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53799U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53799U CN214753799U CN202120024417.7U CN202120024417U CN214753799U CN 214753799 U CN214753799 U CN 214753799U CN 202120024417 U CN202120024417 U CN 202120024417U CN 214753799 U CN214753799 U CN 2147537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layer
- photovoltaic module
- flexible
- junction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其中,正面封装层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电池串层包括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至少2个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相邻光伏电池串之间通过用于单向导通的旁路开关进行并联连接,同时各旁路开关通过内汇流条实现电连接输出;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接线盒的结构设计,不仅节约了器件成本,减少了线损耗,同时也杜绝了采用接线盒结构设计导致的各种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该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伏发电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普及化的应用,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主要包括有光伏建筑屋顶)是光伏发电产品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重点发展方向。
进一步来说,防水卷材是建筑上常用防水产品,在现有技术的光伏建筑屋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其光伏组件需要在屋顶上通过支架固定生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破坏屋顶的防水层从而造成防水隐患,而且二次施工的人工和支架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人们提出将防水卷材和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进行粘接复合,然而柔性薄膜光伏电池组件存在光电转换效率低、抗冲击以及耐候性等性能均较差的缺点,不适合作为批量应用产品。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2260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提供了一种光伏防水卷材及具有其的建筑物。该光伏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基体;多个硅晶片光伏电池,多个硅晶片光伏电池间隔设置且粘贴在防水卷材基体上,多个硅晶片光伏电池之间电性连接;表面防护层,表面防护层贴覆在多个硅晶片光伏电池上并与防水卷材基体密封粘接。然后该类技术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防水卷材为高分子材料,具有轻便柔软可形变的能力,而基于晶硅电池的光伏卷材集成产品需要使用玻璃封装,以保护光伏电池使其具备一定的抗载荷能力,但玻璃重量重,打破了防水卷材的原有轻便柔软可形变的性能,明显增加了屋顶承重要求,同时使得产品整体的搬运和安装变得困难,且不能形变因而不能满足非平面屋面的安装;也导致光伏卷材集成产品目前仍然没有受到规模推广应用。
2.光伏防水卷材施工结构通常包括结构层、隔汽层、保温层、防水层、玻璃封装的光伏发电层,施工工艺复杂且施工成本高。
3.防水卷材通常具有尺寸较长的特点(其长*宽尺寸规格通常为:20m *2m),而目前的光伏产品生产设备无法解决大尺寸产品的加工,且集成后的光伏防水卷材产品难以像普通防水卷材那样实现成卷包装和运输,因此现有技术仍然难以实现大尺寸光伏防水卷材产品的集成,而采用小面积的防水卷材又会存在拼接节点多、施工面积大且也会增加了对屋顶的漏水风险。
4.常规的光伏产品均需要设置接线盒和线缆结构,用于将电池片发出的电引出,当制作集成的光伏防水卷材产品时,该接线盒可以设计在防水卷材的正面或背面,当将接线盒设置位于防水卷材背面时,防水卷材需要开孔因而增加了漏水风险,而当将接线盒设置位于防水卷材正面时,接线盒的独立突出构造不仅影响整体外观,而且接线盒长期外露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并且过长的线缆连接也导致了额外的电量损失。
为此,基于本申请人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领域的多年专注创新研究基础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本申请人决定开发新技术方案来对分别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由于这些技术创新内容在实施时存在关联性,因此本申请人集中提出多项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及其应用,取消了接线盒的结构设计,不仅节约了器件成本,减少了线损耗,同时也杜绝了采用接线盒结构设计导致的各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其中,
所述正面封装层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
所述电池串层包括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至少2个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
相邻光伏电池串之间通过用于单向导通的旁路开关进行并联连接,同时各旁路开关通过内汇流条实现电连接输出。
优选地,所述电池片为晶体硅片,电池片整片的单边长度为100-260mm。
优选地,所述电池片采用整片或切片;其中,所述旁路开关位于所述电池串层的侧边或非侧边。
优选地,当所述旁路开关的数量大于1个时,各旁路开关在所述电池串层的长边或宽边方向上呈平行排列。
优选地,所述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的重量不超过2kg/m2。
优选地,一种如上所述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的应用,单个所述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其相邻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进行电连接,且位于两侧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线缆连接器电连接实现电力输出。
优选地,在所述外汇流条上方固定设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采用整体盖板结构或分体盖板单元结构。
优选地,将若干所述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以间隔状分布地复合在防水卷材上得到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
优选地,所述光伏防水卷材通过保温板和隔汽膜间接复合在屋顶基面上,所述隔汽膜位于所述保温板与所述屋顶基面之间。
优选地,通过设有1个或多个限位部的周转托盘用于实现对所述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的周转运输;其中,所述防水卷材层上对应至少设有具有间隔部的第一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和第二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该间隔部作为所述光伏防水卷材的折叠位置,将所述第一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和第二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分别与相同或不同的限位部对应限位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作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可以具体采用CN108022988B公开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不涉及对材料本身的创新内容,因此本申请不再单独展开说明。
