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4416U - 手持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4416U
CN214804416U CN202023026347.3U CN202023026347U CN214804416U CN 214804416 U CN214804416 U CN 214804416U CN 202023026347 U CN202023026347 U CN 202023026347U CN 214804416 U CN214804416 U CN 214804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battery pack
airflow
handle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63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63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4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4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4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主壳体;旋风分离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分离,旋风分离结构具有第一轴线;气流进口,与旋风分离结构连通,气流自气流进口进入旋风分离结构;气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气流以产生负压;电池组,与气流驱动单元电连接,用于提供气流驱动单元运转的电能;手柄,呈一字型,手柄具有供用户抓握的握持区域,手柄朝与气流进口相反的方向延伸,电池组至少部分位于手柄正下方。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吸尘器体积小巧,重心更加合理,操作便利和舒适。

Description

手持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现在常见的一种家用清洁电器,常用的吸尘器按照结构形态不同可大致分为卧式、立式、手持式等,其中,卧式吸尘器包括本体、真空风机、连接管、地刷等部件,真空风机安装在本体内部,真空风机通过软管与地刷连接,使用时操作地刷进行吸尘,并通过连接管拖动本体进行移动。卧式吸尘器一般体积较大,使用时需要经常性地拖动本体,操作不是十分方便。立式吸尘器的地刷和真空风机采用一体化结构,使用时推动立式吸尘器机体即可完成吸尘操作,非常适用于清洁地面,但是在需要对墙壁、家具表面以及桌面等进行清洁时,需要将整个吸尘器举起,不便使用。
手持式吸尘器出于便携的目的进行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电池、电机、手柄、杯体等部件,在设计手持式吸尘器时,上述部件的相对位置设置对于手持式吸尘器的整体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有显著的影响。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通常采用内置电池,且电池与机体采用一体化设置,电池无法更换,不利于电池散热,并且当电池出现故障失效时,使用者很难进行电池的更换。电机与杯体的相对位置设置对于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效果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设计制造手持式吸尘器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
使用手持式吸尘器在清扫沙发底部、床底、家具空隙中的灰尘时,经常需要手持式吸尘器的体积够小巧,但又要确保吸尘器的吸力和除尘能力,因而在有限空间内如何设置各部分位置是研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然而,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的进气风道管、尘杯、主机及手柄的配置方式不够紧凑,且手柄的形状有些是半圆形或者枪式手柄,而对于家庭环境中清扫沙发底部、床底、上方窗帘或墙壁等不同场景时,该种手柄在一些场景中握持不舒适,并且由于整机布局的不合理,导致重心不合理,存在重量分布不均、操作不便的问题,当清扫上方位置时,容易手感较重,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外形简洁、结构布局合理,握持方便、操作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
主壳体;
旋风分离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分离,所述旋风分离结构具有第一轴线;
气流进口,与所述旋风分离结构连通,气流自所述气流进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结构;
气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气流以产生负压;
电池组,与所述气流驱动单元电连接,用于提供所述气流驱动单元运转的电能;
手柄,呈一字型,所述手柄具有供用户抓握的握持区域,所述手柄朝与所述气流进口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池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手柄正下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延伸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基本共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结构、所述气流驱动单元和所述手柄呈一字型排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限定第二轴线,所述电池组可拆卸的安装,所述电池组的拆卸方向与第二轴线平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限定第三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及所述第三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吸尘器具有位于第一轴线下方的至少部分进气风道,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的延伸轴线穿过所述电池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自由端比所述手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自由端更加靠近所述气流进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结构与所述主壳体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具有装配壁,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装配壁所在平面的一侧,所述气流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池