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1028U -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1028U
CN214781028U CN202121137189.0U CN202121137189U CN214781028U CN 214781028 U CN214781028 U CN 214781028U CN 202121137189 U CN202121137189 U CN 202121137189U CN 214781028 U CN214781028 U CN 214781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receiving
water body
cell bod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71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镇文
李颖
吴晓舟
赵福光
陈瑶
郑小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 Guang Sh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 Guang S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 Guang Sh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 Guang S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71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1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1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1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尤其涉及水体修复的领域,其包括池体、设于池体中的水体、跌水曝气装置和接水装置,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能够循环将部分水体抬至高于水体表面后倒下,所述接水装置包括接水箱和导管,所述接水箱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接水箱用于承接自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倒出的水体,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接水箱底部连通,所述导管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池体底部。本申请具有改善池底下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水进入河流和海洋,使得河流和海洋水体受到污染,仅靠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难以完全净化干净,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水体生态修复时,通常需要向水体充入空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从而改善水体状况。
申请号为20172125438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以及设于池体内的水体,池体的底部设置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池体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水车,水车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水平设置的转动轴和与转动轴连接的扇叶,扇叶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吸附部,吸附部随转动轴的转动侵入到水体中,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剂和用于容置吸附剂的容纳框,容置框与扇叶连接且开设有多个细孔,水体内还设置了溶解氧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与电机连接在同一控制器上,水体内还种植了沉水植物。交错种植于水体的沉水植物吸收水体内的氮和磷,改善水质;在控制器上设置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正常值,溶解氧传感器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控制器启动电机工作,电机的转动轴转动,带动水车转动,水车的扇叶随水车的转动与水体接触,增大了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水体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增加,吸附剂吸附水体中的杂质,进一步改善水体的水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水车的转动主要作用于上部水体,使得上部水体增氧,而下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池底下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和设于池体中的水体,还包括跌水曝气装置和接水装置,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跌水曝气装置能够循环将部分水体抬至高于水体表面后倒下,所述接水装置包括接水箱和导管,所述接水箱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接水箱用于承接自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倒出的水体,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接水箱底部连通,所述导管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池体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跌水曝气装置将池体内的部分水体抬起,当抬离至高于水体液面一定高度之后,跌水曝气装置将抬起的水体倒出,倒出的水体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倒出的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增加,倒出的水体落入接水箱中,然后经过导管被引流到池体底部,重新汇入池体内的水体中,从而使得池体下部的水体溶解氧含量增加。设计的跌水曝气装置与接水装置相互配合,跌水曝气装置对水体进行增氧,接水装置将增氧后的水体引入池体下部,增加池体下部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池体底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缺陷,加速水体修复。
可选的,所述跌水曝气装置包括支撑柱、筒车、电机和拨杆,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底部,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水体表面以上,所述筒车包括转盘、挂杆和水桶,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水体表面上方的部分,且所述转盘下部设于所述水体表面以下,所述挂杆于所述转盘周侧间隔设置有多根,且均与所述转盘转轴平行,所述水桶挂接在所述挂杆上,并能够绕所述挂杆转动,所述电机固设在支撑柱上,且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转盘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水桶运行轨迹上,所述拨杆用于拨动所述水桶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水桶在挂杆带动下随转盘一同转动,逐个进入水体盛水,之后盛水后的水桶逐个抬离水体,并继续随转盘转动,转动过程中水桶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开口向上,当盛水的水桶经过拨杆处时,水桶底部侧壁受到拨杆阻挡,使得水桶开始倾斜,随着转盘的继续转动,水桶的倾斜程度增大,水桶内的水体被倒出,倒出的水体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增加,之后落入接水箱中。设计的支撑柱、筒车、电机和拨杆相互配合,使得被筒车带起的水体能够定点落下,倒出的水体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增加。
