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0406U - 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30406U CN214730406U CN202023059021.0U CN202023059021U CN214730406U CN 214730406 U CN214730406 U CN 214730406U CN 202023059021 U CN202023059021 U CN 202023059021U CN 214730406 U CN214730406 U CN 2147304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ing section
- plate
- bent
- common edge
- s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由一张包装材料通过折叠形成,包装盒包括盒体、分隔板及盒盖,盒体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及两个第二侧壁,底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分隔板活动连接于一个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分隔板能够经开口弯折嵌设于容纳腔内,并在容纳腔内向开口依次分段弯折形成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将容纳腔分隔成两个腔室;盒盖活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盒盖能够相对第一侧壁弯折以打开或关闭开口。通过上述设置,产品本身和附件可分别单独放置于两个腔室中,避免了产品和附件相互碰撞导致损坏,且便于保存及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类产品对其包装盒的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包装盒通常仅形成有一个大腔室,这就造成对于带有附件的产品来说,产品和附件均放置于一个腔室内难免会相互碰撞导致损坏,而且保存及运输不方便。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设计一种新的包装盒。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及两个第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分隔板,活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所述分隔板能够经所述开口弯折嵌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在所述容纳腔内向所述开口依次形成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所述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弯折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两个腔室;盒盖,活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弯折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所述分隔板及所述盒盖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叠段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公共边,所述第一折叠段沿所述第一公共边向所述容纳腔内折叠,直至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贴靠;所述第二折叠段与所述第一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二公共边,所述第二折叠段沿所述第二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直至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三公共边,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直至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贴合;所述第一折叠段作为底面,所述第二折叠段、第三折叠段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作为四个侧面,围设形成一个所述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板,在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时,所述第一卡扣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构成第一卡扣结构;至少一个第二卡扣板,在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时,所述第二卡扣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构成第二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扣边和两个第二卡扣边;两个所述第一卡扣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两个所述第二卡扣边均裁剪脱离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第一卡扣板对应所述第三公共边的位置处向远离所述第三公共边的方向弯折,进而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构成所述第一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卡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卡扣边和两个第四卡扣边;两个所述第三卡扣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两个所述第四卡扣边均裁剪脱离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第二卡扣板对应所述第三公共边的位置处向远离所述第三公共边的方向弯折,进而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沿所述开口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沿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之间;一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邻近的一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配合形成一个固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折叠段包括:推拉板,用于推动所述分隔板嵌入所述容纳腔内或将所述分隔板从容纳腔内拉出,所述推拉板与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设有第四公共边,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推拉板沿所述第四公共边向所述开口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一侧的第二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一侧的第六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90度弯折,构成所述包装盒的所述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90度弯折并覆盖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构成所述包装盒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五侧板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分别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容纳腔内90度弯折;所述第六侧板包括第四折叠段和第五折叠段,所述第四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构成所述包装盒的所述底壁,所述第五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折叠段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