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8181U -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8181U
CN214818181U CN202121150479.9U CN202121150479U CN214818181U CN 214818181 U CN214818181 U CN 214818181U CN 202121150479 U CN202121150479 U CN 202121150479U CN 214818181 U CN214818181 U CN 214818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torque
main rod
rotating sheet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0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二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b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b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b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b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04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8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8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8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端装备技术领域,涉及螺丝批,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前端设置有螺丝批头夹持件;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所述主杆设置在所述手柄的空心腔体内,所述主杆和所述手柄同轴设置;主弹簧,所述主弹簧设置在所述手柄腔体内部,套装在所述主杆上;扭矩限制组件;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腔体内部,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和主杆的后端;扭矩调节组件,所述扭矩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弹簧的前端。用于在拧紧螺钉时提供扭矩限制,在达到设定扭矩后使手柄和主杆发生打滑,从而避免破坏被拧紧的小螺钉或被螺钉连接的连接件。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端装备技术领域,涉及螺丝批,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轻工等装配线的快速发展,装配线上有大量的小螺钉需要拧紧,螺钉虽小,同样有扭矩要求,有一把安全性高,方便使用的扭矩螺丝批成了这个行业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项特殊的技术,使得这把螺丝批既小巧灵活,在可以调节扭矩的同时,还能输出稳定的高精度的扭矩值,以此来满足这方面的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包括
主杆,所述主杆前端设置有螺丝批头夹持件;
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所述主杆设置在所述手柄的空心腔体内,所述主杆和所述手柄同轴设置;
主弹簧,所述主弹簧设置在所述手柄腔体内部,套装在所述主杆上;
扭矩限制组件;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腔体内部,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和主杆的后端;
扭矩调节组件,所述扭矩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弹簧的前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扭矩限制组件包括受力垫片、转动片、传力钢球、受力孔板、挡圈;所述受力垫片套装在所述主杆上,与所述主弹簧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转动片套装在所述主杆上,所述转动片通过径向键槽配合的方式与所述主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片的轴向厚度小于所述传动钢球,所述转动片在端面上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转动片上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传力钢球的直径;所述传力钢球的数量与所述转动片上通孔的数量一致,所述传动钢球设置在所述转动片的通孔中所述转动片和传力钢球与所述受力垫片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受力孔板套装在所述主杆上,所述受力孔板设置在所述转动片的后端,所述受力孔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和所述转动片端面上的通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受力孔板上的通孔直径小于所述传力钢球的直径;所述受力孔板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键,从而实现所述受力孔板与所述手柄在轴向上的滑动连接以及在周向上的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主杆的后端,用于保证所述受力孔板在所述主杆上的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扭矩调节组件包括锁紧圈、扭矩调节导向圈、扭矩调节螺钉;所述锁紧圈与所述手柄前端通过锯齿结构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扭矩调节导向圈通过轴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锁紧圈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与所述手柄通过周向的键槽配合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与所述手柄螺纹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与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通过中心棱柱配合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圈与所述手柄前端的配合锯齿长度小于所述锁紧圈和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的配合键槽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扭矩调节螺栓与所述主弹簧的前端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和推力垫片配合的方式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力孔板和所述转动片之间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扭矩调节螺钉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手柄在相应位置设置有刻度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后端设置有轴向固定螺钉,所述轴向固定螺钉设置在所述手柄腔体内部与所述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钉后端有加力圆盘,所述加力圆盘同构周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手柄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力圆盘后端面上设置有棱柱型凹槽。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用于电子、轻工等转配线的小螺钉拧紧工序中,用于在拧紧螺钉时提供扭矩限制,在达到设定扭矩后使手柄和主杆发生打滑,从而避免破坏被拧紧的小螺钉或被螺钉连接的连接件;
