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6028U -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46028U CN214746028U CN202022918103.XU CN202022918103U CN214746028U CN 214746028 U CN214746028 U CN 214746028U CN 202022918103 U CN202022918103 U CN 202022918103U CN 214746028 U CN214746028 U CN 2147460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pipe
- waste heat
- fixedly connected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包括主箱、底箱、保温箱、输水管道和冷却箱,所述主箱下端设置有立板,所述主箱下端与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下端与底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内部左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设置有工作电机,所述转轴后端通过连接键与工作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右端设置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以自动移动的夹板能够针对不同半径大小的供热水管进行调整,扩大装置的工作范围,而且可以实现内部的水资源重复循环利用,操作简单节能环保非常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加工向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供热水管,供热水管实际上专门用来运输高温液体的特殊管道,利用高温液体携带得到热能进行利用,供热水管虽然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在进行高温液体传输时难免会有热量散失,如何将供热水管在工作时散失的热量加以利用,仍然是研究与改进的方向。
现在针对供热水管有余热收集取暖装置,只不过目前常见的余热取暖装置大都结构简单功能局限,许多余热取暖装置不能够调节余热采集机构的大小,由于不同地区和用途的功能供热水管的半径不尽相同,所以导致很多余热取暖装置的适用范围很小,而且传统的余热取暖装置不具备水循环利用功能,使用过程比较复杂而且不够环保,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供热水管余热取暖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包括主箱、底箱、保温箱和冷却箱,所述主箱下端设置有立板,所述主箱下端与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下端与底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内部左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设置有工作电机,所述转轴后端通过连接键与工作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右端设置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左端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左端与副齿轮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箱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内部通过滚珠与丝杠滚动连接,所述丝杠中部设置有限位球,所述夹板内部设置有余热采集管,所述夹板上端后侧设置有加水管,所述夹板下端前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加水管后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后端设置有泵机,所述连接头下端左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底箱内部设置有保温箱,所述底箱右侧设置有供热管,所述保温箱左端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左端通过轴与冷却箱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下端设置有冰块,所述冰块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左端与冷却箱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右端设置有齿条,所述冷却箱右端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底箱左上端设置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工作齿轮,所述工作齿轮中部通过连接键与微型电机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道右端设置有自动水阀门,所述导管和冷却箱以及保温箱均通过输水管道进行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箱上方右侧和主箱后端均开设有矩形空槽,所述加水管穿过矩形空槽与余热采集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穿过矩形空槽与保温箱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丝杠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内部的前后两端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夹板和余热采集管的设置个数均为两个,且两个夹板分别对称设置在丝杠的左右两端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工作电机作为动力利用丝杠可以带动夹板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装置针对不同半径大小的供热水管进行对应调整,使使夹板能够带动余热采集管紧贴供热水管,提高装置的余热采集效率,与传统的余热取暖装置相比,工作范围更广,操作简单非常实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冷却箱与导管以及泵机可以将吸收过供热水管热量而升温的水进行冷却再利用,而且通过微型电机作为动力能够控制挡板的移动,使冷却箱可以自动添加冰块,与传统的不具备水循环利用的余热取暖装置相比,可以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非常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箱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冷却箱结构图。
