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4037U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24037U CN214824037U CN202120673221.0U CN202120673221U CN214824037U CN 214824037 U CN214824037 U CN 214824037U CN 202120673221 U CN202120673221 U CN 202120673221U CN 214824037 U CN214824037 U CN 2148240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distributor
- channel
- impeller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涉及布水器的领域,布水器,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水通道、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下端的旋转通道、固接在所述旋转通道上的布水管、用于固定住进水通道或旋转通道位置的固定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水面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固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旋转通道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所述布水管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布水孔。本申请具有可以使得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泥水流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布水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布水装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污水与原水或是污泥的接触时间及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工艺的处理效果。一般常见的布水器有一管多孔式、分支一管多孔式、一管一点式、脉冲式、旋流式5种。一管多孔式、分支一管多孔式布水器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存在布水不均和容易堵塞等缺点;一管一点式布水器布水均匀、容易清理堵塞,但造价高;脉冲式布水器布水均匀,但需要脉冲设备,总体造价高。
这些布水器基本为固定位置布水,均容易造成局部污泥下沉堆积,进水与原水或污泥接触不充分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泥水的流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均匀布水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匀布水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均匀布水器,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水通道、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下端的旋转通道、固接在所述旋转通道上的布水管、用于固定住进水通道或旋转通道位置的固定装置以及驱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水面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固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旋转通道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所述布水管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布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至进水通道的水将直接顺着旋转通道到达布水管中,并从布水管的布水孔中排出实现布水,在布水的同时,驱动电机也通过减速器带动旋转通道转动,使得布水更加均匀。
可选的,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通道之间通过锥齿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可以直接带动旋转通道转动。
可选的,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通道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内的传动杆以及固接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连接叶轮,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连接,所述连接叶轮与所述旋转通道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通道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带动减速器转动时,减速器的输出轴将通过锥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通过连接叶轮带动旋转通道转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叶轮中部与所述传动杆固接,所述连接叶轮两端均贯穿所述旋转通道相对的两侧壁露至外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叶轮可以带动旋转通道转动,实现均匀的布水作业。
可选的,所述连接叶轮整体呈板状,所述连接叶轮在其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连接叶轮一侧的高度大于另一侧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杆带动连接叶轮转动的同时,连接叶轮位于旋转通道外部的部分将对原水和污水进行搅拌,使得原水和污水混合更加均匀。
可选的,所述连接叶轮整体呈杆状,所述连接叶轮中部与所述传动杆固接,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通道相对的两内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叶轮的端部可以带动旋转通道转动,实现均匀的布水作业。
