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8877U -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8877U
CN214798877U CN202120117962.0U CN202120117962U CN214798877U CN 214798877 U CN214798877 U CN 214798877U CN 202120117962 U CN202120117962 U CN 202120117962U CN 214798877 U CN214798877 U CN 21479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nput
negative
interfa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79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锋
邓荣钦
朱伟杰
李仁彪
王相谦
汪超
向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79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8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隔离芯片,隔离芯片上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双通道二极管,第一双通道二极管包括:第一正极端、第一负极端和第二负极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正极端连接,第一负极端连接第一输入端,第二负极端连接第二输入端;第一接口端电连接于第一负极端和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二接口端电连接于第二负极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双通道二极管连接隔离芯片、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无需定义哪一个接口端为输入和输出,使得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接线简易,减少因为接错线带来的地址分配错误和无法通讯。

Description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bms的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bms通过通讯接口电路采集电池的状态数据,因此需要确定通讯接口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以实现地址的分配和通讯。一般通讯接口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固定的,则需要区分设备哪一个接口是输入,哪一个接口时输出,以保证设备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与通讯接口电路连接准确。若输入或输出接错后很难实现地址的分配和通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 BMS通讯接口电路,能够无需区分输入和输出,使接线简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BMS通讯接口电路,包括:
隔离芯片,所述隔离芯片上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第一双通道二极管,所述第一双通道二极管包括:第一正极端、第一负极端和第二负极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
第一接口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
第二接口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双通道二极管连接隔离芯片、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无需定义哪一个接口端为输入和输出,使得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接线简易,减少因为接错线带来的地址分配错误和无法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所述第一正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负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负极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所述隔离芯片还设有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还包括:
第二双通道二极管,所述第二双通道二极管包括:第二正极端、第三正极端和第三负极端,所述第二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
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三负极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三负极端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端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源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隔离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
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第一电源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所述隔离芯片的型号为SI866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所述第一双通道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双通道二极管的型号为BAT54。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
主控制电路,电连接BMS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BMS通讯接口电路采集的信号或输出处理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管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方面的BMS 通讯接口电路,以得到不需要区分输入和输出的电池管理系统,使得电池管理系统的接线简易。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MS通讯接口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100、BMS通讯接口电路;110、隔离芯片;120、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30、第二双通道二极管;200、主控制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U、隔离芯片;D01、第一输出端;D14、第一输入端;D15、第二输入端;D04、第二输出端;D15、第三输出端;ADD-IO1、第一接口端;ADD-IO12、第二接口端;SADD-NEXT、第三接口端;SADD-IN、第四接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第一方面,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MS通讯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BMS通讯接口电路100,包括:隔离芯片110、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第一接口端ADD-IO1和第二接口端ADD-IO12,隔离芯片110上设有第一输入端D14、第二输入端D15和第一输出端D01;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包括:第一正极端、第一负极端和第二负极端;第一输出端D01与第一正极端连接,第一负极端连接第一输入端D14,第二负极端连接第二输入端D15;第一接口端ADD-IO1电连接于第一负极端和第一输入端D14之间;第二接口端ADD-IO12电连接于第二负极端和第二输入端D15之间。
通过设置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且第一接口端ADD-IO1连接于第一负极端和第一输入端D14之间,且第二接口端ADD-IO12电连接于第二负极端和第二输入端D15之间。若第一接口端ADD-IO1为输入,则电流从第一接口端ADD-IO1流到隔离芯片110的第一输入端D14,若第一接口端ADD-IO1为输出,则隔离芯片110从第一输出端D01输出电流沿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一负极端输出至第一接口端ADD-IO1。若第二接口端ADD-IO12 为输入,则电流无法从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二负极端输入,且电流从第二接口端 ADD-IO12到隔离芯片110的第二输入端D15输入;若第二接口端ADD-IO12为输出,则隔离芯片110从第一输出端D01输出的电流沿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二负极端输出至第二接口端ADD-IO12。因此设置了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连接隔离芯片110,不需要区分第一接口端ADD-IO1和第二接口端ADD-IO12哪一个为输入,哪一个为输出,只需要走线正常即可,使得BMS通讯接口连接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正极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一负极端和第一输入端D14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二负极端和第二输入端D15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 R3。
