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6751U -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6751U
CN214716751U CN202120335029.0U CN202120335029U CN214716751U CN 214716751 U CN214716751 U CN 214716751U CN 202120335029 U CN202120335029 U CN 202120335029U CN 214716751 U CN214716751 U CN 214716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pettor
adjusting
stroke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50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磊
周雪峰
郑雪凝
张桂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nitegeer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initegeer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initegeer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initegeer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50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6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6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6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其包括移液器本体及设置在移液器本体下端的移液头,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活塞行程的容量调节组件,容量调节组件由移液器本体上端的容量调节旋钮驱动;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的码盘与容量调节旋钮同步转动;移液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电信号转换模块,电信号转换模块将旋转编码器检测到的活塞行程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后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活塞的行程信号计算出设定容量值,并将设定容量值在移液器本体的显示屏上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提供友好的容量读数显示以及对设定容量精度的控制,友好的校准操作以及误触提醒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主要用于对液体进行移取、分配等操作,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设备之一,也是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仪器之一。目前常用的移液器主要是手动机械移液器,由于其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得到了广泛使用。机械移液器的实现原理是:通过旋转容量调节轮改变活塞行程进而实现移液容量的调整,活塞行程通过机构关联到机械计数轮读数,由于活塞行程与计数轮容量读数存在对应关系,当活塞行程改变的同时计数轮读数也跟随着改变。由于传统机械移液器本身全部由机械零件组成实现,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如下缺点:
1.读数问题。其容量的读数由机械计数器提供,限制于机械移液器自身的体积,绝大部分机械计数器的窗口都比较小而且提供的数字0-9识别度低,导致用户对设定容量的读取不是太容易;
2.移液精度及校准问题。根据机械移液器的设计原理,其移液精准度对零件的精度、材料、装配、制造等等要求较高;虽然机械移液器也提供校准功能,但校准操作比较复杂,一般的操作过程如下:需要使用工具将计数轮与行程分离,使活塞杆与调节轮的联动取消后,调整机械计数器读数与实际移液体积一致,才能完成校准,并且只能提供一个校准点,因此无法满足全量程范围内高精准度的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将机械结构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经微处理器数据计算以及校准处理,得到容量值,最后通过屏幕显示,进而具有更高容量调节精度,且容易操作,便于读取数值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其包括移液器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移液器本体下端的移液头,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活塞行程的容量调节组件,所述容量调节组件由所述移液器本体上端的容量调节旋钮驱动;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码盘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同步转动;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电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电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旋转编码器检测到的所述活塞行程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后传送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活塞的行程信号计算出设定容量值,并将所述设定容量值在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显示屏上显示。
优选的,所述旋转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或绝对值式编码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中心为中空结构,移液器的活塞按压杆适于从所述中空结构中穿过。
