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9307U -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9307U
CN214799307U CN202120142692.9U CN202120142692U CN214799307U CN 214799307 U CN214799307 U CN 214799307U CN 202120142692 U CN202120142692 U CN 202120142692U CN 214799307 U CN214799307 U CN 21479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heat dissipation
supporting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26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he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26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逆变器壳体、逆变器本体和第二支撑板,逆变器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逆变器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逆变器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块的上端与第一支撑块接触,第二支撑板设置在逆变器壳体的下端,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逆变器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散热扇,散热扇的顶端设置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板,支撑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一侧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第一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逆变器主体,本装置到的散热效果好,且具有极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
现有的逆变器散热性能差,容易导致逆变器温度过高,从而造成逆变器的损毁。而且逆变器缺乏减震设计,其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长期较大震动的话可能会导致其内部元器件安装可靠性降低,从而造成逆变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解决逆变器的散热性能差、稳固性差和缺乏减震设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逆变器本体和第二支撑板,逆变器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逆变器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逆变器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端与第一支撑块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逆变器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所述逆变器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顶端设置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冷凝管;
所述制冷装置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一侧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逆变器本体;
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右侧设置有侧散热口,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散热口和上散热口均设置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扇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块和逆变器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在逆变器壳体的内壁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散热扇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为弯曲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板内嵌入有导热硅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具有很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当逆变器壳体发生震动时,减震底座能够对逆变器壳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缓冲震动对逆变器壳体带来的损害,通过设置制冷装置,且在制冷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扇,可以很好的把水管外围的冷气吹入逆变器壳体内部,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有效的避免了逆变器壳体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对逆变器壳体内部的逆变器本体造成损害。
2、通过在逆变器壳体内部固定连接设置第一支撑块、连接块和弹簧杆,可以很好增加对逆变器本体的稳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逆变器本体;11-上散热口;12-逆变器壳体;13-侧散热口;14-第一支撑块;15-连接块;16-第二支撑块;17-减震底座;18-第一支撑板;19-散热扇;20-第二支撑板;21-支撑垫板;22-弹簧杆;23-控制装置;24-温度传感器;25-制冷装置;26-冷凝管;27-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12、逆变器本体10和第二支撑板20,本装置的逆变器壳体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4,逆变器本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与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本装置的连接块15的上端与第一支撑块14接触,第一支撑块14和逆变器壳体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支撑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块14在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呈对称分布,本装置的逆变器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
本装置的第二支撑板20设置在逆变器壳体12的下端,第二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17,本装置的减震底座17的下端可以设置有防滑垫,逆变器壳体12内底部设置有散热扇19,本装置的散热扇19可以设置四个,散热扇19的顶端设置有制冷装置25,制冷装置25包括水管27,水管27上设置有冷凝管26,水管27为弯曲状。
本装置的制冷装置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板21,支撑垫板21内嵌入有导热硅胶垫,支撑垫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22,弹簧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6,第二支撑块16的一侧位于第一支撑板18的底部,第一支撑板18上固定安装有逆变器本体10,逆变器壳体12的右侧设置有侧散热口13,逆变器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上散热口11,本实施例的侧散热口13和上散热口11均设置有防尘网,逆变器壳体12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4和控制装置23,温度传感器24和散热扇19均与控制装置2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
通过在逆变器壳体1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17,减震底座17具有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当逆变器壳体12发生震动的时候,减震底座可以对逆变器壳体12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缓冲震动对机箱带来的损害,且在逆变器壳体12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制冷装置25,本装置的制冷装置25包括装水的水管27,且水管27为弯曲状,可以增大接触面积,而且水管27上设置有冷凝管26,可以很好的将水管27内部的水温降低,通过在制冷装置25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扇19,可以将水管27外围的冷气吹入逆变器壳体12的内部,本装置的逆变器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通过设置防水膜可以防止冷气产生水滴的情况,防止逆变器本体10的损坏,而且通过在逆变器壳体12的右侧设置有侧散热口13,逆变器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上散热口11,本实施例的侧散热口13和上散热口11均设置有防尘网,既能起到散热的效果还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本装置的逆变器壳体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4,逆变器本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与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本装置的连接块15的上端与第一支撑块14接触,第一支撑块14和逆变器壳体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支撑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块14在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呈对称分布,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块14可以对连接块15进行支撑,通过本装置的制冷装置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板21,支撑垫板21内嵌入有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6由导热硅胶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绝缘性。
本装置的逆变器壳体12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4和控制装置23,温度传感器24和散热扇19均与控制装置23电连接,再具体应用的时候,通过设置逆变器壳体12内部的温度阈值,当逆变器壳体12内部的温度超过阈值的时候,控制装置接收到信号,控制散热扇19工作,可以进行智能切换散热扇19的开关。

Claims (9)

1.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12)、逆变器本体(10)和第二支撑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4),所述逆变器本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与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5)的上端与第一支撑块(14)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板(20)设置在逆变器壳体(12)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板(2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17),所述逆变器壳体(12)内底部设置有散热扇(19),所述散热扇(19)的顶端设置有制冷装置(25),所述制冷装置(25)包括水管(27),所述水管(27)上设置有冷凝管(26);
所述制冷装置(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垫板(21),所述支撑垫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22),所述弹簧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6),所述第二支撑块(16)的一侧位于第一支撑板(18)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8)上固定安装有逆变器本体(10);
所述逆变器壳体(12)的右侧设置有侧散热口(13),所述逆变器壳体(12)的上端设置有上散热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散热口(13)和上散热口(11)均设置有防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防水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19)设置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17)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4)和逆变器壳体(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块(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4)在逆变器壳体(12)的内壁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壳体(12)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4)和控制装置(23),所述温度传感器(24)和散热扇(19)均与控制装置(2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7)为弯曲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板(21)内嵌入有导热硅胶垫。
CN202120142692.9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Active CN21479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2692.9U CN21479930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2692.9U CN21479930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9307U true CN21479930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2692.9U Active CN214799307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99307U (zh) 一种散热型光伏发电逆变器
CN220233291U (zh) 储能电源散热结构
CN217848738U (zh) 封闭式绝缘配电箱
CN211656016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器
CN210041659U (zh)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逆变器
CN211454515U (zh) 一种无噪音式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2786131U (zh) 一种电源模块散热安装支架
CN211350388U (zh) 长寿命伺服电容器
CN207965804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0246365U (zh) 一种ups电源保护外壳
CN210610157U (zh) 一种ups用组合式散热器
CN209805854U (zh) 一种长距离传输的工业交换机
CN209516957U (zh) 一种带有外防护装置适用于多环境的逆变器
CN111030476A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源逆变器
CN110572984A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的控制终端
CN220209746U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配电箱
CN112152112A (zh) 一种高防护的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的散热机箱
CN214177165U (zh) 一种逆变器防水结构
CN21358675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的防过热保护装置
CN211830596U (zh) 一种拼装组合式太阳能逆变器
CN212517174U (zh) 一种散热风扇芯片用的防尘结构
CN213694630U (zh) 一种通信基站的散热设备
CN21321342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滤波器
CN214504312U (zh) 动环监控系统用简易数据采集器
CN218302054U (zh) 一种pcm接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