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6891U -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6891U
CN214676891U CN202121012078.7U CN202121012078U CN214676891U CN 214676891 U CN214676891 U CN 214676891U CN 202121012078 U CN202121012078 U CN 202121012078U CN 214676891 U CN214676891 U CN 21467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mounting bracket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20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
王松
王健坤
陈毅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Vanc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Vanc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Vanc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Vanc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20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蟹味菇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菌棒,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中部开设有种植槽,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滑槽。该蟹味菇选育装置,通过将安装架的内部挖空,培养基的位置上均匀的开设有种植槽,且在安装架的中部设有菌棒,便于促进菌棒上的蟹味菇的自然生长,且圆柱状的安装架便于蟹味菇向两侧生长,避免在长菇期间菇体相互挤压,使产品质量下降,且第一支撑板通过支撑腿进行上下排的安装,且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便于通过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及时的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便于蟹味菇的健康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蟹味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背景技术
蟹味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胶玉蘑、鸿喜菇等,是一种大型木质腐生真菌,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秋季群生于山毛榉等阔叶树枯木或活立木上,蟹味菇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珍稀美味食用菌,目前日本全球蟹味菇产量最高,蟹味菇的栽培场所应区分两个不同生理阶段,前阶段为营养生长需120天,后阶段为生殖生长,即长菇仅需30天,两个不同阶段的时间培养相差3倍;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前者要求环境干燥,恒温,遮光,室温控制在20℃~ 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后者要求环境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90%,温度8℃以上,22℃以下,适度散射光,对蟹味菇进行选种培育的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在培育的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也极高,过涝过旱都会导致其死亡。
蟹味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目前国内主要的栽培方式是工厂化瓶栽,商品要求朵型紧凑美观、菌盖均匀完整、菌柄洁白直立,蟹味菇的子实体属于丛生,朵型紧凑,因此子实体的菌盖容易挤压在一起,采收时容易损伤菌柄和菌盖,降低商品价值,同时,丛生的外侧子实体菌柄容易弯曲,造成朵型较差,商品外观受到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具备便于调整养殖间距、便于选育和采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菌棒,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中部开设有种植槽,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和滑槽嵌合安装,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精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保温装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
精选的,所述培养基为八边形棱柱状,且所述培养基的长度值小于菌棒的长度值。
精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滑轨之间为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板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伸缩。
精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为T 字状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
精选的,所述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对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底部,且所述补水装置呈圆环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蟹味菇选育装置,通过将安装架的内部挖空,培养基的位置上均匀的开设有种植槽,且在安装架的中部设有菌棒,便于促进菌棒上的蟹味菇的自然生长,且圆柱状的安装架便于蟹味菇向两侧生长,避免在长菇期间菇体相互挤压,使产品质量下降,且第一支撑板通过支撑腿进行上下排的安装,且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便于通过补水装置和保温装置及时的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便于蟹味菇的健康生长。
2、该蟹味菇选育装置,通过将安装架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支撑板通过滑块和滑轨进行活动连接,并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支撑腿和万向轮,便于通过滑轨对第一支撑板中间的宽度值进行调整,便于适用在不同的生长周期的蟹味菇的生长密度,便于保证蟹味菇的质量,且第一支撑板和安装架之间通过滑槽和导轨进行连接,便于将安装架在第一支撑板上进行滑动,便于对安装架上的蟹味菇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菌棒;3、培养基;4、种植槽;5、滑槽;6、导轨;7、第一支撑板;8、滑块;9、滑轨;10、支撑腿;11、万向轮;12、补水装置;13、喷头;14、保温装置;15、电热丝;16、第二支撑板;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菌棒2,安装架1的中部开设有培养基3,培养基3为八边形棱柱状,且培养基3的长度值小于菌棒2的长度值,培养基3的多边形设置,便于增加蟹味菇的生长平台,便于蟹味菇之间的生长,避免蟹味菇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挤压和过度密集,保证蟹味菇的生产质量,培养基3的中部开设有种植槽4,安装架1的底部设有滑槽5,安装架1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 