优选的,所述容量调节组件包括与移液器的容量调节旋钮同步转动的调节连动杆,所述调节连动杆为中空杆,移液器的活塞按压杆设置在所述调节连动杆内部并同轴设置,所述调节连动杆的外侧套设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随所述调节连动杆同步转动,所述调节筒的外部套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移液器的壳体内部,所述支撑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筒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筒随所述容量调节旋钮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活塞进行容量设定。
优选的,在所述调节筒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按压杆配合位置处的所述活塞按压杆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活塞按压挡圈,所述活塞按压挡圈与所述调节筒的底部抵触。
优选的,所述机械移液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适于所述调节筒进行轴向移动的行程空间,所述行程空间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活塞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移液器排空组件,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适于将移液头内的液体完全排出;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设置在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的底部与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垫弹性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液排空组件包括排空支座,所述排空支座与所述活塞按压杆同轴设置,所述排空支座安装在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并嵌装在所述移液器本体的壳体的内侧,所述排空支座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所述调节筒一侧延伸的行程导向臂,所述行程导向臂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按压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排空支座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活塞腔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将移液头顶出的推头,所述推头与推头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推头连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推头连杆的上端与推头按压帽连接,所述推头按压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端的一侧,所述壳体上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头按压帽在按压后向上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机械移液器,提供了友好的容量读数显示以及对设定容量精度的控制,能够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校准操作,由于容量的调节部分是由手动驱动旋转编码器监测活塞的行程及容量设定,采用了编码器作为活塞位置检测的装置,其信号输出为数字信号,使得结构、软件、硬件设计简单,因此具有更较好的抗干扰特性,容量调节的精度较高,且可靠性较好。而采用增量式编码器则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性价比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移液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移液器去除移液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容量调节组件与活塞按压帽、容量调节旋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排空组件与活塞按压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容量调节组件沿轴向投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移液器本体;101-行程空间;1-壳体;2-活塞按压帽;3- 活塞按压杆;31-限位槽;32-活塞按压挡圈;33-排空支座;34-行程导向臂;35-限位板;36-导向槽;37-弹性垫;4-活塞;5-活塞腔; 6-移液头;71-第一复位弹簧;72-第二复位弹簧;73-第三复位弹簧;8-容量调节旋钮;9-容量调节组件;91-调节连动杆;92-调节筒;920- 外螺纹;93-支撑筒;930-内螺纹;11-旋转编码器;12-电池;13- 显示屏;15-推头;16-推头连杆;17-推头按压帽;18-多功能按键; 19-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6,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其包括移液器本体100及设置在所述移液器本体100下端的移液头6,所述移液器本体100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活塞行程的容量调节组件9,所述容量调节组件9由所述移液器本体1上端的容量调节旋钮8驱动;所述移液器本体100内靠近上端设置有旋转编码器11,所述旋转编码器11的码盘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同步转动,所述移液器本体100内还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电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电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旋转编码器11检测到的所述活塞行程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后传送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活塞4的行程信号计算出设定容量值,并将所述设定容量值在所述移液器本体100的显示屏13上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移液器采用手动调节与电子信号采集、显示的组合方式,克服了传统手动移液器调节精度低,操作不便,且读数不准的问题,并相对纯电子移液器具有明显的价格和成本优势,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空间,适合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大力普及应用。
