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4701U -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4701U
CN214784701U CN202022735906.1U CN202022735906U CN214784701U CN 214784701 U CN214784701 U CN 214784701U CN 202022735906 U CN202022735906 U CN 202022735906U CN 214784701 U CN214784701 U CN 214784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ncrete frame
shaped steel
embedd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59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国辉
周兆春
娄霓
陈英明
张兰英
张相松
蔡玉龙
吴建军
庄彤
贺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Fangqiao Co Lt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Fangqiao Co Lt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Fangqiao Co Ltd,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R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FOR HUMAN & SETTLEMENT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4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4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用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组装成房屋,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上侧悬挑端,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下侧悬挑端;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处预埋第一螺栓套筒;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顶部预埋第二螺栓套筒,第二螺栓套筒位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宽度范围内;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的部分形成突出部,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组装、重复拆卸使用提高房屋刚度和房屋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通常会建造活动板房用于现场工人居住、生活使用。但是现有的施工现场的活动板房基本都是薄钢围成的简易房屋,工人夏季居住炎热,冬季居住难以御寒。而且,现有的活动板房刚度较差,存在安全风险,活动板房居住环境差,安装过程繁琐,重复使用率低,房屋品质差。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活动板房存在的缺陷,需要能够快速组装、重复拆卸使用的同时,提高房屋刚度,提高居住品质的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用于将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组装成房屋,
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上侧悬挑端,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下侧悬挑端;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
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处预埋第一螺栓套筒,第一螺栓套筒垂直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顶部预埋第二螺栓套筒,第二螺栓套筒位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宽度范围内,第二螺栓套筒平行于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
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的部分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一混凝土框架柱,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H型钢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平行,第一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上侧悬挑端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二H型钢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平行,第二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下侧悬挑端的混凝土中;
所述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一施工孔洞,所述第一施工孔洞的高度与所述第一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一H型钢腹板中部开设第一螺栓孔洞;
所述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二施工孔洞,所述第二施工孔洞的高度与所述第二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二H型钢腹板中部开设第二螺栓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二混凝土框架柱,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H型钢的腹板平面平行于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所述第三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所述突出部的混凝土中;
所述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三施工孔洞,所述第三施工孔洞的宽度与所述第三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三H型钢底部焊接平板钢,所述平板钢上预留第三螺栓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H型钢的翼缘上焊接第三螺栓套筒,所述第三螺栓套筒与第三H型钢一起预埋在突出部的混凝土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包括两层混凝土面板,在两层混凝土面板之间纵横向布置连接肋,在所述连接肋之间复合填充轻质保温材料,所述混凝土面板内设置钢筋网片或者网格布,所述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大于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用于混凝土组装的方式装配的房屋替代活动板房,能够实现快速组装、重复拆卸使用的同时,提高房屋刚度,提升房屋性能,提高居住品质,使施工现场工人居住体验提高。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装配的双层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的上侧悬挑端的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的下侧悬挑端的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端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的突出部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密肋复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A节点安装俯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1-1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2-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为了解决现有活动板房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装配的双层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以双层房屋为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包括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以及密肋复合楼板 (图中未示出密肋复合楼板)。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相互拼接,围成房屋围墙。密肋复合楼板支撑在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上形成一层房屋,将两层房屋堆叠成两层房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结构示意图,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101、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102、第一混凝土框架柱103,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101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103形成上侧悬挑端104,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102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103形成下侧悬挑端106。
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101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103刚性连接;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102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103刚性连接。例如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刚性连接。