可选的,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旋转通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连接,所述连接筒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通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筒可以将旋转通道连接在进水通道上,同时轴承的设置,使得旋转通道能够相对于进水通道转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接在池体或水体两侧的横梁,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固接在所述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梁可以固定住电机和减速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放置在水面上的浮筒,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固接在所述浮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筒的设置使得当需要移动布水器的位置时,直接带动浮筒在水面上移动即可,便于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
为了解决布水器不方便移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包括船体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浮筒上侧固接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时,可以借助绳索等工具,通过将绳索一端连接在吊环上,另一端连接在船体上,即可实现布水器和船体的连接,使得通过船体就可以带动布水器移动以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驱动电机的设置,使得通过驱动电机就可以带动布水管在布水的同时进行旋转,使得布水更加均匀,大大增加了泥水的流动性;
2.连接叶轮端部贯穿旋转通道侧壁露至外界,使得在布水的同时,连接叶轮可以对原水和泥水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布水更加均匀;
3.船体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时,可以直接借助绳索等工具将布水器和船体连接起来,通过船体带动布水器移动,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体现固定装置为浮筒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为了体现传动装置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了体现传动装置另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为了体现连接叶轮贯穿旋转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为了体现船舶整体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通道;2、旋转通道;21、连接筒;3、布水管;31、布水孔;4、固定装置;41、横梁;42、浮筒;421、安装板;422、吊环;5、加强组件;51、拉绳;52、扣帽;53、安装筒;531、滑槽;54、滑条;55、限位环;6、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减速器;7、传动装置;71、传动杆;72、连接叶轮;8、船体;9、支撑架;91、支撑腿;92、支撑台;93、连接球;94、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均匀布水器。参照图1,布水器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水通道1、转动连接在进水通道1下端的旋转通道2、固接在旋转通道2上的布水管3、用于固定住进水通道1或旋转通道2位置的固定装置4以及驱动旋转通道2转动的驱动装置6。其中,布水管3与旋转通道2下部垂直连通,在布水管3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布水孔31。布水时,从进水通道1流进的水将直接通过旋转通道2到达布水管3中并从布水孔31中排出,在水从布水孔31中排出的同时,驱动装置6也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使得从布水孔31中排出的原水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
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固定装置4包括固接在河道相对两侧的横梁41,横梁41位于水面的上部,驱动装置6固接在横梁41上。
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中,固定装置4包括放置在水面上的浮筒42,浮筒42漂浮在水面上,驱动装置6固接在浮筒42上,具体的,在浮筒42上固接有安装板421,驱动装置6固接在安装板421上。当池体面积较大安装横梁41不便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不便于安装横梁41时,可以直接采用浮筒42,直接将浮筒42放置在水面上,即可通过浮筒42对布水器进行固定。
参照图2,驱动装置6包括固接在横梁41或安装板421上的驱动电机61以及固接在驱动电机61输出轴上的减速器62,减速器62的输出轴和旋转通道2连接以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旋转通道2与横梁41或安装板421转动连接,进水通道1和旋转通道2的连接处位于横梁41或安装板421的上方,减速器62的输出轴直接通过锥齿轮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从而实现均匀的布水工作。
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另一示例中,进水通道1上端与横梁41或安装板421固接,旋转通道2与进水通道1的连接处位于横梁41或安装板421的下方,在减速器62输出轴和旋转通道2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7,减速器62的输出轴可以通过传动装置7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进水通道1上端与横梁41或安装板421固接时,进水通道1侧壁处与外界水源连通供外界水源流入,且与外界水源的连接处位于横梁41与旋转通道2或安装板421与旋转通道2之间,使得外界水源的水从横梁41或安装板421的下方进入到进水通道1中,并顺着进水通道1到达旋转通道2中,最终从布水管3的布水孔31中排出,实现均匀的布水。
参照图3,传动装置7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水通道1内的传动杆71以及固接在传动杆71下端的连接叶轮72,其中传动杆71上端贯穿横梁41或安装板421并与横梁41或安装板421转动连接,减速器62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带动传动杆71转动,传动杆71下端伸至旋转通道2内,连接叶轮72和旋转通道2相连,当减速器62输出轴通过锥齿轮带动传动杆71转动时,传动杆71也通过连接叶轮72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实现均匀的布水工作。
其中,连接叶轮72可以整体呈杆状,其中部与传动杆71固接,两端分别与旋转通道2相对的两内壁固接。当驱动电机61通过减速器62带动传动杆71转动时,传动杆71也将通过连接叶轮72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实现均匀的布水作业。