本申请涉及的PET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涉及的TPO是指热塑性聚烯烃类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防水性、柔性以及易于焊接等特性;涉及的EVA是英文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本申请通过将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作为实现光伏电池的正面柔性封装层,实现了对光伏组件的柔性轻质效果,将其与公知的柔性防水卷材复合后可以得到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保持了防水卷材本身的轻便柔软可形变性能,整体结构重量轻,便于搬运和安装,可同时适应各类形状安装基面上的安装需求,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申请通过将光伏防水卷材以及保温板直接进行进一步集成复合后安装在屋顶基面上,该屋顶用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具有高效集成特性,利于便捷性施工以及节约施工成本,本方案优选应用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进一步具有重量轻,便于搬运和安装的优点。
考虑到光伏组件与防水卷材进行复合后得到的光伏防水卷材产品通常尺寸较大(尤其是长度有时会高达20m),这会给周转运输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通过提出将位于防水卷材上的多个光伏封装组件进行折叠后将其限位安装在具有限位部的周转托盘上,可以极大地减少其占用体积,利于后续进行包装用于周转运输,可有效提高光伏防水卷材产品的生产效率。
由于常规的光伏组件通常均具有接线盒结构实现对电池片的电力输出,然而将其与防水卷材复合后,将其接线盒设置在正面或背面均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了采用在光伏组件内部通过旁路开关来替代接线盒结构实现对光伏电池串的并联旁路防护,同时直接通过汇流条实现与其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电连接,不仅节约了器件成本,减少了线损耗,同时也杜绝了采用接线盒结构设计导致的各种技术问题。
由于光伏封装组件的出线排布安装需要,具有将各光伏封装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位于其宽边方向上的两侧边的设计需求,如果采用常规的电连接方式,会极大地耗用线缆用量,造成较大线损;为此,本申请还进一步提出了采用串联连接而成的A型光伏封装组件和B型光伏封装组件且采用交替状平行排列结构的低线损光伏组件结构复合在防水卷材上,进一步得到了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产品,使得相邻光伏封装组件之间的直流线缆线程得到相当程度地缩短,有效避免了长直流线缆线程的走线结构,明显减少了光伏防水卷材产品的线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相邻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进行固定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屋顶用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进行固定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6中光伏防水卷材的周转运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7中整片式电池串层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7中多个整片式电池串层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7中整片式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整体盖板方案,具有透视效果);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整片式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分体盖板单元方案);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切片式电池串层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多个切片式电池串层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切片式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分体盖板单元方案);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A型光伏封装组件中电池串层(叠片串联连接)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B型光伏封装组件中电池串层(叠片串联连接)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A型光伏封装组件与B型光伏封装组件中电池串层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分体盖板单元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其中,正面封装层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电池串层包括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至少2个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相邻光伏电池串之间通过用于单向导通的旁路开关进行并联连接,同时各旁路开关通过内汇流条实现电连接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的应用,单个所述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其相邻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进行电连接,且位于两侧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线缆连接器电连接实现电力输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11、电池串层12和防水卷材层13,其中,正面封装层11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在保证具有良好正面封装效果的基础上,同时确保正面封装层11的重量不超过2kg/m2,更优选为不超过1kg/m2;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的厚度不超过30mm,更优选为不超过15mm。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串层12和防水卷材层13之间设有背面封装层14,进一步优选地,背面封装层14可采用各类公知背板材料,如PET 板材或其他复合板材等;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封装层14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确保其重量不超过2kg/m2,更优选为不超过 1kg/m2;其中,本申请中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可以具体采用授权专利CN108022988B公开的技术方案;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封装层11还包括位于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外表面的耐候热塑膜层(例如采用公知的氟膜)或耐候涂层(可采用固化涂料固化而成),进一步提高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的耐候性以及耐刮擦性能。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串层12为晶体硅电池串层,可包括单晶硅或多晶硅,相对于常规的柔性薄膜电池具有优越的发电效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晶体材料或非晶体材料制成的电池串层,本申请对其不做特别唯一限定。