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5105U -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5105U
CN214675105U CN202120411717.0U CN202120411717U CN214675105U CN 214675105 U CN214675105 U CN 214675105U CN 202120411717 U CN202120411717 U CN 202120411717U CN 214675105 U CN214675105 U CN 214675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ower supply
capacitor
triode
rese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17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玉娇
柳仕宝
刘金峰
兰宇
杜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17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5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5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5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主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能实现在在不增加复位按键以及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的备用电源上电瞬间触发复位,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集成度逐渐提高,当前很多电子设备采用电池供电,设备没有设置复位按键以及电源开关,对外也仅保留一个充电插座。
电子设备一般处于长期运行的工作状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软件跑飞、电磁干扰和静电脉冲等各种原因会导致设备工作异常,甚至在死机后,设备不能进行硬件复位。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针对设备硬件复位的电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无法进行硬件复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主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复位信号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用电源由设备内部电池产生,所述备用电源由充电插座充电时产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能实现在在不增加复位按键以及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的备用电源上电瞬间触发复位,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硬件复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在上电的瞬间对设备产生一个硬件复位信号,使得设备复位,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主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基础复位电路结构,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连接方式为:
备用电源Vbackup、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连接;主用电源Vmain、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依次连接;第一三级管Q1的射极接GND。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备用电源Vbackup上电的瞬间,由于电容导通交流电的特性,第一电容C1导通,导致电流通过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开启;由于第一三极管Q1开启,第二电阻R2存在电流,致使nRST信号为低电平,用该电平来触发待复位设备的主芯片进行复位,例如MCU复位,这样就可以在备用电源上电时触发设备复位,备用电源Vbackup上电稳定后,由于电容隔离直流的特性,第一电容C1不能导通,致使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没有电流通过,第一三极管Q1不能开启,第二电阻没有电流,nRST一直为高电平。
此处,各元件的典型值分别为:第一电容C1取值为22uF,第一电阻R1取值为1KΩ,第二电阻取值为10KΩ,第一三极管Q1选择S9013型号的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的元器件特性组合形成的复位电路,有效控制复位电平的状态,无需单独设置复位按键和电源开关,从而实现稳定地控制待复位设备的设备复位信号。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复位信号相连。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基础上,该电路输出的复位信号即图1中所示的“nRST”,由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输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出的复位信号,触发待复位设备的复位动作,实现了接通备用电源后瞬间进行触发复位,促使设备稳定运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为了增强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电阻R1连接,另外一端和GND连接,增加第三电阻R3后,在备用电源Vbackup稳定期间以及备用电源Vbackup没有上电期间,可以确保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0电平。在备用电源Vbackup上电瞬间,nRST为低电平。
此处,第三电阻R3的典型取值为10KΩ。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三电阻,增强了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能输出更稳定的复位信号。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为了延长复位时间,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增加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信号nRST连接,另外一端和GND连接。
在备用电源Vbackup上电瞬间,由于第一三极管Q1导通,该导通电流很大,将nRST拉为O电平,在备用电源Vbackup上电完成后,第一三极管Q1截止,由于第二电容C2的存在,nRST不能立刻变为高电平,需主用电源Vmain通过第二电阻R2给第二电容C2充电,这样就增长了复位时间。
此处,第二电容C2取值为10uF。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二电容,有效延长了复位电路的复位时间,使得电路输出更持续和稳定的复位信号,确保待复位设备实现复位。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主用电源由设备内部电池产生,所述备用电源由充电插座充电时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多数电子设备在日常运行中是由内部所带电池来产生电能,因此主用电源一般为设备内部电池所产生,待电池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通过充电插座进行充电时进行复位电路的触发。
本实用新型通过区分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符合日常设备使用场景,且无须单独增加复位按键和电源开关,有效降低了实施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备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主用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复位信号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电源由设备内部电池产生,所述备用电源由充电插座充电时产生。
CN202120411717.0U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Active CN214675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1717.0U CN214675105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1717.0U CN214675105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5105U true CN21467510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1717.0U Active CN214675105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5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60512A1 (en) Charg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box
EP3007306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US101998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WO2014114069A1 (zh) 电容储能式可充电电池及其充电装置
JPS58224529A (ja) 電子電源回路
CN104901385A (zh) 发电机能量管理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14675105U (zh) 一种备用电源上电触发复位电路
CN215646155U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芯片
CN211556970U (zh) Ups设备的辅助电源供电拓扑结构和ups设备
KR20210057725A (ko) 충전 디바이스 및 충전 시스템
CN113098263B (zh) 电源转换电路、电源及电子设备
CN113241813A (zh) 智能负载识别电路、方法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10854940B (zh) 具有电子断路器的电源供应设备
CN218416183U (zh) 一种抑制启动浪涌电流的电源电路
CN215733493U (zh) 输出正负电压电路
CN112737360B (zh) 一种整流电路及电源
CN213093903U (zh) 一种开机电路
CN218301212U (zh) 电容放电电路
CN110198125A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系统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和方法
CN217824253U (zh) 一种防打火电路
CN214479700U (zh) 一种开关电路及充电器
CN112510663A (zh) 一种安全上电的火花消除电路及方法
CN218888127U (zh) 一种基于辅助电源的充电器防浪涌电路
CN214205328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软启动电路
CN218976361U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