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补水装置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喷头13,保温装置1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5,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底部,对菇棚内部的菌棒2进行及时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便于调整蟹味菇的生长环境,促进蟹味菇的健康生长,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对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两侧底部,且补水装置12 呈圆环状,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作为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装置,便于改善菇棚内部的湿度和温度,贴合蟹味菇的生长周期,促进蟹味菇的生长,第一支撑板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轨6,导轨6和滑槽5嵌合安装,且第一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滑轨9,第一支撑板7和滑轨9之间为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板7在滑轨9上进行滑动伸缩,第一支撑板7之间的间距的调整有效的对蟹味菇的生长密度进行调节,便于对蟹味菇进行选育和观察,滑轨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8,滑块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底部,第一支撑板7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16和第一支撑板7的中部设有卡扣17,卡扣17的为T字状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6上,卡扣17的设置便于增加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16之间的安装紧密性,保证装置的安装稳定性,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1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0,支撑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1。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整体放在菇棚内部,且在安装架1的内部安装菌棒2,随后菇体依次从种植槽4中长出,并根据菇体的生长周期、拉动第一支撑板7向两侧拉伸,调整第一支撑板7之间的间距,将安装架1之间进行间距的调整,并通过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促进蟹味菇的生长,且当对应的蟹味菇生长成熟后,将对应的第一支撑板7 一侧的第二支撑板16拉出,将第一支撑板7上的安装架1和菌棒2及菌棒2 上的蟹味菇通过滑槽5和导轨6拉出,将菌棒2上的蟹味菇进行采摘和选育,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菌棒(2),所述安装架(1)的中部开设有培养基(3),所述培养基(3)的中部开设有种植槽(4),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设有滑槽(5),所述安装架(1)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轨(6),所述导轨(6)和滑槽(5)嵌合安装,且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滑轨(9),所述滑轨(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8),所述滑块(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16),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1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0),所述支撑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所述补水装置(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喷头(13),所述保温装置(1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3)为八边形棱柱状,且所述培养基(3)的长度值小于菌棒(2)的长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滑轨(9)之间为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板(7)在滑轨(9)上进行滑动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6)和第一支撑板(7)的中部设有卡扣(17),所述卡扣(17)的为T字状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12)和保温装置(14)对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两侧底部,且所述补水装置(12)呈圆环状。
CN202121012078.7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Active CN21467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2078.7U CN214676891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2078.7U CN214676891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6891U true CN21467689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2078.7U Active CN214676891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404B (zh) 葡萄栽培方法
CN104756768A (zh) 羊肚菌大棚层架式栽培方法
CN104255366B (zh) 桃树一字形省力化树形整形栽培方法
Jokinen et al. Improving sweet pepper productivity by LED interlighting
Lu et al.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lighting within the canopy at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s on tomato yield and quality of single-truss tomato plants grown at high density
CN104322344A (zh) 一种树盆结合的设施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方法
CN103081769A (zh) 一种葡萄早成园易管理一体化栽培方法
CN112400627A (zh) 一种酥瓜单蔓-双层-六瓜轻整枝栽培方法
CN214676891U (zh) 一种蟹味菇选育装置
CN109924115A (zh) 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
CN106489540B (zh) 龙爪菇的培育方法及其产品
CN108207513A (zh) 一种可移动火龙果种质保存栽培箱及保存方法
CN108703001B (zh) 一种大樱桃的树形的构建方法
CN207940147U (zh) 一种可移动火龙果种质保存栽培箱
CN207665596U (zh) 一种可移动栽培板的种植架
CN207505667U (zh) 自动化水培种植生产线
CN207491604U (zh) 精准配光的照明装置
CN105009863A (zh) 一种葡萄与草莓立体搭配种植方法
CN215530426U (zh) 一种繁星点点型景观葡萄树形种植结构
CN105493859A (zh) 一种露根果树盆栽苗木的培养方法
CN209420456U (zh) 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
CN214758293U (zh) 一种组合式蘑菇栽培架
CN109302902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室内嫁接种植方法
CN213695105U (zh) 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
CN103392509A (zh) 一种平菇床栽时可实现四面出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