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8260U -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 Google Patents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8260U
CN214818260U CN202121566918.4U CN202121566918U CN214818260U CN 214818260 U CN214818260 U CN 214818260U CN 202121566918 U CN202121566918 U CN 202121566918U CN 214818260 U CN214818260 U CN 21481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body
clamping
swing
watchband
sw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69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亚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lden Wat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lden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lden Wat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lden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69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表带拆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包括上剪体以及下剪体,所述上剪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行程槽,所述下剪体与所述第一行程槽转动连接,所述下剪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行程槽,所述上剪体与所述第二行程槽转动连接,所述上剪体与所述下剪体铰接,所述上剪体以及所述下剪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背离所述上剪体以及所述下剪体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本申请具有减少表带拆装时生耳的两端刮伤手表的表耳的效果。

Description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表带拆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腕戴设备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手环、手表等各种功能的腕戴类产品。腕戴类手表一般会用到表带,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换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种类的表带。
目前表带的安装方式多采用生耳安装,生耳是指固定表带与手表表盘之间的链接钢棒,手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组表耳,一组表耳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表耳围合形成表带的安装空间,当需要安装表带时,工作人员先将生耳贯穿表带,接着再将生耳的一端先插入其中一个表耳,然后再利用辅助工具按压生耳的另一端,待表带完全放入安装空间后,再松开辅助工具,此时生耳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表耳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生耳先一端插入其中一个表耳,另一端按压后插入另一个表耳的过程中,生耳容易发生有不同程度刮伤表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表带拆装时生耳的两端刮伤手表的表耳,本申请提供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包括上剪体以及下剪体,所述上剪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行程槽,所述下剪体与所述第一行程槽转动连接,所述下剪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行程槽,所述上剪体与所述第二行程槽转动连接,所述上剪体与所述下剪体铰接,所述上剪体以及所述下剪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背离所述上剪体以及所述下剪体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表带时,工作人员先分别将两个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夹持生耳的两端,然后工作人员再分别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上剪体以及下剪体背离夹持块的一端,此时两个夹持块共同按压生耳的两端,以可实现将生耳完全脱离两个表耳,此时表带与手表相互脱离,进而有利于减少表带拆装时生耳的两端刮伤手表的表耳。
可选的,所述上剪体包括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一夹部,所述第一摆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部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部与所述下剪体铰接,所述第一摆动部背离所述第一夹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扣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表带时,工作人员先通过第一扣环带动第一摆动部朝靠近下剪体的方向摆动,第一摆动部通过第一夹部带动其中一个夹持块朝靠近下剪体的方向摆动,此时其中一个夹持块按压生耳的其中一端,进而有利于提高上剪体上的夹持块按压生耳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下剪体包括第二摆动部以及第二夹部,所述第二摆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夹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夹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部与所述第一夹部铰接,所述第二摆动部背离所述第二夹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扣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表带时,工作人员同时通过第二扣环带动第二摆动部朝靠近上剪体的方向摆动,第二摆动部通过第二夹部带动另一个夹持块朝靠近上剪体的方向摆动,此时另外一个夹持块按压生耳的另一端,进而有利于提高下剪体上的夹持块按压升耳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下剪体设置有用于配合带动所述上剪体摆动的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回弹片,所述回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摆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摆动部相对的一侧,所述回弹片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摆动部朝向所述第二摆动部的一侧,所述回弹片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摆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摆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摆动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回弹片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时,此时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同时按压回弹片,回弹片弹性变形并储蓄弹力,当工作人员放手松开