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吸尘器包括进气风道,所述气流进口设于所述进气风道的端部,所述旋风分离结构包括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与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之间设有分隔壁,所述手柄与所述电池组分别位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的底面与所述电池组的底面共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手持式吸尘器,通过将手柄设置成一字型,且手柄朝与气流进口相反的方向延伸,电池组至少部分位于手柄正下方,使得整机体积紧凑小巧,整机重心更加合理,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清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操作便利性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吸尘器,包括主壳体10,用于对气流进行分离的旋风分离结构30,用于驱动气流以产生负压的气流驱动单元20,用于握持的手柄12,以及与气流驱动单元20电连接的电池组50,电池组50用于提供气流驱动单元20运转的电能。
旋风分离结构30安装在主壳体10上,旋风分离结构30包括尘杯32、位于尘杯32内的过滤器34、用于分离尘气的分离腔(未示出)及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腔320。其中,分离腔形成在过滤器34内部,集尘腔320由尘杯32和过滤器34的外表面限定,夹带灰尘的气流在分离腔内进行灰尘和空气的分离,被分离出的灰尘暂时存储在集尘腔320内。为了便于倾倒灰尘,尘杯32与主壳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尘杯32与主壳体10也可固定连接,只是在尘杯32上设置可开闭的门部件,从而当需要倾倒灰尘时,通过打开门部件,将灰尘从尘杯32的敞口倾倒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分离腔和集尘腔320均位于尘杯32内,共同形成了尘杯32的内腔。请参见图2,旋风分离结构30限定第一轴线L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线L1与过滤器34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共线。
为了便于说明目的,以图2所示的手持吸尘器的状态为参照,定义图2的图纸上方为上,下方为下,手柄12一侧(图纸右侧)为手持吸尘器的后部,相对手柄12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设置气流进口160的一端)为手持吸尘器的前部。上述定义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手柄12具有一延伸轴线,手柄12沿着延伸轴线延伸,延伸轴线由手柄的形状确定,可以是直线也可以具有弯曲。手柄具有供用户抓握的握持区域。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手柄12采用细长把手的形式,为直线型手柄,定义其轴线为第二轴线L2。手柄12的延伸轴线(即第二轴线L2)与第一轴线L1相互平行。更进一步的,第一轴线L1与第二轴线L2基本共线,即手柄12沿着第一轴线L1方向延伸。
手柄12的一端与手持吸尘器的主壳体10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可活动的连接,如转动连接或可拆卸的连接,手柄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手持吸尘器的主壳体10包括不同部分的组合时,比如气流驱动单元20具有独立的风机壳体,那么主壳体还包括该风机壳体,手柄12可以与主壳体中的风机壳体连接。
图1-3所示的实施例,手柄12连接于主壳体10,手柄12也可以与主壳体10一体成型,气流驱动单元20设置在主壳体10内。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手柄为一字型手柄,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0的后方,即手柄12定位在手持吸尘器的后部,手柄12向后延伸超过电池组50,电池组50的末端位于手柄12末端的前方,从而主壳体10、旋风分离结构30及气流驱动单元20可以被支撑在用户的前方,方便操作手持吸尘器。
手柄的延伸轴线(第二轴线L2)为直线,旋风分离结构30、气流驱动单元20,手柄12呈一字型排布,具体沿着第二轴线L2方向依次排布,使得手持吸尘器整体呈细长形,体积小巧便携。
本实施例中,电池组50定位于手柄12的下方,用户握持手柄12,重量较大的电池组50位于手柄12的下方,握持的手掌需只需施加向上的提升力,握持较省力。具体的,至少部分电池组50位于手柄12的正下方。由于尘气分离组件30位于手柄12的前方,在抓握手持吸尘器的手柄12的情况下,旋风分离结构30的重量使手持吸尘器的前部自然下垂,便于对地面等较低的表面进行清洁。
本实施例中,电池组50可拆卸的设置。具体而言,电池组50与手持吸尘器的机身可拆卸的连接,其拆卸方向基本平行于手柄12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即电池组沿着平行于第二轴线L2的方向安装于或从拆卸手持吸尘器上拆卸。电池组50的拆卸方向与第二轴线L2平行,使得电池组50拆卸时对手持吸尘器的机身的作用力方向平行于手柄12的第二轴线L2的方向。用户安装或拆卸电池组50时,一只手握持手柄12,用于保持手持吸尘器的状态,另一只手抓握电池组50沿着平行于手柄12的第二轴线L2的方向拔/插,抓握手柄12的手只需施加与拔/插方向大致相同的力矩即可,电池组的拆卸和安装操作省力。其中,机身,理解为手持吸尘器的机体,去除电池组50的主体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50连接于主壳体10,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也可以连接于气流驱动单元20的风机壳体。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池组50不可拆卸设置,主壳体10具有收容电池的容纳腔,电池组50容纳于主壳体10的容纳腔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池组50大致呈长方体型,定义平行于电池组5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电池组50的轴线。如图2所示,电池组50的轴线为第三轴线M,手柄12与电池组50沿垂直于第一轴线L1的方向分布,手柄12轴线与电池组50的轴线相互平行,即第二轴线L2与第三轴线M相互平行。由于第一轴线L1平行于第二轴线L2,也就是说,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及第三轴线M相互平行,电池组50和手柄12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的方向排列,使得通过手柄12拎起手持吸尘器的情况下(不施加偏转力矩),电池组50正好位于手柄12的下方,手持吸尘器握持更加舒适省力。
定义气流驱动单元20的旋转轴线为第四轴线(未示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第三轴线M及第四轴线相互平行。如此,整个手持吸尘器的主要结构部件均沿着相互平行的轴线排布,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巧,适用于狭窄处场景吸尘,操作灵活。更进一步的,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及第四轴线大致共线,第二轴线L2与第三轴线M平行。电池组50在第一轴线L1的延伸方向上与旋风分离结构30依次分隔排布。
