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1011U - 支气管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支气管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1011U
CN214761011U CN202023136688.6U CN202023136688U CN214761011U CN 214761011 U CN214761011 U CN 214761011U CN 202023136688 U CN202023136688 U CN 202023136688U CN 214761011 U CN214761011 U CN 214761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yepiece
light guide
rod
guid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66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鑫伟
王彩娟
黄佳锦
皇甫惠鑫
郑佳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onglu Medical Opt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onglu Medical Opt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onglu Medical Opt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onglu Medical Opt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66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1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1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1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内窥镜,包括三通管件、镜外管和内管、目镜套、目镜壳、物镜系统,三通管件内设置有连接座,目镜套内设置有目镜筒,目镜筒内设有光栏,三通管件下部设有与三通管件卡接的第一导光接头、第二导光接头、第三导光接头、导光接套,物镜系统包括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若干棒镜组,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圈,第四镜片与最近的棒镜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圈,棒镜组包括相接的第一棒镜和第二棒镜,相邻两第一棒镜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圈,相邻第二棒镜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容纳更多更长的棒镜,提高物镜的长度,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硬镜软镜接触导致软镜损坏,操作时更方便。

Description

支气管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气管内窥镜。
背景技术
支气管内窥镜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变,可以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它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现有的支气管内窥镜结构大多雷同,内部结构设计老旧,导致物镜部分的体积大。支气管内窥镜分为两种,一种是软镜,一种是硬镜,在使用时,需要硬镜和软镜通过插入管鞘进行搭配操作。目前来说,软镜的价格要远高于硬镜,有些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用作固定操作的管鞘直径是固定的,因此硬镜上过粗的物镜管会导致在操作时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把软镜弄坏,造成较大的损失,且现有的硬镜和软镜长度大多相近,导致操作时两者后端容易出现交错。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法是设置更长的物镜管,使支气管内窥镜与软镜器械之间形成交错,减少两者遮挡触碰的可能。而更长的物镜管就意味着需要设置梗长的棒镜,而长度较长的棒镜在使用时容易断裂,如果是由多个相接的棒镜传导成像,则容易出现棒镜之间无法对齐,成像有畸变,这也导致了目前的支气管内窥镜难以同时实更实现更长更细且保证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支气管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气管内窥镜,包括三通管件、连接在三通管件前端的镜外管和设置在镜外管内的内管、螺纹连接在三通管件尾端的目镜套、螺纹连接在目镜套尾端的目镜壳,目镜壳上开有视槽,其特征在于:三通管件内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内开有依次连接的镜道、活动槽、座槽;目镜套内设置有前端位于座槽内且尾端与目镜套卡接的目镜筒,目镜筒内设有连接的光栏、目镜槽;三通管件下部设有与三通管件卡接的第一导光接头、螺纹连接在第一导光接头一端的第二导光接头、螺纹连接在第二导光接头外的第三导光接头以及套接在第三导光接头外的导光接套,第一导光接头内设置有导光嘴,第二导光接头内设置有光锥,导光接套上设置有导光接口以及设置在导光接口外的连接螺纹,导光嘴、光锥、导光接口轴心重合;还包括物镜系统,物镜系统包括轴心重合的前端保护片、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若干棒镜组、第一目镜、第二目镜和T型保护片,前端保护片固定在内管前端,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若干棒镜组依次设置在内管内,第一镜片前端与前端保护片内侧相接,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依次相接,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相接,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圈,第四镜片与最近的棒镜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圈;尾端的棒镜组穿过镜道,棒镜组一端位于镜道内,棒镜组该端套接有压镜筒,压镜筒和目镜筒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调整弹簧两端分别与压镜筒和目镜筒相抵;第一目镜、第二目镜由内至外设置在目镜槽中,第一目镜前端与光栏相接,T型保护片设置在视槽内;棒镜组包括配合相接的第一棒镜和第二棒镜,任意相邻的棒镜组对称设置,相邻两第一棒镜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圈,相邻第二棒镜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圈。
