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1747U -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1747U
CN214701747U CN202120990386.0U CN202120990386U CN214701747U CN 214701747 U CN214701747 U CN 214701747U CN 202120990386 U CN202120990386 U CN 202120990386U CN 214701747 U CN214701747 U CN 214701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burning
area
smoke chamber
decomposing furnace
tail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03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栋
姚凯
丁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uhua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uhua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uhua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uhua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03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1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1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1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在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设置再燃区,煤粉在再燃区内还原燃烧停留时间为1~2秒,再燃区顶端口内缩并形成温控缩口,使得经过温控缩口的风速为14~22m/s。再燃区的还原燃烧停留时间明显提高,常规的分级燃烧系统还原燃烧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足0.4s;温控缩口可以有效避免上部物料进入再燃区,避免物料进入后降低该区域的温度,从而降低还原反应的效率。下部料管,以及作为备选方案的中部料管,也有利于精准控制再燃区的温度,保证该区域不出现局部高温和结皮的情况,工作温度尽可能高,有利于提高还原NOx的效率。

Description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分级燃烧脱硝系统是通过燃烧过程的控制来降低水泥窑的NOx排放,该技术是让煤粉在欠氧条件下进行还原燃烧,将产生含有CO、H2和CHi等气体组分,形成很强的还原气氛,可将窑尾烟室废气中的NOx还原为N2
现有分级燃烧脱硝系统的欠氧燃烧区还原燃烧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足0.4s,还原燃烧停留时间短,分解炉内的物料容易进入欠氧燃烧区,使得还原反应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在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设置再燃区,煤粉在再燃区内还原燃烧停留时间为1~2秒,再燃区顶端口内缩并形成温控缩口,使得经过温控缩口的风速为14~22m/s。
进一步地,所述再燃区的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
进一步地,再燃区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进一步地,在分解炉的底端设有锥口,温控缩口与锥口相连。
进一步地,再燃区的底端设有脱硝煤嘴。
进一步地,所述分解炉的外壁上连接有上部料管,再燃区的外壁上连接有中部料管和下部料管,上部料管、中部料管和下部料管之间通过两个分料阀进行分料。
进一步地,所述分解炉的外壁上设有三次风管,所述三次风管置于上部料管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运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在分解炉底部增加一欠氧燃烧区(即再燃区),将引入分解炉的燃料分级燃烧。部分燃料从欠氧燃烧区加入,在窑内高温废气的欠氧条件下燃烧,该燃烧环境将产生含有CO、H2和CHi等气体,形成很强的还原气氛,用于快速还原窑燃烧产生的“热NOx”成N2;在后面的分解炉内,在加入三次风的富氧条件下喷煤燃烧,从而实现燃料的分级、完全燃烧,产生热量用于窑外分解CaCO3,用分级燃烧技术可将NOx排放量大大降低。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再燃区的还原燃烧停留时间明显提高,常规的分级燃烧系统还原燃烧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足0.4s;
2)温控缩口可以有效避免上部物料进入再燃区,避免物料进入后降低该区域的温度,从而降低还原反应的效率。
3)下部料管,以及作为备选方案的中部料管,也有利于精准控制再燃区的温度,保证该区域不出现局部高温和结皮的情况,工作温度尽可能高,有利于提高还原NOx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
1、窑尾烟室;2、再燃区;3、温控缩口;4、三次风管;5、分解炉;6、上部料管;7、中部料管;8、下部料管;9、脱硝煤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在窑尾烟室1和分解炉5之间设置再燃区2,煤粉在再燃区2内还原燃烧停留时间为1~2秒,再燃区2顶端口内缩并形成温控缩口3,使得经过温控缩口3的风速为14~22m/s。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再燃区的高度,使得再燃区的还原燃烧停留时间提高,常规的分级燃烧系统还原燃烧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足0.4s。