图中:1-主箱、2-底箱、3-保温箱、4-冷却箱、5-供热管、6-泵机、7-连接头、8-加水管、9-出水管、10-余热采集管、11-转轴、12-工作电机、13-主齿轮、14-副齿轮、15-工作齿轮、16-丝杠、17-夹板、18-微型电机、19-齿条、20-挡板、21-冰块、22-盖板、23-自动水阀门、24-输水管道、25-导管、26-限位球、27-控制器、28-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包括主箱1、底箱2、保温箱3和冷却箱4,主箱1下端设置有立板28,主箱1下端与立板28上端固定连接,立板28下端与底箱2上端固定连接,主箱1内部左端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后端设置有工作电机12,转轴11后端通过连接键与工作电机12的传动轴固定连接,转轴1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主齿轮13,主齿轮13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11固定连接,主齿轮13右端设置有副齿轮14,主齿轮13与副齿轮14啮合连接,副齿轮14左端设置有丝杠16,丝杠16左端与副齿轮14中部固定连接,主箱1内部设置有夹板17,夹板17内部通过滚珠与丝杠16滚动连接,丝杠16中部设置有限位球26,夹板17内部设置有余热采集管10,夹板17上端后侧设置有加水管8,夹板17下端前侧设置有出水管9,加水管8后端设置有连接头7,连接头7后端设置有泵机6,连接头7下端左侧设置有导管25,底箱2内部设置有保温箱3,底箱2右侧设置有供热管5,保温箱3左端设置有冷却箱4,冷却箱4上端设置有盖板22,盖板22左端通过轴与冷却箱4上端转动连接,盖板22下端设置有冰块21,冰块21下端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左端与冷却箱4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挡板20右端设置有齿条19,冷却箱4右端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8,底箱2左上端设置有控制器27。
微型电机18的上端设置有工作齿轮15,工作齿轮15中部通过连接键与微型电机18的传动轴固定连接,工作齿轮15与齿条19啮合连接,便于带动齿条19进行移动,输水管道24右端设置有自动水阀门23,导管25和冷却箱4以及保温箱3均通过输水管道24进行连通,便于将水流进行传输,底箱2上方右侧和主箱1后端均开设有矩形空槽,加水管8穿过矩形空槽与余热采集管10上端固定连接,出水管9穿过矩形空槽与保温箱3上端固定连接,不影响夹板17的移动,丝杠16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丝杠16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1内部的前后两端位置处,便于带动夹板17进行移动,夹板17和余热采集管10的设置个数均为两个,且两个夹板17分别对称设置在丝杠1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便于顺利的将供热水管进行夹紧,使余热采集管10能够顺利的对供热水管的余热进行收集。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电路进行供电,实际使用时,控制器27启动工作电机12正转,工作电机12的传动轴带动转轴11转动,转动11带动主齿轮13转动,主齿轮13带动副齿轮14转动,副齿轮14带动丝杠16转动,丝杠16带动左右两端的夹板17同时移动,左右两端的夹板17相互靠近,当工作电机12进行反转时,工作电机12的传动轴带动转轴11反向转动,转动11带动主齿轮13反向转动,主齿轮13带动副齿轮14反向转动,副齿轮14带动丝杠16反向转动,丝杠16带动左右两端的夹板17同时反向移动,左右两端的夹板17相互远离,利用这种方式夹板17能够针对不同半径大小的供热水管进行调整,夹板17将供热水管夹紧后,夹板17内部的余热采集管10内部的水将供热水管的热量吸收而进行升温,然后吸收供热水管而升温的水通过出水管9进入到保温箱3中,接着保温箱3的水蒸气从供热管5被排出进行取暖利用,这时控制器27打开自动水阀门23,保温箱3中剩下的热水通过输水管道24进入到冷却箱4内,这时控制器27启动微型电机18,微型电机18的传动轴带动工作齿轮15转动,工作齿轮15带动齿条19向前移动,齿条19带动挡板20向前移动,挡板20向前移动离开冷却箱4中部的开口,冰块21掉落到冷却箱4内部下端的热水中进行水冷却工作,冷却箱4内部下端的热水被冰块21变成热水的过程中,冰块21融化的水将变成水蒸气从供热管5排出水进行补充,接着控制器27将泵机6启动,在泵机6的抽取作用下水流沿着导管25进入到连接头7处,又从连接头7分为两股水流通过左右两端的加水管8重新回到余热收集管10内部继续工作,当冷却箱4内部储存的冰块21不够时,直接向上转动盖板22向冷却箱4内部上端继续添加冰块21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包括主箱(1)、底箱(2)、保温箱(3)、输水管道(24)和冷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下端设置有立板(28),所述主箱(1)下端与立板(28)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28)下端与底箱(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左端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后端设置有工作电机(12),所述转轴(11)后端通过连接键与工作电机(12)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主齿轮(13),所述主齿轮(13)中部通过连接键与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主齿轮(13)右端设置有副齿轮(14),所述主齿轮(13)与副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副齿轮(14)左端设置有丝杠(16),所述丝杠(16)左端与副齿轮(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箱(1)内部设置有夹板(17),所述夹板(17)内部通过滚珠与丝杠(16)滚动连接,所述丝杠(16)中部设置有限位球(26),所述夹板(17)内部设置有余热采集管(10),所述夹板(17)上端后侧设置有加水管(8),所述夹板(