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1849U -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1849U
CN214741849U CN202120783498.9U CN202120783498U CN214741849U CN 214741849 U CN214741849 U CN 214741849U CN 202120783498 U CN202120783498 U CN 202120783498U CN 214741849 U CN214741849 U CN 214741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ylinder
conversion section
cylinder
flang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34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添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ushu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ushu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ushu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Fushu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34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1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1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1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一个第二转换段、若干个第三转换段、若干个第四转换段、若干个锚杆连接件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所述第一转换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换段上部,所述第二转换段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每个第四转换段一端对应与一个第三转换段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第一转换段相连;每个锚杆连接件及锚索连接件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换段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能有效将上部纯钢筒荷载传递到下部空间结构,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大大降低疲劳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搭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背景技术
当风力发电塔采用上部为纯钢筒结构、下部为肢腿空间结构时,在此结构形式下,设置在这两者之间并用于连接这两者的转换结构就成了影响整个风机发电塔结构安全与否的关键了,特别是在转换结构内力由面荷载转换为杆件荷载时,非常容易导致应力集中。而对于风力发电塔而言,出现应力集中就意味着容易出现疲劳风险,就会降低风力发电塔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风力发电塔倒塌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捷、内力传递直接、结构可靠的风机塔架转换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一个第二转换段、若干个第三转换段、若干个第四转换段、若干个锚杆连接件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所述第一转换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换段上部,所述第二转换段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
每个第四转换段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第三转换段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所述第一转换段相连;
每个锚杆连接件及锚索连接件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换段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换段包含第一外钢筒、第一内钢筒、第一上法兰、第一下法兰、第一上环板、第一下环板及若干第一斜钢筒;
所述第一上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顶部,用于通过螺栓与风机组塔筒相连;
所述第一下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底部,用于通过螺栓与第二转换段相连;
所述第一上环板、第一内钢筒及第一下环板均内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中,且第一内钢筒夹设在第一上环板与第一下环板之间;
所述的若干第一斜钢筒间隔环设在所述第一外钢筒的四周,且每个第一斜钢筒一端伸入到第一外钢筒内部、并与所述第一上环板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一外钢筒、并对应与一个所述第四转换段相连。
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第一斜钢筒伸出第一外钢筒的一端上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钢筒法兰,所述第一斜钢筒法兰用于与第四转换段相连;
在所述第一上环板与第一下环板之间还夹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劲肋,且每个第一加劲肋一端均与第一外钢筒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均与第一内钢筒的外壁相连;
在每个所述第一加劲肋中部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环;
在所述第一上环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人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转换段包含一个第二上钢筒、一个第二下钢筒、一个第二上法兰及一个第二下法兰,所述第二上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二上钢筒顶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第一转换段底部设有的第一下法兰相连;所述第二下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二下钢筒的底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由若干第三转换段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相连;第二上钢筒)与第二下钢筒之间通过焊缝相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三转换段均包含一个支承平台、一个支承筒、一个第二斜钢筒及两个肢腿连接筒;
每个所述支承平台一端对应与一个支承筒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段的第二下法兰及与之相邻的两个第三转换段的支承平台相连;
每个所述支承筒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支承平台远离第二转换段的一端上,且每个支承筒上部对应与一个第二斜钢筒相连,下部对应与两个肢腿连接筒相连。
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第二斜钢筒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二斜钢筒法兰,每个第二斜钢筒法兰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四转换段相连;
