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9904U - 一种纺丝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丝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9904U
CN214779904U CN202121315263.3U CN202121315263U CN214779904U CN 214779904 U CN214779904 U CN 214779904U CN 202121315263 U CN202121315263 U CN 202121315263U CN 214779904 U CN214779904 U CN 21477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inding
silk thread
roller
commenta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5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t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t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t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t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52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纺丝卷绕机,涉及纺丝设备的领域,其包括机架和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卷绕筒,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拼接形成有过线通道,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件。将丝线穿设于过线通道并卷绕于卷绕筒上,然后驱动件驱动卷绕筒转动以卷绕丝线,卷绕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使得丝线被绷紧并压紧于卷绕筒外侧,提高了丝线卷绕的紧实度,减少了丝线卷绕后发生松散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本申请的丝线通过将水溶性聚酯切片和亲水树脂与普通聚酯切片一起进行熔融、纺丝制得,在后续卷绕过程中会产生形变,有利于水分的排出,具有吸水效果好,排湿速度快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纺丝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丝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丝卷绕机。
背景技术
熔融纺丝纤维经过牵伸后由卷绕机将丝线卷绕至卷筒上,待丝线卷绕至所需大小后再更换一个空卷筒继续卷绕。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26406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纺丝卷绕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设置有卷绕筒,且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绕筒转动的驱动组件,卷绕筒包括辊轴、安装轴以及收卷盘,辊轴转动设置于机架上,安装轴至少设置有两根,且其中一根安装轴可拆卸设置于辊轴上,收卷盘设置于安装轴上,相邻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包括凸柱以及固定件,凸柱设置于安装轴远离辊轴的一端,且相邻的安装轴上设置有供凸柱嵌入的嵌槽,固定件设置于安装轴上,且用于固定相邻两个安装轴。
采用上述卷绕机构,卷绕好的丝线之间比较松散,导致纺丝收卷质量较差,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卷绕好的丝线之间比较松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纺丝卷绕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纺丝卷绕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丝卷绕机,包括机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卷绕筒,所述卷绕筒用于丝线卷绕,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拼接形成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用于丝线穿设,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用于抵紧所述过线通道内的丝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卷绕筒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将丝线穿设于过线通道并卷绕于卷绕筒上,然后驱动驱动件驱动卷绕筒转动以卷绕丝线,卷绕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使得丝线被绷紧,进而将丝线从过线通道内被缓慢拉出并卷绕于卷绕筒上,使得丝线压紧于卷绕筒外侧,提高了丝线卷绕的紧实度,减少了丝线卷绕后发生松散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机体、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转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转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转辊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机体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转辊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转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弹性件,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弹性件的配合,使得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能一直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从而减少了丝线局部尺寸过小时导致丝线的绷紧状态消失、使得卷绕筒上的丝线局部卷绕过于松散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上的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的连接块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转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卡入的滑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并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滑槽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抵接于滑槽的内壁,从而对第一连接件进行限位,减少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相互错开的情况,进而减少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互错开的情况,使得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能更稳定的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并通过滑槽的内壁对弹性件进行保护,减少了弹性件暴露于外侧导致的损坏,使得弹性件更加耐用。
