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5224U -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5224U
CN214735224U CN202120674343.1U CN202120674343U CN214735224U CN 214735224 U CN214735224 U CN 214735224U CN 202120674343 U CN202120674343 U CN 202120674343U CN 214735224 U CN214735224 U CN 214735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hemical
pond
treatment device
liquid
domestic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前
黄小芳
杨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t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4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5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5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5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沉淀池、调节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和回收池,生化池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至生化池池底之间形成液体盛放腔,过滤膜至生化池池口一侧形成污泥盛放腔,生化池位于液体盛放腔处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将处理后的液体抽出排入二沉池,处理后的活性污泥排入回收池回收利用。本申请通过膜进行固液分离,增加生化反应的效率,减少分离后的液体中活性污泥的含量,回收利用活性污泥,减少浪费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包括但不限于厨房水、浴室水、洗衣水、厕所水等各类生活用水,其中部分污水氮磷钾含量高,需要处理后回收利用。
处理生活污水时,污水需要通过沉淀池沉淀,再将沉淀后水排入调节池,在调节池中进行初步沉降、分离,调节水质和水流量,接着将调节后的水排入生化池中,利用微生物降解及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CODCr等化学有机物。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形成活性污泥,在生化池内进行反应的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活性污泥会沉淀在底部。活性污泥可以排入回收池,进入压滤机处理后运出,可用于制作肥料。生化处理后的液体进入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进行混合液澄清、浓缩,最后将澄清后的液体排入消毒池内杀菌消毒,消灭生化处理中产生的大肠杆菌等,最终完成污水的回收利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生化池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及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会形成活性污泥,在生化池内进行反应的污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有机物会沉淀在底部,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生活污水在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时固体有机物会沉淀在底部,不易清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生化池和二沉池,所述生化池内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至生化池池底之间形成液体盛放腔,所述过滤膜至生化池池口一侧形成污泥盛放腔,所述生化池位于液体盛放腔处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二沉池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排入生化池,合格的液体穿过过滤膜至液体盛放腔,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形成的活性污泥留于污泥盛放腔,增加生化反应的效率。同时,合格的液体不被拦截,可以由抽水管将液体盛放腔中的液体抽出排入二沉池中,具有减少活性污泥混入液体现象,同时堆积在污泥盛放腔内的活性污泥处于过滤膜靠近生化池池口一侧,可以便于清理回收,提升活性污泥的提取量。且过滤膜的可以作把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形成的活性污泥拦截下来,使污水内微生物的浓度提高,增加生化反应的效率。同时合格的清液不被拦截,成为可以达标排放的合格清水。
可选的,所述液体盛放腔内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过滤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化池进行固液分离时,活性污泥颗粒堆积在过滤膜上,长时间堆积易造成过滤膜形变,从而损坏过滤膜,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过滤膜,具有减缓过滤膜形变,延长过滤膜使用寿命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网和支撑架,所述支撑网支撑过滤膜设置,所述支撑架安装于生化池内并支撑支撑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具有支撑支撑网,提高过滤膜支撑稳定性的效果,过滤膜安装至支撑网靠近生化池池口的一侧,支撑网在起到支撑过滤膜作用的同时,可以便于液体流入液体盛放腔。
可选的,所述支撑网倾斜设置,所述生化池位于支撑网最低端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支撑网远离生化池池底的一侧,所述生化池外壁对应于排料口位置连接有排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网的倾斜设置,使活性污泥受重力作用移动至支撑网靠近排料口的一端,固液分离时,排料机构关闭,排料时,打开排料机构,活性污泥由对应位置的排料口排出,排料机构便于设置排料门,具有便于活性污泥颗粒易于清理,回收利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安装框和排料门,所述安装框与生化池排料口处侧壁连接设置,所述排料门封堵排料口设置且与安装框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化池处理污水时,安装框易于设置封堵门,排料门封堵排料口设置,具有防止污水泄露的效果,生化池回收活性污泥时,排料门开启,具有清理回收活性污泥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安装框内