿所述第八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异面,所述第四侧翼板沿所述第九折痕翻折后与所述底板部相对而设,所述第四侧翼板沿所述第十折痕翻折后向远离于所述底板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侧翼板和第四侧翼板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侧翼板和第二侧翼板的端部处,以固定所述侧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翼板包括第一侧翼单元、第二侧翼单元和第三侧翼单元,所述第一侧翼单元与所述底板部相接,所述第二侧翼单元与所述第一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折痕,所述第三侧翼单元与所述第二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折痕;
所述第二侧翼板包括第四侧翼单元、第五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所述第四侧翼单元与所述底板部相接,所述第五侧翼单元与所述第四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三折痕,所述第六侧翼单元与所述第五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四折痕;
所述第三侧翼板包括第七侧翼单元、第八侧翼单元、第九侧翼单元、第十侧翼单元,所述第七侧翼单元与所述底板部相接,所述第八侧翼单元与所述第七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五折痕,所述第九侧翼单元与所述第八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六折痕,所述第十侧翼单元与所述第九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七折痕;
所述第四侧翼板包括第十一侧翼单元、第十二侧翼单元、第十三侧翼单元、第十四侧翼单元,所述第十一侧翼单元与所述底板部相接,所述第十二侧翼单元与所述第十一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八折痕,所述第十三侧翼单元与所述第十二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九折痕,所述第十四侧翼单元与所述第十三侧翼单元相接,相接处形成所述第十折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沿所述第三侧翼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六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口沿所述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十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一拿取口,所述第一拿取口沿所述第十侧翼单元的轴向贯穿;
所述第十四侧翼单元上开设有第二拿取口,所述第二拿取口沿所述第十四侧翼单元的轴向贯穿;
当所述第十侧翼单元和第十四侧翼单元沿所述第七折痕和第十折痕翻折时,所述第十侧翼单元和第十四侧翼单元伸入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且所述第一拿取口和第二拿取口露出于所述第七折痕和第十折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翼单元和第五侧翼单元的长度与所述第八侧翼单元和第十二侧翼单元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部的长度,且所述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的长度和大于所述底板部的长度;
当所述第三侧翼单元和第六侧翼单元沿所述第二折痕和第四折痕翻折时,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互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九侧翼单元和第十三侧翼单元的宽度和等于所述底板部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八侧翼单元和第十二侧翼单元的长度等于所述底板部的长度,使得所述容置空间与外部空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包装盒由涂布牛卡制成,且所述可折叠包装盒还包括防水光油层,涂覆于所述可折叠包装盒的表面。
CN202120784377.6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Active CN21482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4377.6U CN214824943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4377.6U CN214824943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4943U true CN21482494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4377.6U Active CN214824943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4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313291B1 (pt) caixa de papelão para artigos dispostos em relação de extremidade a extremidade
US20020070146A1 (en) Carton with extended panel
CN102975982B (zh) 具有瓦楞纸缓冲衬垫的电子产品包装盒
CA2387554C (en) Display container for individual food servings
CN214824943U (zh)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CN106672378B (zh) 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结构的纸箱
CN209684203U (zh) 一种缓冲式包装箱
US20050194286A1 (en) Food container with folding condiment holding platform
US4520922A (en) Container for flat articles
CN110949831B (zh) 一种下沉式展示包装盒结构
CN215437328U (zh)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飞机盒
CN213385210U (zh) 一种纸质置物内衬结构
CN112298730B (zh) 具有缓冲装置的一体式电子商务包装系统
CN209582157U (zh) 一种纸板包装盒
KR101011816B1 (ko) 음료 포장용 상자
CN215664440U (zh) 一种可支立展示的礼品盒
CN219822125U (zh) 折叠式箱体
JP3201728U (ja) 保冷剤収容部付包装箱
KR20140019180A (ko) 포장용 상자
CN216806184U (zh) 一种智能门锁包装盒结构
CN111086723A (zh) 成对消费品的电子商务包装系统
CN219619604U (zh) 一种敞口式悬挂双层包装结构
CN219115958U (zh) 一种纸盒包装结构
KR200492463Y1 (ko) 지함
CN209582159U (zh) 一种书籍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