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时,此时回弹片释放弹力,回弹片同时带动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压缩夹具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二摆动部背离所述第一摆动部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栓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摆动部以及所述回弹片,并与所述回弹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回弹片时,工作人员先将回弹片放置在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之间,然后再插入并拧紧固定螺栓,此时回弹片固定于第二摆动部的一侧,进而有利于提高回弹片固定于第一摆动部以及第二摆动部之间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上剪体基于所述第一行程槽设置有固定卡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弹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此时第二夹部的侧壁抵接于固定卡位,且此时为上剪体与下剪体朝相互远离方向摆动的最大行程,进而有利于提高上剪体与下剪体相互摆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摆动部与所述第二夹部围合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二夹部呈钝角设置的第二摆动部,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手指扣合第二扣环的便利性。
可选的,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夹部以及所述第二夹部围合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与第一夹部以及第二夹部呈钝角设置的两个夹持块,有利于提高两个夹持块同时按压生耳的两端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拆卸表带时,工作人员先分别将两个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夹持生耳的两端,然后工作人员再分别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上剪体以及下剪体背离夹持块的一端,此时两个夹持块共同按压生耳的两端,以实现将生耳完全脱离两个表耳,此时表带与手表相互脱离,进而有利于减少表带拆装时生耳的两端刮伤手表的表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剪体;11、第一夹部;111、第一行程槽;12、第一摆动部;121、第一扣环;2、下剪体;21、第二夹部;211、第二行程槽;22、第二摆动部;221、第二扣环;3、夹持块;31、夹持槽;4、回弹片;5、固定卡位;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包括上剪体1以及下剪体2。上剪体1靠近中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行程槽111,且第一行程槽111沿上剪体1的厚度方向开设。第一行程槽111的槽口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且下剪体2摆动于第一行程槽111内。下剪体2靠近中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行程槽211,且第二行程槽211沿下剪体2的厚度方向开设。第二行程槽211的槽口截面对应呈平行四边形状,且上剪体1摆动于第二行程槽211内。上剪体1与下剪体2相互铰接,且铰接点分别位于第一行程槽111以及第二行程槽211内。
上剪体1以及下剪体2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有夹持块3,两个夹持块3分别背离上剪体1以及下剪体2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31,夹持槽31沿夹持块3的长度方向开设,且两个夹持块3共同通过两个夹持槽31同时按压生耳的两端。
参加图1,为提高工作人员摆动上剪体1的便利性,上剪体1包括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一夹部11。其中一个夹持块3固定于第一夹部11的一端,第一夹部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夹部11的自由端摆动于第二行程槽211内,第一行程槽111开设于第一夹部11,且第一夹部11的自由端与下剪体2铰接。第一摆动部12一体成型于第一夹部11的自由端,且第一摆动部12背离第一夹部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扣环121。
当需要按压生耳的其中一端时,工作人员先将部分手指扣合在第一扣环121内,然后再将第一扣环121朝靠近下剪体2的方向摆动,第一扣环121带动第一摆动部12朝靠近下剪体2的方向摆动,第一摆动部12通过第一夹部11带动其中一个夹持块3按压生耳的其中一端。
参见图1,为提高工作人员摆动下剪体2的便利性,下剪体2包括第二摆动部22以及第二夹部21。另外一个夹持块3固定于第二夹部21的一端,第二夹部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夹部21的自由端摆动于第一行程槽111内,第二行程槽211开设于第二夹部21,且第二夹部21的自由端与第一夹部11的自由端铰接。第二摆动部22一体成型于第二夹部21的自由端,第二摆动部22背离第二夹部2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扣环221,且第二摆动部22与第二夹部21围合形成的夹角呈钝角设置,且该钝角朝向第一摆动部12的一侧。
当需要按压生耳的另一端时,工作人员先将部分手指扣合在第二扣环221内,然后将第二扣环221朝靠近第一摆动部12的方向摆动,第二扣环221带动第二摆动部22朝靠近第一摆动部12的方向摆动,第二摆动部22通过第二夹部21带动另外一个夹持块3按压生耳的另一端。
参见图1,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带动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相互朝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摆动的便利性,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的内侧设置有回弹组件,且回弹组件包括回弹片4。回弹片4具有弹性,回弹片4置于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的内侧。回弹片4呈“U”形状,且回弹片4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摆动部12的内侧,回弹片4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摆动部22的内侧,且第二摆动部22设置有用于固定回弹片4的固定件。
当工作人员带动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相互朝靠近的方向摆动时,此时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共同压紧回弹片4,且回弹片4弹性变形并储蓄弹力,当工作人员放手松开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时,此时回弹片4恢复自然状态,回弹片4复位并同时带动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朝相互远离的反向摆动。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图1,为限制上剪体1以及下剪体2的相互摆动行程,提高上剪体1与下剪体2铰接转动的稳定性,第一夹部11基于第一行程槽111两槽壁分别设置有固定卡位5,且当回弹片4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夹部21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固定卡位5,且当第二夹部21的两侧分别抵接于两个固定卡位5时,此时为第一夹部11朝远离第二夹部21的方向摆动的最大摆动行程。
