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5476U -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5476U
CN214715476U CN202120818545.9U CN202120818545U CN214715476U CN 214715476 U CN214715476 U CN 214715476U CN 202120818545 U CN202120818545 U CN 202120818545U CN 214715476 U CN214715476 U CN 214715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branch
gas
communicate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85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jiu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85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5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5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5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罐、两个并联的吸收罐、蒸汽源、氮气源、换热器;吸收罐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换热管和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的活性炭,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吸收罐中设置换热管来替换常规的电加热装置,向换热管中通入蒸汽,从而实现对氮气快速加热,而且蒸汽与氮气不直接接触,防止热蒸汽影响到氮气的纯度,加热效率高,能够实现对有机废气中有机分子的快速吸附及解析,方便高效,具备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气回收系统以及VOCs治理设备的处理工艺大多采用吸附工艺,该吸附工艺主要作用是根据活性炭对不同物质的吸附选择性,通过活性炭床的吸附,使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及孔隙中,而其中的空气组分则不被吸附直接透过炭床而排入大气。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床可以通过真空泵抽真空或者热氮气的再生工艺,将吸附在活性炭里的有机分子脱附出来而重新恢复吸附能力。
在此背景下,一般采用抽真空和电加热氮气两种方式对已近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再生处理,整套系统加热脱附及冷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气及高功率的电加热器,耗能比较大,而且整套系统的效率不高,不利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管道与废气源连通,所述废气源向所述气液分离罐输送有机废气;
两个并联的吸收罐,所述吸收罐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换热管和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的活性炭,所述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通,所述吸收罐内还插入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内腔的温度;
蒸汽源,所述蒸汽源与所述换热管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向所述换热管内输送热蒸汽;
氮气源,所述氮气源与所述内腔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对所述活性炭吹撒氮气;
用于提供冷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和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用于冷却从所述内腔中吹出的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顶部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顶部向外伸出所述吸收罐设置有蒸汽进口、底部向外伸出所述吸收罐设置有蒸汽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进气主管道及两个进气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进气主管道和两个所述进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进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进气切断阀。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接口接通有出气支管道,所述出气支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切断阀,两个所述出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出气主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源依次通过蒸汽主管道及两个蒸汽支管道与两个所述蒸汽进口连通,所述蒸汽主管道和两个所述蒸汽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蒸汽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蒸汽切断阀。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蒸汽出口接通有蒸汽出口支管道,所述蒸汽出口支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组和单向阀,两个所述蒸汽出口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蒸汽出口主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源依次通过氮气主管道及两个氮气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氮气主管道和两个所述氮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氮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氮气切断阀,所述氮气切断阀与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依次通过换热主管道及两个换热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换热主管道和两个所述换热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换热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解析切断阀,所述解析切断阀与所述温度变送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设置有法兰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吸收罐中设置换热管来替换常规的电加热装置,向换热管中通入蒸汽,从而实现对氮气快速加热,而且蒸汽与氮气不直接接触,防止热蒸汽影响到氮气的纯度,通过设置两个吸收罐,其中一个处于吸附过程时,另一个处于解析过程,两个吸收罐不断切换工作过程来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高效便捷,具备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气液分离罐1、吸收罐2、换热器3、温度变送器4、内腔21、换热管22、第一接口23、第二接口24、蒸汽进口25、蒸汽出口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
