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0342U -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0342U
CN214740342U CN202120690375.0U CN202120690375U CN214740342U CN 214740342 U CN214740342 U CN 214740342U CN 202120690375 U CN202120690375 U CN 202120690375U CN 214740342 U CN214740342 U CN 214740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body section
communication tower
tower
roun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03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阳
祁贯军
王海涛
周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03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0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0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0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包括通信塔体(10),通信塔体(10)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塔身段一(11)、塔身段二(12)、塔身段三(13),塔身段一(11)与预埋在地面的地脚锚栓安装连接,塔身段二(12)上设置有天线抱杆且天线抱杆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天线设备滑落的防滑销钉,塔身段三(13)的顶部竖直朝上设置有避雷针,所述的通信塔体(10)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照明机构(20),风力发电机构用于采用风力发电方式进行发电并蓄电,所述的装饰机构用于遮掩通信塔体(10)的外观,所述的照明机构(20)用于在光线暗淡时为维修人员对通信塔体(10)、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进行检查维修提高光亮。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顶通信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通讯设备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飞速发展,而通信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发射塔或信号塔,主要功能支持信号发射,为信号发射天线做支撑,一般在市区内的通信塔常建于楼房楼顶或平地,故而也需要对楼顶的通信塔进行美化,避免通信塔不融于环境导致视觉污染,而常见的通信塔功能较为单一,仅有通信作用,且不美观,还有的通信塔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施工和建设都较为复杂,用在城市市区内,与城市的环境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楼顶通信塔,能够在不影响通信塔通信的前提下,对通信塔进行遮掩,并通过装饰灯具优化了通信塔的外观,起到美化伪装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顶通信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影响通信塔通信的前提下,对通信塔进行遮掩,并通过装饰灯具优化了通信塔的外观,起到美化伪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包括通信塔体与地脚锚栓,所述的地脚锚栓预埋设于建筑框架柱内,地脚锚栓设置有四组且相邻两组地脚锚栓之间通过上定位板和焊接横向构造钢筋进行连接;
所述的通信塔体沿竖直方向分为三段并由下至上分别为塔身段一、塔身段二、塔身段三,所述的塔身段一与预埋在地面的地脚锚栓安装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二上架设有上下两层天线抱杆一,所述的塔身段三的顶部竖直朝上设置有避雷针,塔身段三上架设有一层天线抱杆二;
所述的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上均挂载有天线设备;
所述的通信塔体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照明机构,风力发电机构用于采用风力发电方式进行发电并蓄电,所述的装饰机构用于遮掩通信塔体的外观,所述的照明机构用于在光线暗淡时为维修人员对通信塔体、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进行检查维修提高光亮。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身段一塔脚设置有四个斜塔柱,斜塔柱的下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地脚锚栓连接,四个斜塔柱的上端之间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一进行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钢管一、圆钢管二、圆钢管三;
所述的圆钢管一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二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二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三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斜塔柱螺栓连接;
所述的圆钢管二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四,圆钢管四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地脚锚栓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五,圆钢管五与焊接在地脚锚栓上的定位板六、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与圆钢管五之间设置有竖向辅助杆件与横向辅助杆件,竖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横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八、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二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底部的下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一顶部螺栓连接,且下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一顶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一;
所述的塔身段二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顶部的上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三底部的下部法兰盘二螺栓连接,且上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三底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二与加劲板三。