在上侧悬挑端104开设第一施工孔洞105,在下侧悬挑端106开设第二施工孔洞107,以方便墙片拼装时的施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的上侧悬挑端的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的下侧悬挑端的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110,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113。第一H型钢110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平行,第一H型钢110的翼缘预埋在上侧悬挑端104的混凝土中。
上侧悬挑端104预埋第一H型钢110的位置预留第一施工孔洞105,第一施工孔洞105的高度与第一H型钢110的腹板高度相同,第一H型钢腹板110中部开设第一螺栓孔洞1101。
上侧悬挑端104还包括双连接角钢,双连接较高为第一连接角钢108 和第二连接角钢109,第一连接角钢108的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一角钢连接孔1081,另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二角钢连接孔1082。
第二连接角钢109的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三角钢连接孔1091,另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四角钢连接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角钢连接孔1082、第一螺栓孔洞1011,以及第四角钢连接孔后,将双连接角钢固定在第一H型钢110的腹板两侧。
当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拼装时,采用双连接角钢进行拼装,施工时通过施第一施工孔洞进行施工。
第二H型钢113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平行,第二 H型钢113的翼缘预埋在下侧悬挑端106的混凝土中。
下侧悬挑端106预埋第二H型钢113的位置预留第二施工孔洞107,第二施工孔洞107的高度与第二H型钢113的腹板高度相同,第二H型钢腹板113中部开设第二螺栓孔洞1131。
下侧悬挑端106还包括双连接角钢,双连接较高为第三连接角钢111 和第四连接角钢112,第三连接角钢111的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五角钢连接孔1111,另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六角钢连接孔1112。
第四连接角钢112的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七角钢连接孔1121,另一个连接边上开设第八角钢连接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穿过第六角钢连接孔1112、第二螺栓孔洞1131,以及第八角钢连接孔后,将双连接角钢固定在第二H型钢113的腹板两侧。
当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拼装时,采用双连接角钢进行拼装,施工时通过施第一施工孔洞进行施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结构示意图,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202、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207。
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端204,预埋螺栓套筒(下文中详细说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202的部分形成突出部205,突出部205开设第三施工孔洞 206。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端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的突出部结构以及安装件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刚性连接;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202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刚性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刚性连接。
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103的连接处预埋第一螺栓套筒208,实施例中,将第一螺栓套筒208预埋在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端204的四个孔洞2041内,第一螺栓套筒208垂直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
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顶部预埋第二螺栓套筒209,实施例中,将第二螺栓套筒209预埋在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顶部的两个孔洞 2042内,第二螺栓套筒209位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宽度范围内,第二螺栓套筒209平行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
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202的部分形成突出部205,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211。
第三H型钢211的腹板平面平行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第三H 型钢211的翼缘预埋在突出部205的混凝土中。
突出部205预埋第三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三施工孔洞206,第三施工孔洞206的宽度与第三H型钢211的腹板高度相同;第三H型钢211底部焊接平板钢212,平板钢上预留第三螺栓孔洞2121。
第三H型钢211的翼缘上焊接第三螺栓套筒210,第三螺栓套筒210 垂直于第三H型钢211,并与第三H型钢211一起预埋在突出部205的混凝土中。实施例中第三螺栓套筒210埋入突出部205的两个孔洞2051 内。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剖面示意图,图9所示密肋复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8所示,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一体成型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201、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202、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围成的区域内,布置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207。
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207包括两层第二混凝土面板(图中未示出),在两层第二混凝土面板之间纵横向布置第二连接肋2072,在第二连接肋 2072之间复合填充轻质保温材料2071。第二混凝土面板内设置钢筋网片或者网格布,第二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大于50mm。
如图9和图10所示,密肋复合楼板3包括两层第一混凝土面板(图中未示出),在两层第一混凝土面板之间纵横向布置第一连接肋302,在第一连接肋302之间复合填充轻质保温材料301。第一混凝土面板内设置钢筋网片或者网格布,第一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大于50m。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以图1中A节点的装配过程为例,其他节点装配方式相同将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图1中A节点安装俯视示意图,图12所示图11中的1-1示意图,图13所示图11中的2-2示意图。
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的装配方法包括:
步骤1,单层房屋装配:
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相互拼接,围成房屋围墙、
密肋复合楼板支撑在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上层混凝土框架梁上201,并在密肋复合楼板底部采用角钢、螺栓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上层混凝土框架梁201固定。
步骤2,重复步骤1,装配多个单层房屋,将多个房屋堆叠成多层房屋,下层房屋的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混凝土框架柱,与上层房屋的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突出部固定。
上述装配过程中,包括:
(1)装配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上侧节点。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上侧悬挑端,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板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端固定。
通过第一施工孔洞105进行施工,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101的上侧悬挑端104预埋的第一H型钢110,第一H 型钢110固定第一连接角钢108和第二连接角钢109。
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角钢108的第一角钢连接孔108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预埋的第一螺栓套筒208,螺栓贯穿第二连接角钢109 的第三角钢连接孔109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预埋的第一螺栓套筒 208,将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固定。
(2)装配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下侧节点。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下侧悬挑端,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板的突出部固定。
通过第二施工孔洞107进行施工,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的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102的下侧悬挑端106预埋第二H型钢113,第二H型钢福鼎第三连接角钢111和第四连接角钢112。
