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377U -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377U
CN214787377U CN202120245929.6U CN202120245929U CN214787377U CN 214787377 U CN214787377 U CN 214787377U CN 202120245929 U CN202120245929 U CN 202120245929U CN 214787377 U CN214787377 U CN 214787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wedge
construction
template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59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全兵
李东福
谢强
郭清华
李广彪
杨春灿
瞿加俊
熊杰
郭元旺
孟繁盛
何其方
杨金林
周春永
肖小亮
魏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59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7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属于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包括4组模板和4组调整块,所述模板和所述调整块交叉相连形成圆形。所述每组模板均由边模和中模组成,所述边模与中模之间通过铰接耳板连接。所述边模由标准块和楔形模板组成,所述中模由标准块组成。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大直径竖井内衬墙逆作法施工,实现了内衬墙施工时变径的便捷性,通过楔形块模板的调节实现了内衬墙直径由1.2m调整为1.5m,提高了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时浇筑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大型地下建筑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圆形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所使用的模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土地资源逐渐成为了地域发展的制约因数,国家为促进地域发展上马了多个远距离、跨流域、跨省市调水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中,为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为未来发展预留宝贵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深埋盾构方式建造地下输水隧道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作为盾构工作井的大直径竖井常常采用自上而下逆作方式进行内支撑施工。
现有技术中的“逆作法”施工内衬墙,存在分层多、工期紧、标准高、一次成型浇筑困难及浇筑质量控制难等技术难题。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这时就需要对相应模板结构进行技术处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时浇筑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包括4组模板和4组调整块,所述模板和所述调整块交叉相连形成圆形。
优选的,每组所述模板均包括边模和中模,所述边模与中模之间通过铰接耳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边模由标准块和楔形模板组成,所述中模由标准块组成。
优选的,所述边模和中模均包括3块上下设置的标准块,相邻两块标准块之间通过模板加固预留连接板进行连接,每块所述标准块均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顶部设有若干组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所述第一面板上沿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加强竖肋,所述第一面板高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强环肋,所述第一面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劲钢板,所述第一面板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铰接耳板。
优选的,每块所述第一面板外侧均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通过连接法兰连接于第一面板上,最上方第一面板顶部设有顶部浇注口,所述第一面板中部开设有工作窗口,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设置于工作窗口下方。
优选的,所述工作窗口的尺寸为500mm×500mm,所述工作窗口按1500mm×1500mm呈梅花形布置。
优选的,所述边模中的标准块为第一标准块,所述中模中的标准块为第二标准块,所述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的高均为1500mm,所述第一标准块的宽为3640mm,所述第二标准块的宽为4500mm。
优选的,所述楔形模板的高度为1500mm,所述楔形模板的顶部宽为3705mm,底部宽为3765mm,所述楔形模板设置于边模中第一面板的一侧侧壁。
优选的,所述调整块包括3个上下设置的楔形块,相邻两个楔形块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每个所述楔形块均包括第二面板,第二面板上沿其高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背楞,所述第二面板的侧壁连接有吊钩。
如上所述,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体系应用于大直径工作井内衬墙逆作法施工,实现了内衬墙施工时变径的便捷性,通过楔形块模板的调节实现了内衬墙直径由1.2m调整为1.5m,提高了工作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时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模板总装平面布置图。
图2显示为中模组装图。
图3显示为图2中A-A面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2中B-B面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边模组装图。
图6显示为图5中A-A面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图5中B-B面的示意图。
图8显示为调整块组装图。