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卷材层13可采用公知的TPO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的材料,例如改性沥青、PVC(聚氯乙烯)以及EPDM(乙烯-丙烯-环戊二烯三元共聚物)等公知材料,本申请对其同样不做特别唯一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封装层11、电池串层12和背面封装层 14通过层压工艺复合为一体得到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进一步优选地,层压工艺可以采用公知的光伏组件层压工艺,可具体优选采用授权专利 CN108376717B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对电池串层12的柔性防护能力,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封装层11包括封装胶膜层,具体材质可采用EVA 或其他公知的胶膜材质,其中,封装胶膜层位于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与电池串层12之间;同样优选地,背面封装层14也可以包括位于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与电池串层12之间的封装胶膜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的背面封装层14通过粘接方式复合在防水卷材层13上;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涂敷粘胶剂(例如阻燃胶黏剂或具有导热效果的胶黏剂)或胶带(例如丁基胶带)直接实现复合,请参见粘胶层1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热熔胶复合设备来实现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与防水卷材13两者之间的高效复合。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防水卷材层13面积大于单个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面积,可用于对应设置1个或多个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还可利于后续安装多个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时,将相邻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之间的防水卷材进行叠合拼接(请参见图3所示),确保在建筑基面上的防水安装效果;常规来说,单个防水卷材层13的长*宽尺寸通常采用 20m*2m;可在其表面上复合设置多个呈平行间隔状分布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串层12通过接线盒16与外部电连接,接线盒16可以设置在正面封装层11上,为了实现对接线盒16的防护效果,可以在正面封装层11上设置位于接线盒16上方的防护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接线盒16嵌装在防水卷材层13内,但安装在背面时对接线盒16的散热性会较差。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的安装结构,包括复合在建筑基面上且相互电连接的若干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 10a,其中,请参见图3所示,相邻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的防水卷材层 13之间具有叠合部用于实现相互固定拼接;建筑基面的形状可以为平面或曲面,也可以是已设有保温板的建筑基面;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下实施例3。
实施例2: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2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正面封装层11、电池串层12和防水卷材层13通过层压工艺复合为一体,其中,由于防水卷材层13也同时可以满足电池串层12背面封装的关键性能要求(例如绝缘、阻隔水汽等),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将防水卷材层13同时作为电池串层 12的背面封装层;具体优选地,可以通过复合机来实施本实施例2中的层压工艺,将防水卷材层13和粘胶膜15b(也称为热熔胶膜)分别通过送料辊向复合工作台,然后通过机械臂或人工将正面封装层11和电池串层12依次叠放在位于复合工作台上的粘胶膜15b,通过复合机的加热加压作用,实现对正面封装层11、电池串层12、粘胶膜层15b以及防水卷材层13之间的复合,整体实施过程操作便捷且复合效率高。具体所采用复合层压工艺可以直接参考复合材料的公知复合工艺,本实施例对其没有特别创新之处。
当然地,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工艺来实现各层结构之间的一体复合,本实施例不对特别唯一限定。
实施例3:请结合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屋顶用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顶基面上且相互电连接的若干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各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均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防水卷材层以及保温板,其中,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采用实施例2 中的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然后将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通过粘接方式与保温板20一体复合,在具体实施时,同样可以涂敷粘胶剂(例如阻燃胶黏剂或具有导热效果的胶黏剂)或胶带(例如丁基胶带)直接实现复合;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板20呈长方型形状且采用聚氨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岩棉或玻璃棉或泡棉或泡沫板或聚苯板或或发泡PVC 板或发泡PET板,还可以采用现有建筑领域用的其他保温材料;本实施例中的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面积根据保温板20表面面积对应设置,利于两者之间的完整贴合度;在具体实施时,申请人建议根据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的面积来切割确定保温板20的面积。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请进一步结合参见图5所示,相邻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10b的防水卷材层13之间具有叠合部用于实现相互固定拼接;其中,将保温板20通过如上所述的粘接方式直接复合在屋顶基面(图未示出) 上,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拼接方式采用焊接方式,具体可优选采用建筑领域常用的公知热风焊接工艺,还可以进一步在焊接实施前,对叠合部设置若干紧固件实现机械式紧固连接,不仅利于固定拼接时的牢固稳定性,同时可有利于后续实施高效的焊接工艺。
实施例4:本实施例4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请参见图 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4提出了一种屋顶用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1,各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10b的保温板20间接复合在屋顶基面(图未示出) 上,其保温板20与屋顶基面之间设有隔汽膜30,其中,保温板20、隔汽膜 30以及屋顶基面同样可通过如上所述的粘接方式进行粘接复合;隔汽膜30可以采用PE(聚乙烯)膜;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10b对应的隔汽膜30之间具有叠合部用于实现相互固定拼接(同样可以采用热风焊接工艺)。