进一步的,前端保护片为蓝宝石保护片。
进一步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均为五胶合棱镜。
进一步的,目镜筒外套接有目镜座,目镜座外套接有固定筒,固定筒通过固定螺钉使目镜筒相对目镜套形成限位。
进一步的,第一导光接头和第二导光接头之间设置有套接在第一导光接头外的垫片,垫片外侧与三通管件内侧相抵。
进一步的,第一镜片外侧套接有与内管内侧相抵的物垫。
进一步的,棒镜组的数量为9组。
进一步的,目镜筒一端设有弧槽。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容纳更多更长的棒镜,提高物镜的长度,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硬镜软镜接触导致软镜损坏,使两者在操作时更方便;棒镜组之间使用弹簧圈来连接过度相邻的镜片,使内筒内的物镜结构更容易对齐,整体长度不易变形,成像的畸变度小,可视效果好;每一棒镜组通过两棒镜的配合传导,使棒镜组的成像无法双边传导,降低影像多重传输的损失率和失真率,且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右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物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尾”、“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三通管件1、连接在三通管件1前端的镜外管2和套接在镜外管2内的内管21、螺纹连接在三通管件1尾端的目镜套31、螺纹连接在目镜套31尾端的目镜壳32、物镜系统。三通管件1内设置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内从三通管件1前端至尾端方向开有依次连接的镜道12、活动槽13、座槽14。目镜套31内设置有目镜筒33,目镜筒33前端位于座槽14内,目镜筒33尾端与目镜套31卡接形成相对目镜套31的固定。目镜筒33上套接有目镜座34,目镜座34一端位于座槽14内且与座槽14配合。目镜座34不在座槽14一端上套接有目镜固定筒35,目镜固定筒35上设置有固定螺钉36,通过固定螺钉36将目镜固定筒35、目镜座34、目镜筒33固定在一起,从而使三者固定在目镜套31和连接座11之间。目镜筒33一端设有目镜槽63,目镜壳32一端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弧槽37以及贯穿目镜壳32的视槽38,从视槽38一端向着前端看能够依次穿过目镜筒33、目镜套31、连接座11、内管21看到内管21前方的图像,弧槽37与后端图像输出设备之间更容易配合,具有更大的空间,不易出现设备之间的触碰,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如图1-图4所示,物镜系统包括轴心重合的前端保护片41、第一镜片42、平镜43、第二镜片44、第三镜片45、第四镜片46、若干棒镜组47、第一目镜48、第二目镜49和T型保护片40,其中,前端保护片41固定在内管21前端,使物镜系统固定在内管21中同时保护镜片不被划花。本实施例中,前端保护片41为蓝宝石保护片,蓝宝石材料的硬度高,能够防止被划花,同时能够避免器械进入人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镜片雾化。第一镜片42、平镜43、第二镜片44、第三镜片45、第四镜片46、若干棒镜组47依次设置在内管21内,第一镜片42前端与前端保护片41内侧相接,第一镜片42、平镜43、第二镜片44依次相接,第三镜片45、第四镜片46相接。第一镜片42、第二镜片44、第三镜片45、第四镜片46均为五胶合棱镜,聚焦点位于前方,传导更清晰、更接近实际状态。第二镜片44和第三镜片4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圈51,第四镜片46与最近的棒镜组4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圈52。棒镜组47包括相接的第一棒镜471和第二棒镜472,任意相邻的棒镜组47对称设置。当相邻两棒镜组47的第一棒镜471临近时,两第一棒镜471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圈54;当相邻两棒镜组47的第二棒镜472临近时,两第二棒镜472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圈53。本实施例使用弹簧圈来连接过度相邻的镜片,使内筒内的物镜不易变形,成像畸变小,可视效果好。棒镜组47通过两棒镜的配合传导,使棒镜组47的成像无法双边传导,降低影像多重传输的损失率和失真率,且节约生产成本。此外,第一镜片42外侧套接有与内管21内侧相抵的物垫421,所设的物垫用作保证第一镜片42的成像效果。
内管21中最尾端的棒镜组47穿过镜道12,其一端位于镜道12内。该棒镜组47位于镜道12内一端套接有压镜筒61,压镜筒61和目镜筒33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62,所设的调整弹簧62受压抵在压镜筒61和目镜筒33之间,调整弹簧62两端分别与压镜筒61和目镜筒33相接,使内筒内的物镜系统部分相对固定。第一目镜48、第二目镜49由内至外设置在目镜槽63中,目镜筒33内设置有光栏64,第一目镜48前端与光栏64相接,T型保护片40设置在视槽38内,所设的T型保护片40固定在视槽38内使位于前端保护片41、T型保护片40之间的镜外管2、内管21、三通管件1、目镜套31、目镜筒33之间的空间密封,防止外部杂质进入。
如图1、图3所示,三通管件1下部设有与三通管件1卡接的第一导光接头71、螺纹连接在第一导光接头71一端的第二导光接头72、螺纹连接在第二导光接头72外的第三导光接头73以及套接在第三导光接头73外的导光接套74,第一导光接头71内设置有导光嘴75,第二导光接头72内设置有光锥76,导光接套74上设置有导光接口741以及设置在导光接口741外的连接螺纹742,导光嘴75、光锥76、导光接口741轴心重合。所设的光锥76为复丝光锥76设计,光纤导光率和均匀性好,传导过程中图像不会发生影像散射和重叠。所设的导光接口741用作连接外部设备的连接口,同时用作光纤影像的传导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接头71和第二导光接头72之间设置有套接在第一导光接头71外的垫片70,垫片70外侧与三通管件1内侧相抵,所设的垫片70用作堵住三通管道与第一导光接头71、第二导光接头72之间的缝隙,使该内窥镜内部形成相对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记述的支气管内窥镜整体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容纳更多更长的棒镜,提高物镜的长度,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硬镜软镜接触导致软镜损坏,使两者在操作时更方便。棒镜组之间使用弹簧圈来连接过度相邻的镜片,使内筒内的物镜结构更容易对齐,整体长度不易变形,成像的畸变度小,可视效果好。每一棒镜组47通过两棒镜的配合传导,使棒镜组47的成像无法双边传导,降低影像多重传输的损失率和失真率,且节约生产成本。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支气管内窥镜,包括三通管件、连接在三通管件前端的镜外管和设置在镜外管内的内管、螺纹连接在三通管件尾端的目镜套、螺纹连接在目镜套尾端的目镜壳,目镜壳上开有视槽,其特征在于:三通管件内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内开有依次连接的镜道、活动槽、座槽;目镜套内设置有前端位于座槽内且尾端与目镜套卡接的目镜筒,目镜筒内设有连接的光栏、目镜槽;