四折叠段与所述第五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插接板和所述第二插接板弯折抵持于所述第一缺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另一侧的第三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另一侧的第四插接板,所述盒盖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另一侧;所述第三插接板和所述第四插接板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向所述容纳腔内90度弯折;所述盒盖包括第六折叠段和第七折叠段,所述第六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并与所述第四折叠段相对,所述第七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六折叠段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六折叠段与所述第七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三插接板和所述第四插接板弯折抵持于所述第二缺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腔内分隔板的设置,使得分隔板在容纳腔内分段弯折成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进而通过弯折后的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将容纳腔分隔成内置于包装盒内的两个腔室,对于带有附件的产品来说,产品本身和附件可分别单独放置于两个腔室中,不仅避免了产品和附件相互碰撞导致损坏,而且便于保存及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折叠后打开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图1的折叠步骤示意图;
100-包装盒;200-产品;300-附件;1-盒体;11-底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开口;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第三侧板;18-第四侧板;19-第五侧板;110-第一插接板;111-第二插接板;112-第六侧板;1121-第四折叠段;1122-第五折叠段;113-第一缺口;114-第三插接板;115-第四插接板;2-分隔板;21-第一折叠段;22-第二折叠段;23-第三折叠段;231-推拉板;24-第一公共边;25-第二公共边;26-第三公共边;27-第四公共边;3-盒盖;31-第六折叠段;32-第七折叠段;33-第二缺口;4-第一卡扣结构;41-第一卡扣板;411-第一卡扣边;412-第二卡扣边;5-第二卡扣结构;51-第二卡扣板;511-第三卡扣边;512-第四卡扣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100,包括盒体1、分隔板2和盒盖3。
其中,盒体1包括底壁1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2及两个第二侧壁13,底壁11、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13围设形成具有开口14的容纳腔;分隔板2活动连接于一个第一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分隔板2能够经开口14弯折嵌设于容纳腔内,并在容纳腔内向开口14依次形成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弯折将容纳腔分隔成两个腔室;盒盖3活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盒盖3能够相对第一侧壁12弯折以打开或封闭上述开口14。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腔内分隔板2的设置,使得分隔板2在容纳腔内分段弯折成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及第三折叠段23,进而通过弯折后的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将容纳腔分隔成内置于包装盒100内的两个腔室,对于带有附件300的产品200来说,产品200本身和附件300可分别单独放置于两个腔室中,不仅避免了产品200和附件300相互碰撞导致损坏,而且便于保存及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两个腔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择一使用,另一个空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包装盒100适用于带有附件300的产品200的包装,在包装时,用户可以打开盒盖3,根据附件300及产品200本身的大小,将产品200本身放置于其中一个大小适配的腔室中,将附件300放置于另一个腔室中,而后关闭盒盖3即可,实现了产品200本身和附件300的隔离包装,避免两者相互碰撞损坏。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包装盒100也适用于无附件300的产品200本身的包装,在包装时,同样地,用户打开盒盖3,根据产品200本身的大小,选择其中一个腔室放置,另一个腔室空置。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盒体1和内衬结构分体设置的弊端,在本实用新型中,盒体1、分隔板2和盒盖3均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还可以由同一张包装材料通过折叠形成。因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盒体1和内衬结构分别成型再进行组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可以快速折叠形成,生产更方便、生产工序少,生产工时也低,便于生产加工、工艺操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展开即为一张包装材料,物料少,体积小,因而物料管理、物料运输、仓储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可以快速无需使用胶水等粘合剂,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关于分隔板2的折叠方式具体为:第一折叠段21与一个第一侧壁12之间设有第一公共边24,第一折叠段21沿第一公共边24向容纳腔内折叠,直至与一个第一侧壁12平行贴靠;第二折叠段22与第一折叠段21之间设有第二公共边25,第二折叠段22沿第二公共边25向开口14折叠,直至垂直于第一侧壁12;第三折叠段23与第二折叠段22之间设有第三公共边26,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直至与另一个第一侧壁12平行贴合;第一折叠段21作为底面,第二折叠段22、第三折叠段23及两个第二侧壁13作为四个侧面,围设形成一个腔室。上述分隔板2的折叠结构不仅满足了分隔存储产品200和附件300的需求,而且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也加强了包装盒100的抗压强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腔室用于放置产品200附件300。由于产品200的附件300多为小型零件结构,因此为了在另一个腔室中便于固定这些附件300,在另一个腔室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形成的第一卡扣结构4和第二卡扣结构5。
其中,第一卡扣结构4由第一卡扣板41折叠形成。在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时,第一卡扣板41与第二折叠段22、第三折叠段23构成第一卡扣结构4。具体地,第一卡扣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扣边411和两个第二卡扣边412;两个第一卡扣边411分别连接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两个第二卡扣边412均裁剪脱离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第一卡扣板41对应第三公共边26的位置处向远离第三公共边26的方向90度弯折,进而与第二折叠段22、第三折叠段23之间构成上述第一卡扣结构4。
