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4086U -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54086U
CN214754086U CN202121367316.6U CN202121367316U CN214754086U CN 214754086 U CN214754086 U CN 214754086U CN 202121367316 U CN202121367316 U CN 202121367316U CN 214754086 U CN214754086 U CN 214754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push
electromagnet
pull
pol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73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鸿
梁冠岚
韩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An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An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An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Anh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73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54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54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54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属于微波同轴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控制输入连接器、电控组件、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和微波信号切换组件、设置在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上的三个微波传输接口;做推出运动的推拉式电磁铁压合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中的一个带线桥做直线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接触,做拉回运动的推拉式电磁铁释放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中的另一个带线桥做直线复位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分离,以此来完成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的不同通道的接通和断开,达到了微波同轴开关状态的切换,提高响应时间从而提高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同轴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方案多为通过控制电磁铁吸合和释放间接控制同轴开关的带线桥来达到同轴开关状态的切换,比如用类似跷跷板的结构,电磁铁通电后吸合跷跷板的一端,导致被吸合那一端的带线桥因为和衔铁相连从而向上运动,带线桥的两端脱离接触,导通的端口被断开,另一端则因为下压带动另一带线桥直接接触导通两端口,电磁铁断电后因为弹簧带动的复位整个过程相反动作。
目前,通过类似跷跷板的结构的同轴开关在切换时的响应时间较长影响切换效率,且结构臃肿,调试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解决了通过类似跷跷板的结构的同轴开关在切换时的响应时间较长影响切换效率的问题和结构臃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控制输入连接器、电控组件、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和微波信号切换组件、设置在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上的三个微波传输接口,所述控制输入连接器接收脉冲信号通过电控组件识别后驱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推出运动或拉回运动、驱动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相反运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推出运动压合微波信号切换组件的一个带线桥做直线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接触,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拉回运动释放微波信号切换组件的另一个带线桥做直线复位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包括壳体、永磁铁、挡圈、感应线圈、铁芯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永磁铁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挡圈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铁芯包括磁吸部和连接部,所述磁吸部的一端穿过挡圈且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另一端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永磁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磁吸部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挡圈和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磁吸部的另一端接触挤压永磁铁,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磁吸部的另一端与永磁铁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通过线圈支架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锥形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采用一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采用两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信号切换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体的安装座和两个带线桥,所述带线桥包括限位部、滑杆、第二弹性部件和接触簧片,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限位部连接、另一端贯穿安装座的上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与接触簧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限位部与安装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锥形弹簧。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微波传输接口的连接端贯穿安装座的下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固定板、固定座和连接座、所述固定板和固定座设置在连接座的两端,所述电控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两个所述推拉式电磁铁设置在固定座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通过控制输入连接器接收脉冲信号经过电控组件识别后驱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推出运动或拉回运动、驱动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相反运动,做推出运动的推拉式电磁铁压合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中的一个带线桥做直线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接触,做拉回运动的推拉式电磁铁释放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中的另一个带线桥做直线复位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分离,以此来完成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的不同通道的接通和断开,达到了微波同轴开关状态的切换,提高响应时间从而提高切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开关,感应线圈通电产生正向感应磁场,驱动铁芯向右运动,磁吸部与永磁铁接触挤压,此时磁场驱动力加上永磁铁对磁吸部的吸引力大于弹性部件压缩产生的弹力,感应线圈断电,铁芯依然可以在断电状态下保持死点状态及提供保持力;感应线圈通电产生反向感应磁场,驱动铁芯向左运动,磁吸部与永磁铁分离压,此时磁场驱动力加上弹性部件的弹力大于永磁铁对磁吸部的吸引力,磁吸部与永磁铁分离压,感应线圈断电,铁芯依然可以在断电状态下保持死点状态及提供保持力;在断电后不会产生电阻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拉式电磁铁的剖视图;