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天线设备滑落的防滑销钉;
所述的地脚锚栓的底部设置有锚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饰机构包括匹配安装在通信塔体外部的遮盖罩壳,遮盖罩壳的外部匹配安装有若干装饰灯具;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蓄电池、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上的转轴,转轴的输入端安装有若干扇叶转轴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装饰机构的装饰灯具与蓄电池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机构设置于通信塔体上,照明机构包括照明构件、导向柱、螺纹轴、电线组件;
所述的螺纹轴竖直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导向柱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筒体结构且导向柱的上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
所述的照明构件包括安装板与照明灯,安装板上开设有导向孔与螺纹孔,安装板通过导向孔活动套设于导向柱的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还通过螺纹孔与螺纹轴之间螺纹连接,螺纹轴转动并牵引安装板沿导向柱的引导方向发生位移;
所述的照明灯的灯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线组件包括绕线部件与滑轮部件,滑轮部件包括安装在端盖上的支架以及水平活动安装于支架上的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部件包括电线、绕线轴,饶绳轴水平活动安装于导向柱内并绕自身轴向转动;
饶绳轴与导向柱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卷簧;
所述的饶绳轴的外部还安装有导电滑环;
所述的电线包括电线一与电线二,电线一的一端与蓄电池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导向柱外壁上的穿线孔并与导电滑环串联,电线二缠绕于饶绳轴上且电线二的一端与导电滑环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端盖上的避让孔以及绕过滑轮后与照明灯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纹轴的外部水平延伸有扳手,且扳手沿螺纹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机构与装饰机构之间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饰机构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光敏电阻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影响通信塔通信的前提下,对通信塔进行遮掩,并通过装饰灯具优化了通信塔的外观,起到美化伪装的目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力发电机构将楼顶的风力转换为电力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为照明机构与装饰机构提供电源,利用风力自然能,不仅节省了能源,而且清洁度较高;
另外,照明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为维修工人提供光亮;照明机构中的照明灯高度可被维修工人手动调整,为维修工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维修环境;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通信塔体可全部工厂预制,现场螺栓拼装连接,极大提高安装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且能完美的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与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柱与滑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通信塔体;11、塔身段一;12、塔身段二;13、塔身段三;14、遮盖罩壳;
20、照明机构;21、安装板;211、导向孔;212、螺纹孔;22、照明灯;23、螺纹轴;231、扳手;24、导向柱;241、支架;242、滑轮;25、电线;26、绕线轴;27、导电滑环;28、卷簧;
30、转轴;40、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包括通信塔体10与地脚锚栓,所述的地脚锚栓预埋设于建筑框架柱内,地脚锚栓通过上定位板和焊接横向构造钢筋在每个柱脚内完成位置和角度的精确定位,为减少埋设锚固长度,通过底部增加锚板的方式来达到设计要求。
所述的通信塔体10沿竖直方向分为三段并由下至上分别为塔身段一11、塔身段二12、塔身段三13,所述的塔身段一11与预埋在地面的地脚锚栓安装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一11塔脚设置有四个斜塔柱,斜塔柱的下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地脚锚栓连接,四个斜塔柱的上端之间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一进行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钢管一、圆钢管二、圆钢管三。
所述的圆钢管一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二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二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三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斜塔柱螺栓连接。
所述的圆钢管二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四,圆钢管四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地脚锚栓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五,圆钢管五与焊接在地脚锚栓上的定位板六、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与圆钢管五之间设置有竖向辅助杆件与横向辅助杆件,竖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横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八、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二12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12底部的下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一11顶部螺栓连接,且下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一11顶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一。
所述的塔身段二12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12顶部的上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三13底部的下部法兰盘二螺栓连接,且上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三13底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二与加劲板三。