可选的,所述机体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安装块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孔内,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滑移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块卡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凸块和限位槽,通过限位凸块抵接于限位槽的内壁从而对安装块进行限位,提高了安装块与机体之间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稳定性,减少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随过线通道内丝线的卷绕发生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因受到的应力过大发生损坏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安装块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上的滑移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移部上的调节部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部上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移部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滑移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所述滑移部通过所述调节部和所述连接部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上,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移部、调节部和连接部,可根据丝线的粗细,通过扭转调节部以调节滑移部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滑移部带动第一转辊移动,使得过线通道的大小与待卷绕丝线适配,减少了过线通道太大,使得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无法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的情况,并减少了过线通道太小,使得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抵紧丝线的力度过大导致丝线发生断裂的情况,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可选的,所述卷绕筒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转筒和套设于所述转筒外侧的套筒,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卡入的卡槽,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筒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筒和套筒,当丝线卷绕至所需大小后,移动套筒将套筒从转筒上取下,然后再换上新的套筒即可继续卷绕丝线,无需将整个卷绕筒从机架上取下,使得取下卷绕好的丝线更加方便,设置卡块和卡槽,通过卡块抵接于卡槽的内壁从而对套筒进行限位,减少了卷绕过程中套筒与转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提高了转筒和套筒之间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位于所述卡槽沿所述转筒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嵌槽供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嵌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嵌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和所述定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嵌槽的相对两端,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抵紧组件用于抵紧所述嵌槽内的所述卡块,使得所述定位块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卡入卡槽内后,保持转筒不动,转动套筒,使得卡块卡入嵌槽内,接着松开套筒,抵紧组件抵紧于嵌槽内的卡块,进而推动卡块使得卡块上的定位块卡入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块抵接于定位槽的内壁,从而实现套筒和转筒之间的相对定位,减少了套筒在卷绕过程中与转筒之间发生轴向移动的情况,提高了转筒和套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嵌槽内壁上的弹性抵紧件和设置于所述弹性抵紧件上的抵紧块,所述抵紧块位于所述弹性抵紧件靠近所述定位槽的一侧,所述抵紧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抵紧块远离所述弹性抵紧件的一侧,所述倾斜面朝靠近所述定位槽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嵌槽的槽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抵紧件和抵紧块,当转动套筒使得卡块卡入嵌槽内时,卡块抵接于倾斜面并顺着倾斜面挤压抵紧块使得抵紧块挤压弹性抵紧件,以留出空间使得卡块能卡入嵌槽内;当需要将套筒从转筒上取下时,轴向移动套筒使得定位块从定位槽内脱出,然后转动套筒,使得卡块脱离嵌槽并卡入卡槽内,即可移动套筒将套筒从转筒上取下,使得定位和拆卸套筒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将丝线穿设于过线通道并卷绕于卷绕筒上,然后驱动件驱动卷绕筒转动以卷绕丝线,卷绕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抵紧于过线通道内的丝线,使得丝线被绷紧并压紧于卷绕筒外侧,提高了丝线卷绕的紧实度,减少了丝线卷绕后发生松散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2.通过设置滑移部、调节部和连接部,可根据丝线的粗细,通过扭转调节部以改变滑移部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使得过线通道的大小与待卷绕丝线适配,减少了过线通道太大或太小的情况,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3.通过设置转筒和套筒,当丝线卷绕至所需大小后,移动套筒将套筒从转筒上取下,然后再换上新的套筒即可继续卷绕丝线,无需将整个卷绕筒从机架上取下,使得取下卷绕好的丝线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卷绕丝线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在机体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滑移孔和限位槽的结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第一连接件和滑槽的结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卡块和定位块的结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在套筒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抵紧组件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机体;111、滑移孔;12、第一连接件;121、安装块;1211、滑移部;1212、调节部;1213、连接部;122、连接块;123、限位块;13、第二连接件;131、滑槽;1311、限位片;2、卷绕筒;21、转筒;22、套筒;3、第一转辊;4、限位凸块;41、限位槽;5、第二转辊;6、过线通道;7、弹性件;8、驱动件;9、卡块;91、定位块;10、卡槽;101、嵌槽;1011、定位槽;14、抵紧组件;141、弹性抵紧件;142、抵紧块;1421、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纺丝卷绕机。参见图1,纺丝卷绕机包括机架1和卷绕筒2,卷绕筒2位于机架1的一侧并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卷绕筒2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卷绕筒2用于丝线卷绕。