图3是推拉式电磁铁状态示意图一;
图4是推拉式电磁铁状态示意图二;
图5是推拉式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带线桥示意图;
图7是电控组件与推拉式电磁铁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电控组件与指示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控制输入连接器、2-外壳、3-电控组件、4-推拉式电磁铁、5-微波信号切换组件、6-微波传输接口、7-固定板、8-固定座、9-连接座、401-壳体、402-挡圈、403-永磁铁、404-感应线圈、405-铁芯、406-弹性部件、407-第一限位部、408-第二限位部、409-线圈支架、410-磁吸部、411-连接部、501-带线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包括外壳2、设置在外壳2上的控制输入连接器1、电控组件3、两个推拉式电磁铁4和微波信号切换组件5、设置在微波信号切换组件5上的三个微波传输接口6,所述控制输入连接器1接收脉冲信号通过电控组件3识别后驱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4做推出运动或拉回运动、驱动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4做相反运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4做推出运动压合微波信号切换组件5的一个带线桥501做直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接触,推拉式电磁铁4做拉回运动释放微波信号切换组件5的另一个带线桥501做直线复位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分离。
本实施例中,两个推拉式电磁铁4并联后接入电控组件3,分为两种工作方式,具体如下:
工作方式一:控制输入连接器1接受脉冲A,通过电控组件3识别后驱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4做推出运动,压合一个带线桥501做直线运动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接触,同时驱动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4做拉回运动,释放另一个带线桥501做直线复位运动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分离,在脉冲结束后微波传输接口6中的J1和J2接通,J2和J3断开。
工作方式二:当控制输入连接器1接受脉冲B,通过电控组件3识别后驱动已经推出的推拉式电磁铁4做拉回运动,释放一个带线桥501做直线复位运动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分离,同时驱动另一个处于复位状态的推拉式电磁铁4做推出运动,压合另一个带线桥501做直线运动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6接触,在脉冲结束后微波传输接口6中的J1和J2断开,J2和J3接通。
综上所述,可以快速完成微波同轴开关的不同通道的接通和断开,达到了微波同轴开关状态的切换,提高响应时间从而提高切换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图5所示,所述推拉式电磁铁4包括壳体401、永磁铁403、挡圈402、感应线圈404、铁芯405和第一弹性部件406,所述永磁铁403设置在壳体401的一端、所述挡圈402设置在壳体401的另一端,所述感应线圈404设置在壳体401内,所述铁芯405包括磁吸部410和连接部411,所述磁吸部410的一端穿过挡圈402且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07、另一端与连接部41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411的另一端穿过永磁铁403设置有第二限位部408,所述磁吸部410的直径大于连接部411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406设置在挡圈402和第一限位部407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406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磁吸部410的另一端接触挤压永磁铁403,所述弹性部件40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磁吸部410的另一端与永磁铁403分离。
本实施例中推拉式电磁铁4的工作原理为:如图3所示,感应线圈4044通电产生正向感应磁场,驱动铁芯405向A方向运动,此时磁场驱动力加上永磁铁403对铁芯405的吸引力大于第一弹性部件406压缩产生的弹力,铁芯405在合力的作用下移动至A死点。当铁芯405移动到A死点后,感应线圈404断电,此时铁芯405被吸合在永磁铁403上,第一弹性部件406在压缩状态,此时由于铁芯405完全被吸合于永磁铁403上,永磁铁403产生的吸力大大增加,在断电后依然可以大于第一弹性部件406产生的弹力,铁芯405依然可以保持在A死点,铁芯405此时提供的A死点保持力为永磁铁403的吸力和第一弹性部件406的弹力之差。如图4所示,感应线圈4044通电产生反向感应磁场,驱动铁芯405向B方向运动,此时磁场驱动力加上第一弹性部件406的弹力大于永磁铁403对铁芯405的吸引力,铁芯405在合力的作用下移动至B方向死点。当铁芯405移动到B方向死点后,感应线圈4044断电,此时第一弹性部件406依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由于铁芯405远离永磁铁403,永磁铁403产生的吸引力大大减小,第一弹性部件406产生的弹力大于永磁铁403对铁芯405的吸引力,所以铁芯405依然可以保持在B死点,铁芯405此时提供的B死点保持力为第一弹性部件406产生的弹力和永磁铁403产生的吸引力之差。综上所述,在断电状态下保持死点状态及提供保持力,并且在断电后不会产生电阻热。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所述感应线圈404通过线圈支架409与壳体401的内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便于通过线圈支架409将感应线圈404固定在壳体401的内壁。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弹性部件406为锥形弹簧。
本实施例中,便于通过锥弹簧实现铁芯405在死点的状态保持。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电控组件3采用一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如图7所示,其中A或C通高电位,B接地。以图3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为例,其电磁铁组相对位置编号为奇数组1,另一相对偶数组编号为2。按图3所示串联再并联成组再接入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里。当A通入高电位时,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内簧片被吸到左边,电流从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引脚10流入,经过引脚9到电磁铁组的Y端,此时该推拉式电磁铁组内电流从Y到X端,1推拉式电磁铁的接触台伸出,2推拉式电磁铁的接触台缩回。当C通入高电位时,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内簧片被吸到右边,电流从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引脚5流入,经过引脚4到电磁铁组的X端,此时电磁铁组内电流从X到Y端,2推拉式电磁铁的接触台伸出,1推拉式电磁铁的接触台缩回。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之上,所述电控组件3采用两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A通入高电位时,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内簧片被吸到左边,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的引脚3和引脚4被接通,和第一指示灯形成通路,对应的第一指示灯亮起。当C通入高电位时,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内簧片被吸到右边,引脚4和引脚5被接通,和第二指示灯形成通路,对应的第二指示灯亮起。以上即是整个逻辑控制电路的逻辑和原理。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6所示,所述微波信号切换组件5包括具有容纳腔体的安装座和两个带线桥501,所述带线桥501包括限位部、滑杆、第二弹性部件和接触簧片,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限位部连接、另一端贯穿安装座的上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与接触簧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限位部与安装座之间。