(2)通过传力钢球和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扭矩限制,通过精妙的机械配合完成扭矩的限制和设定,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丝批功能更稳定,不会因为电力不足不能使用,不会因为感应原件失灵丧失精确度,可以长时间使用,也可以在长时间不使用后保证功能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和锁紧圈的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手柄和锁紧圈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扭矩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扭矩限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加力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使用参考原理示意图;
1-主杆、11-螺丝批头夹持件、2-手柄、21-刻度窗、3-主弹簧、41-受力垫片、42-转动片、43-传力钢球、44-受力孔板、45-挡圈、51-锁紧圈、52-扭矩调节导向圈、53-扭矩调节螺钉、5301-刻度线、6-固定螺钉、7-加力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
当部件、元件或层被称为“位于”、“结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位于、结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该另一部件、元件或层,或可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位于”、“直接结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能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应当以类似的方式来进行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文中,为了方便描述和理解,设定在轴向方向上,接近待拧紧的螺钉的一端为前端,与之相反的方向为后端。
根据图1~8所示的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包括
主杆1,所述主杆1前端设置有螺丝批头夹持件11;
手柄2,所述手柄2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所述主杆1设置在所述手柄2的空心腔体内,所述主杆1和所述手柄2同轴设置;
主弹簧3,所述主弹簧3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
扭矩限制组件;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2和主杆1的后端;
扭矩调节组件,所述扭矩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弹簧3的前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矩限制组件包括受力垫片41、转动片42、传力钢球43、受力孔板44、挡圈45;所述受力垫片41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与所述主弹簧3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转动片42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所述转动片42通过径向键槽配合的方式与所述主杆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片42的轴向厚度小于所述传力钢球43,所述转动片42在端面上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转动片42上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传力钢球43的直径;所述传力钢球43的数量与所述转动片42上通孔的数量一致,所述传力钢球43设置在所述转动片42的通孔中所述转动片42和传力钢球43与所述受力垫片41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受力孔板44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所述受力孔板44设置在所述转动片42的后端,所述受力孔板44的端面上设置有和所述转动片42端面上的通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受力孔板44上的通孔直径小于所述传力钢球43的直径;所述受力孔板44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键,从而实现所述受力孔板44与所述手柄2在轴向上的滑动连接以及在周向上的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主杆1的后端,用于保证所述受力孔板44在所述主杆1上的限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矩调节组件包括锁紧圈51、扭矩调节导向圈52、扭矩调节螺钉53;所述锁紧圈51与所述手柄2前端通过锯齿结构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扭矩调节导向圈52通过轴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锁紧圈51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与所述手柄2通过周向的键槽配合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手柄2螺纹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通过中心棱柱配合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锁紧圈内端面有20等分的锯齿,与手柄的前端面的锯齿相嵌入时不能相对转动为锁住。当锁紧圈沿内圈的导向槽向前端拉出时,可与手柄的前端面锯齿脱开。柄体可以不受约束,独立旋转。
锁紧圈和手柄的锁定和打开状态见图3和图4。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圈51与所述手柄2前端的配合锯齿长度小于所述锁紧圈51和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的配合键槽长度。
优选的,在结构上,扭矩调节导向圈外径上有四条凸的筋与锁紧圈的内圈四个凹槽相匹配。只能与锁紧圈同步转动。但在轴向却可以使锁紧圈沿四根筋,轴向移动,使锁紧圈与柄体锯齿脱开后,仍能保持在径向与导向圈同步。
优选的,扭矩调节导向圈的内孔为六角形孔,与扭矩调节螺钉的前端的外六角孔相配,在手柄与锁紧圈做相对转动时,扭矩调节螺钉会沿手柄上的内螺纹使之轴向进退,从而压缩主弹簧,达到调节扭矩的目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主弹簧3的前端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和推力垫片配合的方式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受力孔板44和所述转动片42之间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外侧设置有刻度线5301,所述手柄2在相应位置设置有刻度窗21。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2后端设置有轴向固定螺钉6,所述轴向固定螺钉6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与所述手柄2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固定螺钉6后端有加力圆盘7,所述加力圆盘7同构周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手柄2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力圆盘7后端面上设置有棱柱型凹槽。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手柄旋转施力时,手柄内孔的三个凹键,带动受力孔板的三个凸键一起转动;沉入受力孔板的传力钢球由于主弹簧的压力,在没有达到设定扭矩时,通过传力钢球的传递带动转动片一起旋转,转动片中心孔有一长槽,带动槽内的传力销,传力销是穿入主杆相配的小孔,所以会带动主杆一起旋转,通过主杆前端的螺批夹头上所夹的螺批头来扭紧螺钉。当达到设定的扭矩值时,传力钢球爬上受力孔板,主弹簧受到压缩,使转动的手柄打滑。继续转动手柄时主杆不会随之转动,并且会伴随传力钢球和受力孔板撞击的声音。
通过预先调节主弹簧的压紧力,来设定扭矩值的大小。
