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9527U - 一种水面清漂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清漂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29527U CN214729527U CN202120213463.1U CN202120213463U CN214729527U CN 214729527 U CN214729527 U CN 214729527U CN 202120213463 U CN202120213463 U CN 202120213463U CN 214729527 U CN214729527 U CN 214729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
- water
- tank
- ship
- col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清漂船,至少包括船体以及位于船体上的收集舱、电源舱、机舱,电源舱中安装有动力电源,机舱中安装有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船体中还设置有压载舱,所述收集舱、电源舱、压载舱和机舱由前至后依次位于船体上,所述收集舱包括导引板、收集舱门、收集舱底板以及集水槽;所述压载舱包括进水管、控制阀、调节水泵以及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体结构简单、打捞方便、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的水面清漂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对水面漂浮物打捞回收的水面清漂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水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水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和水面垃圾的污染,由于民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肆意在湖泊、河流中丢弃漂浮废弃物,导致漂浮物的大量堆积,对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对于江河湖泊中的水面漂浮物及时进行打捞收集处理。
现阶段,本领域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或者清漂船对于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收集处理,清漂船具有打捞面积大、装载量多等优点,目前的清漂船主要采用机械爪或者抓斗对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打捞,然后通过传送带运送至存储仓内进行收集存放。在长期的使用中,工作人员发现现有的清漂船存在有以下缺陷:1、由于采用机械爪或抓斗进行打捞,对于体积过大或者体积过小的漂浮物,抓取效果不理想,经常会发生抓取不牢或无法抓取的情形。2、由于需要使用传送带将机械爪或者抓斗所打捞的漂浮物传送至存储仓内,因此传送带变相占用了船体的空间,并且增加了清漂船的制造成本。综上所述,本领域中急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清漂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船体结构简单、打捞方便、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的水面清漂船。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面清漂船,至少包括船体以及位于船体上的收集舱、电源舱、机舱,电源舱中安装有动力电源,机舱中安装有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船体中还设置有压载舱,所述收集舱、电源舱、压载舱和机舱由前至后依次位于船体上,所述收集舱包括导引板、收集舱门、收集舱底板以及集水槽,所述导引板安装于收集舱的前端的开口处且导引板的角度可调节,收集舱门同样安装于收集舱的前端的开口处且位于导引板的后方,集水槽位于收集舱的底部,收集舱底板为镂空式结构且位于集水槽的上方;所述压载舱包括进水管、控制阀、调节水泵以及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压载舱的两侧的船舷上,且控制阀安装于进水管上并控制船舷外的水体经进水管进入压载舱,所述排水管与调节水泵连接,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布在压载舱和集水槽中,排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船舷上,在调节水泵的带动下压载舱和集水槽内的水经排水管排出船体外。
所述电源舱内设置有调节手柄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收集舱门上,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手柄上,所述调节手柄通过钢丝绳控制收集舱门的启闭。
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所述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与电源舱中的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清漂船,在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时,通过压载舱中的进水管引入水体流入舱内,使水面高于收集舱底板,然后根据作业水域水深及漂浮垃圾的情况关闭控制阀,使用调节水泵对收集舱内的蓄水抽排,船舷两侧流出来,这一作业流程简化了打捞方式,从而提高了打捞效率。2、通过收集舱底板的镂空式结构、集水槽和调节水泵相互协作来替代传送带及其组件,从而提高了船体的水面垃圾储存量,同时也降低了船体的制作成本;3、通过水面垃圾经过导引板和收集舱门直接进入收集舱的作业方式替代了机械爪或者抓斗克服了机械爪或者抓斗收集水面垃圾时抓取不牢固和抓取困难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单次作业的收集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清漂船的俯视图;
图中:1-船体;2-导引板;3-收集舱门;4-集水槽;5-收集舱底板;6-钢丝绳;7-调节手柄;8-调节水泵;9-排水管;10-控制阀;11-进水管;12-推进系统;13-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14-动力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水面清漂船,至少包括船体1以及位于船体上的收集舱、电源舱、机舱,电源舱中安装有动力电源和控制系统,机舱中安装有推进系统。本实施例中压载舱设有进水管11、控制阀10、调节水泵8以及排水管9,水面清漂船在进行清漂作业时,打开控制阀使舷外水体自动流入压载舱,使船体形成艏倾状态,使水面高于收集舱底板4,根据作业水域水深及漂浮垃圾形态适时选择关闭控制阀,打开调节水泵对压载舱内蓄水进行抽排,并从两舷排出,即可开始收集舱的作业;