所述的塔身段二12上架设有上下两层天线抱杆一。
所述的塔身段三13的顶部竖直朝上设置有避雷针,塔身段三13上架设有一层天线抱杆二。
所述的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上均挂载有2/3/4/5G天线设备,且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天线设备滑落的防滑销钉。
所述的通信塔体10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照明机构20,风力发电机构用于采用风力发电方式进行发电并蓄电,所述的装饰机构用于遮掩通信塔体10的外观,所述的照明机构20用于在光线暗淡时为维修人员对通信塔体10、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进行检查维修提高光亮。
所述的装饰机构包括匹配安装在通信塔体10外部的遮盖罩壳14,遮盖罩壳14的外部匹配安装有若干装饰灯具;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饰灯具,一方面对通信塔体10进行遮掩,另一方面通过装饰灯具提高通信塔体10的外表美观度,装饰灯具可以为LED灯管组成的具有文字、图案的灯体,也可以为发出不同颜色的装饰灯等等,此处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赘述。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蓄电池、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10上的转轴30,转轴30的输入端安装有若干扇叶40,本实施例中,扇叶40设置有四个,转轴30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装饰机构的装饰灯具与蓄电池串联。
所述的照明机构20设置于通信塔体10上,照明机构20包括照明构件、导向柱24、螺纹轴23、电线组件。
所述的螺纹轴23竖直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10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优选的,为了便于人们旋转螺纹轴23,所述的螺纹轴23的外部水平延伸有扳手231,且扳手231沿螺纹轴2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中,扳手231沿螺纹轴23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三个。
所述的导向柱24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筒体结构且导向柱24的上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
所述的照明构件包括安装板21与照明灯22,安装板21上开设有导向孔211与螺纹孔212,安装板21通过导向孔211活动套设于导向柱24的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21还通过螺纹孔212与螺纹轴23之间螺纹连接,螺纹轴23转动并牵引安装板21沿导向柱24的引导方向发生位移。
所述的照明灯22的灯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1上。
所述的电线组件包括绕线部件与滑轮部件,滑轮部件包括安装在端盖上的支架241以及水平活动安装于支架241上的滑轮242。
所述的绕线部件包括电线25、绕线轴26,饶绳轴26水平活动安装于导向柱24内并绕自身轴向转动。
饶绳轴26与导向柱2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卷簧28。
所述的饶绳轴26的外部还安装有导电滑环27。
所述的电线25包括电线一与电线二,电线一的一端与蓄电池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导向柱24外壁上的穿线孔并与导电滑环27串联,电线二缠绕于饶绳轴26上且电线二的一端与导电滑环27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端盖上的避让孔以及绕过滑轮242后与照明灯22串联。
实际工作时,风力发电机构将风力转换为电力储存在蓄电池内,白天时,可通过在遮盖罩壳14的外表面绘制图案以达到美化与遮掩的目的,在夜晚时,设置于遮盖罩壳14上的装饰灯具亮起,以达到美化与遮掩的目的,另外,在通信塔体10或装饰灯具发生损坏时,若光线较为暗淡,则可通过启动照明灯22为维修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照明环境,并且照明灯22的高度能够被手动调整,使得照明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的照明机构20与装饰机构之间并联,其意义在于,将照明机构20与装饰机构所在电路独立,避免一方断路或短路造成另一方无法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装饰机构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光敏电阻开关,其意义在于,当光线不足时,光敏电阻开关自动闭合并使装饰灯具亮起,当光线充足时,光敏电阻开关自动关闭并使装饰灯具关闭,以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信塔体(10)与地脚锚栓,所述的地脚锚栓预埋设于建筑框架柱内,地脚锚栓设置有四组且相邻两组地脚锚栓之间通过上定位板和焊接横向构造钢筋进行连接;
所述的通信塔体(10)沿竖直方向分为三段并由下至上分别为塔身段一(11)、塔身段二(12)、塔身段三(13),所述的塔身段一(11)与预埋在地面的地脚锚栓安装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二(12)上架设有上下两层天线抱杆一,所述的塔身段三(13)的顶部竖直朝上设置有避雷针,塔身段三(13)上架设有一层天线抱杆二;
所述的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上均挂载有天线设备;
所述的通信塔体(10)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照明机构(20),风力发电机构用于采用风力发电方式进行发电并蓄电,所述的装饰机构用于遮掩通信塔体(10)的外观,所述的照明机构(20)用于在光线暗淡时为维修人员对通信塔体(10)、风力发电机构、装饰机构进行检查维修提高光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身段一(11)塔脚设置有四个斜塔柱,斜塔柱的下端通过垫片和螺母与地脚锚栓连接,四个斜塔柱的上端之间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一进行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钢管一、圆钢管二、圆钢管三;
所述的圆钢管一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二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二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斜塔柱螺栓连接,圆钢管三通过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斜塔柱螺栓连接;
所述的圆钢管二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四,圆钢管四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三、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地脚锚栓与圆钢管三之间设置有圆钢管五,圆钢管五与焊接在地脚锚栓上的定位板六、与焊接在圆钢管三上的定位板五螺栓连接;