参见图1,本机械移液器本体100包括移液器壳体1,所述移液器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活塞按压帽2,所述活塞按压帽2的下端与活塞按压杆3的上端连接,所述活塞按压杆3的下端与活塞4的上端连接,所述活塞4设置在活塞腔5内,所述活塞腔5的下端与用于抽取液体的移液头6连接,所述活塞按压杆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活塞4向上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71,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套设在所述活塞按压帽2外侧,所述旋转编码器设置在所述容量调节旋钮的下端,所述容量调节组件9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同步正向或反向转动,所述容量调节组件9根据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的转动情况,进而带动所述活塞按压杆3和所述活塞4向上或向下运动,以使所述活塞腔5调整至设定的移液容量行程。
参见图1、图3-4,本实施例的所述容量调节组件9包括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同步转动的调节连动杆91,所述调节连动杆91为中空杆,所述活塞按压杆3设置在所述调节连动杆91内部并同轴设置,所述调节连动杆91的外侧套设有调节筒92,所述调节筒92随所述调节连动杆91同步转动,所述调节筒92的外部套设有支撑筒93,所述支撑筒93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支撑筒93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930,所述调节筒92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930啮合的外螺纹920。所述调节筒92通过周向转动以进行轴向移动。在所述调节筒92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按压杆3配合位置处的所述活塞按压杆3上设置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内安装有活塞按压挡圈32,所述活塞按压挡圈32与所述调节筒92的底部抵触,所述容量调节旋钮 8驱动所述调节筒92向下移动时,所述调节筒92向下抵触并压迫所述活塞按压挡圈32,驱动活塞按压杆3向下运动,进而驱动活塞4 向下运动,以达到调整活塞腔5内移液量的目的;反之,当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驱动所述调节筒92向上移动时,活塞4在第一复位弹簧71的作用向上运动。
本实施例的所述移液器本体100内还设置触发开关19,所述触发开关19设置在所述调节筒92的上端并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当设备更换电池后,只要将调节筒92调节到最上方,调节筒92会触发开关,使得微处理器内的编码器计数值初始化,从而实现计数值与活塞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的所述机械移液器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适于所述调节筒92进行轴向移动的行程空间101,所述行程空间101的轴向长度大于活塞4的容量调节行程;在所述行程空间101的底部,设置有移液器排空组件,该移液器排空组件的上侧与所述调节筒92之间为移液容量调节行程。当移液容量设定完毕后,向下按压所述活塞按压帽2,进而驱动所述活塞按压杆3、活塞按压挡圈32、活塞4向下运动,当所述活塞按压挡圈32恰好抵触到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时,恰好达到设定的容量,然后将移液头浸入待移取液体中,松开活塞按压帽,在第一复位弹簧71的弹力作用向,活塞4及活塞按压杆3向上复位,活塞腔5内由于活塞4的向上复位形成负压,进而同时将液体吸入移液头6内。在将吸入的液体排出至相关容器时,由于移液头的尖部存在毛细效应,若仍将活塞按压帽按压至活塞按压挡圈32与移液器排空组件接触,则此时难以完全将移取的液体完全排出。而设置移液器排空组件的目的即为增加一个排空行程,使得液体排出时能够进一步压缩移液器排空组件,进而活塞在设定容量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向下按压一定行程,以将活塞腔内的液体完全排出。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具体包括排空支座33,所述排空支座33与所述活塞按压杆3同轴设置,所述排空支座33安装在所述行程空间101的底部,并嵌装在壳体1的内侧,所述排空支座33的侧边设置有两个向所述调节筒92一侧竖直延伸的行程导向臂34,两个所述行程导向臂34之间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7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的压缩行程即为排空行程,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为螺旋弹簧,与所述活塞按压杆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排空支座33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2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35,将所述调节筒92向下运动至所述活塞按压挡圈32与所述限位板35的上表面接触;而所述活塞按压挡圈32与所述限位板35接触后进一步向下按压,并使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受压收缩时,则进入排空行程。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所述限位板35与所述行程导向臂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槽36,所述行程导向臂34部分嵌入所述导向槽内,进而实现限位板能够在所述行程导向臂的引导下进行上下移动。