图9显示为图8中A-A面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图8中B-B面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调整块,2-边模,3-中模,4-铰接耳板,5-模板加固预留连接板,6-第一面板,7-吊点结构,8-加强竖肋,9-加强环肋,10-加劲钢板,11-吊钩,12-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3-连接法兰,14-顶部浇注口,15-工作窗口,16-楔形模板,17-楔形块,18-第二面板,19-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包括4组模板和4组调整块1,所述模板和所述调整块1交叉相连形成圆形。每组所述模板均包括边模2和中模3,所述边模2与中模3之间通过铰接耳板4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竖井平面形状为圆形,竖井直径较大,为35.9m;竖井深度较深,其深度在45m~70m之间;竖井主要作为盾构施工工作井,后期为输水隧洞的永久检修井等功能使用。
工作井支护体系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组合方式,内衬墙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在基坑内侧由上至下逆作方式施工;内衬墙标准层高为4.5m;内衬墙上部厚度为1.2m,下部变径为1.5m。
本实施例中,支护体系施工模板由模板和调整块1组成,运输方便,拼装灵活。中模3与边模2的连接方式为通过铰接耳板4进行铰接连接,为其脱模预留自动脱模自由度;每一组模板通过调整块1进行调整后通过螺栓连为一个整体,确保模板连接密实,利于模板脱模及拼装,从而有利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如图2-4所示,所述中模3由3块上下设置的第二标准块组成。相邻两块第二标准块之间通过模板加固预留连接板5进行连接,每块所述第二标准块均包括第一面板6,所述第一面板6顶部设有若干组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7,所述第一面板6上沿第一面板6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加强竖肋8,所述第一面板6高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强环肋9,所述第一面板6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劲钢板10,所述第一面板6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铰接耳板4。
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第二标准块的高为1500mm,所述第二标准块的宽为4500mm。所述中模3的第一面板6两侧侧壁均设有铰接耳板4。通过铰接耳板4与边模2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如图5-7所示,所述边模2由3块上下设置的第一标准块和楔形模板16组成。相邻两块第一标准块之间通过模板加固预留连接板5进行连接,每块所述第一标准块均包括第一面板6,所述第一面板6顶部设有若干组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7,所述第一面板6上沿第一面板6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加强竖肋8,所述第一面板6高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强环肋9,所述第一面板6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劲钢板10,所述第一面板6的一侧侧壁与楔形模板16连接,所述第一面板6的另一侧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铰接耳板4。
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第一标准块的高为1500mm,所述第一标准块的宽为3640mm。所述边模2中的第一面板6两侧侧壁分别连接铰接耳板4和楔形模板16。
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形模板16的高度为1500mm,所述楔形模板16的顶部宽为3705mm,底部宽为3765mm,所述楔形模板16设置于边模2中第一面板6的一侧侧壁。
如图2-7所示,所述第一面板6为6mm厚度的钢板。所述加强竖肋8采用[8槽钢,相邻两个加强竖肋8之间的间距为245mm。所述加强环肋9采用[14槽钢,所述加劲钢板10和连接法兰13均采用12mm钢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如图2-7所示,每块所述第一面板6外侧均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通过连接法兰13连接于第一面板6上,最上方第一面板6顶部设有顶部浇注口14,所述第一面板6中部开设有工作窗口15,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设置于工作窗口15下方。
使用时,所述第一面板6外侧固定有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布置于工作窗口15下方,为浇筑及模板调整提供作业面。
所述工作窗口15的尺寸为500mm×500mm,所述工作窗口15按1500mm×1500mm呈梅花形布置,满足分层浇筑时对料仓的观测、入仓、振捣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6呈弧形,由数块第一面板6拼装成圆形,通过配置不同调整块1尺寸,以适应工作井直径变化的要求,横向相邻第一面板6及竖向相邻第一面板6均通过连接法兰13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加劲筋进行加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如图8-10所示,所述调整块1包括3个上下设置的楔形块17,相邻两个楔形块17之间通过连接法兰13连接,每个所述楔形块17均包括第二面板18,第二面板18上沿其高度方向连接有3个背楞19,所述第二面板18的侧壁连接有吊钩11。
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楔形块17的形状为上部宽、底部窄。所述楔形块17由第二面板18、背楞19、连接法兰13组成,所述第二面板18为6mm厚度的钢板,背楞19采用12mm钢板,连接法兰13采用12mm钢板加工而成。所述调整块1与左右两侧标准块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浇筑前涂抹一定量的泡沫密封胶,可确保浇筑时不会漏浆。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块1插入模板的深度,调整模板的变形误差,增加模板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灵活性,提高模板的使用性能。
支护体系施工模板的具体使用为:内衬模板安装过程中,先完成四组模板的安装调试后,再跟进安装调整块1完成整体模板的组装,通过调整块1的尺寸大小来分别拟合内衬1.2m、1.5m厚的内衬直径。
其中,中模3总装由高1500mm、宽4500mm的标准块通过模板预留连接法兰13通过连接螺栓完成中模3组装,每块标准块模板由第一面板6、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7、操作平台及护栏预留连接法兰13、加强竖肋8[8槽钢、加强环肋9[14槽钢、加劲钢板10、顶部浇筑口、连接法兰13、工作窗口15、铰接耳板4、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组成。第一面板6为6mm钢板通过卷板机根据内衬直径弧度弯制而成,其余部件通过焊接与第一面板6形成一个整体,焊接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工作窗口15待所有部件焊接完成后,在根据窗口布置进行切割,防止前期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变形引起浇筑孔变形。
边模2总装由高1500mm、宽3640mm的标准块及高1500mm、上宽3705mm、下宽3765mm的楔形模板16拼装而成,模板加工与中模3加工一致。