另外,第二卡扣结构5由第二卡扣板51折叠形成。在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时,第二卡扣板51与第二折叠段22、第三折叠段23构成第二卡扣结构5。具体地,第二卡扣板5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卡扣边511和两个第四卡扣边512;两个第三卡扣边511分别连接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两个第四卡扣边512均裁剪脱离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第二卡扣板51对应第三公共边26的位置处向远离第三公共边26的方向90度弯折,进而与第二折叠段22、第三折叠段23之间构成第二卡扣结构5。
因此,产品200附件300可插设于第一卡扣结构4、第二卡扣结构5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卡扣结构4和第二卡扣结构5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可根据实际产品200的附件300情况调整设置。并且,第一卡扣结构4的大小和第二卡扣结构5的大小也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为相同或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产品200的附件300包括本体和凸伸于本体的凸起,因此在包装该附件300时,附件300的本体插设于第一卡扣结构4,附件300的凸起则抵持于第二卡扣结构5,进而起到固定该附件300,避免其因包装盒100晃动而移动的问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结合附件300的具体形状,在包装附件300时,也可以采用附件300的本体插设于第一卡扣结构4,附件300的凸起也插设于第二卡扣结构5的固定方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第一卡扣结构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卡扣结构4沿开口14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卡扣结构5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卡扣结构5沿开口14的长度沿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两个第一卡扣结构4之间;一个第一卡扣结构4和邻近的一个第二卡扣结构5配合形成一个固定结构。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附件300的具体数量,第一卡扣结构4和第二卡扣结构5的数量也可以调整为一个为超过两个,只要达到固定附件300的效果,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并且,第一卡扣结构4和第二卡扣结构5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附件300形状或摆放方式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随时折叠或展开分隔板2,第三折叠段23包括推拉板231,用于推动分隔板2嵌入容纳腔内或将分隔板2从容纳腔内拉出,推拉板231与第三折叠段23之间设有第四公共边27,第三折叠段23沿第三公共边26向开口14折叠,推拉板231沿第四公共边27向开口14弯折。一方面,用户可以拉住推拉板231将分隔板2推入容纳腔内,形成两个腔室;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拉住推拉板231展开分隔板2,从而,分隔板2折叠形成的腔室可以随时折叠形成或展开,便于打开或闭合另一个腔室,进而取放另一个腔室的产品200。
关于盒体1的折叠方式具体为:盒体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第三侧板17、第四侧板18、第五侧板19,以及连接于第一侧板15一侧的第一插接板110、连接于第三侧板17一侧的第二插接板111、连接于第四侧板18一侧的第六侧板112;第一侧板15和第三侧板17相对于第二侧板1690度弯折,构成包装盒100的两个第二侧壁13;第四侧板18相对第三侧板1790度弯折并覆盖第一侧板15,第一侧板15和第四侧板18构成包装盒100的两个第一侧壁12;第五侧板19相对第四侧板1890度弯折并贴合于第一侧板15;第一插接板110与第二插接板111分别相对第一侧板15和第三侧板17向容纳腔内90度弯折;第六侧板112包括第四折叠段1121和第五折叠段1122,第四折叠段1121相对第四侧板1890度弯折,构成包装盒100的底壁11,第五折叠段1122相对第四折叠段112190度弯折并贴合于第二侧板16。
其中,为了加强包装盒100的连接强度,第四折叠段1121与第五折叠段1122之间设有第一缺口113,第一插接板110和第二插接板111弯折抵持于所述第一缺口113处。
关于盒盖3的折叠具体方式为:盒体1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侧板15另一侧的第三插接板114、连接于第三侧板17另一侧的第四插接板115,所述盒盖3连接于第四侧板18另一侧;第三插接板114和第四插接板115分别相对于第一侧板15和第三侧板17向容纳腔内90度弯折;盒盖3包括第六折叠段31和第七折叠段32,第六折叠段31相对第四侧板1890度弯折并与第四折叠段1121相对,第七折叠段32相对第六折叠段3190度弯折并贴合于第二侧板16。
其中,为了加强包装盒100的连接强度,第六折叠段31与第七折叠段32之间设有第二缺口33,第三插接板114和第四插接板115弯折抵持于第二缺口33处。
综上所述,请参阅图3,包装盒100的主要折叠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腔内分隔板2的设置,使得分隔板2在容纳腔内分段弯折成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及第三折叠段23,进而通过弯折后的第一折叠段21、第二折叠段22和第三折叠段23将容纳腔分隔成内置于包装盒100内的两个腔室,对于带有附件300的产品200来说,产品200本身和附件300可分别单独放置于两个腔室中,不仅避免了产品200和附件300相互碰撞导致损坏,而且便于保存及运输;另外,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盒体1和内衬结构分别成型再进行组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可以快速折叠形成,生产更方便、生产工序少,生产工时也低,便于生产加工、工艺操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展开即为一张包装材料,物料少,体积小,因而物料管理、物料运输、仓储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0可以快速无需使用胶水等粘合剂,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分隔板2的设置加强了包装盒100的抗压强度。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及两个第二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
分隔板,活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所述分隔板能够经所述开口弯折嵌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在所述容纳腔内向所述开口依次形成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所述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及第三折叠段弯折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两个腔室;
盒盖,活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所述盒盖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弯折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所述分隔板及所述盒盖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叠段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公共边,所述第一折叠段沿所述第一公共边向所述容纳腔内折叠,直至与一个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贴靠;
所述第二折叠段与所述第一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二公共边,所述第二折叠段沿所述第二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直至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第三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三公共边,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直至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贴合;