具体的,参见图1,固定件为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设置于第二摆动部22背离回弹片4外的一侧,固定螺栓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第二摆动部22以及回弹片4,并与回弹片4螺纹连接。当工作中人员拧紧固定螺栓6螺栓时,此时回弹片4固定于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的内侧。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图1,为提高两个夹持块3同时按压生耳两端的稳定性,两个夹持块3分别与第一夹部11以及第二夹部21围合形成的夹角呈钝角设置,且两个钝角分别朝向第一夹部11以及第二夹部21的内侧。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拆卸表带时,工作人员先将五个手指分别扣合于第一扣环121以及第二扣环221,然后再同时将两个夹持块3上的夹持槽31抵接于生耳的两端。接着工作人员再将第一扣环121以及第二扣环22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第一夹部11以及第二夹部2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摆动,此时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共同压紧回弹片4,且两个夹持块3同时按压生耳的两端,此时工作人员可将生耳脱离于两个表耳,且表带与手表相互脱离。
当拆卸表带后,工作人员放手松开第一扣环121以及第二扣环221,此时回弹片4恢复自然状态,回弹片4复位并同时带动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二摆动部22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摆动,此时第二摆动部22的两侧抵紧于固定卡位5。
综上所述,两个夹持块3同时按压生耳的两端以拆装表带,进而有利于减少表带拆装时生耳的两端刮伤手表的表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剪体(1)以及下剪体(2),所述上剪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行程槽(111),所述下剪体(2)与所述第一行程槽(111)转动连接,所述下剪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行程槽(211),所述上剪体(1)与所述第二行程槽(211)转动连接,所述上剪体(1)与所述下剪体(2)铰接,所述上剪体(1)以及所述下剪体(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夹持块(3),两个所述夹持块(3)分别背离所述上剪体(1)以及所述下剪体(2)的一侧开设有夹持槽(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体(1)包括第一摆动部(12)以及第一夹部(11),所述第一摆动部(12)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部(11)的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夹持块(3)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部(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部(11)与所述下剪体(2)铰接,所述第一摆动部(12)背离所述第一夹部(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扣环(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体(2)包括第二摆动部(22)以及第二夹部(21),所述第二摆动部(22)设置于所述第二夹部(21)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夹持块(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部(2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部(21)与所述第一夹部(11)铰接,所述第二摆动部(22)背离所述第二夹部(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扣环(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体(2)设置有用于配合带动所述上剪体(1)摆动的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回弹片(4),所述回弹片(4)设置于所述第一摆动部(12)以及所述第二摆动部(22)相对的一侧,所述回弹片(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摆动部(12)朝向所述第二摆动部(22)的一侧,所述回弹片(4)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摆动部(22)朝向所述第一摆动部(12)的一侧,所述第二摆动部(22)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回弹片(4)的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设置于所述第二摆动部(22)背离所述第一摆动部(12)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栓(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摆动部(22)以及所述回弹片(4),并与所述回弹片(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剪体(1)基于所述第一行程槽(111)设置有固定卡位(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部(22)与所述第二夹部(21)围合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块(3)分别与所述第一夹部(11)以及所述第二夹部(21)围合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设置。
CN202121566918.4U 2021-07-09 2021-07-09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Active CN21481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6918.4U CN21481826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6918.4U CN21481826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8260U true CN214818260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6918.4U Active CN21481826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72315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4818260U (zh) 拆装表带生耳压缩夹具
CN105193023B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210353497U (zh) 一种方便佩戴的手表
CN2898862Y (zh) 发卡式眼镜
CN110101172A (zh) 一种带体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CN110861031B (zh) 一种固定表带分离器
CN209285491U (zh) 一种可心率监测的计步手环
CN209547186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快拆连接结构
CN218921903U (zh) 一种自动锁扣式黄金表带
CN208176207U (zh) 一种表带挂扣
CN220966598U (zh) 金属表带快拆结构
CN21467787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7039131U (zh) 一种便于拆卸携带的金属表带
CN215514898U (zh) 罐头盖结构及其罐头瓶
CN201607622U (zh) 一种免工具装配表带的手表
WO2013021693A1 (ja) 爪切り
CN218737361U (zh) 一种固定口罩用的网带
CN217039138U (zh) 一种组合式可拆卸金属表带
CN206347001U (zh) 一种新型人性化操作固定卡扣结构
CN217137026U (zh) 表带
CN218354926U (zh) 一种表带连接件
CN218551572U (zh) 一种具有可正反两用表带结构的表
CN220987857U (zh) 一种快拆表带及手表
CN220326976U (zh) 一种可变形首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