在每个所述肢腿连接筒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肢腿连接筒法兰,每个肢腿连接筒法兰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条风机塔架肢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四转换段均包含一个第三斜钢筒、一个第三斜钢筒上法兰及一个第三斜钢筒下法兰;所述第三斜钢筒上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的上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斜钢筒上设有的第一斜钢筒法兰相连;
所述第三斜钢筒下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的下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斜钢筒上设有的第二斜钢筒法兰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锚杆连接件均包含4~8根锚杆,且每根锚杆一端通过一个锚铁片锚固在一个第三转换段的支承筒内,另一端通过一个铁楔片锚固在第一转换段的第一上环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锚索连接件均包含2根钢套管及两条钢绞线,每条钢绞线均对应穿设在一根钢套管内部,每根钢套管一端穿设固定在第一转换段的第一斜钢筒内部,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的肢腿连接筒内部。
进一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下钢筒内还设置有一个安装平台,在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电梯井道口及爬梯井道口,在所述电梯井道口及爬梯井道口的四周均设有防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能有效将上部纯钢筒荷载传递到下部空间结构,从而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大大降低疲劳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塔架转换段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塔架转换段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一转换段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第一转换段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第二转换段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第二转换段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为第三转换段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9为第三转换段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第四转换段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转换段;1.1、第一外钢筒;1.2、第一内钢筒;1.3、第一上法兰;1.4、第一下法兰;1.5、第一上环板;1.6、第一下环板;1.7、第一斜钢筒;1.8、第一斜钢筒法兰;1.9、第一加劲肋;1.10、第一加强环;1.11、人孔;
2、第二转换段;2.1、第二上钢筒;2.2、第二下钢筒;2.3、第二上法兰;2.4、第二下法兰;2.5、安装平台;2.6、电梯井道口;2.7、爬梯井道口;2.8、防护栏;
3、第三转换段;3.1、支承平台;3.2、支承筒;3.3、第二斜钢筒;3.4、肢腿连接筒;3.5、第二斜钢筒法兰;3.6、肢腿连接筒法兰;3.7、连接板;3.8、排水孔;
4、第四转换段;4.1、第三斜钢筒;4.2、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3、第三斜钢筒下法兰;
5、锚杆连接件;5.1、锚杆;5.2、锚铁片;5.3、铁楔片;
6、锚索连接件;6.1、钢套管;6.2、钢绞线;6.3、连接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机塔架转换段,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1、一个第二转换段2、若干个第三转换段3、若干个第四转换段4、若干个锚杆连接件5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6;其中,第一转换段1设置在第二转换段2上部,第二转换段2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每个第四转换段4一端对应与一个第三转换段3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第一转换段1相连;每个锚杆连接件5及锚索连接件6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4并穿设固定在第一转换段1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参阅图4和图5所示,第一转换段1包含一个第一外钢筒1.1、一个第一内钢筒1.2、一个第一上法兰1.3、一个第一下法兰1.4、一个第一上环板1.5、一个第一下环板1.6及四个第一斜钢筒1.7;其中,第一上法兰1.3设置在第一外钢筒1.1顶部,用于通过螺栓与上部风机组塔筒(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下法兰1.4设置在第一外钢筒1.1底部,用于通过螺栓与下部第二转换段2相连;第一上环板1.5、第一内钢筒1.2及第一下环板1.6均内置在第一外钢筒1.1中,且第一内钢筒1.2夹设在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四个第一斜钢筒1.7间隔环设在第一外钢筒1.1的四周,且每个第一斜钢筒1.7一端伸入到第一外钢筒1.1内部、并与第一上环板1.5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一外钢筒1.1、并对应与一个第四转换段4相连。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在每个第一斜钢筒1.7伸出第一外钢筒1.1的一端上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钢筒法兰1.8,且该第一斜钢筒法兰1.8用于与第四转换段4相连。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还夹设有12个第一加劲肋1.9,且每个第一加劲肋1.9一端均与第一外钢筒1.1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均与第一内钢筒1.2的外壁相连。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5所示,在每个第一加劲肋1.9中部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环1.10。在第一上环板1.5上还开设有四个人孔1.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参阅图6和图7所示,第二转换段2包含一个第二上钢筒2.1、一个第二下钢筒2.2、一个第二上法兰2.3及一个第二下法兰2.4;其中,第二上法兰2.3设置在第二上钢筒2.1顶部,用于通过螺栓对应与第一转换段1底部设有的第一下法兰1.4相连;第二下法兰2.4设置在第二下钢筒2.2的底部,用于通过螺栓对应与由四个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相连;第二上钢筒2.1的下部与第二下钢筒2.2的上部通过焊接固定。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7所示,在第二外钢筒2.1内还设置有一个安装平台2.5,在该安装平台2.5上开设有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在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的四周均设有防护栏2.8。更具体的说,该安装平台2.5由若干平台梁及铺设在平台梁上的若干花纹钢板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实施例:本风机塔架转换段包含四个第三转换段3和四个第四转换段4;