本实施例中收集舱有收集舱门3、导引板2、集水槽4、收集舱底板5,在水面清漂船进行清漂作业时,操作电源舱中的调节手柄7,调节手柄转动后带动钢丝绳6打开收集舱门,导引板根据水域特点调节角度,水体和水面垃圾同时进入收集舱内,经过收集舱底板的水面垃圾保留在收集舱内,水体进入集水槽,打开调节水泵对集水槽内水体进行抽排,从两舷排出,收集舱垃圾收集满后,再次使用调节手柄转动后带动钢丝绳关闭收集舱门;
本实施例中船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13,并与电源舱中的动力电源14连接,通过对日照吸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输送至动力电源,为船体航行和进行清漂作业操作时提供所需电力;
本实施例中机舱设置有水面清漂船的推进系统12,推动船体在水面的行驶,机舱中的控制系统操纵船体的航行路线和清漂作业时的调节水泵与控制阀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清漂船的工作流程如下:在进行水面垃圾的收集时,首先通过压载舱中的进水管引入水体流入舱内,使水面高于收集舱底板,然后根据作业水域水深及漂浮垃圾的情况关闭控制阀,使用调节水泵对收集舱内的蓄水抽排,船舷两侧流出。这一流程简化了船体的机械部件和制作工艺的同时还降低了船体制作成本和后期的维修成本,提高了清漂船在进行打捞作业时的简便性和打捞的水面垃圾种类的多样性,整体上加强了清漂船的工作效率从而对现有水环境污染进行一个及时的治理和改善。
Claims (3)
1.一种水面清漂船,至少包括船体以及位于船体上的收集舱、电源舱、机舱,电源舱中安装有动力电源,机舱中安装有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中还设置有压载舱,所述收集舱、电源舱、压载舱和机舱由前至后依次位于船体上,所述收集舱包括导引板、收集舱门、收集舱底板以及集水槽,所述导引板安装于收集舱的前端的开口处且导引板的角度可调节,收集舱门同样安装于收集舱的前端的开口处且位于导引板的后方,集水槽位于收集舱的底部,收集舱底板为镂空式结构且位于集水槽的上方;所述压载舱包括进水管、控制阀、调节水泵以及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压载舱的两侧的船舷上,且控制阀安装于进水管上并控制船舷外的水体经进水管进入压载舱,所述排水管与调节水泵连接,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布在压载舱和集水槽中,排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船舷上,在调节水泵的带动下压载舱和集水槽内的水经排水管排出船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漂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舱内设置有调节手柄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收集舱门上,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手柄上,所述调节手柄通过钢丝绳控制收集舱门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漂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所述太阳能光伏顶伸甲板与电源舱中的电源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13463.1U CN214729527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水面清漂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13463.1U CN214729527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水面清漂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29527U true CN214729527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4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13463.1U Active CN214729527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水面清漂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29527U (zh) |
-
2021
- 2021-01-26 CN CN202120213463.1U patent/CN2147295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01445B (zh)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河道自动清理船及其方法 | |
CN102582797A (zh) | 一种水上三体清污船及清理方法 | |
CN21159287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水面垃圾清理船 | |
CN207985136U (zh) | 水面垃圾清理船 | |
CN212423402U (zh) | 一种半潜式无人打捞船 | |
CN114291239A (zh) | 水下垃圾清理机器人 | |
CN113832934A (zh) | 一种环境管理用水面清污船 | |
CN214729527U (zh) | 一种水面清漂船 | |
CN213705728U (zh) |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清理船 | |
CN111188312B (zh) | 一种浮式防波堤垃圾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861185A (zh) | 水上垃圾桶 | |
CN210284539U (zh) | 一种可升降的垃圾机器人 | |
CN112726547A (zh) | 一种节能型打捞驱动一体装置 | |
CN216232867U (zh) | 一种海上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 |
CN212709875U (zh) |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中型垃圾的机器人 | |
CN105756024A (zh) | 水体中垃圾打捞收集系统 | |
CN211773472U (zh) | 一种多功能水下垃圾打捞机器人 | |
CN212052658U (zh) | 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垃圾清理装置 | |
CN212685863U (zh) |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细小垃圾的清污机器人 | |
CN208007237U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 |
CN208932184U (zh) | 海漂垃圾收集系统 | |
CN112301980A (zh) |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器 | |
CN210101941U (zh) | 一种水上垃圾全自动多方位收集船 | |
CN207550437U (zh) | 一种公园水面漂浮物自动识别捕捞船 | |
CN219671282U (zh) | 一种河道水面悬浮污染物去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