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2956U -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2956U
CN214682956U CN202120203479.4U CN202120203479U CN214682956U CN 214682956 U CN214682956 U CN 214682956U CN 202120203479 U CN202120203479 U CN 202120203479U CN 214682956 U CN214682956 U CN 214682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o
sides
conveying mechanism
pedal shaft
feeding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34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揣亚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ke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ke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ke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ke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34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2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2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2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斗和第一传输机构;所述上料斗固定在机架的正上方,所述机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两平行的传送带,两平行传送带之间形成夹料槽,所述上料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夹料槽对接,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它的优点是,提高了脚蹬轴的上料速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Description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脚蹬轴一般是一头大一头小的结构,上料时,需要将脚蹬轴的一端朝上,小的一端朝下,现有的脚蹬轴上料是通过人工一根根摆好后放入传输带,这种上料速度比较慢,上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斗和第一传输机构;所述上料斗固定在机架的正上方,所述机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两平行的传送带,两平行传送带之间形成夹料槽,所述上料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夹料槽对接,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料槽、推杆、气缸以及检测产品的检测器,所述分料槽的进料端与夹料槽对接,所述分料槽的一侧壁设有次品分离槽,所述气缸设置在次品分离槽的相对侧且与检测器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与推杆连接且用于控制推杆沿着次品分离槽方向移动。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分料槽靠近次品分离槽的一侧高于远离次品分离槽的一侧。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传输机构,所述分料槽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机构对接。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脚蹬轴为一头大一头小的结构,脚蹬轴放入上料斗内时,脚蹬轴沿着上料斗往靠近夹料槽方向滑动,此时脚蹬轴小头的一端掉入下料槽内,脚蹬轴大头的一端位于下料槽上方,脚蹬轴夹持在下料槽内,并沿着下料槽滑动至夹料槽,夹料槽内脚蹬轴被第一传输机构带走,下一脚蹬轴夹持在下料槽内,并沿着下料槽滑动至夹料槽,夹料槽内脚蹬轴被第一传输机构带走,如此重复,提高了脚蹬轴的上料速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0,上料斗20和第一传输机构30;所述上料斗20固定在机架10的正上方,所述机架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30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第一传输机构30包括两平行的传送带31,两平行传送带31之间形成夹料槽32,所述上料斗20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料槽21,所述下料槽21与夹料槽32对接,所述下料槽21靠近夹料槽32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夹料槽32一侧的宽度,所述下料槽21靠近夹料槽32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夹料槽32一侧的宽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脚蹬轴60为一头大一头小的结构,脚蹬轴60放入上料斗20内时,脚蹬轴60沿着上料斗20往靠近夹料槽32方向滑动,此时脚蹬轴60小头的一端掉入下料槽21内,脚蹬轴60大头的一端位于下料槽21上方,脚蹬轴60夹持在下料槽21内,并沿着下料槽21滑动至夹料槽32,夹料槽32内脚蹬轴60被第一传输机构30带走,下一脚蹬轴60夹持在下料槽21内,并沿着下料槽21滑动至夹料槽32,夹料槽32内脚蹬轴60被第一传输机构30带走,如此重复,提高了脚蹬轴60的上料速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第二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分料结构40,所述分料结构40包括分料槽41、推杆42、气缸43以及检测产品的检测器,所述分料槽41的进料端与夹料槽32对接,所述分料槽41的一侧壁设有次品分离槽411,所述气缸43设置在次品分离槽411的相对侧且与检测器连接,所述气缸43的伸缩轴与推杆42连接且用于控制推杆42沿着次品分离槽411方向移动。当检测器检测到脚蹬轴60为次品时,气缸43推动推杆42将该次品推动至次品分离槽411内,当检测器检测到脚蹬轴60为合格品时,气缸43不推动推杆42,将该合格品沿着分料槽41一直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分料槽41靠近次品分离槽411的一侧高于远离次品分离槽411的一侧。当检测器检测到脚蹬轴60为合格品时,气缸43不推动推杆42,分料槽41靠近次品分离槽411的一侧高于远离次品分离槽411的一侧,合格品不会移动至次品分离槽411内。
第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传输机构50,所述分料槽41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机构50对接。合格品沿着分料槽41一直移动至第二传输机构50,第二传输机构50将该合格品带走。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料斗和第一传输机构;所述上料斗固定在机架的正上方,所述机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两平行的传送带,两平行传送带之间形成夹料槽,所述上料斗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夹料槽对接,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所述下料槽靠近夹料槽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夹料槽一侧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料槽、推杆、气缸以及检测产品的检测器,所述分料槽的进料端与夹料槽对接,所述分料槽的一侧壁设有次品分离槽,所述气缸设置在次品分离槽的相对侧且与检测器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与推杆连接且用于控制推杆沿着次品分离槽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槽靠近次品分离槽的一侧高于远离次品分离槽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传输机构,所述分料槽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机构对接。
CN202120203479.4U 2021-01-25 2021-01-25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4682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479.4U CN214682956U (zh) 2021-01-25 2021-01-25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479.4U CN214682956U (zh) 2021-01-25 2021-01-25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2956U true CN214682956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3479.4U Active CN214682956U (zh) 2021-01-25 2021-01-25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2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7333U (zh) 一种蔬菜输送装置
CN214682956U (zh) 脚蹬轴自动上料装置
CN113716099A (zh) 一种螃蟹自动分拣装置
CN208249260U (zh) 自动供料装置
CN208377923U (zh) 一种自动叠加机
CN207509435U (zh) 重竹方料压机自动进料设备
CN102633007B (zh) 一种软包装全自动装箱机
CN112810932B (zh) 高速多工位小袋装大袋包装生产线
CN210261593U (zh) 一种带引造粒机
CN210546417U (zh) 一种圆形水果大小分拣机
CN210526929U (zh) 一种自动推料捆扎装置及全自动分拣捆扎生产线
CN209506919U (zh) 摘枣机的分选装置
CN203120908U (zh) 薇菜加工系统
CN216709814U (zh) 一种立式定量包装秤
CN214931083U (zh) 一种自动落盒放吸水纸整理设备
CN219766050U (zh) 一种多工位收料分堆装置
CN213261237U (zh) 一种废金属屑压块生产线
CN215471504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竹笋破条机
CN208814190U (zh) 用于全自动微量物质添加小车投料装置
CN219129983U (zh) 一种连线对接装置
CN203794160U (zh) 香烟包装纸自动揉纸机
CN218641107U (zh) 一种正极材料小包包装设备
CN214649348U (zh) 一种气动钉翻片设备
CN219602508U (zh) 一种底推式直角倒袋机
CN217575788U (zh) 给袋式包装机的双层输送转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