由于手持吸尘器大致纵长延伸的杆状,其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轴线L1/第二轴线L2方向,为了降低手持吸尘器的径向尺寸,使得手持吸尘器的体积更加小型化。气流驱动单元20与电池组50在垂直于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或者气流驱动单元20与电池组50在垂直于第一轴线L1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也就是说,在轴向方向上,气流驱动单元20与电池组50有交叉重叠部分。如此,能够使手持吸尘器的重心布局更加集中,降低手持吸尘器的长度,使得手持吸尘器体积小巧,重心布局符合人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34至少包括旋风分离锥,旋风分离锥至少部分位于尘杯32内,用于将气流中的脏污分离出来,暂时存储在尘杯32内。旋风分离锥可以多级分离锥,也可以是单级分离锥。主壳体10上开设有出风口110,经过旋风分离锥分离后的气流到达气流驱动单元20后,从出风口110向外流出。
手持吸尘器还具有开关(未示出),其在此构造为启动和关闭开关,开关邻近手柄12设置,方便用户抓握手柄12的同时操作开关以启动或关闭手持吸尘器。
手持吸尘器包括进气风道16,进气风道16与分离腔及集尘腔320连通。进一步的,至少部分进气风道16位于第一轴线L1的一侧。至少部分进气风道16在第一轴线L1方向上的平行投影位于电池组50上。进气风道16包括位于其端部的气流进口160,抽吸物通过气流进口160进入手持吸尘器的尘杯32内。请参见图3,进气风道16位于旋风分离结构30外侧,与旋风分离结构30连通,气流进口160与旋风分离结构30沿着第一轴线L1排布,气流进口160的轴线与第一轴线L1大致共线。具体的,位于第一轴线L1下方的进气风道16的延伸轴线穿过电池组50。手柄12前端连接主壳体10,其后端朝着与气流进口160相反的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进气风道16为两段式结构,进气风道16包括第一管道161及第二管道162,第一管道161的轴线穿过旋风分离结构30,第二管道162的轴线穿过电池组50。具体的,第一管道161限定了进风方向,进风方向为第一管道161的轴线方向,旋风分离结构30的第一轴线L1平行于第一轴线。气流进口160形成在第一管道161的一端,第一管道161位于旋风分离结构30的前方,第二管道162位于旋风分离结构30的下方,即第一轴线L1的下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气风道16与旋风分离结构3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进气风道16与旋风分离结构30连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气风道16为旋风分离结构30的一部分,尘杯32拆卸时连同进气风道16一起拆卸。具体而言,进气风道16与尘杯32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当需要倾倒灰尘时,将尘杯32与进气风道16作为一个整体主壳体10上拆卸,倾倒灰尘后,再作为一个整体装回。进气风道16与尘杯32一起拆卸,减少了连接结构,手持清洗机结构更简单,且体积更紧凑。
为了便于手持吸尘器的支撑,旋风分离结构30还包括基部表面,电池组50的至少部分壁面和基部表面共同支撑手持吸尘器。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管道162可以设置于第一轴线L1的上方,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轴线L1的下方,当第二管道162设置于第一轴线L1下方时,所述基部表面为至少部分进气风道16的底面。即进气风道16的至少部分底面与电池组50的至少部分底面共面,从而共同支撑手持吸尘器。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管道162与第一轴线L1平齐或者位于第一轴线L1上方,所述基部表面形成在尘杯32的下表面,尘杯32的下表面与电池组50的部分底面共面,从而共同支撑手持吸尘器。优选的,基部表面与第一轴线L1平行。
旋风分离结构30与主壳体10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具有装配壁,电池组50位于装配壁所在平面的一侧,集尘腔320与至少部分进气风道16之间设有分隔壁,手柄12与电池组50分别位于分隔壁的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壁沿竖直方向延伸,即图2上下方向;分隔壁沿横向延伸,即图2前后方向。气流驱动单元20与电池组50在装配壁延伸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电池组50的质量较大,其重心大致位于其几何中心。如图2所示,其重心大致位于平行于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上,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提升握持体验,将手持吸尘器布置为其整机重心位于电池组50在上下方向的中心线的前方。电池组50的在上下方向的中心线穿过手柄12。
进一步的,电池组50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L1的方向延伸,具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靠近手持吸尘器的后部。同样的,手柄12具有与主壳体10或气流驱动单元20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自由端,该自由端与气流进口160分别位于手持吸尘器相反的两端。电池组50的自由端比手柄12的自由端更加靠近气流进口160。也就是说,手柄12具有沿着平行于第一轴线L1的方向向后延伸的自由端,电池组50的自由端比手柄12的自由端更加靠近气流进口160。也即,手柄12的自由端相比电池组50的自由端更靠近手持吸尘器的后部。更进一步,电池组50的自由端比手柄12的自由端更加靠近气流进口160。也即,手柄12向后延伸的最远位置大于电池组50向后延伸的最远位置,手柄12在垂直于电池组50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凸出于电池组50。如此,方便用户抓握手持吸尘器的尾部,重量部件等都支撑在手柄12的前方,方便吸尘操控。
手持吸尘器还可以包括吸尘管(未图示)和吸尘工作头(未图示),所述吸尘管一端连接气流进口160,另一端连接吸尘工作头,吸尘工作头用于接触清洁表面,以使灰尘随着吸尘工作头进入吸尘管内。其中,吸尘工作头的形式可以有多种类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表面,多种吸尘工作头择一直接或通过吸尘管等中间连接件间接的连接在气流进口上。吸尘管也可以与吸尘工作头固定连接,或者吸尘管直接构造成与清洁面接触吸尘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流驱动单元20设置在主壳体10内,气流驱动单元20用于驱动气流以产生负压。气流驱动单元2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叶轮,在气流驱动单元20运行时,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抽吸物通过气流进口被吸入尘杯32中。