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支撑网倾斜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使活性污泥沿倾斜方向排出,具有减少活性污泥堆积在安装框内,易于活性污泥回收处理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向板的承料面上对应于排料门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排料门插设于滑移槽内与导向板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具有固定排料门位置,减少因活性污泥挤压导致排料门位移而造成污水泄露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过滤膜外周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生化池内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嵌置于对应的密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膜外周设置密封件,具有密封生化池与过滤膜,减少活性污泥进入液体盛放腔,提高固液分离可靠性的效果。同时密封件嵌置于密封槽设置,具有定位过滤膜,使遗留的活性污泥由排料口排出减小堆积,易于清理回收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过滤膜与支撑结构配合的设置,经过过滤膜过滤后的液体可以穿过支撑网进入液体盛放腔,能够起到将快速固液分离,提高分离液体的纯净程度,活性污泥易于清理回收的效果。
2.通过支撑机构与排料机构配合的设置,能够起到减少因活性污泥堆积造成的过滤膜形变损坏的效果,并且延长过滤膜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机构倾角与排料机构相同,可使活性污泥自动滑动至排料口,具有易于清理回收活性污泥的效果。
3.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密封过滤膜和生化池池壁,提高固液分离的可靠性,定位过滤膜使活性污泥易于清理回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生化池、回收池和二沉池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生化池、回收池和二沉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壳体;1、回收池;2、污水管;3、生化池;31、污泥盛放腔;32、液体盛放腔;33、密封槽;4、抽水管;5、二沉池;6、消毒池;7、过滤膜;8、支撑机构;81、支撑架;82、支撑网;9、排料机构;91、安装框;911、导向板;912、滑移槽;92、排料门;93、回收管;94、排料口;10、密封件;11、沉淀池;12、调节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01,壳体01侧壁设置有污水管2,壳体01内部设置有沉淀池11、调节池12、生化池3、二沉池5、回收池1和消毒池6。首先将污水通过污水管2排入沉淀池11去除流砂和漂浮物。再将沉淀后水排入调节池12,接着将调节后的水排入生化池3中。污水通过过滤膜7利用微生物降解及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CODCr等化学有机物,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形成活性污泥,生化池3中连接有过滤膜7,过滤膜7可以将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分解有机COD成分后形成的活性污泥拦截至污泥盛放腔内,使微生物的浓度提高,增加生化反应的效率。合格的液体穿过过滤膜7进入液体盛放腔32。污泥盛放腔内的活性污泥排入回收池1,进入压滤机处理后运出,可用于制作肥料。液体盛放腔32所在的生化池3池壁上连接有抽水管4,合格的液体通过抽水管4排入二沉池5,在二沉池5中进行混合液澄清、浓缩,最后将澄清后的液体排入消毒池6内杀菌消毒,消灭生化处理中产生的大肠杆菌等,最终完成污水的回收利用。
参照图3和图4,生化池3内部设置有过滤膜7和支撑机构8,支撑机构8支撑过滤膜7,减少过滤膜7因活性污泥堆积而造成形变的损坏现象。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网82和支撑架81,支撑架81设置于生化池3底部。支撑网82连接于支撑架81远离生化池3池底一端,支撑网82倾斜设置。支撑网82与支撑架81焊接,过滤膜7放置于支撑网82远离生化池3池底一侧。支撑网82网孔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为方形网孔,在支撑过滤膜7的同时允许分离后的液体流向生化池池底。
参照图3和图4,过滤膜7至生化池3池底之间为液体盛放腔32,生化池3位于液体盛放腔32处连接有抽水管4,分离后的液体由抽水管4抽出排入二沉池5进行生化处理、杀菌消毒。本实施例中,过滤膜7采用PES(聚醚砜)超滤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可有效去除有机COD成分,并且使用寿命长,同时可以减少固液分离时间,提高固液分离效率。
参照图4,过滤膜7外周连接有密封件10,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0采用橡胶圈,由厌氧胶粘接于过滤膜7外周,生化池3池壁对应于过滤膜7设置位置开设有密封槽33,密封件10嵌置于密封槽33内与生化池3池壁由厌氧胶密封连接。
参照图3和图4,过滤膜7至生化池3池口一侧为污泥盛放腔31,生化池3位于污泥盛放腔3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94,支撑网82的最低点位于排料口94下方且与排料口94一侧侧壁相接。污水排入生化池3,污水中的液体流入液体盛放腔32,污水中的活性污泥遗留至过滤膜7上,堆积在污泥盛放中的活性污泥受自身重力作用,活性污泥在过滤膜7承料面上朝向排料口94一侧滑动。生化池3池壁对应于排料口94位置连接有排料机构9,活性污泥通过排料机构9排出生化池3。
参照图3和图4,排料机构9包括安装框91和排料门92,安装框91与生化池3排料口94处外部侧壁连接设置,排料门92封堵排料口94设置并且与安装框91滑移连接。在安装框91内沿支撑网82倾斜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板911,导向板911的承料面上对应于排料门92开设有滑移槽912,排料门92插设于滑移槽912内与导向板911滑移连接。打开排料门92后,活性污泥从安装框91中排出,沿导向板911滑动至回收池1。部分活性污泥遗留在滑移槽912内,滑移槽912两端开口设置,关闭排料门92,排料门92将滑移槽912内的活性污泥推出滑移槽912,排出的活性污泥通过对应于槽口设置的回收管93排入回收池1内。生化池3固液分离时,关闭排料门92,减少污水泄露。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安装支撑机构8固定于生化池3底部,其次将过滤膜7放置于支撑网82远离生化池3池底一侧,过滤膜7外周通过厌氧胶粘接橡胶圈,橡胶圈嵌置于密封槽33内,通过厌氧胶粘接与生化池3池壁密封连接。
处理污水时,需要将污水先排入生化池3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排入二沉池5中使混合液进行澄清,分离出的活性污泥排入回收池,能够制成肥料等产品回收利用。