参阅图8和图9所示,其中,每个第三转换段3均包含一个支承平台3.1、一个支承筒3.2、一个第二斜钢筒3.3及两个肢腿连接筒3.4;每个支承平台3.1一端对应与一个支承筒3.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段2的第二下法兰2.4及与之相邻的两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平台3.1相连;每个支承筒3.2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支承平台3.1远离第二转换段2的一端上,且每个支承筒3.2上部对应与一个第二斜钢筒3.3相连,下部对应与两个肢腿连接筒3.4相连。具体的说,在每个第二斜钢筒3.3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每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用于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四转换段4相连;在每个肢腿连接筒3.4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每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用于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条风机塔架肢腿(图中未示出)相连。
参阅图10所示,其中,每个第四转换段4均包含一个第三斜钢筒4.1、一个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及一个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设置在第三斜钢筒4.1的上部,用于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斜钢筒1.7上设有的第一斜钢筒法兰1.8相连;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设置在第三斜钢筒4.1的下部,用于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斜钢筒3.3上设有的第二斜钢筒法兰3.5相连。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相邻两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平台3.1之间通过连接板3.7及螺栓连接固定。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在每个支承平台3.1均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实施例:参阅图8和图9所示,每个锚杆连接件5均包含4~8根锚杆5.1,且每根锚杆5.1一端通过一个锚铁片5.2锚固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筒3.2内,另一端通过一个铁楔片5.3锚固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上环板1.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实施例:参阅图8和图9所示,每个锚索连接件6均包含2根钢套管6.1及两条钢绞线6.2,且每条钢绞线6.2均对应穿设在一根钢套管6.1内部,每根钢套管6.1一端穿设固定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斜钢筒1.7内部,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肢腿连接筒3.4内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0所示,每个钢套管6.1均通过若干连接角钢6.3与对应的第一斜钢筒1.7、第二斜钢筒3.3、第三斜钢筒4.1及肢腿连接筒3.4相连接固定。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1)、一个第二转换段(2)、若干个第三转换段(3)、若干个第四转换段(4)、若干个锚杆连接件(5)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6),所述第一转换段(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换段(2)上部,所述第二转换段(2)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
每个第四转换段(4)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第三转换段(3)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所述第一转换段(1)相连;
每个锚杆连接件(5)及锚索连接件(6)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4)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换段(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段(1)包含第一外钢筒(1.1)、第一内钢筒(1.2)、第一上法兰(1.3)、第一下法兰(1.4)、第一上环板(1.5)、第一下环板(1.6)及若干第一斜钢筒(1.7);
所述第一上法兰(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顶部,用于通过螺栓与风机组塔筒连接;
所述第一下法兰(1.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底部,用于通过螺栓与第二转换段(2)相连;
所述第一上环板(1.5)、第一内钢筒(1.2)及第一下环板(1.6)均内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中,且第一内钢筒(1.2)夹设在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
所述的若干第一斜钢筒(1.7)间隔环设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的四周,且每个第一斜钢筒(1.7)一端伸入到第一外钢筒(1.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上环板(1.5)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一外钢筒(1.1)、并对应与一个所述第四转换段(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斜钢筒(1.7)伸出第一外钢筒(1.1)的一端上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钢筒法兰(1.8),所述第一斜钢筒法兰(1.8)用于与第四转换段(4)相连;
在所述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还夹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劲肋(1.9),且每个第一加劲肋(1.9)一端均与第一外钢筒(1.1)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均与第一内钢筒(1.2)的外壁相连;
在每个所述第一加劲肋(1.9)中部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环(1.10);
在所述第一上环板(1.5)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人孔(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段(2)包含一个第二上钢筒(2.1)、一个第二下钢筒(2.2)、一个第二上法兰(2.3)及一个第二下法兰(2.4),所述第二上法兰(2.3)设置在所述第二上钢筒(2.1)顶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第一转换段(1)底部设有的第一下法兰(1.4)相连;所述第二下法兰(2.4)设置在所述第二下钢筒(2.2)的底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由若干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相连;第二上钢筒(2.1)与第二下钢筒(2.2)之间通过焊缝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转换段(3)均包含一个支承平台(3.1)、一个支承筒(3.2)、一个第二斜钢筒(3.3)及两个肢腿连接筒(3.4);