参照图4和图5,当然,连接叶轮72也可以整体呈板状,连接叶轮72中部与传动杆71连接,连接叶轮72的两端均贯穿旋转通道2相对的两侧露至外界,且连接叶轮72在其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使得其一侧的高度高于另一侧的高度,当连接叶轮72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实现均匀布水的同时,位于旋转通道2外部的连接叶轮72还能对原水和污水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布水更加均匀。
参照图4,进水通道1下端与旋转通道2下端转动连接,具体的,在进水通道1和旋转通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筒21,连接筒21一端与进水通道1固接,连接筒21另一端固接有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外圈与连接筒21内壁固接,轴承内圈与旋转通道2固接,通过连接筒21和轴承的配合,可以实现进水通道1和旋转通道2的转动连接,在对进水通道1和旋转通道2进行固定的同时还不影响旋转通道2和进水通道1之间的相对转动。
参照图4和图6,为了增加对旋转通道2的支撑,在水底还设置有对旋转通道2下端进行支撑的支撑架9。
支撑架9包括固接在水底的支撑腿91以及固接在支撑腿91上的支撑台92,旋转通道2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球93,在支撑台92上端开设有供连接球93嵌入的容置槽94,通过将连接球93嵌入容置槽94中就可以实现支撑架9对旋转通道2的支撑,同时还不影响旋转通道2的正常转动。
参照图4,当需要布水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增加布水管3的长度,以增加布水面积,此时需要在布水管3端部和旋转通道2之间设置对布水管3端部进行支撑的加强组件5,通过加强组件5可以增加布水管3端部的支撑,避免布水管3端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而影响到正常的布水工作。
具体的,加强组件5包括可拆卸连接每根布水管3远离旋转通道2的一端和旋转通道2侧壁之间的拉绳51,拉绳51靠近旋转通道2的一端可以安装在旋转通道2的上端,使得每个布水管3、固接在该布水管3上的拉绳51以及旋转通道2三者在空间上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通过拉绳51可以对布水管3的端部进行拉持,固定更加稳定。
其中在每个布水管3端部均螺纹连接有扣帽52,拉绳51靠近布水管3端部的一端固接在扣帽52上,通过将扣帽52旋拧在布水管3端部即可实现拉绳51与布水管3的可拆卸连接,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使用更加灵活。当然,扣帽52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在布水管3的端部,拉绳51直接系在扣帽52上,当需要对拉绳51进行拆卸时,直接解除拉绳51与扣帽52的配合即可。
参照图4,当旋转通道2与进水通道1的连接处位于横梁41或浮筒42下方时,拉绳51远离扣帽52的一端可以直接固接在连接筒21上,以实现拉绳51与旋转通道2的连接。
参照图1和图7,当旋转通道2和进水通道1的连接处位于横梁41或浮筒42的上方时,在旋转通道2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筒53,拉绳51靠近旋转通道2的一端固接在安装筒53侧壁上。
参照图7和图8,具体的,在旋转通道2外壁上固接有滑条54,滑条54位于旋转通道2中部,且滑条54位于横梁41或浮筒42的下方,滑条54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沿旋转通道2外圆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在本申请中以滑条54设置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在旋转通道2外壁上还固接有限位环55,限位环55固接在滑条54下端。同时在安装筒53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供滑条54滑动的滑槽531,通过将安装筒53套设在旋转通道2上,且使得滑条54从滑槽531中滑过,就可以固定住安装筒53和旋转通道2的周向位置,使得旋转通道2和安装筒53同步转动。直至安装筒53下端抵接在限位环55上,从而固定住安装筒53在旋转通道2上的位置,实现拉绳51与旋转通道2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均匀布水器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外界水源可以到达进水通道1内,并顺着进水通道1到达旋转通道2内,并最终从布水管3的布水孔31中排出。同时驱动电机61也通过减速器62带动旋转通道2转动,实现均匀的布水作业,同时布水管3转动也对原水和污泥起到搅拌的作用,增强了泥水的流动性,使得布水更加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船舶。参照图9,船舶包括船体8以及安装在船体8上的布水器,当将布水器与船体8连接时,固定装置4需要选用浮筒42,且不使用支撑架9,通过将浮筒42与船体8连接,就可以通过船体8带动浮筒42在水面上移动,从而实现对布水器的移动,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移动非常方便。
其中,为了便于将浮筒42与船体8连接,在浮筒42上侧固接有吊环422,使用时,可以借助绳索等工具,将绳索一端连接在吊环422上,另一端与船体8相邻,从而将布水器连接在船体8上,实现布水器与船体8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船舶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移动布水器的位置时,直接通过绳索将浮筒42连接在船体8上,通过船体8就可以带动浮筒42在水面上移动,从而实现改变布水器的布水位置,移动非常方便,使用更加灵活。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水通道(1)、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1)下端的旋转通道(2)、固接在所述旋转通道(2)上的布水管(3)、用于固定住进水通道(1)或旋转通道(2)位置的固定装置(4)以及驱动所述旋转通道(2)转动的驱动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在水面上,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4)上的驱动电机(61)以及固接在所述驱动电机(61)输出轴上的减速器(62),所述减速器(62)输出轴与所述旋转通道(2)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通道(2)转动,所述布水管(3)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布水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62)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通道(2)之间通过锥