污水排入生化池3进行固液分离前,关闭排料门92,污水排入生化池3,液体穿过过滤膜7进入液体盛放腔32,液体由抽水管4抽出排入二沉池5中。活性污泥遗留在过滤膜7朝向生化池3池口一侧,堆积在过滤膜7表面的活性污泥受自身重力作用及水流冲刷朝向过滤膜7靠近生化池3池底一端滑动,活性污泥穿过排料口94进入安装框91内。定时打开排料门92,打开排料门92时停止注入污水,活性污泥沿导向板911滑动至回收池1。此时,部分活性污泥遗留在排料门92的滑移槽912内,关闭排料门92,在排料门92滑移时将滑移槽912内的活性污泥推出滑移槽912,排出的活性污泥通过对应于槽口设置的回收管93排入回收池1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01),所述壳体(01)内设置有生化池(3)和二沉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3)内设置有过滤膜(7),所述过滤膜(7)至生化池(3)池底之间形成液体盛放腔(32),所述过滤膜(7)至生化池(3)池口一侧形成污泥盛放腔(31),所述生化池(3)位于液体盛放腔(32)处连接有抽水管(4),所述抽水管(4)与二沉池(5)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盛放腔(32)内设置有支撑机构(8),所述支撑机构(8)支撑过滤膜(7)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网(82)和支撑架(81),所述支撑网(82)支撑过滤膜(7)设置,所述支撑架(81)安装于生化池(3)内并支撑支撑网(8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82)倾斜设置,所述生化池(3)位于支撑网(82)最低端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94),所述排料口(94)位于支撑网(82)远离生化池(3)池底的一侧,所述生化池(3)外壁对应于排料口(94)位置连接有排料机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9)包括安装框(91)和排料门(92),所述安装框(91)与生化池(3)排料口(94)处侧壁连接设置,所述排料门(92)封堵排料口(94)设置且与安装框(91)滑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91)内连接有导向板(911),所述导向板(911)沿支撑网(82)倾斜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911)的承料面上对应于排料门(92)开设有滑移槽(912),所述排料门(92)插设于滑移槽(912)内与导向板(911)滑移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7)外周设置有密封件(10),所述生化池(3)内壁开设有密封槽(33),所述密封件(10)嵌置于对应的密封槽(33)内。
CN202120674343.1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735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43.1U CN21473522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43.1U CN21473522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5224U true CN214735224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9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343.1U Active CN21473522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5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4744A (zh) * 2022-07-19 2022-11-22 威海市东旭西洋参有限公司 一种参精啤酒加工用中药研磨分离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4744A (zh) * 2022-07-19 2022-11-22 威海市东旭西洋参有限公司 一种参精啤酒加工用中药研磨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15364744B (zh) * 2022-07-19 2023-08-15 威海市东旭西洋参有限公司 一种参精啤酒加工用中药研磨分离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6525B1 (ko) 폐수 응집 처리장치
CN211847503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311294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4735224U (zh)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0713310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活化海绵铁填料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110610A (zh) 一种多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997316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双循环处理装置
CN11079045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6614368U (zh) 一种孵化场生产废水处理回收系统
CN214142027U (zh)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977909A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脱氮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8113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KR200189492Y1 (ko) 미생물 접촉에 의한 하수처리장치의 경사판침전조
CN219907288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多级污水处理设备
CN206705834U (zh) 活性炭滤膜一体机
CN212609878U (zh) 一种玉米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JP3271882B2 (ja) 浄化槽
CN218290674U (zh) 一种污水处理sbr池碱度调整装置
CN213834949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农村污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9637034U (zh) 一种饮用水生产处理用过滤池
CN218653132U (zh) 一种单向布水式二沉池进水口卸渣结构
CN209193727U (zh) 一种智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442733U (zh) 一种一体式mbr磷化液处理设备
CN217418468U (zh) 一种一体化厌氧好氧污水处理设备
CN111003900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