17)下端前侧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加水管(8)后端设置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后端设置有泵机(6),所述连接头(7)下端左侧设置有导管(25),所述底箱(2)内部设置有保温箱(3),所述底箱(2)右侧设置有供热管(5),所述保温箱(3)左端设置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上端设置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左端通过轴与冷却箱(4)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2)下端设置有冰块(21),所述冰块(21)下端设置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左端与冷却箱(4)中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板(20)右端设置有齿条(19),所述冷却箱(4)右端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8),所述底箱(2)左上端设置有控制器(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18)的上端设置有工作齿轮(15),所述工作齿轮(15)中部通过连接键与微型电机(18)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齿轮(15) 与齿条(19)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24)右端设置有自动水阀门(23),所述导管(25)和冷却箱(4)以及保温箱(3)均通过输水管道(24)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2)上方右侧和主箱(1)后端均开设有矩形空槽,所述加水管(8)穿过矩形空槽与余热采集管(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9)穿过矩形空槽与保温箱(3)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6)的设置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丝杠(16)分别对称设置在主箱(1)内部的前后两端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7)和余热采集管(10)的设置个数均为两个,且两个夹板(17)分别对称设置在丝杠(1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18103.XU CN21474602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18103.XU CN21474602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46028U true CN214746028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1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18103.XU Active CN214746028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46028U (zh) |
-
2020
- 2020-12-08 CN CN202022918103.XU patent/CN2147460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6983Y (zh) | 多通道冷却装置 | |
CN214746028U (zh) | 一种基于供热水管的余热取暖装置 | |
CN206245389U (zh) | 一种户外太阳能空气制水机 | |
CN217691189U (zh)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层压机 | |
CN201818471U (zh) | 真空泵机组冷却系统 | |
CN203349509U (zh) | 带电加热的废热水余热回收式热泵热水器 | |
CN204825034U (zh) | 一种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高能镀膜装置 | |
CN103060498B (zh) |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系统 | |
CN201285190Y (zh) | 回收反应热能的装置 | |
CN207688494U (zh) | 一种牛奶灌装机的冷却水降温装置 | |
CN205042148U (zh) | 一种介质导热式分子蒸馏系统的预热结构 | |
CN204436489U (zh) | 一种磁悬浮高速透平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 |
CN102797507A (zh) | 封闭式内循环液气转换发动机 | |
CN201747418U (zh) | 螺杆膨胀动力机发电机组 | |
CN202501655U (zh) | 一种高效热管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112146289A (zh) | 小型太阳能热能发电装置 | |
CN215490577U (zh) | 一种新能源燃料生产用节能环保的冷却装置 | |
CN210933864U (zh) | 精馏废水余热利用装置 | |
CN213419366U (zh) | 一种螺杆空压机用节能装置 | |
CN204874368U (zh) | 炭黑螺旋冷却机 | |
CN220453773U (zh) | 一种集中供暖用热水循环装置 | |
CN214556010U (zh) | 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 |
CN202092369U (zh) | 空气源冷热一体温控装置 | |
CN216414968U (zh) | 一种具有循环散热的新能源储能箱 | |
CN215523820U (zh) | 一种用于空压机的降低热能消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Shenyang Tuozheng Intelligent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1530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aste heat heating device based on heating water pip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