实施例5:本实施例5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3或4,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5中,其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单元采用实施例1中的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
当然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3、实施4以及实施例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光伏封装组件(如其正面封装层采用玻璃封装或其他公知材料进行封装)并参考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出的复合实施方式与防水卷材13进行复合得到其他光伏防水卷材,同样可以实现将光伏防水卷材与保温板20进行集成安装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6:请参见图6所示,一种光伏防水卷材的周转运输结构,包括设有1个或多个限位部的周转托盘2以及光伏防水卷材;光伏防水卷材包括复合为一体的光伏封装组件和防水卷材层;其中优选地,本实施例6的光伏防水卷材可以采用实施例1提出的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在本实施例6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实施例2提出的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b或采用其他常规的光伏封装组件(如其正面封装层采用玻璃封装或其他公知材料进行封装)并参考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出的复合实施方式与防水卷材进行复合得到其他光伏防水卷材,本实施例对其没有特别唯一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卷材层13上对应至少设有具有间隔部13a 的第一光伏封装组件和第二光伏封装组件;该间隔部作为光伏防水卷材的折叠位置,将第一光伏封装组件和第二光伏封装组件分别与相同或不同的限位部对应限位配合;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的距离可设置在5-50mm,更优选为15-40mm;为了确保对光伏封装组件的限位配合效果,同时不会损坏光伏封装组件,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多个光伏封装组件对应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宽度大于与单个光伏封装组件对应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宽度;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周转托盘2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1a、第二限位部21b、第三限位部21c和第四限位部21d;防水卷材层13上对应设有第一光伏封装组件10a1’、第二光伏封装组件10a2’、第三光伏封装组件10a3’、第四光伏封装组件10a4’、第五光伏封装组件10a5’、第六光伏封装组件10a6’,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卷材层13和各光伏封装组件均呈长方型形状,其中,各光伏封装组件的长边方向与防水卷材层13 的宽边方向平行,各光伏封装组件的宽边方向与防水卷材层13的长边方向平行;且各光伏封装组件在防水卷材层13的长边方向上呈间隔状排列,也就是说,各光伏封装组件与其相邻的光伏封装组件之间均分别具有间隔部13a;将各间隔部13a分别作为防水卷材层13的折叠位置,将位于两端的第一光伏封装组件10a1’和第六光伏封装组件10a6’分别与第一限位部21a和第四限位部21d对应限位配合,第二光伏封装组件10a2’和第三光伏封装组件10a3’分别与第二限位部21b对应限位配合,第四光伏封装组件10a4’和第五光伏封装组件10a5’分别与第三限位部21c对应限位配合;具体优选地,第一限位部21a宽度和第四限位部21d宽度范围可设置在10-15mm,第二限位部21c 宽度和第三限位部21d宽度范围可设置在25-35mm。
为了实现对光伏防水卷材的高效周转运输,优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周转托盘2的底部设有用于在地面上位移的滚轮(图未示出),在具体实施时,可直接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驱动系统来驱动滚轮在地面上的位移。当然地,也可以不设置滚轮,直接在完成包装后进行整体运输。
由于常规光伏封装组件的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的设计均为相对中心线为左右对称结构,当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周转运输结构时,在对间隔部13a 进行折叠后位于相同限位部内的光伏封装组件上的接线盒对发生重合问题,进而明显增加该两者相邻光伏封装组件之间的间距,整体的占用体积仍然较大,不利于后续进行周转包装运输,因此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封装组件均包括正极接线盒16a和负极接线盒16b,其中,正极接线盒16a和负极接线盒16b相对于电池串层12中心呈非对称分布,用于实现在光伏防水卷材进行折叠后相邻光伏封装组件的接线盒处于错位分布,可以明显节约了占用体积。
实施例7:请参见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7提出了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没有设置接线盒16结构,其中,电池串层12包括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至少2个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12a;电池片12a具体采用多晶体硅片或单晶体硅片;相邻光伏电池串之间通过用于单向导通的旁路开关17(可直接采购得到)进行并联连接,同时各旁路开关 17通过内汇流条18a实现电连接输出。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片整片的单边长度为100-260mm;电池片采用整片或切片(可具体1/2切片或1/3切片或1/4切片或1/6切片或其他规格式的切片);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片12a采用整片,电池串层12包括3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20个串联连接的电池片12a;旁路开关17的数量为3个,分别位于电池串层12宽边方向上的同一侧边且呈平行排列,实现对各光伏电池串之间的并联连接,实现旁路防护。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应用,单个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通过外汇流条18b与其相邻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进行电连接,且位于两侧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通过外汇流条18b与线缆连接器电连接实现电力输出;其中,本实施例中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也均位于电池串层12宽边方向上的同一侧边,其负极输出端直接通过外汇流条18c连接与其相邻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正极输出端实现串联连接。
