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6465U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6465U
CN214756465U CN202120708237.0U CN202120708237U CN214756465U CN 214756465 U CN214756465 U CN 214756465U CN 202120708237 U CN202120708237 U CN 202120708237U CN 214756465 U CN214756465 U CN 214756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asing
piece
res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82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aoxingqiu Culture Creativ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82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6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6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6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和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匹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复位件可伸缩的容纳于所述适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适配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复位件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平齐,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所述适配槽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设备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具备无线充电功能,而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不能很好的兼顾有无线充电功能和没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特别是依靠磁吸结构与无线充电器连接的电子设备。
因为无线充电线圈或磁吸结构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背面的中部区域,而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尺寸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支架上设置无线充电线圈或放置无线充电器的位置就不一样;其次,磁吸无线充电方式并不需要支架提供额外的支撑结构,而没有无线充电功能或者没有磁吸固定结构的电子设备又需要这支撑结构去辅助支撑,因此,现有的电子设备支架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给用户生活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支持用户在使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充电的同时使用电子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和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匹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复位件可伸缩的容纳于所述适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适配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复位件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平齐,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所述适配槽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向下凸伸有凸块,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凸块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凸块的两侧设有第一枢转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枢转槽相匹配的第一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枢转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边,所述第二凹槽内还设有第二枢转槽,所述第二复位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枢转槽相匹配的第二枢转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底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凹槽位置对应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复位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扣,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片,所述卡扣设于所述弹片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弹臂,所述第二枢转轴设于所述弹臂的下端,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弹臂后表面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上斜设有滑条,所述第一复位件上设有与所述滑条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条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件上端部的两侧设有边臂,所述滑条设于所述边臂上;和/或,所述第一复位件靠近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侧面上设有凸片,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凸片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适配槽设于所述前壳上,所述后壳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一角度为90°,所述第二角度为1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和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匹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复位件可伸缩的容纳于所述适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适配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复位件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平齐,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所述适配槽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具体地,用户在使用时,向第二壳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后,第二壳体向下打开,进而带动复位机构联动,第一复位件向第一壳体内运动,使得第一壳体上的适配槽形成可以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用户可将无线充电设备卡设于第一壳体内,使得用户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充电时还可以使用电子设备支架,当第二壳体呈收起状态时,第一复位件复位,此时第二壳体上可以放置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支架的部分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电子设备支架的使用状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0以及与第一壳体10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20,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30和与第一复位件30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40,第二复位件40与第二壳体20可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一复位件30匹配的适配槽11,第一复位件30可伸缩的容纳于适配槽11内,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转动时,通过第二复位件40驱动第一复位件30在适配槽11内运动;当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呈第一角度时,第一复位件30表面与第一壳体10表面平齐,当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呈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适配槽11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为90°,第二角度为180°。具体地,用户在使用时,向第二壳体2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后,第二壳体20向下翻转打开,进而带动复位联动机构联动,第一复位件30向第一壳体10的内部运动,使得第一壳体10上的适配槽11形成可以容纳无线充电设备(未图示)的空间,用户可将无线充电设备卡设于适配槽11内,使得用户在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充电时还可以使用电子设备支架,当第二壳体20呈收起状态时,第一复位件30复位,此时第二壳体20上可以放置电子设备,使得该电子设备支架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给用户生活上的便利。