气液分离罐1,气液分离罐1通过管道与废气源连通,废气源向气液分离罐1输送有机废气;两个并联的吸收罐2,分别对图1中的两个吸收罐2进行编号,位于图中左侧的编号为2-1,右侧的编号为2-2,吸收罐2内部设置有内腔21,内腔21内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换热管22和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的活性炭,内腔21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罐1连通,吸收罐2内还插入有温度变送器4,温度变送器4用于监测内腔21的温度;蒸汽源,蒸汽源与换热管22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向换热管22内输送热蒸汽;氮气源,氮气源与内腔21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对活性炭吹撒氮气;用于提供冷却的换热器3,换热器3的两端分别与内腔21和气液分离罐1通过管道连通,换热器3用于冷却从内腔21中吹出的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系统有两个工作方式,其一,首先废气源的有机废气输送到气液分离罐1内,然后再通过管道进入到吸收罐2中,通过吸收罐2中设置的活性炭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好的气体中不含有有机分子,然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即可,此工作过程为吸附过程;其二,首先氮气源向内腔21中输送氮气,氮气对活性炭进行吹扫,5分钟后,氮气停止输送,此时蒸汽源向换热管22中输送热蒸汽,当温度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热蒸汽停止输送,再次向内腔21中输送氮气,氮气继续对活性炭进行吹扫,当温度低于温度变送器第二设定值时,停止输送氮气,此时氮气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分子解析出来,混合着有机分子的氮气流入到换热器3中进行冷却,通过冷却将有机分子液化出来,从而冷凝下大部分的有机分子,少量未分离出的混合气体返回到气液分离罐中进行再次吸附处理,此工作过程为解析过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吸收罐2,其中一个处于吸附过程时,另一个处于解析过程,两个吸收罐2不断切换工作过程来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
更具体的,吸收罐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23、顶部设置有第二接口24,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均与内腔21连通。
更具体的,换热管22顶部向外伸出吸收罐2设置有蒸汽进口25、底部向外伸出吸收罐2设置有蒸汽出口26,热蒸汽从蒸汽进口25进入到换热管22中,然后通过蒸汽出口26排出。
更具体的,气液分离罐1通过进气主管道及两个进气支管道与两个第一接口23连通,进气主管道和两个进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进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进气切断阀,对进气切断阀进行编号,位于图1中左侧进气支管道上的进气切断阀编号为5-1,位于图1中右侧进气支管道上的进气切断阀编号为5-2,通过两个进气切断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更具体的,每个第二接口24接通有出气支管道,出气支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切断阀,两个出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出气主管道,对出气切断阀进行编号,位于图1中左侧出气支管道上的出气切断阀编号为6-1,位于图1中右侧出气支管道上的出气切断阀编号为6-2,通过两个出气切断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更具体的,蒸汽源依次通过蒸汽主管道及两个蒸汽支管道与两个蒸汽进口25连通,蒸汽主管道和两个蒸汽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蒸汽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蒸汽切断阀,对蒸汽切断阀进行编号,位于图1中左侧蒸汽支管道的蒸汽切断阀编号为7-1,位于图1中右侧蒸汽支管道上的蒸汽切断阀编号为7-2,通过两个蒸汽切断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更具体的,每个蒸汽出口26接通有蒸汽出口支管道,蒸汽出口支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组和单向阀,两个蒸汽出口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蒸汽出口主管道,对疏水阀组和单向阀进行编号,位于图2中左侧蒸汽出口支管道上的疏水阀组编号为8-1、单向阀编号为9-1,位于图2中右侧蒸汽出口支管道上的疏水阀组编号为8-2、单向阀编号为9-2,通过疏水阀组和单向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更具体的,氮气源依次通过氮气主管道及两个氮气支管道与两个第二接口24连通,氮气主管道和两个氮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氮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氮气切断阀,氮气切断阀与温度变送器4电连接,对氮气切断阀进行编号,位于图1中左侧氮气支管路上的氮气切断阀编号为10-1,位于图1中右侧氮气支管道上的氮气切断阀编号为10-2,通过氮气切断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更具体的,换热器3依次通过换热主管道及两个换热支管道与两个第一接口23连通,换热主管道和两个换热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换热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解析切断阀,解析切断阀与温度变送器4电连接,对两个解析切断阀进行编号,位于图1中左侧换热支管道上的解析切断阀编号为11-1,位于图1中右侧换热支管道上的解析切断阀编号为11-2,通过解析切断阀的启闭来完成管道的通断。
为了方便管道之间的连接,第一接口23和第二接口24均设置有法兰接头。
为了保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准确连接本申请中的各个装置,以及展现本申请的工作状态,本申请中具体工作方式为:其一,开始工作时,打开进气切断阀5-1和6-1,废气源的有机废气输送到气液分离罐1内,然后再通过位于左侧的进气支管道进入吸收罐2-1的内腔21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吸附在表面,处理好的气体依次通过左侧出气支管道和出气主管道后排放到大气中,吸收罐2-1完成吸附过程,与此同时,打开氮气切断阀10-2和解析切断阀11-2,氮气源向吸收罐2-2中通入氮气对活性炭进行吹扫,5分钟后关闭氮气切断阀10-2并打开蒸汽切断阀7-2,此时蒸汽源向吸收罐2-2中的换热管22输送热蒸汽,当温度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热蒸汽停止输送,关闭蒸汽切断阀7-2,再次打开氮气切断阀10-2吹扫降温吸附罐2-2,氮气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分子解析出来,混合着有机分子的氮气流入到换热器3中进行冷却,通过冷却将有机分子液化出来,从而冷凝下大部分的有机分子,少量未分离出的混合气体返回到气液分离罐中进行再次吸附处理,当温度低于温度变送器设置的第二设定值时,关闭氮气切断阀10-2,此时完成解析过程,完成解析过程的吸收罐2-2重新进入到吸附过程,完成吸附过程的吸收罐2-1进入到解析过程,通过不同阀门的启闭,完成不同管道之间的通断,从而实现连续的吸附和解析过程,效率高,实用性强。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液分离罐(1),所述气液分离罐(1)通过管道与废气源连通,所述废气源向所述气液分离罐(1)输送有机废气;