为了降低流出空气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手持吸尘器还包括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其中,进风组件位于气流流动方向上过滤器34的下游,气流驱动单元20的上游,经过滤器34分离后的气流经过进风组件的过滤作用,过滤掉气流中的大部分灰尘,能够降低进入气流驱动单元20的灰尘量,降低对气流驱动单元20的污染。出风组件设置在电机的周向,用于对气流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净化,使得排出外界的空气满足洁净度要求,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具体的,进风组件为过滤海绵,出风组件为出风海帕。
本申请所述在某个方向上的投影,应当理解为,采用平行于该方向的平性光,向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进行正投影,其投影在上述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
旋风分离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分离,所述旋风分离结构具有第一轴线;
气流进口,与所述旋风分离结构连通,气流自所述气流进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结构;
气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气流以产生负压;
电池组,与所述气流驱动单元电连接,用于提供所述气流驱动单元运转的电能;
手柄,呈一字型,所述手柄具有供用户抓握的握持区域,所述手柄朝与所述气流进口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池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手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延伸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基本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结构、所述气流驱动单元和所述手柄呈一字型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限定第二轴线,所述电池组可拆卸的安装,所述电池组的拆卸方向与第二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限定第三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及所述第三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吸尘器具有位于第一轴线下方的至少部分进气风道,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的延伸轴线穿过所述电池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自由端比所述手柄沿所述第一轴线的自由端更加靠近所述气流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结构与所述主壳体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具有装配壁,所述电池组位于所述装配壁所在平面的一侧,所述气流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池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吸尘器包括进气风道,所述气流进口设于所述进气风道的端部,所述旋风分离结构包括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与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之间设有分隔壁,所述手柄与所述电池组分别位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风道的底面与所述电池组的底面共面。
CN202023026347.3U 2020-12-16 2020-12-16 手持吸尘器 Active CN214804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6347.3U CN214804416U (zh) 2020-12-16 2020-12-16 手持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6347.3U CN214804416U (zh) 2020-12-16 2020-12-16 手持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4416U true CN214804416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6347.3U Active CN214804416U (zh) 2020-12-16 2020-12-16 手持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4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9915B2 (ja) 電気掃除機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US7188388B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detachable cyclonic vacuum module
JP2008534116A (ja) 多機能真空掃除機
JP2002085297A (ja) 電気掃除機
JP4146087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8402988A (zh) 清洁机器
CN208510931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8968797A (zh) 清洁设备
CN214804416U (zh) 手持吸尘器
JP6628511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214804418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4856353U (zh) 手持吸尘设备
CN214804417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4856352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4804415U (zh) 手持吸尘器
CN112617656A (zh) 手持吸尘器
WO2016114042A1 (ja) 電気掃除機
CN208784588U (zh) 电动装置
CN112617655A (zh) 手持吸尘器
CN108378770A (zh) 电动装置
JP6848901B2 (ja) 電気掃除機
JP7460536B2 (ja) 充電台および電気掃除機システム
GB2398486A (en) Vacuum cleaner with a detachable cyclonic vacuum module
CN208659154U (zh) 清洁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