第一壳体10的底壁向下凸伸有凸块12,第二壳体20上设有与凸块12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槽21,凸块12的两侧设有第一枢转槽131,第一凹槽21上设有与第一枢转槽131相匹配的第一枢转轴211,第一枢转轴211插设于第一枢转槽131内,第二壳体20的顶壁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设于第一凹槽21的侧边,第二凹槽22内还设有第二枢转槽221,第二复位件40上设有与第二枢转槽221相匹配的第二枢转轴411,具体地,凸块12设于底壁的中间位置,第二凹槽22设于第一凹槽21的左侧,第一壳体10的底壁与第二凹槽22位置对应的设有通孔(未标示),第二复位件40穿设于通孔内,第二壳体20与第二复位件40可转动连接,当用户在第二壳体20上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后,向下的力带动第二壳20体做逆时针运动,此时第二壳体20带动第二复位件40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复位件40与第一壳体10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412和卡扣1411,卡扣1411卡设于卡槽412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槽412设于第二复位件40上,第一壳体10与卡槽4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片141,卡扣1411设于弹片141上,第二复位件40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弹臂41,第二枢转轴4112设于弹臂41的下端,卡扣1411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槽412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设于弹臂41后表面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呈相互垂直状态时,第二卡扣卡设于第一卡槽内,对第二壳体20起到固定作用,当用户给第二壳体20一个向下的力时,弹臂41和弹片141相互作用,受到力的挤压,弹片141向外让位,使得第二复位件40能够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卡扣卡设于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扣卡设于第二卡槽内,以达到固定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扣1411和卡槽412位置可以互换,弹片141也可以用其他能达到同样效果的结构替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40上斜设有滑条421,第一复位件30上设有与滑条421相匹配的滑槽311,滑条421可滑动地设于滑槽311内,具体地,第二复位件40上端部的两侧设有边臂42,滑条421设于边臂42上,第一复位件30靠近第二复位件40的侧面上设有凸片31,滑槽311设于凸片31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给第二壳体20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第二壳体20向下翻转,进而带动第二复位件40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第二复位件40给第一复位件30向后运动的力,滑条421向上运动带动与滑条421滑动连接的滑槽311向第一壳体10的内部滑动,使得适配槽11内形成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空间。
以无线充电设备给手机充电时使用支架的情况为例:用户在用无线充电设备给手机充电的情况下,想要刷剧等时候,长时间手持手机会使人感到很疲惫,现有的手机支架又不能容纳贴设于手机背部的无线充电设备,该电子设备支架可供人们在使用无线充电设备时正常使用,用户在使用时下压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相对于第一壳体10向下旋转,进而带动复位联动机构联动,使得适配槽11形成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空间,用户只需将贴设于手机上的无线充电设备对准适配槽11后,将无线充电设备卡设于适配槽11内,用户在长时间刷剧等活动时,就可以解放双手。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包括前壳13和后壳14,适配槽11设于前壳13上,后壳14上设有连接件141,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支撑座50,连接件141与支撑座50可转动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调整电子设备支架的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41还可以转动连接车载支撑座或支撑夹等固定件,方便用户边充电边使用手机,如:导航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和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匹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复位件可伸缩的容纳于所述适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适配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复位件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平齐,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所述适配槽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具体地,用户在使用时,向第二壳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后,第二壳体向下翻转,进而带动复位联动机构联动,第一复位件向第一壳体的内部运动,使得第一壳体上的适配槽形成可以容纳无线充电设备(未图示)的容纳空间,用户可将无线充电设备卡设于适配槽内,使得用户在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充电时还可以使用电子设备支架,当第二壳体呈收起状态时,第一复位件复位,此时第二壳体上可以放置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复位联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复位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复位件和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匹配的适配槽,所述第一复位件可伸缩的容纳于所述适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适配槽内运动;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复位件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平齐,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呈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时,所述适配槽内形成可容纳无线充电设备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向下凸伸有凸块,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凸块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凸块的两侧设有第一枢转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枢转槽相匹配的第一枢转轴,所述第一枢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枢转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向下凹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边,所述第二凹槽内还设有第二枢转槽,所述第二复位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枢转槽相匹配的第二枢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底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凹槽位置对应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复位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扣,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片,所述卡扣设于所述弹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下端部的一侧设有弹臂,所述第二枢转轴设于所述弹臂的下端,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弹臂后表面上并沿竖直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上斜设有滑条,所述第一复位件上设有与所述滑条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条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件上端部的两侧设有边臂,所述滑条设于所述边臂上;和/或,所述第一复位件靠近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侧面上设有凸片,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凸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适配槽设于所述前壳上,所述后壳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一角度为90°,所述第二角度为180°。
CN202120708237.0U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4756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8237.0U CN214756465U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8237.0U CN214756465U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6465U true CN21475646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8237.0U Active CN214756465U (zh) 2021-04-07 2021-04-07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6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15538B (zh)
EP2640044B1 (en) Universal Dock for Portable Phone
US8029302B1 (en) Strap with charging and data transmitting function
KR20140007049A (ko) 거치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CN210007730U (zh) 移动终端
CN214756465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7159796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2413219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2012223U (zh) 一种便携式支架充电宝
CN213207083U (zh) 终端固持装置及稳定器
CN217159779U (zh) 多功能保护壳
JP4119626B2 (ja) 無線電話機用充電装置
JP3894032B2 (ja) 携帯電話機用充電台
CN218008543U (zh) 一种保护套
CN214674474U (zh) 多功能充电器
CN217546114U (zh) 一种贴片式手机支架
CN215990903U (zh) 一种改进手机壳
CN220088797U (zh) 多功能卡包
CN219120255U (zh) 电子设备支架、支架保护壳和支架卡包
CN220139607U (zh) 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手机屏幕保护配件
CN210839709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20711535U (zh) 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壳
CN217010926U (zh) 一种带转动收纳的磁吸手机支架
CN212909636U (zh) 带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KR102522141B1 (ko) 단말기 거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