所述第一折叠段作为底面,所述第二折叠段、第三折叠段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作为四个侧面,围设形成一个所述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卡扣板,在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时,所述第一卡扣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构成第一卡扣结构;
至少一个第二卡扣板,在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时,所述第二卡扣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构成第二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扣边和两个第二卡扣边;
两个所述第一卡扣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两个所述第二卡扣边均裁剪脱离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
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第一卡扣板对应所述第三公共边的位置处向远离所述第三公共边的方向弯折,进而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构成所述第一卡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卡扣边和两个第四卡扣边;
两个所述第三卡扣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两个所述第四卡扣边均裁剪脱离所述第二折叠段和所述第三折叠段;
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第二卡扣板对应所述第三公共边的位置处向远离所述第三公共边的方向弯折,进而与所述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卡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沿所述开口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沿伸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之间;
一个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邻近的一个所述第二卡扣结构配合形成一个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段包括:
推拉板,用于推动所述分隔板嵌入所述容纳腔内或将所述分隔板从容纳腔内拉出,所述推拉板与所述第三折叠段之间设有第四公共边,所述第三折叠段沿所述第三公共边向所述开口折叠,所述推拉板沿所述第四公共边向所述开口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一侧的第二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一侧的第六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90度弯折,构成所述包装盒的所述两个第二侧壁;
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90度弯折并覆盖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构成所述包装盒的两个第一侧壁;
所述第五侧板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分别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容纳腔内90度弯折;
所述第六侧板包括第四折叠段和第五折叠段,所述第四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构成所述包装盒的所述底壁,所述第五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折叠段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
其中,所述第四折叠段与所述第五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插接板和所述第二插接板弯折抵持于所述第一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另一侧的第三插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另一侧的第四插接板,所述盒盖连接于所述第四侧板另一侧;
所述第三插接板和所述第四插接板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向所述容纳腔内90度弯折;
所述盒盖包括第六折叠段和第七折叠段,所述第六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四侧板90度弯折并与所述第四折叠段相对,所述第七折叠段相对所述第六折叠段90度弯折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板;
其中,所述第六折叠段与所述第七折叠段之间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三插接板和所述第四插接板弯折抵持于所述第二缺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9021.0U CN214730406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包装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59021.0U CN214730406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包装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30406U true CN214730406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3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59021.0U Active CN214730406U (zh) | 2020-12-17 | 2020-12-17 | 包装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30406U (zh) |
-
2020
- 2020-12-17 CN CN202023059021.0U patent/CN2147304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730406U (zh) | 包装盒 | |
CN111806833B (zh) | 一种纸质缓冲包装箱 | |
CN215514571U (zh) | 壁灯包装箱及其缓冲内卡 | |
CN215884414U (zh) | 包装部件及包装盒 | |
CN113120374B (zh) | 一种包装盒 | |
US8016109B2 (en) | Package box, cushion and plate material | |
CN112298808B (zh) | 包材盘及装载电池连接盘的包装构造 | |
JP2018122904A (ja) | 包装箱 | |
CN114671119B (zh) | 一种包装盒 | |
CN215246140U (zh) | 一种电子产品用异形包装盒 | |
CN209905490U (zh) | 一种路由器包装盒及其内卡 | |
CN214002351U (zh) | 一种音箱包装箱 | |
CN220616520U (zh) | 包装盒 | |
CN212333232U (zh) | 通信设备的包装盒 | |
US7614501B2 (en) | Utility and protective packaging system | |
CN216995318U (zh) | 盒体以及平板结构 | |
CN211919306U (zh) | 一种包装展示盒 | |
CN212474278U (zh) | 捆包容器及捆包容器用片材 | |
CN217261282U (zh) | 置物架及包装盒 | |
CN215362304U (zh) | 一种新型包装箱 | |
CN213443548U (zh) | 一种防震抗挤压包装盒 | |
CN217321342U (zh) | 电器的包装箱 | |
CN217023259U (zh) | 盒体结构 | |
CN216035685U (zh) | 支撑件及容纳盒 | |
CN219565809U (zh) | 纸质包装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