参见图5,由于在组装过程中难免存在因工艺问题导致的结构性误差,进而对移液容量调节产生误差,为了进一步减小误差,提高移液精度,在所述排空支座33的底部设置有一弹性垫37,所述弹性垫 37的优选O形密封圈,在按压活塞按压帽进行移液时,可通过活塞按压挡圈32对限位板施加正常的操作力度,进而实现对结构误差的弥补,达到进一步提高移液精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所述旋转编码器11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旋转编码器11检测到的容量调节旋钮8的旋转量进而计算后得出活塞的位移量及设定移液容量,将设定的移液容量显示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显示屏13上;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旋转编码器11由电池12供电。本实施例的带显示屏的机械移液器的活塞行程由旋转编码器检测容量调节旋钮的旋转量进行计算得出调节容量,最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本实施例的手动移液器设定容量精度较高,读取示数方便,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者使用。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腔5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将移液头6顶出的推头15,所述推头15与推头连杆16的下端连接,所述推头连杆16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推头连杆16的上端与推头按压帽17连接,所述推头按压帽17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端的一侧,所述壳体1内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头按压帽17在按压后向上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73。
参见图3,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校准、初始化、设置等操作,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多功能按键18。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机械移液器由于采用了LCD段码显示屏,屏幕始终处于点亮状态,因此无需屏幕唤醒键,而是设置了一个多功能按键18,用于进入校准模式、校准数据的调整、设置等操作。当然,也可以设计为移液器在设定时间内无操作时,微处理器自行关闭屏幕,而若要快速查看显示屏上的参数,则直接按压多功能按键18即可
本实施例的所述活塞按压帽2设置在活塞按压杆3的上端;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活塞按压帽2的下端置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8的圆筒腔内,并适于沿容量调节旋钮8的内腔进行上、下按压动作。
本实施例的移液器还可通过电池组或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导线外接电源。
本实施例通过旋转编码器把角位移和活塞的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所述旋转编码器可为增量式编码器或绝对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始终与调节活塞位置一一对应,无论是否断电。
本实施例通过旋转容量调节轮进行容量调节,将通过结构实现活塞行程变化并带动编码器旋转,容量调节轮旋转一圈,则编码器也旋转一圈,调节连动杆、所述调节筒也转动一圈,调节筒转动一圈则驱动活塞向下后向上移动一个螺距的位移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编码器计数值与活塞行程的关系,进而确定设定容量,
根据结构设计,通过旋转容量调节旋钮进行容量调节,容量调节旋钮转动的同时带动活塞位移以及编码器的码盘转动,容量调节旋钮旋转一圈,则编码器也旋转一圈,活塞则运行一个螺距的位移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编码器计数值与活塞行程的关系,进而确定设定容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容量调节旋钮转动一圈,对应使活塞移动两个或以上的螺距位移量。
参见图7,根据编码器原理可知,A、B两相存在相位差,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从而获得容量的调整方向;编码器旋转输出的跳变信号将触发微处理器管脚中断并唤醒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获取跳变沿信号的状态可获得转动圈数,如日本ALPS公司的中空编码器(型号:EC21A1540401),每转动一圈,微处理器可获得30个脉冲计数值;
通过编码器的脉冲计数值只能获得相对位置,因此需要一个物理参考基准位置,以定位活塞的绝对位置;例如:假设在编码器旋钮调节至物理参考位置时,对应于最大活塞位置,此时将微处理器的编码器计数值归零,即当计数值为零时,对应于活塞最大行程,显然当编码器旋钮每旋转一圈,对应的活塞行程就减少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编码器计数值与活塞行程建立了对应关系。
现进行详细设计说明:
根据活塞移液器的结构设计,可知编码器计数值与设定容量存在线性关系,微处理器通过获取编码器计数值可获得设定容量。现定义移液器结构各参数及其详细理论计算过程如下:活塞横截面积为S,单位:mm2;活塞当前行程为L,单位:mm;设定容量为V,V=S*L,单位:mm3,其中最大容量为Vmax,最小容量为Vmin,在最大容量和最小容量下,对应的最大行程为Lmax;对应的最小行程为Lmin;活塞螺杆螺距为P,单位:mm;编码器旋转一圈,计数值变化为N;编码器的实时计数值为CNT;为便于理论说明和计算,现假定:
1.当容量调节轮旋转一圈,活塞位移一个螺距,编码器也旋转一圈;
2.当容量减小时,CNT增加,容量增大时,CNT减小;
3.系统初始状态时活塞位于Lmax位置时,CNT初始化为C1(一般将 C1设为0);
可得编码器的计数值的变化与行程变化的关系为:
ΔL=容量调节轮旋转圈数*螺距=编码器旋转圈数*螺距=编码器计数值的变化量*螺距;
可得当前活塞行程与当前编码器计数值关系为:
Lmax-L=(CNT-C1)/N*P,即:L=Lmax-(CNT-C1)/N*P;
综上所述,只需要设定初始条件:将容量调节轮将容量调至最大,将CNT设置为C1,其中Lmax,N,C1,P均为已知量,因此只需要获得编码器计数值CNT,即可获得活塞位置L,进而获得当前移液器设定的容量。
但是实际上由于机械零件的精度、装配等诸多误差的存在,使得仅仅通过软件进行理论计算得到的容量与真实的容量值是存在偏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校准。由于我们采用了传感器及微电子技术,使得校准变得非常方便,而且可通过软件进行多点校准,极大的提高了移液器的精准度,这是传统手动机械移液器所无法比拟的,校准实际操作如下:
1.进入校准模式。通过长按多功能按键或者PC通信命令等特定方式,进入校准模式,移液器屏幕上可单独显示:校准模式,并提示下一步操作,如复位。
2.复位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后,微处理器的编码器计数值变量与实际活塞位置不存在对应关系,例如:初始化后CNT为0,但是此时活塞并非在最大容量的位置,因此需要进行复位初始化操作;将活塞位置调至最大容量点(往往是容量调节的最大极限位置),此时可以按下操作按键,系统将CNT值初始化为C1;随后屏幕显示按照理论计算得到的容量值并进行显示;