参见图2和图3,机架1包括机体11、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机体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移孔111,滑移孔111沿水平方向贯穿机体11设置。第一连接件12位于第二连接件13的上方,第一连接件12包括安装块121、连接块122和限位块123,安装块121包括滑移部1211、调节部1212和连接部1213,滑移部1211穿设于滑移孔111并滑移连接于滑移孔111内,滑移部1211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件13设置。滑移部12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3,第一转辊3位于机体11靠近卷绕筒2的一侧,且第一转辊3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卷绕筒2的转动轴线设置。
参见图2,滑移部12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凸块4,两个限位凸块4分别位于滑移部1211的相对两侧,滑移孔111沿滑移部1211滑移方向的相对两个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41,限位槽41与限位凸块4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槽41供对应限位凸块4卡入。当滑移部1211在滑移孔111内滑移时,滑移部1211带动其上两个限位凸块4滑移连接于对应限位槽41内,通过限位凸块4抵接于对应限位槽41的内壁,从而对滑移部1211进行限位。
参见图2和图3,调节部1212位于机体11远离卷绕筒2的一侧并位于滑移部1211靠近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且调节部1212转动连接于滑移部1211上,调节部121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滑移部1211的滑移方向设置。连接部1213位于调节部1212远离滑移部1211的一侧并位于滑移部1211靠近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且连接部1213与调节部1212螺纹连接,滑移部1211通过连接部1213与调节部1212的螺纹配合滑移连接于滑移孔111内。
参见图3,连接块122位于连接部1213远离调节部1212的一侧并与连接部1213固定连接,限位块123位于连接块122远离连接部1213的一侧并与连接块122固定连接,且连接块122远离连接部1213的端部位于限位块123内。
参见图2和图3,第二连接件13穿设于机体11并与机体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3靠近第一连接件12的端面上开设有滑槽131,滑槽131供限位块123卡入,滑槽131的相对两个内壁上均固定有限位片1311,限位片1311位于滑槽131的槽口,且两个限位片1311间隔设置。两个限位片1311远离滑移部1211的外侧壁均构成滑槽131的内壁。连接块122穿设于两个限位片1311之间的空隙。
参见图2和图3,第二连接件13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辊5,第二转辊5位于机体11靠近卷绕筒2的一侧并与第一转辊3间隔设置,且第二转辊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转辊3的转动轴线设置。第一转辊3和第二转辊5拼接形成有过线通道6,过线通道6用于丝线穿设,第一转辊3和第二转辊5均用于抵紧过线通道6内的丝线。第一转辊3通过滑移部1211和机体11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机体11上,第一转辊3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第二转辊5设置。
可根据丝线的粗细,通过扭转调节部1212以调节滑移部1211和连接部1213之间的距离,滑移部1211带动第一转辊3移动,使得过线通道6的大小与待卷绕丝线适配。
参见图3,连接块122的外侧套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位于限位槽41内并位于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之间,弹性件7的一端抵紧于限位块123靠近连接块122的端面,弹性件7的另一端抵紧于两个限位片1311,弹性件7使得第一连接件12具有靠近第二连接件13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簧。
参见图2和图4,卷绕筒2包括转筒21和套筒22,转筒21转动连接于机体11上,机体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驱动件8,驱动件8位于机体11远离转筒21的一侧,驱动件8的输出轴穿设于机体11并与转筒21固定连接,驱动件8驱动转筒21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8为电机。
参见图4,转筒2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卡块9,卡块9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定位块91,定位块91位于卡块9沿转筒21转动轴线的一端。
参见图4和图5,套筒22套设于转筒21的外侧,套筒22靠近转筒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沿转筒21的转动轴线贯穿于套筒22,卡槽10供卡块9卡入。卡槽10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101,嵌槽101位于卡槽10沿转筒21转动方向的一侧,且嵌槽101位于卡槽10沿转筒21转动方向的后方,嵌槽101供卡块9卡入。嵌槽101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011,定位槽1011的位置对应卡块9卡入嵌槽101内后、卡块9上定位块91的位置设置,定位槽1011供定位块91卡入。
参见图5,嵌槽10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抵紧组件14,抵紧组件14和定位槽1011分别位于嵌槽101沿转筒21转动轴线的相对两端,抵紧组件14用于抵紧嵌槽101内的卡块9。抵紧组件14包括弹性抵紧件141和抵紧块142,弹性抵紧件141固定于嵌槽101的内壁上,抵紧块142位于弹性抵紧件141靠近定位槽1011的一侧并与弹性抵紧件14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抵紧件141为弹簧。
参见图5,抵紧块142的外侧壁上加工形成有倾斜面1421,倾斜面1421位于抵紧块142远离弹性抵紧件141的一侧并位于抵紧块142远离嵌槽101槽底的一侧,且倾斜面1421朝靠近定位槽1011的方向逐渐靠近嵌槽101的槽底设置。
当更换套筒22时,轴向移动套筒22使得定位块91脱离定位槽1011,并保持转筒21不动,转动套筒22,使得卡块9脱离嵌槽101,接着朝远离机体11的方向轴向移动套筒22使得卡块9从卡槽10内脱离,即可将套筒22卸下,然后将新的套筒22套设于转筒21外侧,且卡块9滑移卡入卡槽10内,然后保持转筒21不动,转动套筒22,使得卡块9抵接于嵌槽101内抵紧块142上的倾斜面1421,并顺着倾斜面1421挤压抵紧块142,使得卡块9卡入嵌槽101内,至卡块9抵接于嵌槽101的槽底内壁,此时,卡块9上的定位块91和定位槽1011对准,接着松开套筒22,弹性抵紧件141发生复位并通过抵紧块142推动嵌槽101内的卡块9,使得卡块9上的定位块91卡入定位槽1011内,即可完成新的套筒22的安装,并完成套筒22的更换。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的丝线通过将水溶性聚酯切片和亲水树脂与普通聚酯切片一起进行熔融、纺丝制得,在后续卷绕过程中会产生形变,有利于水分的排出,具有吸水效果好,排湿速度快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纺丝卷绕机的实施原理为:
