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7902U -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7902U
CN214807902U CN202120027185.0U CN202120027185U CN214807902U CN 214807902 U CN214807902 U CN 214807902U CN 202120027185 U CN202120027185 U CN 202120027185U CN 214807902 U CN214807902 U CN 214807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base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71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东亮
曲晓亮
武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271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7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7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79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套接有按摩床,四个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箱,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滑动箱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挡板、第一电机、固定块、螺杆、滑块、支撑杆;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端右侧。该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解决了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长时间手持使用之后手臂出现酸痛的情况以及当一个人使用的时候,不能对背部进行按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针灸效果的按摩仪是利用电子电路产生的小电流,正负相同的双向脉冲波刺激运动神经和骨骼肌,使其发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使刺激部位的穴位产生抖动性冲击,起到模拟人工针灸和按摩的作用。对一些功能失调性疾病和消除运动后疲劳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时要注意频率的选择,作为针灸一般选2.5~3.45Hz,按摩选用1.5~48Hz。
现有技术的模仿针灸的按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手持按摩仪在按摩者的身上来回移动,一段时间之后,手持按摩仪的手臂会出现酸痛的情况,导致按摩的力度会有所下降,使按摩者的体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进行按摩手持的针灸按摩仪不能够对使用者的后背进行按摩,导致体验效果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壁套接有按摩床,四个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箱,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滑动箱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挡板、第一电机、固定块、螺杆、滑块、支撑杆;
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端右侧,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端中部,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挡板的外壁右侧,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于固定块的和位于右侧的挡板的内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两个所述滑块螺接于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块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按摩床的底端中部。
可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旋转柱、滚筒、滑槽、滑道、移动块、限位块、连接杆、按摩仪;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滑动箱的内腔左侧,所述旋转柱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滑动箱的内腔右侧,所述旋转柱的左侧通过联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滚筒过盈配合于旋转柱的外壁,所述滑槽开设于滚筒的外壁,所述滑道开设于滑动箱的底端中部,所述移动块可滑动的内嵌于滑槽的内腔,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移动块的底端,所述连接杆可滑动的内嵌于滑道的内腔,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于限位块的底端,所述按摩仪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的底端。
可选的,两个所述滑块的内腔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
可选的,所述按摩床的顶端右侧放置有枕头。
可选的,所述滑槽呈环形,所述滑槽贯穿于所述滚筒的外壁。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所述滑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进行旋转,在螺杆的螺纹旋转力作用下,可使两个滑块同时向内侧或外侧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床在支撑杆的作用下进行上升和下降,进而可实现调节按摩床到按摩仪的距离的目的,方便对体型不同的人进行按摩和对不同部位进行按摩。
2、该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柱、滚筒和滑槽进行滑动,在滑槽的作用下,可使移动块带动限位块、连接块和按摩仪来回滑动,可实现替代手持的目的,方便对使用者的全身进行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基座;2、限位柱;3、按摩床;4、滑动箱;5、挡板;6、第一电机;7、固定块;8、螺杆;9、滑块;10、支撑杆;11、枕头;12、第二电机;13、旋转柱;14、滚筒;15、滑槽;16、滑道;17、移动块;18、限位块;19、连接杆;20、按摩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四个限位柱2的外壁套接有按摩床3,四个限位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箱4,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滑动箱4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挡板5、第一电机6、固定块7、螺杆8、滑块9、支撑杆10;
两个挡板5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一电机6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右侧,固定块7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中部,螺杆8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挡板5的外壁右侧,螺杆8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于固定块7的和位于右侧的挡板5的内腔,螺杆8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两个滑块9螺接于螺杆8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杆1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块9的顶端,两个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按摩床3的底端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螺杆8进行旋转,在螺杆8的螺纹旋转力的作用下,可使两个滑块9同时向内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床3在支撑杆10的作用下沿着限位柱2向上升起,使按摩部位与按摩仪20接触。