本实施例涉及的内汇流条18a和外汇流条18b的材质为导电介质材料,具体优选可以采用镀锡铜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公知导电带,优选采用柔性导电带,不会影响防水卷材层13的可折叠性;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内汇流条18a和旁路开关17可以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外汇流条18b与外汇流条18b以及线缆连接器同样可以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实现对外汇流条18b的防护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外汇流条焊接区域进行密封保护,可具体施涂密封胶(可具体采用硅胶或丁基胶或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密封胶)进行防护。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汇流条18b上方固定设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板,可以具体采用TPO材质或其他具有类似防护效果材质;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护盖板采用整体盖板3a结构,可同时对外汇流条18b和内汇流条18a进行整体遮挡防护,具体可通过粘胶将整体盖板3a固定安装在位于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外边缘的防水卷材层13上,安装快捷方便。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若干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以间隔状分布地复合在防水卷材13上得到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10c;其具体复合方案可以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 10b的复合方案,当采用实施例2时,同样地,防水卷材13同时作为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背面封装层。
优选地,本实施例7提出的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10c通过实施例6 所述的周转托盘2用于实现对本实施例中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10c的周转运输;同样优选地,本实施例7提出的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10c 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实现在屋顶基面上的集成安装。
实施例8:请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8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7,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8中,防护盖板采用分体盖板单元3b结构,每个分体盖板单元3b对应1个外汇流条18b的焊接区域;在具体实施时,同样可通过粘胶固定安装在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7’的正面封装层11上。
实施例9:请参见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9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7,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9中,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8’的电池片12b采用切片;其中,电池串层12包括3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20个串联连接的电池片12b;旁路开关17的数量为3个,分别位于电池串层12长边方向上的中心线且呈平行排列,实现对各光伏电池串之间的并联连接;防护盖板采用如实施例8所述的分体盖板单元3b结构。
本实施例9在应用时,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8’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也均位于电池串层12长边方向上的中心线,其负极输出端直接通过外汇流条18b连接与其相邻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8’的正极输出端实现串联连接。
实施例10:结合参见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10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7,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10中,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9’的电池串层12包括6个并联连接的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 10个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12c,电池片12c采用切片或整片;旁路开关17 的数量为3个,分别位于电池串层12宽边方向上的同一侧边且呈平行排列,实现对各光伏电池串之间的进一步并联连接,实现旁路防护;防护盖板采用如实施例8所述的分体盖板单元3b结构。
本实施例10在应用时,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9’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位于电池串层12宽边方向上的两侧边,其负极输出端直接通过外汇流条18b连接与其相邻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9’的正极输出端实现串联连接。
实施例11:请参见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一种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10d,包括复合在防水卷材层13上的若干呈平行间隔状分布的光伏封装组件,各光伏封装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位于其宽边方向上的两侧边,其中,光伏封装组件包括呈交替状排列的A型光伏封装组件4a和B型光伏封装组件4b,A型光伏封装组件4a包括位于一端的A型正极输出端41a 和位于另一端的A型负极输出端42a;B型光伏封装组件4b包括位于一端的B型正极输出端41b和位于另一端的B型负极输出端42b;A型正极输出端41a 与B型负极输出端42b位于同一端,同时A型负极输出端42a与B型正极输出端41b位于同一端;A型负极输出端42a与其相邻B型光伏封装组件4b的 B型正极输出端41b电连接,可以极大地节约了所需连接线缆的耗用量。关于更多降低线损的方案可以直接参见本申请人的在先关联申请CN112073003A的相关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各种低线损技术方案结合应用到本申请中得到各类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这些都是本领域基于本申请以及CN112073003A的记载内容可做出的常规实施例,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一一展开说明。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A型光伏封装组件4a或B型光伏封装组件4b 采用实施例10提出的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10a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然也可以采用实施例7或实施例8或实施例9提出的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封装结构的光伏组件,本实施例在实施不做特别唯一限定,它们均可以取得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各种组合变化得到不同实施例。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若干光伏封装组件4a,4b以间隔状分布地复合在防水卷材13上得到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10d;本实施例11的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10d所采用的复合方法可以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10a,10b的复合方案,当采用实施例2时,同样地,防水卷材 13同时作为光伏封装组件4a,4b的背面封装层。