将丝线穿设于过线通道6并卷绕于套筒22的外侧,然后控制驱动件8驱动转筒21转动,转筒21带动套筒22转动以卷绕丝线,卷绕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辊3和第二转辊5抵紧于过线通道6内的丝线,使得丝线被绷紧,进而将丝线从过线通道6内被缓慢拉出并卷绕于套筒22外侧,使得丝线压紧于套筒22外侧,提高了丝线卷绕的紧实度,减少了丝线卷绕后发生松散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丝线的收卷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纺丝卷绕机,包括机架(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卷绕筒(2),所述卷绕筒(2)用于丝线卷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3)和第二转辊(5),所述第一转辊(3)和所述第二转辊(5)拼接形成有过线通道(6),所述过线通道(6)用于丝线穿设,所述第一转辊(3)和所述第二转辊(5)用于抵紧所述过线通道(6)内的丝线,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件(8),所述驱动件(8)驱动所述卷绕筒(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机体(11)、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11)上的第一连接件(12)和设置于所述机体(11)上的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一转辊(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上,所述第二转辊(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上,所述第一转辊(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机体(11)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11)上,所述第一转辊(3)的滑移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转辊(5)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12)具有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11)上的安装块(121)、设置于所述安装块(121)上的连接块(122)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22)上的限位块(123),所述第一转辊(3)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121)上,所述限位块(123)位于所述安装块(12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123)卡入的滑槽(131),所述弹性件(7)设置于所述连接块(122)上并位于所述滑槽(131)内,且所述弹性件(7)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限位块(123)和所述滑槽(13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上开设有滑移孔(111),所述安装块(121)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孔(111)内,所述安装块(121)上设置有限位凸块(4),所述滑移孔(11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块(4)卡入的限位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21)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11)上的滑移部(1211)、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移部(1211)上的调节部(1212)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部(1212)上的连接部(1213),所述第一转辊(3)转动连接于所述滑移部(1211)上,所述连接部(1213)位于所述滑移部(121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所述滑移部(1211)通过所述调节部(1212)和所述连接部(1213)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所述机体(11)上,所述连接块(12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2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转筒(21)和套设于所述转筒(21)外侧的套筒(22),所述转筒(21)上设置有卡块(9),所述套筒(2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卡块(9)卡入的卡槽(10),所述驱动件(8)驱动所述转筒(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嵌槽(101),所述嵌槽(101)位于所述卡槽(10)沿所述转筒(21)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嵌槽(101)供所述卡块(9)卡入,所述嵌槽(101)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011),所述嵌槽(101)的内壁上设置有抵紧组件(14),所述抵紧组件(14)和所述定位槽(1011)分别位于所述嵌槽(101)的相对两端,所述卡块(9)上设置有定位块(91),所述抵紧组件(14)用于抵紧所述嵌槽(101)内的所述卡块(9),使得所述定位块(91)卡入所述定位槽(10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组件(14)包括设置于所述嵌槽(101)内壁上的弹性抵紧件(141)和设置于所述弹性抵紧件(141)上的抵紧块(142),所述抵紧块(142)位于所述弹性抵紧件(141)靠近所述定位槽(1011)的一侧,所述抵紧块(14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1421),所述倾斜面(1421)位于所述抵紧块(142)远离所述弹性抵紧件(141)的一侧,所述倾斜面(1421)朝靠近所述定位槽(1011)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嵌槽(101)的槽底设置。
CN202121315263.3U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纺丝卷绕机 Active CN21477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5263.3U CN214779904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纺丝卷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5263.3U CN214779904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纺丝卷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9904U true CN21477990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5263.3U Active CN214779904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纺丝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9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6284U (zh) 一种并线机的收卷装置
CN214779904U (zh) 一种纺丝卷绕机
CN110884926A (zh) 一种纺织机的布料收卷装置
CN218289731U (zh) 一种纺织机的出货清理装置
CN211569712U (zh) 一种可调节的假捻机收线装置
CN211687737U (zh) 一种涤纶加弹机卷线装置
CN111252626B (zh) 一种假捻机卷线装置
CN211594628U (zh) 一种取下电缆的成卷装置
CN216335812U (zh) 一种可调节适配使用的圆织机用卷丝机
CN208346408U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料机构
CN217948366U (zh) 一种加捻卷绕机构
CN219546324U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丝束的解捻装置
CN210856482U (zh) 一种用于高强度面料的整经机纱架
CN217780407U (zh) 无芯筒收卷装置
CN115353285B (zh) 一种玻璃纤维丝自动牵伸装置
CN218088304U (zh) 一种碳纤维丝束生产用打绞机
CN218454250U (zh) 一种碳纤维编织机
CN220927064U (zh) 一种棉纱加捻用张力控制设备
CN219507383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纱筒
CN216686955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可标识筒管
CN213447580U (zh)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N216105382U (zh) 一种高速大卷装络筒装置
CN218842468U (zh) 一种智能型氨纶整经机
CN213085032U (zh) 一种化纤卷绕机
CN211569719U (zh) 一种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