调整块1由第二面板18、背楞19、连接法兰13、吊钩11组合而成,其特点为通过调整块1插入模板深度,调整模板变形误差,增加其模板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灵活性,提高模板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应用于大直径竖井内衬墙逆作法施工,实现了内衬墙施工时变径的便捷性,通过楔形块模板的调节实现了内衬墙直径由1.2m调整为1.5m,提高了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时浇筑质量。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4组模板和4组调整块(1),所述模板和所述调整块(1)交叉相连形成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模板均包括边模(2)和中模(3),所述边模(2)与中模(3)之间通过铰接耳板(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2)由标准块和楔形模板(16)组成,所述中模(3)由标准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2)和中模(3)均包括3块上下设置的标准块,相邻两块标准块之间通过模板加固预留连接板(5)进行连接,每块所述标准块均包括第一面板(6),所述第一面板(6)顶部设有若干组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7),所述第一面板(6)上沿第一面板(6)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加强竖肋(8),所述第一面板(6)高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强环肋(9),所述第一面板(6)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加劲钢板(10),所述第一面板(6)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组铰接耳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模板(16)的高度为1500mm,所述楔形模板(16)的顶部宽为3705mm,底部宽为3765mm,所述楔形模板(16)设置于边模(2)中第一面板(6)的一侧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面板(6)外侧均设有若干组均匀设置的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通过连接法兰(13)连接于第一面板(6)上,最上方第一面板(6)顶部设有顶部浇注口(14),所述第一面板(6)中部开设有工作窗口(15),所述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护栏(12)设置于工作窗口(15)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窗口(15)的尺寸为500mm×500mm,所述工作窗口(15)按1500mm×1500mm呈梅花形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2)中的标准块为第一标准块,所述中模(3)中的标准块为第二标准块,所述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的高均为1500mm,所述第一标准块的宽为3640mm,所述第二标准块的宽为4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1)包括3个上下设置的楔形块(17),相邻两个楔形块(17)之间通过连接法兰(13)连接,每个所述楔形块(17)均包括第二面板(18),第二面板(18)上沿其高度方向连接有若干个背楞(19),所述第二面板(18)的侧壁连接有吊钩(11)。
CN202120245929.6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Active CN214787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5929.6U CN214787377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5929.6U CN214787377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377U true CN214787377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5929.6U Active CN214787377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7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9172B (zh) 现浇预制拼装组合式地铁地下车站施工方法
CN101807785A (zh) 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及安装方法
CN113513015A (zh) 一种半预制式混凝土钢筋笼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CN109914644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砌体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81944B (zh) 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4787377U (zh) 一种竖井逆作法支护体系施工模板
CN109356126B (zh) 对半预制廊道结构及廊道施工方法
CN109667376A (zh) 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71378A (zh) 预制混凝土u型槽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77626A (zh) 一种架空层叠合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056107U (zh) 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
CN209798708U (zh) 对半预制廊道结构
CN212454452U (zh) 用于隧道二衬拱顶混凝土浇筑控制的多功能观察孔
CN110552546B (zh) 利用塔吊建筑地下停车场防水设施的方法
CN109372522B (zh) 城市轨道交通复杂重叠隧道施工方法
CN101761253A (zh) 带内衬耐磨钢板落煤筒的施工方法
CN201639249U (zh) 预制装配式电缆沟
CN217298811U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坝内矩形廊道现浇模板
CN218205271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屋面楼板防水构造
CN213418234U (zh) 一种便于内灌灌浆料的钢扁柱构件
CN216974063U (zh) 一种装配式电梯井的顶盖结构
CN213449070U (zh) 一种密肋梁用周转模壳
CN216587163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
CN219820055U (zh) 一种sbs防水卷材上返水泥砂浆r角预制模具
CN215405915U (zh) 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