两个并联的吸收罐(2),所述吸收罐(2)内部设置有内腔(21),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换热管(22)和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分子的活性炭,所述内腔(21)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罐(1)连通,所述吸收罐(2)内还插入有温度变送器(4),所述温度变送器(4)用于监测所述内腔(21)的温度;
蒸汽源,所述蒸汽源与所述换热管(22)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向所述换热管(22)内输送热蒸汽;
氮气源,所述氮气源与所述内腔(21)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对所述活性炭吹撒氮气;
用于提供冷却的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21)和所述气液分离罐(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换热器(3)用于冷却从所述内腔(21)中吹出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罐(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接口(23)、顶部设置有第二接口(24),所述第一接口(23)和所述第二接口(24)均与所述内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2)顶部向外伸出所述吸收罐(2)设置有蒸汽进口(25)、底部向外伸出所述吸收罐(2)设置有蒸汽出口(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1)通过进气主管道及两个进气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口(23)连通,所述进气主管道和两个所述进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进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进气切断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接口(24)接通有出气支管道,所述出气支管道上设置有出气切断阀,两个所述出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出气主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源依次通过蒸汽主管道及两个蒸汽支管道与两个所述蒸汽进口(25)连通,所述蒸汽主管道和两个所述蒸汽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蒸汽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蒸汽切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蒸汽出口(26)接通有蒸汽出口支管道,所述蒸汽出口支管道上设置有疏水阀组和单向阀,两个所述蒸汽出口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有蒸汽出口主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源依次通过氮气主管道及两个氮气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4)连通,所述氮气主管道和两个所述氮气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氮气支管道上均设置有氮气切断阀,所述氮气切断阀与所述温度变送器(4)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依次通过换热主管道及两个换热支管道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口(23)连通,所述换热主管道和两个所述换热支管道通过三通连通,两个所述换热支管道上均设置有解析切断阀,所述解析切断阀与所述温度变送器(4)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23)和所述第二接口(24)均设置有法兰接头。
CN202120818545.9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715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8545.9U CN21471547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8545.9U CN21471547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5476U true CN214715476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8545.9U Active CN214715476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5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8102B (zh) 一种冷热式吸脱附装置及其吸脱附方法
CN111013318A (zh) 一种利用活性炭静活性的voc常温冷凝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845556A (zh) 一种二氯甲烷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及回收处理方法
CN109012014A (zh) 一种废气活性炭吸脱附冷凝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214715476U (zh)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CN201537447U (zh) 一种新型吸脱附装置
CN211070117U (zh) 一种利用热氮气使吸附剂再生并回收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CN109012013A (zh) 一种废气脱附冷凝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26536B (zh) 天然气净化装置、净化系统、处理系统及吸附剂再生方法
CN206543508U (zh) 一种以液氮为冷源和氮源的车载式VOCs冷凝回收系统
CN211706343U (zh) 一种新型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
CN210874699U (zh) 一种含三罐两级吸附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CN205042330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CN220257590U (zh) 一种有机废气溶剂回收装置
CN206996204U (zh) 一种冷凝回收工业甲醇废气的处理系统
CN218221759U (zh) 一种制药厂的溶剂回收设备
CN218421903U (zh) 一种含卤代烃废气处理设备
CN206334497U (zh) 一种用于VOCs吸附装置的车载式冷凝回收系统
CN205288003U (zh) 废气处理用冷凝回收装置
CN214159086U (zh) 一种可再生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10975522A (zh) 一种大风量中等浓度乙酸乙酯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16986978U (zh)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系统
CN216171182U (zh) 一种voc气体吸附器回收深冷系统
CN219356267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真空脱附冷凝回收系统
CN219128774U (zh) 一种用蓄热装置分步加热和冷却实现能量回收的捕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