3.采集校准点数据并保存。此时根据ISO_8655-6_2002EN标准下的校准操作,通过操作容量调节轮到达校准点(此时显示的数值为理论计算值),此时微处理器获取当前编码器计数值,对移取的液体进行称重计量得到实际移液体积,将此体积数据通过多功能按键或者PC 软件等方式输入至微处理器,此完成一个点的校准操作,根据需要可依次按照上述方法获得多个容量校准数据;很显然数据点越多,经软件拟合后精度越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3点校准,采集完成后,将校准数据保存在Flash内并通过多功能按键退出校准模式。
4.拟合计算以及容量显示。微处理器通过当前编码器计数值以及校准数据,进行拟合校准算法处理,即可得到精准的设定容量。现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利用校准数据获取当前容量,已经完成3点校准,其校准数据为下所示:
编码器计数值 实际移液体积
CNTA(最小) VA(最大)
CNTB(中间) VB(中间)
CNTC(最大) VC(最小)
此时旋转容量调节轮进行容量调节,假设此时编码器计数值为CNTx (CNTA<CNTx<CNTB),则实际容量Vx为(CNTx-CNTA)/(VA-Vx)= (CNTB-CNTA)/(VA-VB);当然,可采用更多的线性以及多次方程等算法进行拟合,上述仅仅是算法之一。
当出现更换电池或者电池没电导致系统断电等状况时,由于编码器的脉冲计数值只能提供相对位置,所以当微处理器系统重启后,已经无法确保脉冲计数值与活塞位置是否正确对应,特别是在断电过程中,活塞位置被调整,因此系统重启后,需要重新建立编码器计数值与活塞绝对位置的关系,此关系的建立可通过提供一物理参考点获取绝对位置参考点,进而获取活塞位置;而对于绝对式编码器,则无需进行复位操作,因为即使断电后,系统获取的编码器值与活塞位置始终存在对应关系,因此直接通过读取校准数据,采用拟合校准算法后,获得当前设定容量。针对增量式编码器,本实用新型这种情况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1:通过结构碰合点作为物理参考点,如将移液器容量调整至最大处,此时活塞与机械结构限位碰合,一般都是容量调节轮的极限位置,因此也比较容易获得,此时可通过移液器本体上的多功能按键将编码器计数值初始化,此初始化值对应于活塞最大行程位置,因此完成与活塞位置的对应。此方案的优点是通过移液器本体即可完成初始化操作,无需提供额外的定位装置,缺点是必须通过输入设备进行初始化,如多功能按键通知系统进行初始化。
方案2:在位于活塞调节行程的某一固定位置,提供一物理触发装置,如触碰开关或光电开关或干簧管开关或磁类型开关,在活塞传动件上放置一触发器,如挡块或磁钢。由于触发装置位置固定,活塞位置与触发器的相对距离也被固定,因此当微处理器获得触发装置的触发信号时,即可获得活塞的绝对位置,此时初始化编码器计数值,此计数值也就与活塞位置产生对应关系,因此在微处理器软件复位后,只需要旋转编码器,移动活塞位置,当触发此物理触发装置,则自动完成与活塞位置的对应。此方案的优点是初始化过程只需要旋转编码器旋钮,使活塞移动,进行一次物理装置触发,即可完成自动编码器计数值的初始化,同时通过此物理触发装置还可用于反馈并校正编码器计数值;理论上初始化完成后,每次容量调整,只要活塞触发此物理装置,其编码器计数值应该与初始化值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进行数值纠正,从而提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此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增加额外的物理触发装置,提高成本及结构制造难度。
当前微处理器模块采用低功耗单片机,如: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在不进行容量调节的状态下,单片机处于休眠状态,由于显示模块采用LCD液晶段码屏,即使屏幕始终处于显示状态,但整机功耗仍然保持极低的状态,可长时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移液器还可提供误触检测功能,其实现过程为:微处理器可实时监测到设定容量的变化;系统在每行一个容量调整量的时候提供声音或者指示灯的提示,此时不管是否有误触还是正常的容量调整,只要有调整发生,用户都能通过声音或者指示灯得到反馈。
为进一步降低功耗,可以通过软件识别误操作动作,其方案是:在设定时间t(例如1s内)只有微小容量变化,此时系统可认为用户很有可能发生误触,通过指示灯、蜂鸣器提示用户;如果在设定时间t内,容量变化比较大,则可认为是正常状态下的容量调整,此时不需要提供声音及指示灯反馈,节约了电能,为提供更好的操作体验,时间t以及对应的微小容量阈值可以被用户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池使用可更换电池,例如7号碱性干电池,5号碱性干电池等,方便延长待机时间;也可采用充电电池并提供充电功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器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移液器本体下端的移液头,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活塞行程的容量调节组件,所述容量调节组件由所述移液器本体上端的容量调节旋钮驱动;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码盘与所述容量调节旋钮同步转动;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电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电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旋转编码器检测到的所述活塞行程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后传送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活塞的行程信号计算出设定容量值,并将所述设定容量值在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显示屏上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或绝对值式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中心为中空结构,移液器的活塞按压杆适于从所述中空结构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3若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组件包括与移液器的容量调节旋钮同步转动的调节连动杆,所述调节连动杆为中空杆,移液器的活塞按压杆设置在所述调节连动杆内部并同轴设置,所述调节连动杆的外侧套设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随所述调节连动杆同步转动,所述调节筒的外部套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固定在移液器的壳体内部,所述支撑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筒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