通过设置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能够限制输入或输出的电压过高,损坏了隔离芯片110,以提高BMS通讯接口电路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芯片110还设有第二输出端D04和第三输出端D05,BMS通讯接口电路100还包括: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包括:第二正极端、第三正极端和第三负极端,第二正极端连接第二输出端D04,第三正极端连接第三输出端 D05;第三接口端SADD-IN连接第三负极端。通过设置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且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的第三负极端连接第三接口端SADD-IN,若第三接口端SADD-IN为输入,则无法将电流从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流到隔离芯片110的第二输出端D04和第三输出端 D05,只有第三接口端SADD-IN为输出时,隔离芯片110的第二输出端D04和第三输出端 D05才可以输出到第三接口端SADD-IN,以防止接错后,隔离芯片110受到输入信号的影响,以保证隔离芯片110稳定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接口端SADD-IN和第三负极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R4,第三负极端和第四电阻R4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三负极端和第四电阻R4之间,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在第三接口端SADD-IN和第三负极端之间连接第四电阻R4,防止输出的电压过高损坏了连接的主控制芯片,以保护连接设备。在第三负极端和第四电阻R4之间连接第五电阻R5,能够在接错时,第三接口端SADD-IN为输入时,输出的电流可以沿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流到地端,以保护输入电流对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的影响。隔离芯片110还包括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入端连接有第六电阻R6,且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有第四接口端SADD-NEXT,另一端连接第三输入端D11。其中,第三接口端SADD-IN为连接主芯片的输入端,且第四接口端SADD-NEXT为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以通过第三接口端SADD-IN和第四接口端SADD-NEXT接收控制信号和输出采集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BMS通讯接口电路100还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隔离芯片110还包括第一电源端VDD1和第二电源端VDD2;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第一电源端之间,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第二电源端VDD2 之间,另一端接地。许多芯片中的电路会在电源端产生高频噪声,这种噪声也必须通过跨接在供电电源上的电容进行短路,以免破坏系统的其它部分。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分别连接电源端,不仅能隔直,而且能实现高频噪声的短路连接,以保护隔离芯片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和第二双通道二极管130的型号为BAT54,隔离芯片110的型号为SI8663。
下面参考图1和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MS通讯接口电路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若第一接口端ADD-IO1为输入,则电流从第一接口端ADD-IO1流到隔离芯片110的第一输入端D14,若第一接口端ADD-IO1为输出,则隔离芯片110从第一输出端D01输出电流沿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一负极端输出至第一接口端ADD-IO1。若第二接口端 ADD-IO12为输入,则电流无法从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二负极端输入,且电流从第二接口端ADD-IO12到隔离芯片110的第二输入端D15输入;若第二接口端ADD-IO12为输出,则隔离芯片110从第一输出端D01输出的电流沿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的第二负极端输出至第二接口端ADD-IO12。因此设置了第一双通道二极管120连接隔离芯片110,不需要区分第一接口端ADD-IO1和第二接口端ADD-IO12哪一个为输入,哪一个为输出,只需要走线正常即可,使得BMS通讯接口连接操作方便。
第二方面,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的 BMS通讯接口电路100;主控制电路200电连接BMS通讯接口电路100,用于接收BMS通讯接口电路100采集的信号或输出处理信号。通过设置如第一方面的BMS通讯接口电路100,且主控制电路200电连接BMS通讯接口电路100,能够得到一种不限制输入和输出的电池管理系统,减少因为接错线导致的地址难以分配和无法通讯问题,使得电池管理系统的接线更加简易。
其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三接口端SADD-IN为连接主控制电路200的输入端,且第四接口端SADD-NEXT为主控制电路200的输出端,主控制电路200通过第三接口端 SADD-IN和第四接口端SADD-NEXT接收控制信号和输出采集的信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芯片,所述隔离芯片上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第一双通道二极管,所述第一双通道二极管包括:第一正极端、第一负极端和第二负极端;
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
第一接口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负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
第二接口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负极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负极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芯片还设有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还包括:
第二双通道二极管,所述第二双通道二极管包括:第二正极端、第三正极端和第三负极端,所述第二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
第三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三负极端之间连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三负极端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负极端和所述第四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隔离芯片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
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和第一电源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芯片的型号为SI866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MS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通道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双通道二极管的型号为BAT54。
8.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
主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所述BMS通讯接口电路采集的信号或输出处理信号。
CN202120117962.0U 2021-01-15 2021-01-15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21479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962.0U CN214798877U (zh) 2021-01-15 2021-01-15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962.0U CN214798877U (zh) 2021-01-15 2021-01-15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8877U true CN21479887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7962.0U Active CN214798877U (zh) 2021-01-15 2021-01-15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8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022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0571487A (zh) 一种电池及汽车诊断平板
CN108336801B (zh) 信号采集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214798877U (zh) Bms通讯接口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2583682A (zh) 总线通信电路及装置
CN111030257A (zh) 通信保护装置及方法
CN217641488U (zh) 基于单电芯的信息采集板
CN213906694U (zh) 总线通信电路及装置
CN211744477U (zh) 电力现场运维通信网络信号检测装置
CN210744088U (zh) 一种电池及汽车诊断平板
CN101989739B (zh) 保护电路
CN208766645U (zh) 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串口管理装置
CN218771301U (zh) 一种rs485芯片的保护电路及智能网关
CN211351762U (zh) 通信保护装置
CN21462335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8988840B (zh) 单线双向唤醒电路及车辆
CN217935123U (zh) 可单独配置充放电电流的电路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7625536U (zh) 一种低成本的uart通讯电平相互转换电路
CN219350861U (zh) 数据传输线
CN217956959U (zh) 接口转接装置以及rs232接口装置
CN213027773U (zh) Poe交换机网络变压器电路及交换机
CN215418876U (zh) 分体式双口可充电usb集线器
CN215181471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通讯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和终端设备
CN212064381U (zh) 一种5g网络的通信网关
CN201522511U (zh) 巡检防错控制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