本实施例11同样还提出了一种屋顶用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实现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10d在屋顶基面上的集成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为一体的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其中,
所述正面封装层包括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
所述电池串层包括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各光伏电池串包括至少2个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和/或叠片串联连接的电池片;
相邻光伏电池串之间通过用于单向导通的旁路开关进行并联连接,同时各旁路开关通过内汇流条实现电连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晶体硅片,电池片整片的单边长度为100-2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采用整片或切片;其中,所述旁路开关位于所述电池串层的侧边或非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旁路开关的数量大于1个时,各旁路开关在所述电池串层的长边或宽边方向上呈平行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的重量不超过2k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其相邻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进行电连接,且位于两侧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通过外汇流条与线缆连接器电连接实现电力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汇流条上方固定设有用于防护的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采用整体盖板结构或分体盖板单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所述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以间隔状分布地复合在防水卷材上得到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防水卷材通过保温板和隔汽膜间接复合在屋顶基面上,所述隔汽膜位于所述保温板与所述屋顶基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通过设有1个或多个限位部的周转托盘用于实现对所述无接线盒式的光伏防水卷材的周转运输;其中,所述光伏防水卷材上对应至少设有具有间隔部的第一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和第二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该间隔部作为所述光伏防水卷材的折叠位置,将所述第一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和第二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分别与相同或不同的限位部对应限位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24417.7U CN214753799U (zh) | 2021-01-06 | 2021-01-06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24417.7U CN214753799U (zh) | 2021-01-06 | 2021-01-06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53799U true CN214753799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37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24417.7U Active CN214753799U (zh) | 2021-01-06 | 2021-01-06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53799U (zh) |
-
2021
- 2021-01-06 CN CN202120024417.7U patent/CN2147537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95431B1 (en) | Photovoltaic module for roofs | |
US20220149226A1 (en) | Flexible photovoltaic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US9653635B2 (en) | Flexible high-voltage adaptable current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US6729081B2 (en) | Self-adhesive photovoltaic module | |
CN206194762U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JP2007529889A (ja) | 二次元プロフィールを有する電気エネルギー発生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作成する方法 | |
JP2001332752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その搬送方法、その施工方法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 |
JP2008533720A (ja) | 一体化されたソーラーセルルーフィ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00200045A1 (en) | Solar power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deployment | |
CN106816479A (zh) | 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超长航时飞行器的柔性太阳电池阵 | |
CN113540276A (zh) | 一种低水透性的柔性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40182651A1 (en) | Integrated junction insulation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 |
JP2014013876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2736153A (zh)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及其应用 | |
JP7529859B1 (ja) | 太陽光発電アセンブリ及び太陽光発電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 |
CN214753799U (zh) | 一种无接线盒式的柔性轻质光伏组件 | |
CN214739325U (zh) | 一种柔性轻质光伏防水卷材及其安装结构 | |
CN214461858U (zh) | 一种屋顶用光伏防水卷材集成安装结构 | |
CN214461861U (zh) | 一种光伏防水卷材的周转运输结构 | |
CN214739324U (zh) | 一种低线损光伏防水卷材及其集成安装结构 | |
AU2018101273A4 (en) | Photovoltaic Building Material Sealed with a Solar Module | |
JP2000114569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US20120298167A1 (en) |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of solar panels for a kind of solar shingles | |
CN106898668B (zh) | 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封装方法 | |
CN211548454U (zh) | 一种光伏保温建筑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