可选的,所述拨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竖杆设置在横杆远离支撑柱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杆拨动水桶,使得水桶倾斜倒水,实现自动跌水过程。设计的横杆和竖杆,与筒车配合,实现水桶自动定点倒水,简单实用。
可选的,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接水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底部,且所述导管靠近所述池体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导管,不仅能够将增氧后的水体导至池体底部,而且能够对接水箱进行固定,简单实用。
可选的,所述导管靠近所述池体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通过通孔与导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导水管,将溶解氧含量高的水体引流到池体底部,使得池体底部各处分散着溶解氧含量高的水体,有助于水体修复,简单实用。
可选的,所述池体底部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两隔离网和设置在两隔离网之间的活性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池体底部放置隔离网和活性炭层,通过隔离网对活性炭层进行固定,由活性炭层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有助于水体恢复澄清。
可选的,所述隔离网之间还设有第一泥层,所述第一泥层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下方,所述第一泥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隔离网对第一泥层进行固定,第一泥层为沉水植物提供生长基础,通过沉水植物对水体内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进行有效的吸收,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水体修复。
可选的,所述池体开口侧壁连接有浮框,所述浮框开口朝上,所述浮框底壁设置为网状栅栏,所述网状栅栏上设有第二泥层,所述第二泥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浮框对第二泥层进行承装,第二泥层为挺水植物提供生长基础,且挺水植物的根系通过网状栅栏与池体内的水体接触,对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进行有效的吸收,有效限制藻类的繁殖和生长,有助于水体修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计的跌水曝气装置与接水装置相互配合,跌水曝气装置对水体进行增氧,接水装置将增氧后的水体引入池体下部,增加池体下部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池体底部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的缺陷,加速水体修复;
2.设计的支撑柱、筒车、电机和拨杆相互配合,使得被筒车带起的水体能够定点落下,倒出的水体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增加;
3.设计的沉水植物对水体内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进行有效的吸收,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水体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跌水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2、水体;3、跌水曝气装置;31、支撑柱;32、筒车;321、转盘;322、挂杆;323、水桶;33、电机;34、拨杆;341、横杆;342、竖杆;4、接水装置;41、接水箱;42、导管;43、导水管;5、隔离网;51、活性炭层;52、第一泥层;53、沉水植物;6、浮框;61、第二泥层;62、挺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参照图1,水体2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1、水体2、跌水曝气装置3和接水装置4,跌水曝气装置3设置在池体1内,用于循环将部分水体抬离水体2液面一定高度之后定点倒出,接水装置4对应跌水曝气装置3设置在池体1内,用于承接经跌水曝气装置3增氧处理的水体并将增氧后的水体引流到池体1底部。
参照图1和图2,跌水曝气装置3包括支撑柱31、筒车32、电机33和拨杆34,支撑柱31竖直插接在池体1底部,支撑住上端伸出至水体2表面以上,且支撑柱31上端开设有轴孔,且轴孔轴线方向与支撑柱31长度方向垂直;筒车32包括转盘321、挂杆322和水桶323,转盘321的转轴插入轴孔中,使得转盘321转动连接在支撑柱31上,且转盘321下部浸入在水体2液面以下,挂杆322在转盘321靠近支撑柱31一侧安装有多根,且间隔焊接在转盘321周侧,挂杆322与转盘321转轴平行,水桶323顶部的挂耳活动穿设在挂杆322上,使得水桶323能绕挂杆322转动。电机3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31上端,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盘32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拨杆34包括横杆341和竖杆342,横杆341一端焊接在支撑柱31上端,且横杆341与筒车32转动平面平行设置,竖杆342一端焊接在横杆341远离支撑柱31的一端,竖杆342另一端位于水桶323的转动轨迹上,竖杆342与筒车32转动平面垂直。
参照图1,接水装置4包括接水箱41、导管42和导水管43,接水箱41设置在池体1内,且位于竖杆342的正下方,接水箱41顶部开口,接水箱41开口的边缘高于池体1内的水体2液面。接水箱41底部焊接有导管42,导管42与接水箱41内腔连通,导管42远离接水箱41一端插入池体1底部,使得导管42对接水箱41进行支撑,导管42靠近池体1底部的侧壁上开设通孔,导水管43焊接在导管42上,并通过通孔与导管42连通。
参照图1,池体1底部沿水平面铺设两层隔离网5,两层隔离网5之间铺设活性炭层51和第一泥层52,第一泥层52铺设在靠近池体1底部一侧,且第一泥层5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3。在本实施例中沉水植物53采用黑藻,在其他实施例中沉水植物53可以采用金鱼藻,也可以采用苦草,凡是能够对水体2内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吸收的均可。
参照图1和图3,水体2表面悬浮有浮框6,浮框6开口朝上,浮框6底部采用网状栅栏,浮框6内铺设有第二泥层61,第二泥层6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62,挺水植物62的根系通过网状栅栏的网孔伸入至水体2中,对水体2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吸收,限制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在本实施例中挺水植物62采用荷花,在其他实施例中,挺水植物62可以采用芦苇,也可以采用美人蕉,凡是能够对水体2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吸收的均可。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体2生态修复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水体2溶解氧含量较低时,启动电机33,电机33带动转盘321转动,水桶323在挂杆322带动下随转盘321一同转动,水桶323逐个进入水体2盛水,之后盛水后的水桶323逐个抬离水体2液面,并继续随转盘321转动,转动过程中水桶323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开口向上,当盛水的水桶323经过拨杆34处时,水桶323底部侧壁受到拨杆34的阻挡,使得水桶323开始倾斜,随着转盘321的继续转动,水桶323的倾斜角度增大,水桶323内的水体2被倒出,倒出的水体2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水体2溶解氧的含量增加,倒出的水体2落入接水箱41中,然后经过导管42被引流到池体1底部,从导水管43流出,重新汇入池体1内的水体2中,从而使得池体1下部的水体2溶解氧含量增加。