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663U -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663U
CN214787663U CN202120318414.4U CN202120318414U CN214787663U CN 214787663 U CN214787663 U CN 214787663U CN 202120318414 U CN202120318414 U CN 202120318414U CN 214787663 U CN214787663 U CN 214787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engine
heat exchang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84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
张井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84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7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左侧表面设有外框,外框的左侧设有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与外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外壳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板翅式换热器代替冷却液,对发动机使用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从而使得发动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散热处理,有效防止了由于热量过高而对发动机内部元件造成损坏,从而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且板翅式换热器配合风扇的使用,提高了散热效率将板翅式换热器和外框之间用螺栓进行固定,便于拆卸和安装,外壳表面开设有各种通风散热用的槽和孔,增加了外壳内外的空气交替流动,从而便于对热量进行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长时间得不到排放和处理时,热量的温度超过发动机所能承受的范围后,容易对发动机内部的元件造成损坏,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现有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大多采用冷却液配合冷却管使用,当管道长时间使用后,管道的表面破裂,使得冷却液流漏,容易对发动机表面造成腐蚀,导致发动机生锈从而影响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表面设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左侧设有板翅式换热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与所述外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内壁铰接有盖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设有风扇,所述电机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透气窗,且透气窗内部设有防尘网,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且位于透气窗的内壁处开设有与所述防尘网相匹配的卡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风扇的正上方,所述盖板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矩形槽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盖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网的长度与所述卡槽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高度大于所述防尘网的高度,所述防尘网与所述卡槽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且所述电机与所述防尘网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板翅式换热器代替冷却液,对发动机使用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从而使得发动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到散热处理,有效防止了由于热量过高而对发动机内部元件造成损坏,从而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且板翅式换热器配合风扇的使用,提高了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板翅式换热器和外框之间用螺栓进行固定,便于拆卸和安装,外壳表面开设有各种通风散热用的槽和孔,增加了外壳内外的空气交替流动,从而便于对热量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内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
外壳1;矩形槽11;盖板111;卡槽12;防尘网121;板翅式换热器2;外框3;支撑杆4;电机5;转轴51;风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左侧表面设有外框3,外框3的左侧设有板翅式换热器2,板翅式换热器2与外框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外壳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铰接有盖板111,外壳1的内部设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转轴51,转轴51远离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设有风扇6,电机5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电机5的一端分别与外壳1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透气窗,且透气窗内部设有防尘网121,外壳1的右侧表面且位于透气窗的内壁处开设有与防尘网121相匹配的卡槽12。
需要补充的是,板翅式换热器2,是以平板和翅片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2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的一个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盖板111位于风扇6的正上方,盖板111的长度和宽度与矩形槽11大小相适配,便于风扇6转动的同时与外界空气相流通,从而便于散热。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的前后两侧和盖板111上均开设有散热孔,加速外壳1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风扇6与转轴51固定连接,且风扇6与板翅式换热器2的中心位置相对应,风扇6的风向正对板翅式换热器2的方向,便于通过风扇6的使用,辅助板翅式换热器2,从而加速散热速度。
值得说明的是,外框3的中心位置为中空结构,且外框3的中心位置与外壳1内部相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防尘网121的长度与卡槽12的长度相适配,卡槽12之间的距离高度大于防尘网121的高度,防尘网121与卡槽12插接配合,通过防尘网121与卡槽12插接配合,便于防尘网121从卡槽12内部进行拆卸,从而对防尘网121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或对防尘网121进行更换,防止防尘网121上的灰尘堆积过多,对空气流动造成堵塞。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电机5位于外壳1的内部中心位置,且电机5与防尘网121的中心位置相对应,使得外部空气通过通风窗进行流动,与外壳1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互换,从而便于对电机5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在使用时,将设有板翅式换热器2的一侧与发动机相连接,配合导热片,使得导热片将发动机上的热量传递到板翅式换热器2上,通过板翅式换热器2对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连接电机5的电源并启动,通过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转轴51转动,进而使得与转轴51固定连接的风扇6实现同步转动,通过风扇6对板翅式换热器2外部表面的热量进行风冷,从而使得板翅式换热器2的散热效率得到提高,通过散热孔和通风窗,使得外壳1内部空气流动,使得风扇6所吹出的气体温度保持常温,铰接转动盖板111,可使得通风面积得到增加,进而便于对热量进行排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侧表面设有外框(3),所述外框(3)的左侧设有板翅式换热器(2),所述板翅式换热器(2)与所述外框(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11),所述矩形槽(11)的一侧内壁铰接有盖板(11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远离所述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设有风扇(6),所述电机(5)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远离所述电机(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壳(1)的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透气窗,且透气窗内部设有防尘网(121),所述外壳(1)的右侧表面且位于透气窗的内壁处开设有与所述防尘网(121)相匹配的卡槽(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1)位于所述风扇(6)的正上方,所述盖板(111)的长度和宽度与所述矩形槽(11)大小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盖板(111)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6)与所述转轴(51)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6)与所述板翅式换热器(2)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121)的长度与所述卡槽(12)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卡槽(12)之间的距离高度大于所述防尘网(121)的高度,所述防尘网(121)与所述卡槽(12)插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中心位置,且所述电机(5)与所述防尘网(121)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CN202120318414.4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Active CN214787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8414.4U CN2147876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8414.4U CN2147876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663U true CN21478766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8414.4U Active CN21478766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7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8076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机
CN21597118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4787663U (zh)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器
CN21253594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水冷散热装置
CN21539824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强散热充电桩
CN217422143U (zh) 一种高散热的风机减速机
CN215772841U (zh)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结构
CN114679129A (zh) 一种基于密闭式风腔降温的光伏发电组件及降温方法
CN211792580U (zh) 变频器用散热装置
CN210484000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装置
CN21211605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基站散热装置
CN112423562A (zh) 电动压裂车泵用变频柜
CN213540560U (zh) 一种柴油机循环冷却装置
CN218218120U (zh) 风力发电变流器用组合冷却装置
CN218733698U (zh) 一种自动循环降温式电机
CN218564011U (zh) 一种耐高温轴流风机散热结构
CN110730598A (zh) 变频器用散热装置
CN21517214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散热装置
CN213185906U (zh)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逆变模块
CN214799210U (zh) 一种风冷发电机的冷却系统
CN216355450U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柜智能散热装置
CN214901924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气控制装置
CN212258640U (zh) 一种油冷散热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1784916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起动机
CN220324547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储能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15 Jiangnan Avenue, Qish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Xinzeng Industrial Zone, Wang Zhongming Avenue, Shipa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RUIQUAN HARDWARE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