本实施例中,推拉式电磁铁4压合带线桥501时滑杆滑动带动接触簧片移动,此时限位部和安装座挤压第二弹性部件,推拉式电磁铁4释放带线桥501时第二弹性部件复位带动滑杆滑动并带动接触簧片移动。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锥形弹簧。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采用锥形弹簧,便于安装到滑杆上。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三个所述微波传输接口6的连接端贯穿安装座的下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内。
本实施例中,微波传输接口6便于通过安装座进行安装。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座8和连接座9、所述固定板7和固定座8设置在连接座9的两端,所述电控组件3设置在固定板7上,两个所述推拉式电磁铁4设置在固定座8上。
本实施例中,便于电控组件3安装在固定板7上,便于两个所述推拉式电磁铁4安装在固定座8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控制输入连接器、电控组件、两个推拉式电磁铁和微波信号切换组件、设置在微波信号切换组件上的三个微波传输接口,所述控制输入连接器接收脉冲信号通过电控组件识别后驱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推出运动或拉回运动、驱动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反向运动,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推出运动压合微波信号切换组件的一个带线桥做直线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接触,另一个推拉式电磁铁做拉回运动释放微波信号切换组件的另一个带线桥做直线复位运动与对应的两个微波传输接口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包括壳体、永磁铁、挡圈、感应线圈、铁芯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永磁铁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挡圈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铁芯包括磁吸部和连接部,所述磁吸部的一端穿过挡圈且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另一端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永磁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磁吸部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挡圈和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磁吸部的另一端接触挤压永磁铁,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磁吸部的另一端与永磁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通过线圈支架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锥形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采用一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采用两个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信号切换组件包括具有容纳腔体的安装座和两个带线桥,所述带线桥包括限位部、滑杆、第二弹性部件和接触簧片,所述滑杆的一端与限位部连接、另一端贯穿安装座的上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与接触簧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限位部与安装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锥形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微波传输接口的连接端贯穿安装座的下表面延伸到容纳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固定板、固定座和连接座、所述固定板和固定座设置在连接座的两端,所述电控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两个所述推拉式电磁铁设置在固定座上。
CN202121367316.6U 2021-06-19 2021-06-19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Active CN214754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316.6U CN214754086U (zh) 2021-06-19 2021-06-19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316.6U CN214754086U (zh) 2021-06-19 2021-06-19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54086U true CN214754086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7316.6U Active CN214754086U (zh) 2021-06-19 2021-06-19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540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332A (zh) * 2021-12-15 2022-03-08 江苏德是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动切换功能的天线开关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332A (zh) * 2021-12-15 2022-03-08 江苏德是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动切换功能的天线开关板
CN114157332B (zh) * 2021-12-15 2023-09-15 江苏德是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动切换功能的天线开关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54086U (zh)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单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CN103474271B (zh) 一种高速转换开关电器
CN208796914U (zh) 一种磁保持通用继电器
CN203882905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5069709U (zh)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双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CN201549396U (zh) 用于电联接的双触点结构及其继电器
CN217881342U (zh) 一种双铁磁性金属相对式电磁继电器
CN113257594A (zh) 一种电磁铁驱动的双刀双掷微波同轴开关
CN214753446U (zh) 一种用于微波同轴开关的切换机构
CN110634710A (zh) 一种永磁式接触器
CN203434032U (zh) 一种高速转换开关电器
CN213093136U (zh) 小型化磁保持直流接触器
CN212542285U (zh) 继电器插座自锁式卡扣结构
CN212587280U (zh) 连接有断电消磁电路的电磁铁
CN209962974U (zh) 一种切换组件及其无极性接触器
CN201725697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电磁铁控制装置
CN209962966U (zh) 一种磁钢组件及其无极性接触器
CN219017546U (zh) 一种继电器触点接触结构
CN214753204U (zh) 一种推拉式自保持电磁铁
CN220829914U (zh) 一种基于电磁斥力分闸的常闭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0006678U (zh) 一种网络能源用500a磁保持接触器
CN214152801U (zh) 一种自断自身驱动电源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19321261U (zh) 一种电流继电器
CN210167315U (zh) 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CN212231318U (zh) 一种无线自发电门铃用的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