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池体(1)和设于池体(1)中的水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跌水曝气装置(3)和接水装置(4),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能够循环将部分水体抬至高于水体(2)表面后倒下,所述接水装置(4)包括接水箱(41)和导管(42),所述接水箱(41)设于所述池体(1)内,所述接水箱(41)用于承接自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倒出的水体,所述导管(42)一端与所述接水箱(41)底部连通,所述导管(42)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池体(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曝气装置(3)包括支撑柱(31)、筒车(32)、电机(33)和拨杆(34),所述支撑柱(31)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底部,所述支撑柱(31)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水体(2)表面以上,所述筒车(32)包括转盘(321)、挂杆(322)和水桶(323),所述转盘(321)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柱(31)位于所述水体(2)表面上方的部分,且所述转盘(321)下部设于所述水体(2)表面以下,所述挂杆(322)于所述转盘(321)周侧间隔设置有多根,且均与所述转盘(321)转轴平行,所述水桶(323)挂接在所述挂杆(322)上,并能够绕所述挂杆(322)转动,所述电机(33)固设在支撑柱(31)上,且所述电机(33)输出轴与所述转盘(321)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电机(33)用于带动所述转盘(321)转动,所述拨杆(34)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拨杆(34)的另一端在所述水桶(323)运行轨迹上,所述拨杆(34)用于拨动所述水桶(323)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4)包括横杆(341)和竖杆(342),所述横杆(341)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1)上,所述竖杆(342)设置在横杆(341)远离支撑柱(3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2)远离所述接水箱(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池体(1)底部,且所述导管(42)靠近所述池体(1)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2)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2)靠近所述池体(1)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根导水管(43),所述导水管(43)通过通孔与导管(4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底部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两隔离网(5)和设置在两隔离网(5)之间的活性炭层(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5)之间还设有第一泥层(52),所述第一泥层(52)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51)下方,所述第一泥层(52)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开口侧壁连接有浮框(6),所述浮框(6)开口朝上,所述浮框(6)底壁设置为网状栅栏,所述网状栅栏上设有第二泥层(61),所述第二泥层(6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
CN202121137189.0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Active CN214781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7189.0U CN21478102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7189.0U CN21478102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1028U true CN21478102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7189.0U Active CN214781028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1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37A (zh) * 2022-03-21 2022-07-29 陶涛 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发黑用曝气池含氧量快速增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37A (zh) * 2022-03-21 2022-07-29 陶涛 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发黑用曝气池含氧量快速增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332C (zh) 用于湖泊和沼泽的净化系统
CN2797355Y (zh) 多功能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CN205528306U (zh)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水处理系统
CN204643971U (zh) 用于水体净化的生态沉床-固定化微生物耦合装置
CN110182955B (zh) 海水生态养殖水体修复浮床装置
CN204434363U (zh) 浮动式生态水净化系统
CN104556392A (zh) 浮动式生态净水厂
CN214781028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208948957U (zh)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2139962B (zh)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CN106348544A (zh) 一种生物与生态相耦合的黑臭水体自复氧修复系统
CN111470635A (zh) 一种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的太阳能曝气浮岛一体机
CN105502662B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缓流河道水体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619103B (zh) 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
CN211871749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213001633U (zh) 一种非标准圆辐流式二沉池清洗装置
CN110054251B (zh) 一种用于河道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紫外光催化装置
CN2866492Y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水循环增氧净水装置
CN210915762U (zh)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209906462U (zh) 一种节能型水体净水系统
CN209872440U (zh) 一种太阳能水体净化装置
CN20948127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1896282U (zh) 一种基于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
JP2003112191A (ja) 水質浄化システム
CN104891649A (zh) 一种生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