往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旋转柱13、滚筒14、滑槽15、滑道16、移动块17、限位块18、连接杆19、按摩仪20;
第二电机12固定安装于滑动箱4的内腔左侧,旋转柱1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滑动箱4的内腔右侧,旋转柱13的左侧通过联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滚筒14过盈配合于旋转柱13的外壁,滑槽15开设于滚筒14的外壁,滑道16开设于滑动箱4的底端中部,移动块17可滑动的内嵌于滑槽15的内腔,限位块18固定安装于移动块17的底端,连接杆19可滑动的内嵌于滑道16的内腔,连接杆19的顶端固定安装于限位块18的底端,按摩仪20固定安装于连接杆19的底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电机12带动旋转柱13、滚筒14和滑槽15进行旋转,在滑槽15的作用下,可使移动块17带动限位快、连接杆19和按摩仪20在滑道16的限位作用下沿着左右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按摩仪20对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替代了手持按摩仪20的使用方式。
两个滑块9的内腔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可使螺杆8在旋转的时候带动两个滑块9同时向内侧或外侧进行滑动,进而可使按摩床3在支撑杆10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
按摩床3的顶端右侧放置有枕头11,用来将使用者的头部垫起,使用者的体验效果更好。
滑槽15呈环形,滑槽15贯穿于滚筒14的外壁,可使移动块17在滑槽15的旋转的时候带动限位块18和连接杆19在滑道16的限位作用下来回移动。
限位块18的宽度大于滑道16的宽度,通过限位块18的限制,可使移动块17始终保持竖直向上的方向,也起到了对移动块17的支撑作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使用时,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按摩部位选择在按摩床3上的身体姿势或朝向,保持需要按摩的部位向上即可,启动第一电机6,使第一电机6带动螺杆8进行旋转,在螺杆8的螺纹旋转力的作用下,可使两个滑块9同时向内进行滑动,进而使按摩床3在支撑杆10的作用下沿着限位柱2向上升起,使按摩部位与按摩仪20接触,当按摩部位接触按摩仪20之后,停止第一电机6的运行,使按摩床3的高度固定,启动第二电机12,使第二电机12带动旋转柱13、滚筒14和滑槽15进行旋转,在滑槽15的作用下,可使移动块17带动限位快、连接杆19和按摩仪20在滑道16的限位作用下沿着左右方向来回移动,进而使按摩仪20对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替代了手持按摩仪20的使用方式,该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实现对使用者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按摩的目的和替代手持按摩仪20的按摩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四个所述限位柱(2)的外壁套接有按摩床(3),四个所述限位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箱(4),所述基座(1)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滑动箱(4)的内腔设置有往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挡板(5)、第一电机(6)、固定块(7)、螺杆(8)、滑块(9)、支撑杆(10);
两个所述挡板(5)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右侧,所述固定块(7)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顶端中部,所述螺杆(8)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位于左侧的挡板(5)的外壁右侧,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于固定块(7)的和位于右侧的挡板(5)的内腔,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两个所述滑块(9)螺接于螺杆(8)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块(9)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按摩床(3)的底端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旋转柱(13)、滚筒(14)、滑槽(15)、滑道(16)、移动块(17)、限位块(18)、连接杆(19)、按摩仪(20);
所述第二电机(12)固定安装于滑动箱(4)的内腔左侧,所述旋转柱(13)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滑动箱(4)的内腔右侧,所述旋转柱(13)的左侧通过联轴器锁紧连接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滚筒(14)过盈配合于旋转柱(13)的外壁,所述滑槽(15)开设于滚筒(14)的外壁,所述滑道(16)开设于滑动箱(4)的底端中部,所述移动块(17)可滑动的内嵌于滑槽(15)的内腔,所述限位块(18)固定安装于移动块(17)的底端,所述连接杆(19)可滑动的内嵌于滑道(16)的内腔,所述连接杆(19)的顶端固定安装于限位块(18)的底端,所述按摩仪(20)固定安装于连接杆(19)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9)的内腔设置有方向相反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床(3)的顶端右侧放置有枕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5)呈环形,所述滑槽(15)贯穿于所述滚筒(14)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8)的宽度大于所述滑道(16)的宽度。
CN202120027185.0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07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7185.0U CN214807902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7185.0U CN214807902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7902U true CN214807902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7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718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07902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7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7462Y (zh) 摇摆式按摩器
CN203943896U (zh) 一种按摩器
CN108309617A (zh) 具有腿部康复功能的偏瘫康复病床
CN108354768A (zh) 具有手部康复功能的偏瘫康复病床
CN110604687A (zh) 一种医疗美容按摩仪器
CN106377397B (zh) 一种手指训练器
CN214807902U (zh) 一种中医科用模仿针灸效果的按摩装置
CN109549837B (zh) 手臂按摩器
CN201631620U (zh) 电动按摩床
CN203815838U (zh) 人体手部自动控制按摩仪
CN206761906U (zh) 按摩靠垫
CN110123611B (zh) 一种护理用腿部保健按摩仪
CN208958702U (zh) 一种自动颈部按摩装置
CN216091863U (zh) 一种旋转式微针
CN111728851B (zh) 一种腿部康复按摩设备
CN2699872Y (zh) 一种新型肩部及膝部按摩器
CN201279260Y (zh) 多功能液晶显示按摩床
CN212235253U (zh) 一种中医脾胃按摩设备
CN203915408U (zh) 一种气压和机械三维按摩椅机芯
CN106859934A (zh) 一种公转式自适应揉压放松健身按摩器
CN110025157A (zh) 一种遥控家用自动化按摩座椅
CN202820443U (zh) 多功能保健床
CN2190010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按摩椅
CN201959198U (zh) 肩胛按摩器
CN215994758U (zh) 一种颈部肌肉紧张放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