三通管件下部设有与三通管件卡接的第一导光接头、螺纹连接在第一导光接头一端的第二导光接头、螺纹连接在第二导光接头外的第三导光接头以及套接在第三导光接头外的导光接套,第一导光接头内设置有导光嘴,第二导光接头内设置有光锥,导光接套上设置有导光接口以及设置在导光接口外的连接螺纹,导光嘴、光锥、导光接口轴心重合;
还包括物镜系统,物镜系统包括轴心重合的前端保护片、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若干棒镜组、第一目镜、第二目镜和T型保护片,前端保护片固定在内管前端,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若干棒镜组依次设置在内管内,第一镜片前端与前端保护片内侧相接,第一镜片、平镜、第二镜片依次相接,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相接,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圈,第四镜片与最近的棒镜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圈;尾端的棒镜组穿过镜道,棒镜组一端位于镜道内,棒镜组该端套接有压镜筒,压镜筒和目镜筒之间设置有调整弹簧,调整弹簧两端分别与压镜筒和目镜筒相抵;第一目镜、第二目镜由内至外设置在目镜槽中,第一目镜前端与光栏相接,T型保护片设置在视槽内;
棒镜组包括配合相接的第一棒镜和第二棒镜,任意相邻的棒镜组对称设置,相邻两第一棒镜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圈,相邻第二棒镜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前端保护片为蓝宝石保护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均为五胶合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目镜筒外套接有目镜座,目镜座外套接有固定筒,固定筒通过固定螺钉使目镜筒相对目镜套形成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光接头和第二导光接头之间设置有套接在第一导光接头外的垫片,垫片外侧与三通管件内侧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第一镜片外侧套接有与内管内侧相抵的物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棒镜组的数量为9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所述的支气管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目镜筒一端设有弧槽。
CN202023136688.6U 2020-12-23 2020-12-23 支气管内窥镜 Active CN214761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6688.6U CN2147610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支气管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6688.6U CN2147610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支气管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1011U true CN214761011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6688.6U Active CN214761011U (zh) 2020-12-23 2020-12-23 支气管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1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3646B2 (en) Optical systems for multi-sensor endoscopes
US7901351B2 (en) Fiberoptic otoscope system
US4076018A (en) Endoscopes
US7942814B2 (en) Miniature endoscope with imaging fiber system
US4664486A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endoscope
US4979498A (en) Video cervicoscope system
US6038079A (en) Sapphire objective system
JPH04276231A (ja) 診断用手持ち関節鏡および検査方法
JP2007503277A (ja) 窩洞の見にくい部分を観察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US5888193A (en) Endoscope with curved optical axis
JPH11123175A (ja) 喉頭鏡
CN112603246A (zh) 一种支气管内窥镜
CN214761011U (zh) 支气管内窥镜
CN218074934U (zh) 一种可变焦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
WO2001022866A1 (en) Endoscope system
CN106343943A (zh) 一种关节镜装置
CN210990175U (zh) 一种儿科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JPH0713087A (ja) 硬性内視鏡装置
CN105286761A (zh) 电子内窥镜
CN216526523U (zh) 一种大视野大景深多用途硬式内窥镜
CN217611003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超细支气管镜
CN212368939U (zh) 一种飞行式斜视喉镜
JP4493141B2 (ja) 内視鏡
CN214128501U (zh) 一种用于胃肠外科的组装式腹腔镜
CN116974057B (zh) 一种生物体成像系统与光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