每个所述支承平台(3.1)一端对应与一个支承筒(3.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段(2)的第二下法兰(2.3)及与之相邻的两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平台(3.1)相连;
每个所述支承筒(3.2)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支承平台(3.1)远离第二转换段(2)的一端上,且每个支承筒(3.2)上部对应与一个第二斜钢筒(3.3)相连,下部对应与两个肢腿连接筒(3.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二斜钢筒(3.3)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每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四转换段(4)相连;
在每个所述肢腿连接筒(3.4)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每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条风机塔架肢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四转换段(4)均包含一个第三斜钢筒(4.1)、一个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及一个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所述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4.1)的上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斜钢筒(1.7)上设有的第一斜钢筒法兰(1.8)相连;
所述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4.1)的下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斜钢筒(3.3)上设有的第二斜钢筒法兰(3.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锚杆连接件(5)均包含4~8根锚杆(5.1),且每根锚杆(5.1)一端通过一个锚铁片(5.2)锚固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筒(3.2)内,另一端通过一个铁楔片(5.3)锚固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上环板(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锚索连接件(6)均包含2根钢套管(6.1)及两条钢绞线(6.2),每条钢绞线(6.2)均对应穿设在一根钢套管(6.1)内部,每根钢套管(6.1)一端穿设固定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斜钢筒(1.7)内部,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肢腿连接筒(3.4)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下钢筒(2.2)内还设置有一个安装平台(2.5),在所述安装平台(2.5)上开设有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在所述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的四周均设有防护栏(2.8)。
CN202120783498.9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Active CN214741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3498.9U CN2147418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3498.9U CN2147418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1849U true CN21474184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3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3498.9U Active CN214741849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18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1182A (zh) * 2022-11-16 2023-03-14 中建五洲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塔转接段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97991A1 (zh) * 2022-03-02 2023-06-08 武汉釜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塔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7991A1 (zh) * 2022-03-02 2023-06-08 武汉釜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塔及其施工方法
CN115781182A (zh) * 2022-11-16 2023-03-14 中建五洲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塔转接段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41849U (zh)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
CN108603380B (zh) 用于将张紧钢筋束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塔架中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87709B (zh) 一侧骑跨式临时索自平衡顶推式悬索桥吊索更换托换装置
CN106321367A (zh) 斜拉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式风机塔架
CN207988538U (zh) 一种竖直外立面外伸悬挑斜拉平台
CN109267474A (zh) 一种适用于跨海大桥的预制桥墩
CN110259643A (zh)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混塔架过渡段转换装置
CN212612450U (zh) 一种锚索预应力补偿装置
CN111155412A (zh) 大摆角钢管砼拱桥吊索体系
CN211228561U (zh) 一种便于整体吊装的简易钢吊箱
CN210622987U (zh) 拉索式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3062756A (zh) 隧道零开挖进洞的半装配式独立套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73652A (zh) 一种半潜式起重拆卸平台的高支撑装置
CN221000940U (zh) 一种新建导管架下探式张拉安装平台结构
CN214298988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双塔身
CN216767639U (zh) 一种装配式uhpc风机塔架
CN216339502U (zh) 一种山区输电塔沉井可拆卸式人工挖孔桩钢管护壁
CN220117265U (zh) 一种风电混塔基础的抗弯抗剪结构
CN220486225U (zh) 一种用于无背索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承压板构造
CN210341664U (zh) 一种小型海域承台墩身钢筋骨架固定装置
CN218437094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12458868B (zh) 一种可提升整体抗裂性能的波形钢腹板梁桥
CN216475153U (zh) 一种海上风电高桩承台的施工模板系统
CN218346713U (zh) 甲板有限空间闸阀悬空安装操作平台
CN218579426U (zh) 一种大型钢筋笼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