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62)的输出轴和所述旋转通道(2)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7),所述减速器(62)通过所述传动装置(7)带动所述旋转通道(2)转动,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水通道(1)内的传动杆(71)以及固接在所述传动杆(71)下端的连接叶轮(72),所述传动杆(71)和所述减速器(62)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连接,所述连接叶轮(72)与所述旋转通道(2)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通道(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叶轮(72)中部与所述传动杆(71)固接,所述连接叶轮(72)两端均贯穿所述旋转通道(2)相对的两侧壁露至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叶轮(72)整体呈板状,所述连接叶轮(72)在其宽度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连接叶轮(72)一侧的高度大于另一侧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叶轮(72)整体呈杆状,所述连接叶轮(72)中部与所述传动杆(71)固接,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通道(2)相对的两内壁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1)和所述旋转通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筒(21),所述连接筒(21)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1)连接,所述连接筒(21)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通道(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固接在池体或水体两侧的横梁(41),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62)均固接在所述横梁(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均匀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放置在水面上的浮筒(42),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62)均固接在所述浮筒(42)上。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8)以及安装在所述船体(8)上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水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73221.0U CN214824037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73221.0U CN214824037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24037U true CN214824037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76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73221.0U Active CN214824037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240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6153A (zh) * | 2021-04-01 | 2021-07-09 | 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
2021
- 2021-04-01 CN CN202120673221.0U patent/CN2148240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6153A (zh) * | 2021-04-01 | 2021-07-09 | 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CN113086153B (zh) * | 2021-04-01 | 2024-06-28 | 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51218B (zh) |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 |
CN214824037U (zh)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
KR101012273B1 (ko) | 고효율의 선회와류식 표면포기장치를 이용한 하폐수의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203735253U (zh) | 可移动作业平台式漂浮网箱养鱼配套设施 | |
CN107233810A (zh) | 浮筒式潜水搅拌机 | |
CN113086153A (zh) | 一种均匀布水器及船舶 | |
US4191479A (en) | Sludge agitating apparatus | |
CN107777793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混合充氧水质改善装置 | |
CN215161093U (zh) | 一种布水器及船舶 | |
CN114349189B (zh) | 一种环保污水曝气装置 | |
CN215886546U (zh) | 一种曝气增氧船 | |
CN210492223U (zh) | 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 |
CN209721735U (zh) | 一种自行进式曝气装置 | |
CN213611069U (zh) | 一种用于液体自动配料系统的原料调配装置 | |
CN210065331U (zh) | 一种用于水体增氧的推流曝气机 | |
KR19980015213U (ko) | 무동력 저수지 수질개선 장치 | |
CN208898589U (zh) | 一种推射流潜水曝气装置 | |
CN113003631A (zh) | 一种布水器及船舶 | |
CN2594263Y (zh) | 潜水瀑气机 | |
CN216685763U (zh) | 均质混合出油装置 | |
CN219615912U (zh) | 一种河道喷泉活水景观装置 | |
CN208490622U (zh) | 一种多用途高效增氧机 | |
CN219637024U (zh) | 加盖曝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 | |
CN220182939U (zh) | 一种推流式曝气限流装置 | |
CN206829223U (zh) | 浮筒搅拌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