通过螺栓贯穿第三连接角钢111的第五角钢连接孔111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预埋的第三螺栓套筒210,螺栓贯穿第四连接角钢112 的第第七角钢连接孔1121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预埋的第三螺栓套筒210,将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1与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固定。
(3)密肋复合楼板支撑在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上层混凝土框架梁上201,并在密肋复合楼板底部采用角钢、螺栓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上层混凝土框架梁201固定。
(4)装配上层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与下层横向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下层房屋的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混凝土框架柱,与上层房屋的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突出部固定。
通过第三施工孔洞206进行施工,通过螺栓贯穿上层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的平板钢212上预留的第三螺栓孔洞2121,与下层第二混凝土框架柱203’与第三H型钢211焊接的第二螺栓套筒209,将上层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与下层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固定。
装配完成后,密肋复合楼板3支撑在下层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 的第二上层混凝土框架梁201’与上层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2的第二下层混凝土框架梁202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用于混凝土组装的方式装配的房屋替代活动板房,能够实现快速组装、重复拆卸使用的同时,提高房屋刚度,提升房屋性能,提高居住品质,使施工现场工人居住体验提高。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用于将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组装成房屋,
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上侧悬挑端,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伸出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形成下侧悬挑端;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
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处预埋第一螺栓套筒,第一螺栓套筒垂直于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顶部预埋第二螺栓套筒,第二螺栓套筒位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宽度范围内,第二螺栓套筒平行于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
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底部突出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的部分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一混凝土框架柱,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所述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一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第一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一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型钢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平行,第一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上侧悬挑端的混凝土中;所述第二H型钢的腹板平面与纵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平行,第二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下侧悬挑端的混凝土中;
所述上侧悬挑端预埋第一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一施工孔洞,所述第一施工孔洞的高度与所述第一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一H型钢腹板中部开设第一螺栓孔洞;
所述下侧悬挑端预埋第二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二施工孔洞,所述第二施工孔洞的高度与所述第二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二H型钢腹板中部开设第二螺栓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第二混凝土框架柱,以及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
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的第二上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第二下侧混凝土框架梁与第二混凝土框架柱刚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H型钢的腹板平面平行于所述横向密肋复合框架墙片,所述第三H型钢的翼缘预埋在所述突出部的混凝土中;
所述突出部预埋第三H型钢的位置预留第三施工孔洞,所述第三施工孔洞的宽度与所述第三H型钢的腹板高度相同;所述第三H型钢底部焊接平板钢,所述平板钢上预留第三螺栓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H型钢的翼缘上焊接第三螺栓套筒,所述第三螺栓套筒与第三H型钢一起预埋在突出部的混凝土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肋保温混凝土墙板包括两层混凝土面板,在两层混凝土面板之间纵横向布置连接肋,在所述连接肋之间复合填充轻质保温材料,所述混凝土面板内设置钢筋网片或者网格布,所述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大于50mm。
CN202022735906.1U 2020-11-20 2020-11-24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Active CN2147847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4848 2020-11-20
CN2020227048486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4701U true CN214784701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5906.1U Active CN214784701U (zh) 2020-11-20 2020-11-24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4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08099C2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здания
JP3782817B1 (ja) スチールハウスの構造形式および構築方法
CN108005265B (zh) 一种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214994585U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及模块化钢混组合结构建筑结构
CN111535498B (zh) 带钢梁连接键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KR101814506B1 (ko) 층고절감이 가능한 슬래브 플랜지를 갖는 충전형 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둥 보 접합부 시공방법
CN106894504B (zh)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219316021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板体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14784701U (zh) 一种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12459238A (zh) 集成模块墙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安装方法
CN109853804B (zh) 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房屋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楼盖
KR20130096969A (ko) 층고절감형 철골 합성보, 이를 이용한 슬림플로어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4144134U (zh) 一种密肋复合墙片结构
CN214144133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
JP2007162252A (ja) 鉄骨建造物における外壁・屋根の断熱施工方法
CN215367793U (zh) 一种具有密肋复合楼板结构的组装房
CN112459256A (zh) 一种密肋复合墙片结构
JP3787348B2 (ja) スチールハウスのパネル構造およびパネル構築方法
CN112482581A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混凝土结构组装房及其装配方法
JP2009013592A (ja) 架構組立方法および建物の架構
CN113863494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114293686A (zh) 压型钢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0712505U (zh) 钢板组合梁浅槽式连接结构、钢板组合梁
CN111255059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及其节点连接方法
CN109779032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装配式住宅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