筒随所述容量调节旋钮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活塞进行容量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筒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按压杆配合位置处的所述活塞按压杆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活塞按压挡圈,所述活塞按压挡圈与所述调节筒的底部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移液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适于所述调节筒进行轴向移动的行程空间,所述行程空间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活塞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本体内设置有移液器排空组件,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适于将移液头内的液体完全排出;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设置在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移液器排空组件的底部与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垫弹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排空组件包括排空支座,所述排空支座与所述活塞按压杆同轴设置,所述排空支座安装在所述行程空间的底部,并嵌装在所述移液器本体的壳体的内侧,所述排空支座的侧边设置有至少两个向所述调节筒一侧延伸的行程导向臂,所述行程导向臂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按压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排空支座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动机械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活塞腔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将移液头顶出的推头,所述推头与推头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推头连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推头连杆的上端与推头按压帽连接,所述推头按压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端的一侧,所述壳体上端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头按压帽在按压后向上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
CN202120335029.0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16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5029.0U CN21471675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5029.0U CN21471675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6751U true CN214716751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4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502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16751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6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7150B2 (en) Pressure sensitive stylus for a digitizer
US20180101272A1 (en) Variable-capacitance pressure sensor and real-handwriting stylus
US6601433B2 (en) Hand-held pipette
RU2408965C2 (ru) Линейное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0523343B1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syringe plunger providing position detection and alarm generation
US4443945A (en) Electric micrometer
US5892161A (en) Transduc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ally monitored mechanical pipette
CN214716751U (zh)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CN114849804A (zh) 一种手动机械移液器
CN114849805A (zh) 一种新型手动机械移液器
JPS5855709A (ja) パス腕形測定計器
CN114682317A (zh) 一种新型机械移液器
CN214320206U (zh) 一种机械移液器
CN210243677U (zh) 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装置
CN110624160A (zh) 数字化高精度胰岛素笔注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CN114682318A (zh) 一种机械移液器
WO2004020096A1 (en) Method of pipette calibration
CN217066376U (zh) 一种血糖仪用发射器
CN113391675B (zh) 一种腕戴设备、设备防误触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9625993U (zh) 主动电容笔及触控装置
CN216300198U (zh) 3d打印机耗材量检测装置及3d打印机
CN211214760U (zh) 数字化高精度胰岛素笔注射数据采集装置
CN216791185U (zh) 一种激光水平仪
CN217660983U (zh) 电子注射装置
CN219482405U (zh) 一种便于摆动的采血混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