在再燃区2上设置温控缩口3,温控缩口可以有效避免上部物料进入再燃区,避免物料进入后降低该区域的温度,从而降低还原反应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分解炉5和窑尾烟室1之间构建再燃区2,再燃区的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窑尾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用煤通过脱硝煤嘴9进入再燃区2,在欠氧条件下进行还原燃烧,将产生含有CO、H2和CHi等气体组分,形成很强的还原气氛,可将窑尾烟室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另外,在窑尾系统的煤粉在欠氧条件下燃烧,其中的燃料N转换为NOx的比例也将大幅度下降。结合分解炉下游的SNCR系统,可以将水泥窑烟囱的NOx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Nm3,甚至是50mg/Nm3(10%O2)以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再燃区2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在分解炉5的底端设有锥口,温控缩口3与锥口相连。
在分解炉的外壁上连接有上部料管6,再燃区2的外壁上连接有中部料管7和下部料管8,上部料管6、中部料管7和下部料管8之间通过两个分料阀进行分料。下部料管8,以及作为备选方案的中部料管7,也有利于精准控制再燃区的温度,保证该区域不出现局部高温和结皮的情况,工作温度尽可能高,有利于提高还原NOx的效率。
在分解炉5的外壁上设有三次风管4,三次风管4置于上部料管6的下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窑尾烟室(1)和分解炉(5)之间设置再燃区(2),煤粉在再燃区(2)内还原燃烧停留时间为1~2秒,再燃区(2)顶端口内缩并形成温控缩口(3),使得经过温控缩口(3)的风速为14~22m/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燃区(2)的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再燃区(2)的主体结构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解炉(5)的底端设有锥口,温控缩口(3)与锥口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再燃区(2)的底端设有脱硝煤嘴(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的外壁上连接有上部料管(6),再燃区(2)的外壁上连接有中部料管(7)和下部料管(8),上部料管(6)、中部料管(7)和下部料管(8)之间通过两个分料阀进行分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5)的外壁上设有三次风管(4),所述三次风管(4)置于上部料管(6)的下方。
CN202120990386.0U 2021-05-11 2021-05-11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Active CN214701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386.0U CN214701747U (zh) 2021-05-11 2021-05-11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386.0U CN214701747U (zh) 2021-05-11 2021-05-11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1747U true CN21470174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0386.0U Active CN214701747U (zh) 2021-05-11 2021-05-11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1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9817B (zh) 一种采用烟气再循环的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6066126A (zh) 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炉降低水泥窑NOx排放量的全过程低氮燃烧技术
CN111964435B (zh) 一种水泥分解炉煤粉解耦燃烧降低NOx排放系统及方法
CN202546811U (zh) 一种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CN109503008A (zh) 一种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及其无氨脱硝工艺方法
CN209276392U (zh) 一种无氨脱硝水泥熟料烧成系统
CN203731858U (zh) 一种新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窑尾分解炉装置
CN113108606A (zh)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CN102679390B (zh) 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CN106675650A (zh) Erd+燃煤饱和蒸汽催化燃烧脱硝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14701747U (zh) 水泥窑窑尾烟室和分解炉之间的脱硝装置
CN112944348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排炉再燃脱硝处理沼气系统
CN102980174A (zh) 一种燃煤燃气组合型高效低排放层燃燃烧装置及工艺
CN109631020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的全负荷炉内联合脱硝装置
CN202993174U (zh) 一种燃煤燃气组合型高效低排放层燃燃烧装置
CN206570278U (zh) Erd+燃煤饱和蒸汽催化燃烧脱硝装置
CN214120081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排炉再燃脱硝处理沼气系统
CN210079210U (zh) 一种改进型窑外分解干法水泥窑热碳还原高效脱硝系统
CN212319689U (zh) 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返料调控系统
CN211886220U (zh) 用于水泥窑的粉尘超低排放系统
CN210121415U (zh) 双侧引风型窑外分解干法水泥窑热碳还原高效脱硝系统
CN111442260B (zh) 工业锅炉的煤燃烧系统及方法
CN210602852U (zh) 一种铝石窑低氮燃烧设备
CN107036081A (zh) 一种分级燃烧加热炉及用其实现炉内脱硝的方法
CN106595294B (zh) 催化还原法复合脱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