需要调节扭矩时,先把锁紧圈向前端方向拉出,使锁紧圈内部向后的矩齿和与之相嵌的手柄矩齿脱开,然后转动手柄,扭矩调节螺钉便会旋入手柄,同时对主弹簧进行压缩。根据虎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压缩量成正比,我们利用这一原理在手柄中压入的刻度窗上印有刻度,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来设定缩小的扭矩值。刻度线是一条白颜色的橡胶圈,紧箍在调节螺钉的一外径槽内,它会随调节扭矩螺钉,与印有刻度的透明窗做相对运动,使指示的扭矩值一目了然。
为了更精细地读出扭矩值,我们把一个螺距的扭矩值,在360°里分成10等分,把锁紧圈的下端印上小刻度值,比如,透明窗主刻度一格为1Nm,那么小刻度一圈的细分值为0.1Nm。如扭矩大于3.6Nm,单用手拧比较累,可以在尾端插入丁字加力杆,来帮助施力。操作方式如图8所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杆(1),所述主杆(1)前端设置有螺丝批头夹持件(11);
手柄(2),所述手柄(2)设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所述主杆(1)设置在所述手柄(2)的空心腔体内,所述主杆(1)和所述手柄(2)同轴设置;
主弹簧(3),所述主弹簧(3)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
扭矩限制组件;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所述扭矩限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2)和主杆(1)的后端;
扭矩调节组件,所述扭矩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弹簧(3)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限制组件包括受力垫片(41)、转动片(42)、传力钢球(43)、受力孔板(44)、挡圈(45);所述受力垫片(41)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与所述主弹簧(3)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转动片(42)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所述转动片(42)通过径向键槽配合的方式与所述主杆(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片(42)的轴向厚度小于所述传力钢球(43),所述转动片(42)在端面上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转动片(42)上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传力钢球(43)的直径;所述传力钢球(43)的数量与所述转动片(42)上通孔的数量一致,所述传力钢球(43)设置在所述转动片(42)的通孔中所述转动片(42)和传力钢球(43)与所述受力垫片(41)的后端直接接触设置;所述受力孔板(44)套装在所述主杆(1)上,所述受力孔板(44)设置在所述转动片(42)的后端,所述受力孔板(44)的端面上设置有和所述转动片(42)端面上的通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受力孔板(44)上的通孔直径小于所述传力钢球(43)的直径;所述受力孔板(44)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键,从而实现所述受力孔板(44)与所述手柄(2)在轴向上的滑动连接以及在周向上的固定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主杆(1)的后端,用于保证所述受力孔板(44)在所述主杆(1)上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调节组件包括锁紧圈(51)、扭矩调节导向圈(52)、扭矩调节螺钉(53);所述锁紧圈(51)与所述手柄(2)前端通过锯齿结构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扭矩调节导向圈(52)通过轴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锁紧圈(51)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与所述手柄(2)通过周向的键槽配合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手柄(2)螺纹连接,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通过中心棱柱配合实现轴向的滑动连接和周向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圈(51)与所述手柄(2)前端的配合锯齿长度小于所述锁紧圈(51)和所述扭矩调节导向圈(52)的配合键槽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与所述主弹簧(3)的前端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和推力垫片配合的方式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孔板(44)和所述转动片(42)之间通过平面推力钢球实现轴向的力传递和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调节螺钉(53)外侧设置有刻度线(5301),所述手柄(2)在相应位置设置有刻度窗(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后端设置有轴向固定螺钉(6),所述轴向固定螺钉(6)设置在所述手柄(2)腔体内部与所述手柄(2)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螺钉(6)后端有加力圆盘(7),所述加力圆盘(7)同构周向的键槽配合与所述手柄(2)实现轴向的固定连接和周向的可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精度扭矩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圆盘(7)后端面上设置有棱柱型凹槽。
CN202121150479.9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Active CN214818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0479.9U CN21481818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0479.9U CN21481818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8181U true CN21481818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0479.9U Active CN214818181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8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4284A1 (en) quick tire self-centering clamp
US20090255386A1 (en) Torque Socket
CN209868429U (zh) 一种螺母限力工装
US8051750B2 (en) Guiding device
CN214818181U (zh) 一种高精度扭矩螺丝批
US2874985A (en) Drill chuck and spindle connection
CN201326619Y (zh) 轴套式内固定筒夹
CN201128131Y (zh) 打滑式力矩扳手
CN106737450B (zh) 一种多头式的电动工具
CN201613512U (zh) 一种可显示夹紧力的弓形夹
CN215487057U (zh) 一种应用于贴片的快速工装夹具
US5655421A (en) Micro-torque limiting, shock limiting production tool
US2474247A (en) Signal type torque indicating wrench
US3577778A (en) Torque measuring tool
CN114147654B (zh) 扳手
CN216422370U (zh) 新型棘轮扳手
CN106625446B (zh) 一种往复锯机头
CN210173422U (zh) 月牙扳手
CN2764536Y (zh) 带响手紧式钻夹头
CN211681587U (zh) 一种硬质合金双直孔棒夹具
CN113492308B (zh) 一种压紧螺母的装配系统及其拧紧定位工装
CN210616329U (zh) 一种飞机专用定力扳手
TWI774479B (zh) 可調整長度之快拆
CN212311744U (zh) 带锥度薄壁类零件外圆高精度磨削加工工装
CN210389012U (zh) 一种电动小扭矩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