所述的斜塔柱与圆钢管五之间设置有竖向辅助杆件与横向辅助杆件,竖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四、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横向辅助杆件与焊接在斜塔柱上的定位板八、与焊接在圆钢管五上的定位板七螺栓连接;
所述的塔身段二(12)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12)底部的下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一(11)顶部螺栓连接,且下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一(11)顶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一;
所述的塔身段二(12)通过设置于塔身段二(12)顶部的上法兰盘一与设置于塔身段三(13)底部的下部法兰盘二螺栓连接,且上法兰盘一与塔身段三(13)底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二与加劲板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抱杆一与天线抱杆二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天线设备滑落的防滑销钉;
所述的地脚锚栓的底部设置有锚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机构包括匹配安装在通信塔体(10)外部的遮盖罩壳(14),遮盖罩壳(14)的外部匹配安装有若干装饰灯具;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蓄电池、通过轴承水平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10)上的转轴(30),转轴(30)的输入端安装有若干扇叶(40)转轴(30)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的装饰机构的装饰灯具与蓄电池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机构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光敏电阻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机构(20)设置于通信塔体(10)上,照明机构(20)包括照明构件、导向柱(24)、螺纹轴(23)、电线组件;
所述的螺纹轴(23)竖直活动安装于通信塔体(10)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导向柱(24)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筒体结构且导向柱(24)的上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
所述的照明构件包括安装板(21)与照明灯(22),安装板(21)上开设有导向孔(211)与螺纹孔(212),安装板(21)通过导向孔(211)活动套设于导向柱(24)的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21)还通过螺纹孔(212)与螺纹轴(23)之间螺纹连接,螺纹轴(23)转动并牵引安装板(21)沿导向柱(24)的引导方向发生位移;
所述的照明灯(22)的灯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轴(23)的外部水平延伸有扳手(231),且扳手(231)沿螺纹轴(2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线组件包括绕线部件与滑轮部件,滑轮部件包括安装在端盖上的支架(241)以及水平活动安装于支架(241)上的滑轮(2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部件包括电线(25)、绕线轴(26),饶绳轴(26)水平活动安装于导向柱(24)内并绕自身轴向转动;
饶绳轴(26)与导向柱(2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卷簧(28);
所述的饶绳轴(26)的外部还安装有导电滑环(27);
所述的电线(25)包括电线一与电线二,电线一的一端与蓄电池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导向柱(24)外壁上的穿线孔并与导电滑环(27)串联,电线二缠绕于饶绳轴(26)上且电线二的一端与导电滑环(27)串联、另一端穿过设置于端盖上的避让孔以及绕过滑轮(242)后与照明灯(22)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机构(20)与装饰机构之间并联。
CN202120690375.0U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Active CN214740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0375.0U CN2147403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0375.0U CN2147403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0342U true CN21474034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0375.0U Active CN2147403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0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5722A (zh) 一种可用做充电桩的太阳能风光互补型路灯
KR20150054161A (ko) 태양광 및 풍력발전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형 원통형 단판적층 조명등
CN202546510U (zh) 一种带有气泵的自动升降灯
CN207922010U (zh) 一种园林景观照明设备
CN214740342U (zh) 一种多功能美化伪装式楼顶通信塔
CN112856316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便于拆装维护环保节能led照明路灯
CN205579368U (zh) 一种升降路灯
CN207486668U (zh) 一种太阳能园林景观灯
CN214220794U (zh) 一种便于绿化装饰的通讯塔
CN213178028U (zh) 一种带有悬挂广告条的路灯
CN212584856U (zh)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路灯
CN212009774U (zh) 一种输电线路警示灯
CN208804612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的路灯
CN111207351A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节能环保型照明装置
CN205878014U (zh) 一种市政节能灭虫路灯
CN110630961A (zh) 一种智能化路灯照明装置
CN2171540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市政照明装置
CN214064769U (zh) 一种带有风力和光伏发电的节能路灯
CN205560573U (zh) 一种led景观灯
CN218494862U (zh) 一种便于检修保养的太阳能路灯
CN220870752U (zh) 一种多方位照明的照明装置
CN215489573U (zh) 一种具备车感节能管理功能的自适应型太阳能路灯杆
CN212901278U (zh) 一种露天灯光固定装置
CN202002000U (zh) 一种垂直轴风光互补景观路灯
CN212065485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驱赶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